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

公關傳播與市場推廣手段
所謂事件營銷,是指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新聞價值、社會影響以及名人效應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産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終促成産品或服務的銷售的手段和方式。由于這種營銷方式具有受衆面廣、突發性強,在短時間内能使信息達到最大、最優傳播的效果,為企業節約大量的宣傳成本等特點,近年來越來越成為國内外流行的一種公關傳播與市場推廣手段。[1]
    中文名:事件營銷 外文名:Event Marketing 别名:

基本定義

事件營銷在英文裡叫做Event Marketing,國内有人把他直譯為“事件營銷”或者“活動營銷”。事件營銷(event marketing)是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利用具有名人效應、新聞價值以及社會影響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以求提高企業或産品的知名度、美譽度,樹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終促成産品或服務的銷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簡單地說,事件營銷就是通過把握新聞的規律,制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并通過具體的操作,讓這一新聞事件得以傳播,從而達到廣告的效果。

事件營銷是近年來國内外十分流行的一種公關傳播與市場推廣手段,集新聞效應、廣告效應、公共關系、形象傳播、客戶關系于一體,并為新産品推介、品牌展示創造機會,建立品牌識别和品牌定位,形成一種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的營銷手段。20世紀90年代後期,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給事件營銷帶來了巨大契機。通過網絡,一個事件或者一個話題可以更輕松地進行傳播和引起關注,成功的事件營銷案例開始大量出現。

 

過程

新聞的傳播是有着非常嚴格的規律的。當一件事件發生之後,它本身是否具備新聞價值就決定了它能否以口頭形式在一定的人群中進行小範圍的傳播。隻要它具備的新聞價值足夠大,那麼就一定可以通過适當的途徑被新聞媒體發現,然後以成型的新聞的形式來向公衆發布。新聞媒體有着完整的操作流程的,每一個媒體都有專門搜尋新聞的專業人員,所以,隻要當一件事情真正具備了新聞價值的時候,它就具有了成為新聞的潛在能量。

特性

1、免費的

事件營銷最重要的特性是利用現有的非常完善的新聞機器,來達到傳播的目的。由于所有的新聞都是免費的,在所有新聞的制作過程中也是沒有利益傾向的,所以制作新聞不需要花錢。事件營銷應該歸為企業的公關行為而非廣告行為。雖然絕大多數的企業在進行公關活動時會列出媒體預算,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一件新聞意義足夠大的公關事件應該充分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和采訪的欲望。

2、有明确的目的

事件營銷應該有明确的目的,這一點與廣告的目的性是完全一緻的。事件營銷策劃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自己的目的,然後明确通過何樣的新聞可以讓新聞的接受者達到自己的目的。

新聞事業發展到現在,媒體已經非常精确地細分化了。通常某一領域的新聞隻會有特定的媒體感興趣,并最終進行報道。而這個媒體的讀者群也是相對固定的。

3、風險性

事件營銷的風險來自于媒體的不可控制和新聞接受者對新聞的理解程度。例如上述的公司,雖然企業的知名度擴大了,但如果一旦市民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很可能會對該公司産生一定的反感情緒,從而最終傷害到該公司的利益。

國内興起

在國内,“事件營銷”這一方式發生威力比較早的例子是兩個故事。一個是茅台酒在世界博覽會上摔瓶子事件,另一個是海爾張瑞敏砸冰箱事件。

1915年,在國際巴拿馬博覽會上,各國送展的産品,可謂琳琅滿目,美不勝收。可是中國送展的茅台酒,卻被擠在一個角落,久久無人問津。中國工作人員心裡很不服氣。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提着一瓶茅台酒,走到展覽大廳最熱鬧的地方,故作不慎把這瓶茅台酒摔在地上。酒瓶落地,濃香四溢,招來不少看客。人們被這茅台酒的奇香吸引住了……從此,那些隻飲什麼“香槟”、“白蘭地”的外國人,才知道中國茅台酒的魅力。這一摔,茅台酒出了名,被評為世界名酒之一,并得了獎。

成功關鍵點

事件營銷在本質上就是讓你的策劃成為新聞。所以,事件營銷的成功之要素,就是要分析一件普通的事為什麼可以成為新聞。以及分析新聞從發生到被采訪、被編輯、被出版的整個過程。然後,讓你的策劃能夠順利地通過這一過程。

我們必須了解,一個事件從發生開始,一直到變成報紙上的一則新聞,它的内容是在不斷“縮小”的。假如一個事件的數量是100的話,記者可能隻會關心其中80%的具有新聞性的東西,并對此進行采訪。而報社的編輯會對這一稿件進行删改,可能隻保留了記者文稿中80%的内容。再到版面安排時,由于版面的限制,可能編輯删改的文章隻能有80%的部分見報。那麼,最終見諸報端的内容将會是原來事件的多少呢?

