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魚

鲟魚

硬骨魚綱鲟形目動物
鲟魚是現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鲟魚隸屬于硬骨魚綱、輻鳍亞綱、軟骨硬鱗總目、鲟形目。大家通常所說的鲟魚就是指鲟形目的魚類。它是魚類中最原始的類群之一。世界上現存1目2科7屬27種,僅分布于北半球,現存9個自然分布區,分别為太平洋東岸、北美大湖地區、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灣、大西洋東北部、裡海地區、西伯利亞及北冰洋流域、黑龍江水系和日本海、長江和珠江水系口。由于自然環境改變、水工設施修建和過度捕撈等原因,近年來世界範圍内的野生鲟魚資源明顯減少,處于瀕危狀态。我國自然水域分布的鲟魚有8種。[1]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硬骨魚綱(Osteichthyes)有資料歸輻鳍魚綱(Actinopterygii) 亞綱:輻鳍魚亞綱(Actinopterygii)有資料歸腕鳍亞綱 目: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 亞目:鲟亞目(Acipenseroidei) 科:鲟科(Acipenseridae) 亞科:鲟亞科(Acipenserinae) 屬:鲟屬(Acipenser) 種:鲟魚 中文學名:鲟魚 英文名:Common sturgeon 分布:鲟魚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國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種鲟魚,其中3種分布于新疆,2種在黑龍江,2種在長江,1種在長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

外形特征

成體的中華鲟體大而重,雄體一般重68-106千克,雌的130-250千克,因為它們是長江中最大的魚,故又有“長江魚王”之稱。中華鲟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并能伸成筒狀,體被複五行縱行排列骨闆,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每行有棘狀突起。

鲟是一億五千萬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魚類,它介于軟骨與硬骨之間,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減退,中軸為未骨化的彈性脊索,無椎體,随顱的軟骨殼大部分不骨化。尾鳍為歪尾型,偶鳍具寬闊基部,背鳍與臀鳍相對。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狀鱗,腸内具螺旋瓣,肛門和洩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輸卵管的開口與卵巢遠離。

生活習性

鲟魚是底栖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在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栖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河口區的中華鲟幼魚主食底栖魚類蛇鲲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蚬類等,産卵期一般停食。中華鲟是一種适應于水溫範圍相當廣的溫水性魚類,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中華鲟的生存水溫為0~37℃,生長适宜水溫為13~25℃,最佳生長水溫為20~22℃。親鲟适宜催産水溫為17~24.5℃。魚卵最佳孵化水溫為17~21℃。入冬之後,當水溫下降至9~6℃時,中華鲟攝食量很少,生長停滞,甚至出現體重下降的現象。

立春前後,水溫逐漸回升至10~13℃,開始少量攝食,生長緩慢。清明之後,水溫回升至15℃以上,攝食開始活躍,生長加快。當水溫達到33~38℃時,中華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動。在垂直遊泳階段,魚苗有極強的趨光性。轉為底栖後,趨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強度對仔、幼鲟的培育沒有明顯影響,但要盡量避免夏天強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溫的急劇上升,養殖水池上方要設置遮陽設施。

生長繁殖

鲟魚是一種大型洄遊性魚類。平時,中華鲟栖息于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中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裡生活了9—18年後,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遊,到達長江上遊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每年夏秋,聚集于長江口,溯江而上至長江上遊金沙江一帶産卵,和幼鲟順江而下,到東海,黃海的深水中成長。在産卵群體中,雄魚年齡一般為9-22歲,雌魚為16-29歲。中華鲟産卵量也很大,一條母鲟一次可産百萬粒魚籽,隻是成活率不高,最後成魚的仍為少數。

産卵以後,雌性親魚很快即開始降河。産出的卵粘附于江底岩石或礫石上面,在水溫17-18℃的條件下,受精卵約經5-6晝夜孵化。剛出膜的仔魚帶有巨大的卵黃囊,形似蝌蚪,順水漂流,約12~14天以後開始攝食。再年春季,幼鲟漸次降河,5-8月份出現在長江口崇明島一帶,9月以後,體長已達30厘米的幼鲟陸續離開長江口淺水灘塗,入海培育生長。中華鲟壽命可達40歲。

分布範圍

現在鲟魚主要分布于中國長江幹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贛江、湘江、閩江、錢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現。國外見于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

種群現狀

從1983年起每年向長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術和養殖規模的限制,每年隻能培育出長度為8~10厘米、重3~5克的達到設計規格的幼鲟1萬尾左右。因此,中華鲟種群的補充,主要依靠在宜昌産卵場自然繁殖的幼鲟。目前,我國已建成東台中華鲟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是江蘇省級保護區。東台中華鲟自然保護區經國家、省專家和高官論證後,于2000年創辦的,設有中華鲟繁育研究中心,從2002年開始,逐年實行了放流。

