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

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

彙率制度的選擇問題
人民制币彙率形成機制(The RMB rate forms the mechanism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簡稱彙率機制,實際上就是彙率制度的選擇問題。[1]
    中文名: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 外文名:The RMB rate forms the mechanism ;RMB exchange rate formation mechanism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簡稱:彙率機制 類别:金融學

缺陷

從1994年1月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度。由此開始,人民币彙率生成逐漸走向市場化,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的核心是:以外彙市場供求為基礎,允許市場彙率在一定範圍内圍繞基準彙率上下浮動。盡管現行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基本上符合中國國情,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實事求是地看。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也存在着以下缺陷。

機制扭曲

建立銀行結售彙制和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彙市場,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外彙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銀行結售彙制和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彙市場構成了現行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的基礎。從理論上來看,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度,人民币彙率反映的是市場供求關系。但從現行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看,由于存在着兩個突出的特點,即銀行結售彙的強制性與銀行間外彙市場的封閉性。導緻人民币彙率的形成機制扭曲,從而使人民币彙率基本上體現的是政府意志,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彙率。

(1)銀行結售彙制的強制性。結售彙這種制度安排具有較大程度的強制性,企業出口所得外彙必須無條件賣給外彙銀行。企業不能持有外彙賬戶(以後雖允許大型外貿企業持有部分外彙,但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能根據自己未來的需求和對未來彙率走勢的預期自主選擇适當的出售時機和數量。至于企業的外彙需求,在經常項目下的貿易用彙通過外彙銀行的售彙來滿足,而經常項目下的非貿易用彙則受到較為嚴格的外彙審批控制。在這一制度下,企業無法意願地持有外彙,由此“強賣”而形成的彙率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價格。

(2)銀行間外彙市場的封閉性和嚴格管制。銀行間外彙市場即銀行之間的外彙交易市場,建立該市場的初衷是為了改進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然而從實踐來看這一目标并未達到,這是因為該市場存在着嚴重的缺陷:

第一,封閉性而非開放性市場。銀行間外彙市場實行會員制,作為市場主體的外彙指定銀行其會員資格的獲得,須經中央銀行或外彙管理局的審批,必須符合嚴格的市場準入規則,從而使該市場失去開放性而成為封閉的市場。

第二,嚴格管制的市場。由于中央銀行對外彙指定銀行持有外彙的額度有嚴格的規定,這就使得外彙指定銀行不能意願地持有外彙,也難以根據本、外币資産的合理組合來實現在風險可控情況下的收益最大化和規避外彙風險。更為重要的是,在銀行間外彙市場的交易中,由于中央銀行實際上處于壟斷地位,即中央銀行具有對外彙銀行的額度控制權以及中央銀行擁有巨額的外彙儲備和貨币供給權,從而使中央銀行對該市場人民币彙率的形成具有絕對的控制權。中央銀行在市場上的絕對壟斷地位,使政府的意志自然而然滲透在彙率之中。

第三,被動幹預的市場。在銀行間外彙市場上,中央銀行處于被動幹預的地位,當外彙指定銀行之間的交易不能完全匹配時,由中央銀行彌補不足頭寸,以保證整個市場的“出清”。這種被動幹預保證了市場的有效運轉,但也對人民币彙率的形成産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由于采用迫不得已的被動幹預,極大地限制了中央銀行采取靈活的幹預模式,其結果使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僅有管理而缺乏浮動,人民币彙率趨向僵化。毫無疑問,這種狀況對人民币體現外彙資源價格的真實性和代表性産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嚴重制約了市場配置外彙資源效率的進一步發揮。

第四,單調的市場。我國銀行間外彙市場上交易的币種僅限于美元等少數幾種貨币,成交量也主要以美元為主,而且幾乎不存在遠期、期貨交易,除了少數幾家銀行有資格辦理人民币遠期交易外,幾乎沒有其他衍生工具。銀行間外彙市場上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的狀況對外彙交易量有重要的影響。不言而喻,交易品種稀少和交易方式單調是制約我國銀行間外彙市場交易量擴大的重要因素。真正意義上的銀行間外彙市場必須具有一定數量的交易主體,形成多層次的市場結構,從而具有相當的交易規模。否則,就不可能形成活躍的外彙市場,也就不可能生成合理的市場彙率。