所以,一個成功的事件營銷就是必須注意到這些環節,并通過精心地策劃,努力增強事件的新聞性,盡量減少被記者和編輯删減的内容。

關鍵要素

對于企業的公關人員來說,可能會經常遭遇這樣的挫折。你費盡心思策劃了一起公關活動,準備了長達數頁的新聞通稿,邀請了各個領域的新聞記者。但是,第二天,當你滿懷信心的買來報紙時卻發現,隻有少數幾家媒體對你的公關事件進行了報道,而且他們用的筆墨少的可憐,這些媒體還是影響力最小的。最另人難過的是,有的報道中幾乎完全沒有引用新聞通稿中的任何文字。記者隻是描述了公關事件中的一個很小的細節。

于是,這位倒黴的公關人員開始總結經驗,她認為,一定是對媒體的打點不夠,或者是自己的面子不夠大。

我必須要給公關人員們一個答案。那就是,你的公關事件沒有符合新聞價值規律的要求。

新聞能否被着重處理則要取決與其價值的大小。新聞價值的大小是由構成這條新聞的客觀事實适應社會的某種需要的素質所決定的。一則成功的事件營銷必須包含下列四個要素之中的一個,這些要素包含的越多,事件營銷成功的幾率越大。新聞價值的要素同時也是事件營銷成功的要素包括:

1、重要性。指事件内容的重要程度。判斷内容重要與否的标準主要看其對社會産生影響的程度。一般來說,對越多的人産生越大的影響,新聞價值越大,

2、接近性。越是心理上、利益上和地理上與受衆接近和相關的事實,新聞價值越大。心理接近包含職業、年齡、性别諸因素。一般人對自己的出生地、居住地和曾經給自己留下過美好記憶的地方總懷有一種特殊的依戀情感。所以在策劃事件營銷時必須關注到你的受衆的接近性的特點。通常來說,事件關聯的點越集中,就越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3、顯著性。新聞中的人物、地點和事件的知名程度越是著名,新聞價值也越大。國家元首、政府要人、知名人士、曆史名城、古迹勝地往往都是出新聞的地方。

4、趣味性。大多數受衆對新奇、反常、變态、有人情味的東西比較感興趣。有人認為,人類本身就有天生的好奇心或者稱之為新聞欲本能。

一件事件事實隻要具備一個要素就具備新聞價值了。如果同時具備的要素越多,越全,新聞價值自然越大。當一件新聞同時具備所有要素時,肯定會具有很的新聞價值,成為所有新聞媒介竟相追逐的對象。

富亞塗料通過經理喝塗料而成名的事件,無疑是近年來影響很大的事件營銷經典案例之一。這一事件被國内媒體普遍轉載。為什麼他具有這麼大的威力呢?就是因為它的新聞價值比較高。這一事件滿足了人們對新聞趣味性的追求。整個事件發生過程,曲折有趣。

新聞損耗率

新聞的加工過程充滿了非常多的偶然因素,并非所有的新聞原材料都能呈現在你早晨閱讀的報紙上。因為新聞有自己的損耗。所以對于事件營銷的策劃者來說,必須了解這一概念,并且盡可能地減少這種損耗。

1、新聞法規的限制。新聞必須要合法,有些事件雖然具有很大的新聞價值,但卻與新聞法規或政策抵觸時,一般很難成為公開的新聞。或者其中某些“敏感”的部分會被删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新聞價值。目前,在一些領域還是存在明顯的新聞禁忌的。例如關聯到宗教問題關聯到下崗問題、或者在某個區域如果一則新聞會表現出這個地區比較落後的一面,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例如,曾經有這樣一個案例:某地有家公司開業想出了一個比較好的策劃案,就是在某個廣場放置1000把公益傘,然後又安排部分人領頭進行哄搶。想以一則市民素質不高的新聞來把自己進行一定的宣傳。這一事件新聞價值确實很大。但在發稿時,這個市級報紙的老總卻認為,反映當地民風落後、甚至還有治安不利的内容不太合适。最終這一策劃以失敗告終。

好的事件營銷策劃者并不能隻把精力放在新聞價值的追求上,還必須考慮到,這則新聞是否會受到媒介成文的或者不成文的約束呢?

