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味

廿四味

涼茶飲料
廿四味是廣東人常飲的涼茶之一,适合男女老少四季飲用,飲用時加糖或加鹽均可,或煎後冷藏作清涼飲料,味苦性寒涼,濃淡随意,常飲有益,以清熱毒為主要功效。由于廿四味之主要藥材都偏寒涼,所以體質虛寒者、孕婦不宜飲用。廿四味所用藥材較多,飲用者又不清楚廿四味内的藥材,所以服用西藥期間或容易藥物敏感的人士,也不宜飲用,避免引起不必要之副作用。[2]
    中文名:廿四位 外文名: 别名: 拼音:niansiwei 含義一:涼茶

涼茶簡介

一般廣東的二十四味涼茶主要由菊花茶、矛根、淡竹葉、金銀花、葛根、魚腥草,山藥、栀子,決明子、薄荷、茯苓、桑葉、蒲公英等二十四味中草藥組成,有的還加入百合、銀杏、陳皮、大棗、甘草、荷葉、黑芝麻、鮮蘆根、白果、桔紅、紅花、蔗糖、可溶性玉米食用澱粉、麥芽糊精。

正宗廿四味含24種藥材:冬桑葉、銀花藤、鬼針草、魚腥草、土牛膝、枇杷葉、五指甘、路邊菊、白紙扇、金沙藤、鴨腳木、田基王、布楂葉、三丫苦、金錢草、淡竹葉、餘甘子、崗梅片、黃牛茶、木槵片、山芝麻、葫蘆茶、土公英、火炭母。 

但通過針對不同情況而作的改進後,如今的廿四味所用的藥材有十多味至廿八味不等,需視乎不同情況(如體質、天氣、病情、地域)而加減,但大緻上離不開桑葉、菊花、金銀花、竹葉、薄荷、茅根、羅漢果、藿香、紫蘇、香薷、桑葉、薄荷、淡豆豉、苦梅根、相思藤、水翁花、布渣葉、救必應、黃牛茶及鴨腳木這類清熱解毒的藥材,而《香港中藥材圖鑒》一書亦隻列出二十味。 

由于廿四味之主要藥材都偏寒涼,所以體質虛寒者、孕婦不宜飲用。廿四味所用藥材較多,飲用者又不清楚廿四味内的藥材,所以服用西藥期間或容易藥物敏感的人士,也不宜飲用,避免引起不必要之副作用。 

用法用量:按一包100克計,用清水4-5碗,煲至沸騰後用文火熬20-30分鐘後即可飲用。

成份作用

1、淡竹葉:清熱除煩,利尿。 

2、蒲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 

3、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4、金銀花:抑菌抗毒,抗炎解熱,調節免疫。 

5、桔紅:消痰利氣,寬中散結。 

6、枙子: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7、魚腥草:清熱解毒,清痛排膿,利尿通淋。 

8、蓮子:養心、益腎、補脾。 

9、鮮蘆根:清熱生津,潤肺和胃,除煩止嘔。 

10、玉竹:養陰潤燥,除煩止渴。 

11、鮮白茅根: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12、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13、桔梗:開宣肺氣,祛痰排膿。 

14、薏苡仁:健脾補肺,清熱利濕。 

15、橘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 

16、棗片:補血益氣,調理身心 

17、玫瑰花:理氣解郁、和血散瘀、解毒消腫 

18、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19、銀杏葉:降壓、防動脈硬化,輔助治療糖尿病 

20、胖大海:清熱利咽,潤肺開音,通便. 

21、茉莉花:清熱解表、利濕、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 

22、山楂:消積開胃,活血散瘀,防暑、降壓 

23、黑芝麻:延緩衰老、潤五髒、強筋骨、益氣力、治大便秘結 

24、冰糖:生津止渴 

實際的二十四味涼茶可能會用到三十幾種材料,所以二十四味涼茶隻是一個通俗的稱謂沿用下來。

口感功效

傳統涼茶呈深褐色,口感苦澀,如24味涼茶,多帶藥用性質,正所謂‘良藥苦口’,當感冒發燒,周身酸痛、喉痛口苦,疲倦尿黃等濕熱症狀時,飲一杯對症下藥的涼茶,每每收到藥到病除之效。

而保健涼茶并不是專門針對某種疾病,卻适合所有健康人士飲用,有清熱消暑等保健作用,而味道不但沒有苦澀味,更有甘甜的香味,如五花茶、菊花雪梨茶和銀菊露,有助防止肺燥咳嗽、肝火眼痛及不易中暑,起到保健預防的作用,故保健涼茶已成為大衆的熱愛飲品之一。