省級東台中華鲟自然保護區,位于東經120°50ˊ、北緯32°40ˊ至33°15ˊ。保護區面積35.96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5.38平方公裡,緩沖區10.2平方公裡,實驗區20.36平方公裡。這裡灘青水秀,環境優美,氣候溫和,資源豐饒。據統計,這一區域現有野生動物701種,其中無脊椎動物220種,脊椎動物481種。遠古以來,中華鲟作為我國特有物種,一到春、夏季節,就遊集在這塊水域,栖息育肥。

亞種分類

中文名

學名

鈍吻鲟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 baeri Brandt

短吻鲟

Shortnose sturgeon Acipenser brevirostrum Lesueur

達氏鲟

River sturgeon 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

黃鲟

Lake sturgeon Acipenser fulvescens Rafinesque

俄羅斯鲟

Russian sturgeon 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

中吻鲟

Green sturgeon Acipenser medirostris Ayres

裸腹鲟

Ship sturgeon 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

尖吻鲟

Atlantic sturgeon Acipenser oxyrhynchu s Mitchill

小體鲟

Sterlet Acipenser ruthenus Linnaeus

史氏鲟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

中華鲟

Chinese sturgeon Acipenser sinensis Gray

閃光鲟

Stellate sturgeon Acipenser stellatus Pallas Common sturgeon Acipenser sturio Linnaeus

高首鲟

White sturgeon Acipenser transmontanus Richardson

匙吻鲟

Paddlefish Polyodon spathula

白鲟

Chinese paddlefish Psephurus gladius

拟鏟鲟

Asiatic shovelnose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

短尾拟鏟鲟

Pygmy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

絲尾拟鏟鲟

Threadtail sturgeon Pseudoscaphirhynchus kaufmanni

蒼鏟鲟

Pallid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albus

鏟鲟

Shovelnose sturgeon Scaphirhynchus platorhynchus 

亞種分化

物種簡介

鲟魚以其奇特的體形而被作為觀賞魚飼養。鲟魚的頭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體背5行骨闆。其幼魚與成魚均具觀賞價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龍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後,其幼魚已正式作為觀賞魚進行人工飼養。多數種的常見個體都在幾十公斤至數百公斤,歐洲鳇最大個體1600公斤,我國中華鲟最大個體600公斤。

生存環境

【地理種群差異】地球上尚有鲟(鳇)魚30種:分布于北美7種、歐洲12種、亞洲11種(我國8種)。

【分布情況】

鲟魚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國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種鲟魚,其中3種分布于新疆,2種在黑龍江,2種在長江,1種在長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

【物種狀況】

少數種類為極其瀕危物種

【生活習性】

鲟魚以底栖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

【生活環境】

鲟魚對水質要求比較嚴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較高,水溫偏低,底質為礫石的水環境中。

【營養需求】

鲟魚是動物食性的魚類,在幼魚開食階段可捕食浮遊動物,但很快魚苗就發展成營底栖生活。與這一生活方式相适應,這時的鲟魚口部突出、下位。鲟魚喜歡的食物随不同種類而有變化,主要食物是水蚯蚓、甲殼類、軟體動物以及小型魚類等。鲟魚苗開食後即可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飼料,在實際生産中,對剛開口攝食的鲟魚苗多用活餌(浮遊動物或切碎的水蚯蚓投喂)。

經過30天左右的喂養,鲟魚苗可長到體長3.8-9.4cm、體重0.5-3.9g的規格,成活率可達60%以上。但由于活餌來源困難,價格較高,因此,鲟魚苗用活餌培育大約30天後,即可馴食人工配合飼料。人們已經成功地用配合飼料把鲟魚養成商品魚上市。

品種分類

中國是鲟魚品種多,分布廣,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境内野生的鲟魚有:分布于黑龍江中遊、松花江下遊、烏蘇裡江流域的匙氏鲟、達氏鲟、和少量的庫頁島鲟;分布于長江、金沙江流域的中華鲟、達氏鲟和白鲟;分布于新疆伊甯,綏定、密布察爾等地水域中的裸腹鲟;分布于新疆額爾齊斯河、布倫托海、博斯騰湖的西伯利亞鲟(貝氏鲟)。

但因為江河築壩、環境污染、過度捕撈三大主要因素影響,造成鲟魚資源不斷萎縮,現存的8個種類中多數已處于及危狀态。迫切要求人工養殖來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人工養殖方式主要有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池塘養殖、網箱養殖等。