2、新聞傳播者的限制。新聞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是影響新聞價值實現的重要因素。新聞采編者的新聞敏感度、寫作能力、編輯技巧、和知識修養等都直接影響新聞價值的實現。

有的時候,雖然是不錯的事件策劃,但記者卻不能馬上領會策劃者的苦心,反而認為是一件平常的事件,沒什麼好寫的。有的時候,由于記者在采訪和獲得資料時碰上一定困難,他們可能也會放棄采訪這個問題的解決隻能依靠事件策劃者和媒介的關系來解決。通常,如果一個單位可以和媒體保持長期的良好的關系,并盡可能地向記者、編輯提供采訪的方便,就應該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

3、新聞傳播媒介的限制。新聞傳播媒介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質量也是影響新聞價值實現的因素。新聞編排處理不當,報紙印刷質量低劣,廣播電視音像效果不佳,都可能影響受衆對新聞的接受和理解。

有的時候,新聞事件的發生是稍縱即逝的,可能攝影、攝像記者的鏡頭還沒駕好,新聞事件已經結束了,怎麼辦呢,如果主辦單位自己做了比較精心的準備,比如提前安排進行了記錄,這些資料就可以提供給記者來采用。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案例:某超市開張,發布了很大篇幅的廣告,開業時會有某項商品進行大量優惠。超市8:00開門,通知當地記者9:00 來店采訪。沒想到,由于市民非常熱情,優惠産品數量有限,到8:30的時候,優惠産品已經被搶購一空。等到記者趕到的時候,排長隊的景象已經不見了。幸虧超市經理自己準備了相機,才能夠把最壯觀的景象留了下來,并提供給記者。

經常也會有這樣的案例:一個活動的組織者在策劃活動時運用了很多色彩鮮豔的道具。本來想發到報紙上,色彩對比很鮮明,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沒想到當地的報紙全部是黑白排版的,最終希望落空。

4、新聞接受者的限制。報刊讀者、廣播聽衆和電視觀衆的文化知識水平和接受理解能力對于事件營銷的實現同樣具有影響作用。

讀者是有自己思維的人。他們往往通過對新聞的閱讀産生自己的獨特聯想。有時這種聯想對于事件營銷的策劃單位是有利的,有時則是相當不利的。

運用優勢

事件營銷的第一招就是分析自己企業和産品的定位,看自己是否具有足夠的新聞價值。假如你的企業可以充分引起公衆的好奇時,那麼你就必須注意了。因為你的所有舉動都有可能成為新聞。當然你運做事件營銷并取得成功的機會也會比别人大的多。

如果一個企業想要進行事件營銷,它首要的工作就是分析:

1、 你的企業本身足夠引起媒介的關注嗎?

2、 你是否代表了某個領域,而這個領域與新聞媒介關注的方向保持一緻。

如果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進行事件營銷絕對是輕而易舉。無論你做什麼,隻要通過合适的媒介把消息發布出去,你的策劃就可以成功了。

關鍵點之一:事件營銷要與企業形象保持一緻

對于大企業而言,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因為制造一個事件成為新聞太過簡單。所以它在進行公關策劃時往往會忽略是否符合自己的根本形象,往往會單純為了造新聞而造新聞。SWITCH的一則事件營銷非常經典,值得我們深入學習。

關鍵點之二:大企業必須謹小慎微

一個企業或者産品隻要出名了,它總是容易吸引記者的目光。因為需要通過采寫稿件完成自己工作的記者都清楚,大企業或大産品容易出新聞。但我們必須要反過來再思考一次。

對一個非常美好的事物而言,發生在它身上最大的新聞是什麼呢?就是它并不美好。

同樣,對一個非常有名氣的企業或産品而言,最大的新聞是什麼呢?就是這個企業或産品并不好。

關鍵點之三:有選擇地向媒體透漏信息。

企業公關事務中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與媒體保持良好的信息溝通。因為從新聞的角度來講,一個大的企業,它所掌握的數字或者它所創造的數字,往往就是廣大的人群所希望知道的,同時也具有新聞的價值。而如果一個企業能夠經常性的出現在媒體上時,人們對它的信任程度也會更高。尤其是在媒體和讀者都把你當做是某個行業的代表是,你更是如此。

兩種模式

事件營銷逐漸受到企業的青睐,組織進行事件營銷無外乎兩種模式:借力模式和主動模式。

借力模式

所謂借力模式就是組織将組織的議題向社會熱點話題靠攏,從而實現公衆對熱點話題的關注向組織議題的關注的轉變。要實現好的效果,必須遵循以下原則:相關性、可控性和系統性。

相關性就是指社會議題必須與組織的自身發展密切相關,也與組織的目标受衆密切相關。

最具代表性就是愛國者贊助《大國崛起》啟動全國營銷風暴。《大國崛起》将視線集中在各國“崛起”的曆史階段,追尋其成為世界大國的足迹,探究其“崛起”的主要原因,對于中國的崛起有很着深遠的啟示。

