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

漢語漢字
麻(拼音má、mā)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西周晚期金文。根據《說文解字》中的說法,“麻”本義是一種莖皮纖維植物。由于将纖維麻弄成織布原料需要将麻纖維一根根的剝離出來,所以也引申為“紛亂”之義。還有一些方言的說法,如四川方言“麻雜雜”,這裡的“麻”是不清不楚的意思。還有“你麻我不麻”的說法,這裡的“麻”表示欺騙。而又因為“芝麻”是細小的,有黑色、白色、黃色,這與斑點有相似之處,于是就有“麻雀”,“麻子”這樣的說法。此外,還有“麻痹”、“麻藥”等說法。而由“芝麻”又引申為不平整、不光滑的含義。
  • 中文名:麻
  • 拼音:má;mā
  • 繁體:麻
  • 部首:麻
  • 五筆:YSSI
  • 倉颉:IJCC
  • 字級:一級(編号2379
  • 外文名:linen
  • 注音:ㄇㄚˊ;ㄇㄚ
  • 統一碼:U 9EBB
  • 結構:半包圍
  • 總筆畫:11
  • 筆順編号:41312341234
  • 四角号碼:00294
  • 平水韻部:平聲六麻

字源演變

“麻”的構型不甚明了。甲骨文中暫未發現“麻”字。該字金文由廠、林構成。廠,義為屋子;林,由二木構成。廠是屋檐的象征,而“林”實際上是麻皮挂在屋檐下面的樣子。西周金文作圖1;春秋金文見圖2;戰國文字見作圖3;這是第一類,結構上比較不是太緊湊。從《說文》小篆文字開始逐漸比較正規,小篆和隸書将廠字頭變成了廣字頭,可見作圖4。随後的文字逐漸開始變得正規。漢代見作圖5,6。楷書見圖7。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麻má(ㄇㄚˊ)

⒈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

⒉指“芝麻”:麻醬。麻油。

⒊像腿、臂被壓後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

⒋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⒌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

⒍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

⒎喻紛亂:麻亂。麻沸。

⒏姓。

詳細釋義

蔴má

〈名〉

(1)(會意。從廣(yǎn),從林(fèi)。廣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裡劈麻,進行剝制。本義:麻類植物的總名。古代專指大麻)同本義[fibercrops]。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異株。莖部韌皮纖維長堅韌,可供紡織。有大麻、亞麻、苎麻、黃麻、劍麻、蕉麻等,俗稱“火麻”

麻,枲也。——《說文》。按,枲已緝者曰麻。

丘中有麻。——《詩·王風·丘中有麻》

可以漚麻。——《詩·陳風·東門之池》

麻冕。——《論語》。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儀禮·喪服》

雨腳如麻未斷絕。——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陶潛《歸園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綱目·大麻》

(2)又如:麻田(種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幹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稈);麻稭(麻的莖);麻葦(麻與蘆葦);麻苎(大麻與苎麻)

詞性變化

麻má

〈名〉

(1)麻的莖皮纖維[hempfiber]

不續其麻,市也婆娑。——《詩·陳風·東門之枌》

(2)又如:麻搭(一種在長杆頂端縛紮散麻蘸吸泥水滅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結成球結);麻槌(舊時刑具,用麻絞紮而成的帶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古代喪服中的麻帶[ropemadeofhemp,flax,jute,etc.]。如:麻绖(服喪時系在頭部或腰部的麻帶)

(4)麻布喪服,親屬死後穿的白色麻布衣服[mouringapparel]

麻不加于采。——《禮記·雜記下》

(5)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喪時穿的麻布裙)

(6)代指唐宋時的诏書[imperialedict],因為是用黃、白麻紙寫的,故名

三麻九制筆如神。——劉克莊《内翰洪公舜俞哀》

(7)又如:麻命(任命的诏書);麻詞(麻辭。任命宰相的诏書);麻尾(诏書結尾)

(8)芝麻[sesame]。如:麻團;麻油;麻醬;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中醫對麻疹的簡稱[measles]。如:麻出紅腫;麻毒陷肺;麻毒入營

(10)麻醉[anaesthesia]。如:麻肺湯(一種有麻醉作用的湯藥);麻沸散(漢末華佗研制的一種麻醉藥);麻針;麻藥

(11)臉部皮膚的痘瘢,俗稱麻子臉[pockmarks]

南京柳麻子,黧黑,滿面疤。——《柳敬亭說書》

(12)又如:麻皮(麻子臉皮)

麻má

〈形〉

(1)形容衆多,混亂[numerous;confusion;chaos]

麻麻胡子紅臉蛋。——王老九《張老漢賣餘糧》

(2)又如:麻麻(濃密的樣子);麻亂(紛亂);麻列(比喻衆多)