彙率缺乏靈活性或彈性

在客觀因素以及一部分主觀因素的作用之下,我國于1994年初開始實行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度已經逐步演變成為固定彙率安排。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我國人民币彙率制度承載了包括政治因素在内的沉重負擔,我國堅持人民币不貶值,對穩定亞洲經濟金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人民币彙率的穩定已經成為中國政治、經濟穩定的極其重要的标志。正因如此,人民币彙率已經陷入僵化即缺乏靈活性或彈性,喪失了調節功能。

缺乏靈活性或彈性的人民币彙率制度造成了一系列的問題,從而成為危及我國金融安全的嚴重隐患,最突出地表現為弱化了企業的風險意識。彙率長期窄幅波動,不僅制約了市場引導外彙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發揮,并導緻市場忽視彙率風險。在基本固定的彙率安排下,使市場和企業的彙率風險意識淡薄,在經營與投融資活動中很少考慮和顧及風險,從而出現和累積了一定的風險,如大量不良債務的産生,而這些風險的累積則是發生金融危機的重要條件。

由于人民币彙率缺乏靈活性或彈性,人民币名義彙率與實際有效彙率之間産生較大的差距。在單一釘住美元的彙率安排下,由于彙率浮動區間處在狹小的範圍之内,這種狀況使彙率難以對其他貨币間彙率變化及時進行調整,特别是對美元和其他主要儲備貨币間的彙率變化及其影響做出反應,其結果往往是表面上名義彙率保持穩定,而實際有效彙率已經與之發生偏離。

在我國的貿易結構中,與美元區的貿易額約占貿易總額的50%左右,而與非美元區即日本、歐元區和東南亞的貿易額約占貿易總額的一半左右。我國的現行彙率政策隻是重視保持與美元區彙率的穩定,而對非美元區貿易夥伴的彙率穩定則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近年來,由于日元和歐元對美元的彙率不穩定,出現了美元不斷貶值的趨勢,相應地也導緻了這些貨币的升值。正是這些因素導緻了人民币實際有效彙率趨降。

1994年人民币彙率并軌時,我國規定的銀行間外彙市場人民币對美元彙率每天的波幅為中心彙率上下0.3%,按目前8.28元人民币兌換1美元的水平,每天可上下浮動250個基本點,而實際上人民币彙率每天波幅不過幾個基本點。人民币彙率窄幅波動這種格局,較大程度是由于中央銀行作為銀行間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幾乎每天都參與市場交易,平補市場買賣差額,影響彙率生成。這就形成了中央銀行與市場博弈的格局,造成了彙率變動的政策敏感性。如果彙率出現大幅波動,可能向市場傳遞的是政府縱容或操縱彙率貶值或升值的政策信号,從而使得彙率波動從政策上變得比較敏感,這反過來制約了彙率政策操作的彈性。

較高的維持成本

維持現行人民币彙率制度的成本較高,需要付出的代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增加貨币政策靈活操作的難度。在資本自由流動的條件下,固定彙率制将沒有自主的貨币政策,貨币政策隻能被用于維持彙率的穩定;而在資本管制條件下,資本難以自由流動進行套利活動,利率平價理論将不再發揮作用,固定彙率制下的貨币政策因此而重新獲得自主性。但是,我國的實踐表明,由于受資本控制有效性和貨币管理當局沖銷手段的限制以及貿易平衡存在着不确定性,即使在資本管制條件下,貨币政策的自主性依然受到較大的影響,有時甚至會發生貨币政策的作用方向與宏觀經濟政策目标背道而馳的現象。

(2)增加财政負擔。當美元相對于主要貨币保持強勢的情況下,如果維持人民币兌美元彙率的絕對穩定,勢必增加我國出口增長的難度,而擴大出口又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為了刺激出口,我國采取了提高出口退稅比率、對出口商品貼息等措施,其結果:一方面是保持了出口的增長,對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國家财政支出,并誘發了出口騙稅等道德風險。

(3)增加外彙管理成本和難度。為維持現行人民币彙率制度,在政策操作上我國不得不在一定程度借助外彙管制的力量來實現既定目标。在1998年以前,為緩解人民币彙率升值的壓力,中央銀行加強了銀行結彙管理,明确規定中資企業借用的國際商業貸款不得結彙成人民币使用;在1998年以後,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人民币彙率産生的貶值壓力,中央銀行又加大了對銀行售付彙管理的真實性審核力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