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腸病

黑腸病

非炎症性腸病
黑腸病,即結腸黑變病(melanosis coli),是消化道黑變的一種,指結腸粘膜内出現多量吞噬有脂褐素樣物質的巨噬細胞,使粘膜色素沉着的病變,為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病變。臨床以老年、便秘以及長期服用蒽醌甙類瀉藥的患者多見。主要症狀有便秘、腹瀉、腹痛、腹脹、肛門墜脹等。少數患者有下腹部隐痛及食欲欠佳等,可能與黑變病侵犯結腸神經叢,使黏膜内神經叢産生退行性改變,導緻腸功能失調及電解質紊亂有關。結腸鏡下可見腸黏膜出現花斑狀、網條狀、顆粒狀或魚鱗狀的棕褐色或黑色色素沉着,呈間斷或連續分布,緻使整個腸腔變暗。[1]
  • 中文名:黑腸病
  • 外文名:melanosis coli
  • 别名:
  • 發病部位:結腸
  • 主要症狀:便秘、腹瀉、腹痛、腹脹、肛門墜脹等

病因

黑腸病的發病習慣與習慣性便秘後長期使用瀉劑有着直接關系。同時,由于人們對于便秘的問題缺乏很多足夠的重視,很少到醫院尋求診治,而更多的患者是選擇盲目的使用各種排毒、清腸的産品,而這些産品大多數都含有瀉劑,長期使用,就形成了結腸變黑。

分級

根據腸黏膜色素沉着的程度,MC分為Ⅲ度:

Ⅰ度:呈淺黑色,類似豹皮,黏膜血管紋理隐約可見,病變多較局限,與周圍正常黏膜分界不很清楚。

Ⅱ度:暗黑褐色,在暗黑褐色黏膜間有線條狀的乳白色黏膜,多見于左半結腸或某一段結腸黏膜上,黏膜血管不清楚,與正常黏膜有明顯分界。

Ⅲ度:深黑褐色,在深黑褐色黏膜間有細小乳白色線條狀或斑點狀黏膜,黏膜下血管看不見,此種表現多見于全結腸型。

診斷标準

臨床表現不能作為診斷依據,主要依據内鏡檢查。

①内鏡下結腸黏膜呈黑色、棕色或暗灰色,邊緣和早期病變為黃色或粉紅色,呈虎皮紋狀、槟榔切面樣或斑片狀。

②組織學檢查為固有膜内有大量含黑色素的大單核細胞浸潤及黑色素沉着,腸壁其他層次正常。

發病率

結腸黑變病的發病率的報道差異很大,國外文獻報道在腸鏡檢查和組織活檢時發病率為1.0%-5.9%;而國内資料則顯示發病率為0.06%-5.90%。男性多于女性,60歲以上占48.3%。

常見人群

第一,不少年輕女性為了追求美容效果,或者盲目減肥,長時間服用含有大黃類物質的膠囊,這些膠囊中含有一種叫做蒽醌環的成分,可以增強巨噬細胞的活性及傾化性,且可損害腸黏膜上皮細胞,尤其是對隐窩部位上皮細胞的損害。使上皮細胞變性,細胞核固縮,最後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一部分進入腸腔随糞便排出,還有部分退行性變的結腸上皮細胞,其膜性結構及崩解産物形成所謂脫落小體陷入黏膜固有層,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脂褐素,而形成黑變病。  

另一種人群就是習慣性便秘的患者,經常服用通便茶或者有類似作用的藥物,也會導緻黑色素的沉積,形成病變。不過,已發生結腸黑變病的患者也不必驚慌,因為黑變病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長時間黑色素沉積的結果,并且黑變病在停止服用這類藥物之後可以逐漸消退。

預防

1、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平時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排便時應集中注意力,不要看報或做其他的事情。

2、多攝取膳食纖維: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有麥麸或糙米、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增加飲水量以加強對結腸的刺激。 

3、正确的治療:多數學者認為,MC是一種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腸道黏膜病變,随着便秘症狀的改善和瀉藥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經溶酶體消化、分解,MC的色素沉着可減輕甚至消失。

與結腸直腸息肉、結腸直腸癌的關系

關于結腸黑變病與結腸直腸息肉、結腸直腸癌的關系已有諸多報道,但其結果有矛盾之處。

Nusko等研究說明結腸黑變病病人中腺瘤發生率高;Regitnig等報道,腺瘤黏膜上皮内有凋亡小體,但尚未達到固有層,且巨噬細胞減少。腺瘤細胞增殖活性和Bc1-2表達增加;VanGorkom等報道,單次大劑量蘆荟提取物(蒽醌類)使結腸上皮凋亡增加、隐窩長度變短;而嚴重的結腸黑變病病人其隐窩長度增加,而細胞增殖活性和Bcl-2表達并無增加,這種代償機制有可能提高癌變的風險。另外有研究表明,結腸直腸癌與結腸黑變病或瀉劑的使用無關。結腸黑變病病人中結腸直腸腺瘤的檢出率高,而腺瘤體積反而小于無結腸黑變病組,這可能與深色背景中的淺色病竈對比強烈有關。Nascimbeni等在顯微鏡下觀察隐窩畸變點證實其發生率與結腸癌有關,但不支持便秘、刺激性瀉劑及結腸黑變病與結腸癌存在因果關系。

雖然目前對結腸腫瘤與結腸黑變病是伴發,還是存有一定的因果關系尚未定論,但如色素沉着區内發現某一部位無色素沉着,就應在該區取材活檢。對結腸黑變病病人應行全結腸鏡檢查,以防遺漏病變。

上一篇:輸卵管阻塞

下一篇:糞便中發現白色節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