(3)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coarse;rough]。如:這種紙一面光,一面麻

(4)帶細碎斑點的[spotty;pitty]。如:麻雀;麻點(細碎的斑點);麻灰色(灰色中帶麻點)

麻má

〈動〉

(1)穿喪服[wearmourningapparel]

麻者不紳。——《禮記·雜記》

(2)麻木

走的我這兩腿酸麻。——秦簡夫《孝義士趙禮讓肥》

(3)又:感覺神經受壓迫,暫失知覺[numbness]。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無力);麻做一團(全身麻木,沒有知覺);麻痹

(4)姓

常用詞組

麻包、麻痹、麻痹大意、麻布、麻袋、麻刀、麻搗、麻豆腐、麻煩、麻煩、麻紡、麻風、麻風病人、麻花、麻将、麻醬、麻稭、麻經兒、麻辣辣、麻利、麻溜,麻溜兒、麻亂、麻面、麻木、麻木不仁、麻雀、麻仁、麻線,麻線兒、麻藥、麻衣、麻蠅、麻油、麻渣、麻疹、麻紙、麻子、麻醉、麻醉劑。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麻部》莫遐切。

與?同。人所治,在屋下。從廣從?。凡麻之屬皆從麻。

說文解字注

枲也。麻與枲互訓。皆兼苴麻、牡麻言之。從?。從廣。會意。莫遐切。古音在十七部。?、人所治也。在屋下。說從廣之意。?必於屋下績之。故從廣。然則未治謂之枲。治之謂之麻。以已治之偁加諸未治。則統謂之麻。此條今各本皆奪誤。惟韻會所據小徐本不誤。今從之。

廣韻

莫霞切,平麻明‖麻聲歌1部

麻,麻紵。亦姓,《風俗通》雲:“齊大夫麻嬰之後。”漢有麻達注《論語》。莫霞切。八。

康熙字典

《亥集下》《麻字部》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谟加切。音蟆。《玉篇》:枲屬也。皮績為布,子可食。《爾雅·釋草》:枲,麻。《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雲厥貢岱畎絲枲是也。《禮·内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又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為苴麻、茡麻。

又荨麻。荨,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又《詩·豳風》:禾麻菽麥。《禮·月令》:食麻與犬。《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為五谷。《正字通》:麻,卽油麻。

又胡麻。《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又疏麻。《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注》:疏麻,神麻也。

又升麻,天麻,皆藥名。

又樂器。鼗鼓名。《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注》:麻者,音槪而長也。

又固麻。《南史·百濟傳》:百濟國,号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檐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又《山海經》有壽麻國。

又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注》:秦地。

又《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注》:麻鄕,縣名。

又姓。《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注論語。

又朝廷綸命曰麻。《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為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又《韻補》:葉谟婆切。《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又葉眉波切。音摩。《潘嶽·河陽詩》:曲蓬何以直,托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六書正譌》:從林,音派,麻片也。從廣,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從木,非。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廣”大,包含着“林”。首筆點在豎中線上端,第三筆用橫撇。“林”包含在内部。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m

a

王力系統

m

eai

董同龢系統

m

ua

周法高系統

m

rwa

李方桂系統

m

rar

ra

ra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歌戈麻

rwɑ

北魏後期北齊

wa

齊梁陳北周隋

wa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m

a

拟音/王力系統

m

a

拟音/董同龢系統

m

a

拟音/周法高系統

m

a

拟音/李方桂系統

m

a

拟音/陳新雄系統

m

a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莫霞切

ma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濁

谟加切

ma

韻略

平聲

谟加切

增韻

平聲

谟加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家麻

次濁

mua

中州音韻

平聲

家麻

模巴切

洪武正韻

平聲

次濁

谟加切

ma

分韻撮要

陽平

家麻

民族語言

古代西域一帶諸民族面食的通稱為“ma-”(音譯“麻”)。與古漢語“餅”為面食通稱一樣。其語源可能為古波斯語“mast”(面粉)。如阿塞拜疆語“mayli”(甘肅、甯夏一帶稱“油果子”,山西稱“麻葉”),烏茲别克語和阿塞拜疆語“Makaron”(面餅)。再如突厥語“qat”(層)+後綴“-la”構成動詞“qatla”(折疊,方言有謂“确了”、“确角”即此音變讀),“qatla”再加後綴“-ma”,又從動詞“折疊”變為名詞“qatlama”(千層餅)。說明古突厥語“ma”語義對應古漢語“餅”。也明确了“麻葉”、“麻食”(陝西、甘肅一帶的一種面食,山西稱“貓耳朵”)之“麻”,來源于古代西域民族語言。

上一篇:風帽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