世界各國已進行人工繁殖研究的種類主要有:小體鲟、閃光鲟、高首鲟、短吻鲟、俄羅斯鲟、中華鲟、歐洲鲟、匙氏鲟、達氏鲟等十多個種。還出現了運用雜交優勢原理進行鲟魚種間和屬間雜交的雜交鲟。

雜交鲟是鲟魚類種間或屬間雜交育種的産物,具有個體大、生長快、抗病力強、懷卵量大的優點,能在淡水和鹹淡水中生活,是商品飼養中比較适宜的品種。在市場魚類需求量大增的條件下,解決了一定供應問題。其脂與肉層層相間、肉色白、脂色如蠟。其脊骨及鼻,并鳍與鰓,雜交鲟的種類主要有三種:

①黑龍江雜交鲟;②史氏鲟×達氏蝗俄羅斯雜交鲟:歐洲鳇(雌)×小體鲟(雄);③人工養成史氏鲟(雄)×野生中華鲟(雌)。市面上較為常見的是前兩種。由于雜交鲟是雜交而成的商品魚類,因此不屬于國際、國家等保護名錄種類,是可以售賣的種類。

雜交種類

雜交鲟若具有親本雙方的共同優點,幾乎所有鲟魚品種之間都可以通過雜交得到雜交鲟,用得最多的品種,有歐洲鳇、史氏鲟,達氏鳇,中華鲟等,但是匙吻鲟與其他品種雜交,所得的受精卵不能孵化成功,可能是匙吻鲟和其他品種之間的鲟魚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因為兩個品種雜交,若能得到受精卵,并成功孵化,隻有這兩個品種在種内雜交或者少部分在屬内雜交。

養殖方法

鲟魚的人工養殖雖有百年曆史,但在我國還是個新興産業。由于鲟魚身體各部分都能食用且味道鮮美獨特,因此養殖鲟魚能夠獲得較高的效益。

網箱養殖

網箱養鲟是利用大水體良好的生态環境,結合網箱内小水體等特點進行密集養殖。一般選擇山谷型水庫等水域,要求水質清新無污染,平均水深達12米。

一、網箱設置規格5米×5米、4米×4米,網衣是聚乙烯結構,網目大小視放養鲟種的規格而定,以不逃魚和有利于水體交換以及底網片不漏餌為原則,網箱設置應選擇水質條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同時還應具有微流、避風、向陽和水面寬等條件。大型水庫應選擇适宜的庫灣設置網箱,小型水庫應選擇離庫壩不遠地方設置。

二、苗種放養4月中旬把網箱設置好,網衣經庫水浸泡已無粗糙感,以減少入箱的魚種由于環境的改變驚恐竄遊,從而被網衣擦傷的機會。放養時間以4月中下旬為宜,水溫10-15℃左右,是适于鲟魚的最佳生長溫度。放養規格越大越好,一般為每尾75-150克,放養密度是40-50尾/平方米。魚種入箱前用3%-4%的鹽水消毒,運輸水與水庫水水溫相差不超過5℃。

三、飼料投喂可用人工配合顆粒料,要求蛋白質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魚粉、酵母、血粉、小麥、玉米、蠶蛹等,顆粒料在水中的穩定性要高,保持半小時以上。魚種入箱後應停止投餌2-3天,以便魚種适應環境,2-3天後開始投餌,剛開始投喂需少量多次,進行誘食。餌料粒徑應随着魚體的增大适時調整,以達到适口為宜。每天早中晚各投餌一次,鲟魚有夜間覓食習性,夜間投喂一次,日投餌量為箱内魚體重的2%-4%,同時投餌量應根據天氣水溫和魚的攝食情況而定。

四、日常管理要安排專人守護,堅持早中晚巡箱檢查。每次喂完魚後一小時要提箱檢查吃食情況,調整投餌量;發現箱内有上浮死魚也要提箱檢查并撈岀箱内病魚死魚。每10天左右要清洗網箱,除掉網衣上的雜物與附着過多的藻類,保持箱内外水體交換暢通,随着魚體增長要及時調整密度。每月換置一次網箱,換置時采用套置法,即先把要換入的網箱經過2-3天的浸泡後把它套置在要被換岀的裝有鲟魚的網箱外面,并固定好,然後要小心地把要換岀的網箱解開拉岀水面。把換岀的網箱沖洗幹淨修補好,以備換用。注意如果進入高溫季節則盡量避免倒魚,以免造成損失。

五、魚病防治網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浸泡處理,提前7-10天下水,魚種入箱前用3%-4%的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每隔15-20天每箱用生石灰2-3公斤,化水潑灑箱體及近旁水域,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在網箱内四個角用漂白粉與敵百蟲穿插挂袋(掌握好漂白粉挂袋的濃度)。消毒時提起網箱四角,減少水體,提高藥物濃度,觀察應激反應,待岀現應激時放下四角。