而中央台播出的每集節目出現的“愛國者特約,大國崛起”的字幕,同時畫外音道白:“全球愛國者為中國經濟助力、為國家崛起奮進!震撼了每一個中華民族的擁護者,也極大地提升了愛國者的品牌形象。

運動鞋本土品牌匹克贊助神州六号并沒有成功,其關鍵原因就是相關性太低,人們不會相信宇航員好的身體素質源于你匹克運動鞋,但人們會相信是喝蒙牛牛奶造就了宇航員的強壯的體格。

可控性是指能夠在組織的控制範圍内,如果不能夠在組織的控制範圍内有可能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

系統性是指組織借助外部熱點話題必須策劃和實施一系列與之配套的公共關系策略,整合多種手段,實現一個結合,一個轉化:外部議題與組織議題相結合;公衆對外部議題的關注向組織議題關注的轉化。

飲料寶礦力水特品牌贊助了前段時期舉辦的亞運會,但其并沒有運用多種手段,借助多種媒介,向人們廣泛告之。筆者僅在終端看到其不到一個星期的宣傳,而在亞運會舉辦的大部分時間内沒有采取宣傳措施。比賽結束,筆者詢問了身邊的同事朋友,沒有一人知道其贊助了亞運會。試問這樣的贊助有何意義?

主動模式

主動模式是指組織主動設置一些結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議題,通過傳播,使之成為公衆所關注的公共熱點.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創新性、公共性及互惠性。

創新性就是指組織所設置的話題必須有亮點,隻有這樣才能獲得公衆的關注,正所謂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及人狗互咬才是新聞。

公共性是指避免自言自語,設置的話題必須是公衆關注的。

互惠性是指要想獲得人們持續地關注,必須要雙赢

下面我們來看看兩本土家電企業的案例。

彩電市場競争異常激烈,各家陸續推出各種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創維的六基色概念,其通過媒體持續地向公衆傳播六基色為什麼健康,獲得了極大的社會認知。在這個過程中既有創新性(六基色概念),又有公共性和互惠性(彩電市場混亂,公衆很想知道什麼才是健康的彩電).

奧克斯的《空調制造成本白皮書》在成本白皮書上,奧克斯毫不含糊地一一列舉了1.5匹冷暖型空調1880元零售價的幾大組成部分——生産成本1378元,銷售費用370元,商家利潤80元,廠家利潤52元。話不講透心不休的奧克斯,還将幾大部分成本條分縷析地予以解密。成了事件營銷主動模式的典範。

事件營銷用好了事半功倍,也可以節省大量的傳播預算。筆者相信,随着2008年奧運會的臨近,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運用事件營銷,為品牌加分。

運作策略

隻有從消費者關心的事情入手,營銷策略才能打動消費者,實現營銷目标。這同樣是事件營銷的前提條件。

事件營銷運作六策

借勢篇

所謂借勢,是指企業及時地抓住廣受關注的社會新聞、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應等,結合企業或産品在傳播上欲達到之目的而展開的一系列相關活動。

明星策

明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與大衆主觀願望相交合而産生的客觀存在。根據馬斯洛分析的人的心理需求學說:當購買者不再把價格、質量當做購買顧慮時,利用明星的知名度去加重産品的附加值,可以借此培養消費者對該産品的感情、聯想,來赢得消費者對産品的追捧。比如世界杯期間炒得沸沸揚揚的“米盧現象”,名人輪番上場 “補鈣”、“補血”的保健風潮,還有影星、歌手忙不叠更換保暖内衣等。

體育策

主要就是借助贊助、冠名等手段,通過所贊助的體育活動來推廣自己的品牌。體育活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和參與,體育賽事是品牌最好的廣告載體,體育背後蘊藏着無限商機,已被很多企業意識到并投入其間。

體育營銷作為一種軟廣告,具有溝通對象量大、傳播面廣和針對性強等特點。多年來,金六福與中國體育緊密合作,通過體育營銷不斷提升名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與中國奧委會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不僅支持中國體育的奧運項目,還積極支持各種非奧運項目和群衆體育項目。如相繼成為中國奧委會合作夥伴、第二十八屆奧運會、第二十一屆大運會、第十九屆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唯一慶功白酒,獲得“中國男足世界杯出線專用慶功酒”稱号以及成為第十四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惟一慶功白酒等。