常見配方

潤心堂

夏枯草:清火明目:治目赤腫痛、頭痛;清肝火、降血壓:治高血壓病;散結消腫:治瘰疬、瘿瘤、乳癰腫痛。金銀花:抑菌抗毒,抗炎解熱,調節免疫。

荷 葉: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散瘀止血的功效,減肥

桑 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羅漢果:清熱潤肺,止咳,利咽,滑腸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腸燥便秘。

甘 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王老吉

由10味中藥組成:以崗梅、淡竹葉、五指柑清心火、解熱毒;配以

山芝麻、布楂葉、金沙藤、金櫻根、木蝴蝶利濕通淋,除腸胃之火;再以金錢草、火炭母冰血去淤,疏肝和胃。這些中藥是天然植物,能有效地去除人體的毒素,提高免疫力

夏桑菊茶

集夏枯草、桑葉、菊花等植物,味道甘甜,氣味芳香,清熱解毒,清火明目。秋冬防肺燥,春夏祛暑濕。

鄧老涼茶

包括金銀花、菊花、蒲公英、霜桑葉等中藥,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抗病毒、解熱、抗炎等作用。闆藍根:闆藍根顆粒的主要成分為闆藍根。闆藍根具有明确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其水浸液對多種緻病菌如枯草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八連球菌、大腸杆菌、傷寒杆菌、副傷寒杆菌、賀志氏及費氏痢疾杆菌、腸炎杆菌和A刑腦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是用于治療溫病發熱、熱毒、咽喉腫痛等病的良藥。

清開靈

由金銀花、黃芩、闆藍根、栀子、水牛角、動物膽酸、珍珠層粉等8味中藥組方制成。該藥具有抗病毒、清熱毒、醒腦開竅、抗菌等功能。對各種病毒(熱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有顯著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金銀花茶

主要成份為金銀花、山芝麻、菊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暑、降火利咽、生津止渴、清除風熱感冒、熱血毒痢、痛腫疔瘡、溫病發熱等功效。

五花茶

主要成份為金銀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選用純中藥精制而成,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解酒去濕、健胃消滞等作用。保健涼茶陳皮茶

将幹橘子皮10克洗淨,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焖10分鐘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桑菊茶

将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制成了。常飲這種桑菊茶,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荷葉涼茶

将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藥滑石、白術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鐘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可防暑降溫。

西瓜皮涼茶

很多人吃完西瓜将皮丢棄很可惜,可将外皮綠色的那一層利用起來,将西瓜皮綠色的那一層外皮,洗淨後切成碎塊,放入适量的水煮半小時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攪拌均勻,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涼茶就做成了。

薄荷涼茶

到中藥鋪買回薄荷葉、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鐘後,放入白糖攪勻。常飲此涼茶提神醒腦。

桑葉、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洗淨,放入茶壺内,用開水泡10分鐘即成。代替茶水随時飲用,辛涼解表,适用于風熱感冒 .

香蘭涼茶

将藿香9克與佩蘭9克洗淨後,和茶葉6克一起放入茶壺中,用500毫升開水沖溶,蓋上蓋悶5分鐘,再加入冰塊冷卻,即可飲用。這種調配茶可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

不适人群

編輯由于廿四味之主要藥材都偏寒涼,所以體質虛寒者、孕婦不宜飲用。廿四味所用藥材較多,飲用者又不清楚廿四味内的藥材,所以服用西藥期間或容易藥物敏感的人士,也不宜飲用,避免引起不必要之副作用。

用法用量

編輯按一包100克計,用清水4-5碗,煲至沸騰後用文火熬20-30分鐘後即可飲用

注意事項

廣東涼茶有很多的種類和配方,分苦和甜兩種,如五花茶、銀菊茶、竹蔗水、生魚葛菜湯、王老吉涼茶、三虎堂涼茶、黃振龍涼茶、鄧老涼茶、大聲公涼茶、石岐涼茶、廿四味涼茶、葫蘆茶、健康涼茶、苦瓜幹涼茶等,但是人們基本上都是熱着喝的。夏季暑濕當道,廣東人習慣喝熱的涼茶,一是熱茶更能喝完之後渾身出汗、清涼爽快;二是清熱解毒、健脾利濕。廣東涼茶性味偏寒涼,易損害人體的陽氣和津液,如果把涼茶在冰箱裡冰鎮後飲用的話,不僅喪失了熱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損傷胃腸,尤其是對體弱的老人、兒童和婦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