池塘養殖

鲟魚屬大型魚類,其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和适應能力強,在池塘養殖中應注意如下一些問題。

一、池塘條件鲟魚養殖池要求面積較大,池水較深,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的區域,交通便利且通訊設施齊備。池塘面積以5-10畝為宜,水深2-3米,水質較穩定,水體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要有獨立的進排水口、坡降,配備一台水車式增氧機,并設置飼料台。

二、清塘消毒放苗前半個月,池塘進水15-20厘米,用100-150公斤/畝生石灰兌水後全池潑灑,以消滅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4天後把池水排出池外,再進水浸泡池底,進水口用60目篩絹過濾;用15-20公斤/畝的茶子餅清塘消毒,消毒前先把茶子餅打碎并用水浸泡1天後,全池潑灑,可以殺滅池塘中的魚、蝦和魚蝦卵,清塘後的茶麸留在池中做肥料。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三、培養浮遊生物放苗前7-8天,按照每畝池塘準備50公斤幹雞糞,且雞糞浸泡2天,最好用含氯消毒劑消毒、再去除雜物(過濾)後,全池潑灑。過濾物用纖維袋包紮好後,放到池塘中的下風口處,繼續做培養浮遊生物的肥料。

四、苗種放養選擇健康無病害的鲟魚苗種,體長在20厘米以上為好。一般大規格苗種的放養密度為400-600尾/畝。放苗時間既要考慮水溫适宜,又要考慮成魚上市。

苗種運輸前1-2天應停止投喂,運輸時選用38×82的聚乙烯包裝袋,在袋中加水3/5,并用冰塊将水溫調節到12-15℃,每袋放入體長20-30厘米的魚苗20尾,包裝後運輸。如果運輸時間在8小時以内,可以用水車運輸,但要随時注意運輸途中的水溫變化,效果也很好。

放苗前2天應先試水,用相同規格的魚苗10條左右放入網箱中,觀察鲟魚的活動情況,如無異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時,不要先把運抵的苗種袋解開,應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内水溫和池塘水溫接近後,再打開袋口将苗種放入池塘中。有條件的養殖場,最好連魚帶水倒入一個大桶中保持連續充氣,然後在桶中放入食鹽,使鹽度達到2%,浸浴魚體10分鐘後放苗入池。

五、飼料投喂池塘養殖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鲟魚魚苗剛下塘時,尚未形成在固定地點攝食的習慣,要及時馴化。

可将飼料投放在飼料台上,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也便于日常觀察。有些鲟魚,如史氏鲟、雜交鲟、俄羅斯鲟、中華鲟等都有夜晚趨光的特性,夜間馴化時可在靠近飼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

投喂應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飼料要适口,粒徑不能過大或過小,一般以魚的口裂的1/2為好。投喂量為魚體體重的3%左右,日投喂3-4次,視具體情況随時調整投喂量。

六、日常管理巡塘和生長情況觀察。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尤其在夜間巡塘和清晨巡塘,要注意觀察魚體的活動情況,防止缺氧;夏季多雨季節氣壓低時,要勤巡塘,發現問題及時采取開啟增氧機或加注新水等措施,防止泛塘。定期檢查鲟魚的生長情況及健康情況,及時調整投喂率和放養密度,當池中鲟魚生長差異過大時,要按其規格及時分塘。

在水質管理工作上,每天測量水溫3次,pH值、溶解氧、亞硝酸鹽、氨态氮等理化因子要定期測定。值得注意的是:鲟魚是典型的底栖魚類,一般不會上浮遊動,有些種類如中華鲟,即使在水體溶解氧不足時也不象家魚那樣明顯的浮頭,所以在特殊情況下,如水溫過高、水色不對或天氣悶熱時,要加強對水質的監測,每天清晨都要測定水體溶解氧。當池塘水色過濃時,水體透明度低于25厘米或溶解氧小于5毫克/升時,池塘要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質的清新。鲟魚生長最适合的pH值為6.5-8.0,pH值過低會影響鲟魚的代謝活動和生長,甚至危及生命。

大多數鲟魚生存的溫度上限為32℃,水溫超過30℃則對鲟魚生長有危險。水溫控制可以參考以下措施:選擇合适的放養時間,投放大規格魚種,以縮短養殖周期;争取在每年高溫期過後再投放大規格魚種,在翌年高溫期到來之前達到養成規格上市,可以避開高溫;在高溫期到來時加深水位,減小放養密度;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采取加大換水量和搭棚遮光等措施。