科健手機通過贊助英超埃弗頓俱樂部,被譽為“歐洲之胸”,聲名遠播。

新聞策

企業利用社會上有價值、影響面廣的新聞,不失時宜地将其與自己的品牌聯系在一起,來達到借力發力的傳播效果。在這一點上,海爾做法堪稱國内典範。在 “7·13”申奧成功的第一時間,海爾在中央台投入5000萬元的祝賀廣告随後播出,據說當夜,海爾集團的熱線電話被消費者打爆,相信國人在多年後再回味這一曆史喜悅時,肯定會同時想起曾經與他們一同分享成功的民族品牌的就是海爾。

造勢篇

所謂造勢,是指企業通過策劃、組織和制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吸引媒體、社會團體和消費者的興趣與關注。

輿論策

企業通過與相關媒體合作,發表大量介紹和宣傳企業的産品或服務的軟性文章,以理性的手段傳播自己。

關于這一點,國内很多企業都已重視到了它的威力,此類軟性宣傳文章現如今已經大範圍、甚至大版面地出現在各種相應的媒體上。

奧林匹克花園就是不斷地在全國各大報刊媒體撰文來宣傳其“運動就在家門口”的銷售主張的。

活動策

企業為推廣自己的産品而組織策劃的一系列宣傳活動,吸引消費者和媒體的眼球達到傳播自己的目的。

從80年代中期的邁克爾·傑克遜,到90年代的珍妮·傑克遜,以及拉丁王子瑞奇·馬丁,再到香港的郭富城、王菲,百事可樂采用巡回音樂演唱會這種輸送通道同目标消費群進行對話,用音樂而不是廣告來傳達百事文化和百事營銷理念。在美國,使“新一代的美國人”成為目标消費群是廣為傳揚的流行語;在中國,讓百事可樂成了那些追求時尚的“新一代的選擇”。

概念策

企業為自己産品或服務所創造的一種“新理念”、“新潮流”。就像全世界都知道第一個造出飛機的是萊特兄弟,但第二位呢?國内就曾有一位企業家提出過:理論市場和産品市場同時啟動,先推廣一種觀念,有了觀念,市場慢慢就會做好。如農夫山泉宣布停止生産純淨水,隻出品天然水,大玩“水營養”概念,從而引發的一場天然水與純淨水在全國範圍之内的“口水戰”,招至同行們的同仇敵忾,但農夫山泉正是借此樹立了自己倡導健康的專業品牌形象。商務通當年也是通過引領掌上電腦消費新潮流,而一舉創造了銷售神話。

切入點

我們将事件營銷的切入點歸結為三類,即公益、聚焦和危機。這三類事件都是消費者關心的,因而具備較高的新聞價值、傳播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1.支持公益活動

公益切入點是指企業通過對公益活動的支持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增強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認知度和美譽度。随着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公益事件越來越關注,因此對公益活動的支持也越來越體現出巨大的廣告價值。

典型案例: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不少企業各施所長,通過捐助、廣告、活動等形式展示了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有效地達到了提高企業和産品的知名度及美譽度的目的。通信企業也抓住了這次機會,通過捐助、免費提供通信服務等方式,樹立了良好的公衆形象。如中國移動向衛生部捐贈300萬元設立“非典”醫療研究獎金,用來獎勵國内首先研制出大幅度提高“非典”治愈率的特效藥的團體和個人。此外,中國移動還利用其短信平台向1.4億客戶免費在第一時間發送衛生部提供的權威“非典”資訊。

2.“搭車”聚焦事件

這裡的聚焦事件是指消費者廣泛關注的熱點事件。企業可以及時抓住聚焦事件,結合企業的傳播或銷售目的展開新聞“搭車”、廣告投放和主題公關等一系列營銷活動。随着硬性廣告宣傳推廣公信力的不斷下降,很多企業轉向了公信力較強的新聞媒體,開發了包括新聞報道在内的多種形式的軟性宣傳推廣手段。

在聚焦事件裡,體育事件是企業進行營銷活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切入點。企業可以通過發布贊助信息、聯合運動員舉辦公益活動、利用比賽結果的未知性舉辦競猜活動等各種手段制造新聞事件。

由于公衆對體育競賽和運動員感興趣,他們通常會關注參與其中的企業品牌。同時,公衆對于自己支持的體育隊和運動員很容易表現出比較一緻的情感。企業一旦抓住這種情感,并且參與其中,就很容易争取到這部分公衆的支持。

典型案例:現在每逢重大的體育賽事,我們都可以看到通信企業參與其中。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中國電信舉辦了“2004雅典幸運行”活動和“奧運奮勇争先系列活動”;中國移動除了攜手多家SP推出“烽火雅典”奧運主題專項信息服務外,還為其 “全球通”品牌冠以“我能”的新理念;中國聯通則在央視定制了一個名為“聯通雅典”的奧運節目,每天及時為觀衆傳遞奧運會比賽花絮等動态信息;奧運會結束後,中國郵政聘請劉翔擔任其EMS業務的形象代言人,突出其快速的優點。

3.危機公關

企業處于變幻莫測的商業環境中,時刻面臨着不可預知的風險。如果能夠進行有效的危機公關,那麼這些危機事件非但不會危害企業,反而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廣告效果。

一般說來,企業面臨的危機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社會危機和企業自身的危機。社會危機指危害社會安全和人類生存的重大突發性事件,如自然災害、疾病等。企業自身的危機是因管理不善、同業競争或者外界特殊事件等因素給企業帶來的生存危機。據此,我們将企業的危機公關分為兩種:社會危機公關和自身危機公關。

當社會發生重大危機時,企業可以通過對公益的支持來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這一點前面已讨論過。另一方面,社會危機會給某些特定的企業帶來特定的廣告宣傳機會。生産家庭衛生用品的威露士在“非典”期間大力宣傳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逐漸改變了人們不愛使用洗手液的消費觀念,一舉打開了洗手液市場。在通信企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在數次自然災害中,手機成為受害者向外界求助的重要工具。事後,中國移動利用這樣的事件,打出了“打通一個電話,能挽回的最高價值是人的生命”的廣告語,其高品質的網絡更是深入人心。

管理不善、同業競争或者外界特殊事件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生存危機。針對危機,企業必須及時采取一系列自救行動,以消除影響,恢複形象。企業在面對這類危機時,應采取誠實的态度面對媒體和公衆,讓公衆知道真實的情況。這樣才能挽回企業的信譽,将企業損失降至最低,甚至化被動為主動,借勢造勢進一步宣傳和塑造企業形象。通過危機公關達到廣告效果的案例并不鮮見,但是行業特征決定了通信企業很少會面臨品牌或信譽方面的危機。盡管如此,通信企業仍應該強化危機防範意識,确保危機發生的第一時間占據主動地位,将有害的“危”轉化為營銷的“機”。

主要風險

事件營銷本身是一把“雙刃劍”:事件營銷雖然可以短、平、快的方式為企業帶來巨大的關注度,但也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就是企業或産品的知名度擴大了,但卻不是美譽度而是負面的評價。

1.事件營銷切入點的風險

事件營銷中的三大切入點可以按可控度進行排列,從大到小分别是公益、聚焦和危機。可控度降低的同時,影響度是遞增的,即風險越大,營銷效果越好。根據這樣的分析,我們得到了下面的分析圖。

 在上圖中,從右到左的事件中,企業可以控制的因素越來越少,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就越來越大。在公益事件中,企業通常占據着主動地位,幾乎不存在風險。聚焦事件的主要風險在于營銷活動不能與企業、産品的戰略發展相融合,甚至破壞企業長遠的戰略形象。如很多企業在進行體育營銷時僅使用單調的抽獎手段,與企業和産品形象相去甚遠,結果收效甚微。危機事件最能吸引眼球,同時風險也最大。特别是處理企業自身危機時,更應該小心謹慎。企業進行危機公關時,若不能有效地控制媒體風向,極可能引起公衆的質疑和反感。此時不但達不到營銷效果,企業還會面臨生存危機。

2.事件營銷的風險控制

事件營銷的利益與風險并存,我們既要學會取其利,還要知道避其害。對于風險項目,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風險評估,這是進行風險控制的基礎。風險評估後,根據風險等級建立相應的防範機制。事件營銷展開後還要依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修正原先的風險評估,補充風險檢測内容,并采取措施化解風險,直到整個事件結束。

根據上面的内容,我們可以建立下面的風險評估跟蹤表,協助企業完成對事件營銷風險的控制。

經典案例

花旗銀行:銀行營銷新時代

服務業領域的營銷發展相對滞後,将營銷思想和工具引入銀行服務業,是銀行競争的重要法寶和支撐點,這已成為今天優秀銀行的基本作法。在銀行行銷的發展進程中,花旗銀行開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對于今天正在轉制的發展中國家銀行業具有深遠意義。 

1977年,美國花旗銀行副總裁寫了一篇文章“從産品營銷中解放出來”,由此花旗揭開了服務營銷研究的序幕。他寫到“服務營銷的成功需要有新的理論來支撐。如果把産品營銷理  