七、病害防治真菌性疾病的症狀是行動遲緩、魚體消瘦、不攝食。防治方法是要防止魚體受傷,對患病魚體可以采用克黴唑和1%的食鹽與小蘇打水混合溶液浸泡患魚10分鐘左右。細菌性疾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多危害魚種,死亡率很高。防治方法為首先要進行好環境消毒,同時在飼料中添加複合維生素和免疫多糖,用來提高魚體的免疫力;也可以在飼料中适量添加無殘留的抗生素和中草藥預防。

白身病的症狀為體表缺乏黏液,魚體體色變白,可以采用抗菌素治療。細菌性腸炎的症狀為魚體腹部和口腔出血、肛門紅腫、魚體消瘦,可以用諾氟殺星等藥物進行消毒,并在飼料中添加中草藥治療。寄生蟲魚病主要有三代蟲、車輪蟲、小瓜蟲等,防治方法可采用5%的食鹽溶液浸泡魚體1小時,或用20%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浴魚體;也可以采用中草藥進行治療。非病原性疾病主要有肝性腦病、心外膜膿腫、黑體病、大肚子病等,該類病症的主要原因是養殖環境差,飼料成分不合理等原因造成,要注意改善環境,加強飼料質量管理。

水溫調節

鲟魚是廣溫性魚類,可存活溫度為0~30℃,最适生長水溫為18~22℃(如史氏鲟)。因此,生産商品鲟魚時,為了加快生長,要将水溫盡力調節在最适水溫區間18~25℃。

夏季池塘水溫不要超過28℃,因為28℃是鲟魚停止攝食的溫度,養殖池需有遮陽或降溫設施。如果發現水溫過高應及時注水,晝夜加大供水量,停止投餌,以恢複水質的良好狀态。

秋、冬季水溫隻要不低于5℃,都應該堅持投喂,冬季水溫低,鲟魚的免疫力下降,加上長期得不到食物,會逐漸消瘦,并容易感染各種細菌。因此,越冬前應強化培育,投喂營養全面、添加有維生素的高品質飼料,增強鲟魚的體質和抵禦不良環境的能力。另外,在越冬前進行魚病的檢查和治療,防止魚帶病越冬。

溶氧要求

在一些地區,面臨着水庫水或河水水源缺乏或地表水質污染的情況,如果地下水豐富可用,可以使用地下水或井水養殖鲟魚。以井水養魚首先必須充氧曝氣以增加溶氧、排除有害氣體、使鐵等離子沉澱出來。充氧可以用氣泵,也可以注入6~12毫克/升的臭氧。臭氧除了快速增加溶氧外,也有殺滅細菌的效果,采用石灰沉澱法,也能去除水中氯化物。

其他水質

鲟魚對水質的要求有:透明度>30厘米;溶氧量>6毫克/升;pH值7~8;溫度18~28℃;氨氮<0.5毫克/升。需特别注意的是,鲟魚對氯特别敏感,池水中不能過量放入含氯分子的物質,如漂白粉等。此外,鲟魚苗對酸性水比較敏感,死亡率高,水中含氨态氮在0.5毫克/升以上時,食欲減退,應時刻保持水質清新,水源無污染。

經濟價值

鲟魚經濟價值很高,1998年,鲟魚肉在國際上售價為60美元/公斤、魚籽300美元/公斤、魚籽醬高達700美元/公斤,鲟魚皮是制作高檔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靡性、柔韌性可與鳄魚皮媲美。

全世界鲟魚種類有27種,我國有8種,中華鲟、史氏鲟和達氏鳇則是我國3種主要的鲟魚種類,其中的重要品種中華鲟是我國珍稀水産動物,不但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特殊的學術意義,而且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是古今中外人們喜愛的水産品。鲟魚的綜合利用鲟魚是我國的名特優珍品,肉味鮮美、骨軟、營養價值高,鲟魚肉和卵的蛋白含量可高達18%和29%。以鲟魚雌魚出籽率25%計算,魚體仍占75%以上,加工潛力巨大,鲟魚肉加工成的小包裝熏制品、烤魚片、炒魚松、醬魚肝、熏烤魚香腸等在國際市場上很受客商歡迎。

鲟魚全身都是寶,利用率極高,除鲟魚肉外,其魚肚、魚鼻、魚筋、魚骨等都能做出獨具風格的中國名菜,均為上等佳肴,餐後回味無窮,經常出現在國宴的餐桌上;魚皮可制膠,同時也是高檔皮革原料;以魚骨做原料制成的高鈣美味食品,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對防止老年骨質疏松、增強肌體免疫力、提高大腦活力、促進人體健康十分有利。

名貴的鲟魚籽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黑色黃金”之稱的鲟魚籽醬,是由鲟魚卵加工而成,更是馳名中外的高檔食品,在國際市場十分走俏。鲟魚籽營養價值基本相同,都是含高蛋白、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的黑褐色透明圓粒狀體,經過鹽處理的鲟魚籽醬統稱為黑魚籽醬,是鲟魚加工産業化的龍頭産品,因其價格昂貴,所以素有“黑色黃金”之稱。用于魚籽醬加工的原料魚必須是活體,一般雌雄比例為1∶1,由于各種鲟魚的卵粒大小有差别,故要進一步分級加工。

黑魚籽醬一般的加工程序為:活魚→放血→取卵塊→分離卵粒→洗淨控水→腌制→瀝水裝罐→冷藏。成品的主要成分如下:蛋白質26%~29%,脂肪13%~17%,水分50%左右,灰分0.5%~1.0%,鹽分3%~4%。另外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主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為:蘇氨酸3.15%,缬氨酸3.09%,蛋氨酸0.98%,亮氨酸4.91%,異亮氨酸2.83%,苯丙氨酸2.13%,賴氨酸4.81%,可以看出,賴氨酸的含量較高,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也接近人體氨基酸組成,又是生食,所以營養價值較高。

鲟魚的觀賞價值鲟魚為軟骨硬鱗魚,是遠古魚類,有活化石之稱,其形态獨特,體呈錐形,頭、軀幹為一平面,身披五行骨闆并帶有尖棘猶如铠甲,遊如梭靜如艇,體黑灰色,腹部白色,歪尾形,觀之有一種幽深、古樸、别緻的感覺,觀賞價值很高,在東南亞、港澳台等地區将其視為上等觀賞魚。近幾十年來,由于環境污染及過度捕撈等人為因素的原因,嚴重破壞了鲟魚的生态系統,緻使有些鲟魚種類瀕臨滅絕。為了挽救這些瀕危物種,世界各國在鲟魚繁殖、放流、養殖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藥用價值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XúnYú

【别名】鲔(《詩經》),鮥(《毛詩傳》),鮛鲔(《爾雅》),尉魚、仲明魚(陸玑《詩疏》),鱏(《爾雅》郭璞注),乞裡麻魚(《飲膳正要》),碧魚(《綱目》)。

【來源】為鲟科動物中華鲟的肉。

【原形态】體長達2米以上,背部狹而腹面平直。吻近犁形,略向上翹,頭部被有光滑的骨闆。口腹位,成一橫裂,吻須2對,等長,平行橫列。眼小。鰓孔大,鰓耙薄而尖,約22枚。颌兩側各有1塊骨闆;體部具骨闆5行,背正中一行較大,背、腹側各2行,另在臀鳍前後各有1~2塊:尾鳍上葉有棘狀骨闆一行,其他部分光滑無鱗。背鳍54~66;胸鳍發達,着生于腹面;臀鳍32~41;尾鳍歪形,上葉發達。體背和頭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鳍均為青灰色。

【生境分布】生活于大江和近海中。分布長扛、錢塘江流域和其他沿海各地。此外,尚有白鲟科的白鲟體長達2米餘。裸露光滑,僅有小鱗。背灰綠色,腹白色。頭顱長,吻延長,突出如劍狀,口腹位,眼小。分布東海、黃海,進入錢塘扛、長江、黃河等。此即《綱目》所說的鲟魚。

以上動物的鳔(魚鳔)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性味】甘,平。

①《本草拾遺》:甘,平,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溫。

【歸經】《本草提要》:入手太陰,厥陰經。

【功能主治】益氣補虛,活血通淋。

①《食療本草》:主血淋,可煮汁飲之。

②《本草拾遺》:益氣補虛,令人肥健。

③《飲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

④《随息居飲食譜》:補胃,活血通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食用價值

鲟魚是食用價值極好的大型經濟魚類。全身除體表骨闆外其它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營養價值極高,被列為高級滋補品。

鲟魚類早就是古人喜愛的食品。如陸玑《詩經.衛風.碩人》疏:“(鳇即鲟)大者千餘斤,可蒸為臛,又可作炸,魚籽可為醬。”《本草綱目.鳇魚》雲:"“其脂與肉層層相間、肉色白、脂色黃如蠟。其脊骨及鼻,并鳍與鰓,皆脆軟可食。其肚及仔鹽藏亦佳。其鳔亦可作膠。其肉骨煮炙及作炸皆美。”當今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魚籽醬在歐美是國宴珍品,素有"綠寶石"之稱。鲟熏制肉、鮮肉、魚膠等暢銷不衰,供不應求。在我國古代早已享譽大江南北。