花旗銀行

論隻是來個改頭換面,就應用到服務領域,營銷問題還是難以解決。服務行業中缺少相關營銷理論,恐怕與市場營銷本身的近視不無關系吧?”這段話,足以說明,花旗銀行在同行中,甚至在整個服務領域,它的營銷的領先一步。 多年以來,銀行家們根本不關心和理解市場營銷。為了向公衆顯示銀行的重要性和可靠性,銀行建築得宛如希臘神廟。内部刻闆嚴肅,出納員不苟言笑。某位放款員的辦公室是這樣的:他自己靠着窗戶,坐在一張寬大的辦公桌後,而讓前來借款的顧客坐在對面的一張小矮凳上。陽光射入,直射在對面忙着解釋借款原因的倒黴顧客臉上。這便是銀行對待顧客的真實寫照。 

花旗銀行率先從消費品公司的領袖寶潔引入營銷經理制,樹立起營銷理念。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銀行服務就如普通商品一樣給我們林琅滿目,任意選購,且服務至上。花旗自從70年代正式引入營銷,在金融産品創新之基礎上,尋找了新的競争武器,如進行市場細分,為不同的目标市場提供不同的産品,今天,它提供多達500種金融産品給顧客。籍着97年與旅行者公司的合并,花旗真正成為了一個銀行金融百貨公司。花旗還為自己定位,樹立品牌形象,在90年代的幾次品牌評比中,它列為金融業的榜首。同時,花旗還是行業内國際化經營的典範,是擁有分支機構或分行的銀行機構,在海外市場,它做到将花旗的服務标準與當地的文化相結合,注意花旗品牌形象的統一性,又注入當地語言文字。銀行與旅行者公司的合并,更讓它對21世紀行業持續直深的影響力。

戴爾:真正實施定制化營銷

美國戴爾公司1990年股票正式上市,不到10年,其股票增值3萬倍,而戴爾本人也成為全球《财富》500強中最年輕的總裁。是什麼讓戴爾公司股票如此暴漲?在強手如林的電腦市場競争,戴爾沒有IBM、康柏等公司曆史悠久、财大氣粗,但卻能擠進去,并能如此表現甚佳,這與它獨特的定制化生産方式密切相關。戴爾的定制化并非停留在口頭上,誰都想定制化,但成本高卻讓諸多企業望而卻步,是IT和網絡技術讓戴爾有能力做到定制化。 

戴爾的營銷創新在于他把新型零售方式融入到高科技産品電腦中來。如果用專業的話來說,戴爾将電腦産品“大規模定制化”。把微機直接賣給顧客并非改天換地的創意,山姆沃爾頓的沃爾瑪貨倉式零售革命體現了創始者的“細微之處有洞天”思想,而戴爾的獨特在于他對計算機市場這一理念的理解。 

戴爾公司每年生産數百萬台個人計算機,每台都是根據客戶的具體要求組裝的。戴爾公司是企業家、網絡技術專家和企業軟件彙集在一起的完美例子。以戴爾為其大客戶福特汽車提供服務為例,戴爾公司為福特不同部門的員工設計了各種不同的配置。當通過福特公司内聯網接到訂貨時,戴爾公司馬上就知道訂貨的是哪個工種的員工,他需要哪種計算機。戴爾公司便組裝合适的硬件,甚至安裝了适當的軟件,其中有一些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儲存在戴爾公司的專有密碼。戴爾公司的後勤服務軟件非常全面和先進,因此,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開展大規模定制服務。 

福特公司為這種專門服務額外付一定的費用。付這筆錢值得嗎?如果福特汽車從當地經銷商那裡購買個人計算機,經銷商運來一些箱子,需要懂得信息技術的工人取出機器進行配置。這一過程需要一個專業人員花4-6個小時,并且常常出現配置錯誤。 

所以,戴爾的定制服務物有所值。定做萊維斯(Levis)牛仔褲要付額外費用,玩具公司馬特爾公司(Mattel)也為需要個性化産品的小姑娘提供定制産品,但收取高價錢。戴爾的直銷與定制模式使他在高科技産業獨樹一幟。 

是什麼支持戴爾公司做到定制化的生産與服務呢?是IT技術,是網絡技術。公司每天生産大約400萬台個人電腦、筆記本計算機、服務器和工作站。大多賣給了企業而非消費者。買主隻須撥打由公司付費的800電話或在公司網址上登錄,提出自己的機器配置,等待公司的報價出現在屏幕上。輸入信用卡号碼,按回車鍵就行了。或者是如波音公司這樣平均每天購買160台戴爾個人計算機的大客戶,隻需拍拍常駐在公司内的銷售代表就行了。 

每台微機都按訂貨生産,但是,從打電話到裝上車隻須36小時。訂貨源源不斷地轉到戴爾公司的三家生産廠之一——奧斯汀、槟榔嶼和愛爾蘭的利莫瑞克。但是,在這些工廠是見不到庫存的。“所有我們的供應商都知道,我們要的配件必須在1小時之内送到”,奧斯汀工廠的總經理認為。芯片、集成線路闆和驅動器裝在卡車上,在直接開到距離組裝線僅50英尺的卸車台。在那兒,也沒有制成品的庫存,戴爾從大學裡開始的計算機生意使他懂得了不能讓産品積壓。