鲟魚類在古代已作藥用。《本草綱目.鳇魚》引述陳陳藏器語雲:“其肝主治惡瘡疥癬,勿以鹽炙食”,又在“鲟魚”條下引述雲:“其肉補慮益氣,強身健體,煮汁飲,治血淋;其鼻肉作脯補慮下氣;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殺腹内小蟲。”據中國科學院海洋所檢測:肌肉含有十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有12.5%的“DHA”和“EPA”(亦稱腦黃金),對軟化心腦血管,促進大腦發育,提高智商,預防老年性癡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軟骨和骨髓(俗稱“龍筋”)有抗癌因子,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鲨魚翅,鲟魚骨”之說。

病害防治

一、卵黴病

1、病症與病因卵的表面長有黃白色的毛狀絮狀物,嚴重時魚卵在水中像一個個圓球。發病原因是卵上寄生有水黴屬和綿黴屬等水生真菌,常見的種類有絲水黴、鞭毛綿黴等。這種病多發于受精卵的人工孵化階段。

2、防治方法主要是提高卵的受精率,清除壞卵及未受精卵,防止其腐爛後污染水質;其次是可以用500克每立方米水體濃度的孔雀石綠浸洗魚卵15分鐘。

二、水黴病

1、病症與病因此病是因魚體受機械創傷後,患處感染水黴而緻。嚴重時病魚行動遲緩、體消瘦、不攝食,直至死亡。

2、防治方法主要的防治方法有兩種:一是用濃度為35-50克,每立方米水體的孔雀石綠和1%的食鹽水混合溶液浸泡20-30分鐘,有一定療效;二是在苗種發病期間通過提高水溫加以控制,水溫範圍為25℃以上,最好是28-50℃。

三、出血病

1、病症與病因此病主要發生于鲟魚幼體階段,是由氣單胞菌引起的,具有極強的傳染性,而且發病迅猛,傳播速度快,死亡率也很高。

2、防治方法在苗種培育期間,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或呋喃唑酮等藥物進行消毒,并定期在飼料中添加抗菌類藥物預防,以及在飼料中添加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E等提高其免疫力。

四、細菌性腸炎

1、病症與病因此病為細菌引起的。病症為腹部、口腔出血,肛門紅腫,魚體消瘦。

2、防治方法用含痢特靈0.2%的藥餌投喂,連續投喂5-6天即可治愈。

五、腫嘴病

1、病症與病因此病在史氏鲟的幼體階段發生得較多。是由細菌引起的,主要是因為投喂變質的餌料所緻。病征為嘴腫、四周充血、排洩孔紅腫、不能活動,有時伴有水黴病發生。

2、防治方法及時撈出病魚,清除殘餌,換注新水,定期對飼料台進行消毒,保證飼料的質量。

六、錐蟲病

1、病症與病因病原體為錐蟲。病魚行動遲鈍,身體在水中彎曲呈“L”或“S”形,常卧于水底,不能攝食,體色黑暗、無光澤,有時會在水中急劇地上、下旋轉,若不及時治療,發病後3-5天即會死亡。

2、防治方法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在5千克水中加入20-40國際單位的青黴素G氨鹽進行藥浴,每天1次,每次2小時;其中第一二天用藥量為40國際單位,第三天後用藥量為20國際單位,約7天左右可治愈,早期治愈率可達100%。

七、車輪蟲病

1、病症與病因病原體為車輪蟲。因病原體在魚體和鰓耙上寄生過多而引起魚體衰弱、遊動遲鈍、不攝食、生長緩慢,嚴重時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用5%的食鹽水浸泡1小時左右,然後采取流水飼養有較好療效;此外,也可用15%-25%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銅。

八、斜管蟲病

1、病症與病因病原體為斜管蟲。當病原體大量寄生于魚體、口腔、鰓部時,會引起病魚煩躁不安,體表呈藍灰色薄膜狀,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

2、防治方法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魚轉入流水池中飼養,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九、小瓜蟲病

1、病症與病因此病又稱為白點病。病原體為小瓜蟲。病征是:在肉眼觀察時可發現在鰓絲和鳍條外有大量斑點,嚴重時斑點呈片狀。病魚體日見消瘦,遊動能力減弱且浮躁不安,食欲減退。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可發現白色小點呈濃泡狀,複蓋有白色的黏膜層。因小瓜蟲侵襲魚體的皮膚和鰓部組織,以魚體組織細胞為營養,引起魚體組織壞死,阻礙呼吸,最終導緻死亡。

2、防治方法用50克每立方米水體濃度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有一定療效;也可以在苗種培育期間提高水溫到25℃以上,最好是28-30℃加以控制,效果較好。