事件營銷-合理規劃

1.善于發現話題

 

事件營銷的根本就是能夠吸引觀衆的眼球,比如感動這次文件被抄襲的事件,可以說是互聯網環境的一個縮影,而或多或少的站長基本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可能很多人已經習慣于這樣的現象了,但是我們換個角度發現:這樣的抄襲行為其實應該是多麼不正常的啊。當然,不論是否正常,找到了我們的觀衆-在這裡是站長-的關注點,那麼就不失為一次事件營銷的好話題。

 

2.規劃營銷方案

 

發現話題後,我們需要迅速作出針對性的反應,也就是制訂相應的營銷方案,确定營銷目标與實施步驟。從内容上來說,我們可以寫一篇軟文。從渠道上來說,我們可以在微博,貼吧,論壇,QQ群等地方進行大規模的轟炸。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去确定我們所站立的角度,而顯然,我們站大廣大站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因為文章被抄襲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所有站長的事。

 

3.人員分配

 

一次事件營銷不可能是一個人能夠搞定的,所以就需要我們的團隊協作配合了。提前分配好團隊各個角色承擔的任務,能夠防止營銷開始後造成混亂的場面。比如微博營銷,我們以一個微博為主,再讓所有參與者都來轉發這個微博,就要比大家都使用自己的微博發布同一條信息要好得多。

 

4.利于人脈資源

 

人脈是我們平時積累的,在我們行業有影響力的人我們需要去認識。如果他們幫助我們宣傳一下營銷的内容可能省切我們很多力氣。無論SEO還是網絡推廣或者事件營銷,都不再是技術的時代了,而是人脈的時代。我們不缺想法,而是缺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這些想法的人。

 

5.效果監測

 

事件營銷是一件有成本的活動,所以我們還要對營銷效果進行監測。檢測是否達成預期目标,如果未達成,可能是哪些環節出了問題。如果達成,哪些環節還可能被改善,這都是我們進行二次事件營銷的數據來源支持。

事件營銷的原則

1.規律性原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事件營銷就是通過把握新聞傳播的規律,從而制造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并通過具體的操作,讓這一新聞事件得以傳播,從而達到廣而告之的效果。

隻有那些重大的,或有趣味的,或與老百姓生活相關的事件才會通過媒體得到廣泛傳播。曾有某塗料公司的經理通過現場喝塗料使其産品一舉成名,這一事件被國内多家媒體轉載,就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對新聞趣味性的要求。

另外,新聞還具有時效性。當有可以利用的事件發生時,企業需要快速做出反應,以便讓營銷的效果随着事件同步傳播。

2.相關性原則

“事件”必須與企業具有相關性,以便于消費者産生聯想,并将對事件的熱情轉移到企業産品上。有時候,企業需要為“事件”重新設計企業形象甚至廣告訴求,這樣才能在營銷過程中做到了無痕迹,不緻有牽強附會的嫌疑。 比如,在伊拉克戰争期間,統一潤滑油配合這一事件量身定做了一則廣告,廣告語是“多一些潤滑,少一些摩擦”。既表達了祈求和平的心聲,又能讓消費者聯想到企業的産品。它不僅成為廣告史上的經典之作,更讓統一當月的出貨量比上年同期激增100%。

3.立體性原則

事件營銷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和手段。傳播的方式越立體,效果便越顯著。企業不光要考慮到媒體,還可以在渠道、終端等現場進行傳播。

如在“神五”上天之時,印有“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便全新登場,與媒體廣告搭配,形成一個全面、立體的傳播層級。

4.風險性原則

事件營銷的利益與風險并存,企業需要學會取其利,還要知道避其害。生造事件,沒事找事的營銷,最終隻會淪為炒作,受到消費者唾棄。

有一家企業為了制造轟動效應,特意在戶外擺放了很多傘,并且安排人将傘拿走,想借此以社會治安為由達到宣傳企業的效果。在被媒體揭露以後,其活動慘淡收場,當然也沒有取得設想中的營銷效果。

5.系統性原則

事件營銷不是一錘子買賣,企業需要将其系統化、連續化,才能将效果放至最大。

汶川地震時,西門子是第一批參與救援的外資企業之一。後又發動員工捐款,并捐贈大批醫藥用品及遠程診斷設備。災後重建期又向災區孩子贈送教學工具。這一系列事件通過媒體的傳播,無疑為西門子帶來了不少美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