十、三代蟲病

1、病症與病因發病原因是投喂了未經過消毒的水蚤而緻。此病主要發生在苗種階段,發病魚嘴部四周及鰓充血,魚苗呈缺氧浮頭狀。

2、防治方法用濃度為0.25%的晶體敵百蟲浸泡魚體有較好效果。

十一、拟馬頸魚虱病

1、病症與病因病原體為拟馬頸魚虱病。此病在中華鲟上發生得較多。病原體寄生于魚體的鳍基部、肛門、鼻腔、咽部及食管等處,尤以鰓弓、口腔等部位最為常見。

2、防治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拔除病原體,并在患處塗上抗菌素軟膏;或将病魚放入5%的食鹽水中浸泡1-2小時,也有較好效果。

十二、肝性腦病

1、病症與病因此病多發于鲟魚苗種階段,魚體重在15-20克、體長15-20厘米之間。發病原因是飼料中的添加劑有毒。發病魚體色、體表均正常,無明顯病症,偶爾魚的頭部前端和吻部前端的腹面表皮脫落,背部呈粉紅色,患病魚初期有跳躍現象,散遊或獨遊,食欲下降;後期則處于昏迷狀态,停食,而後陸續死亡。解剖發現肝髒呈紫色、褐色、灰色,肚糜爛,膽囊正常,腸内無食物,腎髒、脾髒和心髒正常。病魚的腦組織壞死,糜爛。

2、防治方法在飼料中添加乳果酸或乳梨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對于尚不嚴重的病魚,可在飼料中添加對魚肝損害不嚴重的抗生素,如新黴素,卡那黴素,萬古黴素等。

十三、心外膜膿腫病

1、病症與病因魚的體色正常,體表除心髒部位外無其他症狀,肝髒的外型略顯腫大,其顔色受個體大小而有所不同程度的淤血點影響,個體較大者呈黑色,小的則為紅色,或局部出現灰紅色。心髒外表呈不規則凹凸瘤狀,腹面由白到紅,動脈球紅色。個體較大的魚體心髒前端為灰色,後部為紫紅色;稍小的個體心房腫大。患病魚體前腸空,後腸食物較多。腸壁、腎髒、鰓、脾、腦等器官外觀無異常。病魚患病初期适量下降。散遊或獨遊,後期則遊動緩慢,停食以緻死亡。

2、防治方法因病原不清,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的預防措施是投喂人工養殖的水蚯蚓或減少飼料中添加的藥物。

十四、心外膜脂肪織炎

1、病症與病因病魚體表無明顯病理變化,解剖可見有嚴重的脂肪腫,心髒表面顔色為灰褐色到黑色。顯微鏡下觀察組織切片,可見受損壞的細胞在血管周圍向中心集中,或呈帶狀沿心外膜邊緣脂肪組織分布,嚴重時炎性細胞大量浸潤,組織增生,脂肪被炎性細胞和增生組織所代替,而脂肪組織下面的心肌層未見異常。脂肪組織細胞壞死。此病僅見于高首鲟。緻病原因可能是營養失衡或過量攝食脂肪所緻,也有人認為是飼料中缺少維生素E及微量元素等所緻。

2、防治方法主要預防措施是提高飼料質量,滿足維生素及礦物質需要量

十五、黑體病

1、病症與病因病魚身體發黑,瘦弱無力,腹部瘦小。解剖可見胃内無食物,腸道半透明,内充滿淡黃色黏液。病因是代謝不正常或營養不良所緻。此病主要發生在規格為8-12厘米的幼魚階段,危害不大。

2、防治方法改善水質條件,采用流水養殖方式;或将病魚移至另一池内,改投線蟲或營養較好的飼料。

十六、大肚子病

1、病症與病因病魚腹部腔膨大,腹部向上浮于水面,遊動無力,。解剖可見胃中食物較多,有氣,腸道内有氣泡。有人認為是營養不良或氣單孢菌引起。

2、防治方法改善水質條件,降低養殖密度,采用流水養殖方式,在飼料中添加氟哌酸2%-6%、或幹酵母8%-12%、或大黃3%,5天為一療程,若發現魚糞便變稀,應及時減量用大黃。

十七、紅斑病

1、病症與病因此病多發于仔魚階段。病魚卵黃囊前端、或下部、或兩側及背部、尾端下部等部位出現血紅色的點狀斑塊。病魚上浮水面,遊動緩慢,一般從發病開始到死亡時間僅10天左右。發病原因可能是水蚤、蝦類咬傷所緻,或在孵化過程中水流過大所緻,無傳染性。

2、防治方法徹底清除水蚤等敵害生物,合理控制孵化時的水流速度,避免仔魚受傷。

食用指南

食用方法

鲟魚肉質可以同陸地動物的肉類相比,因此可按照肉類的烹制方法來進行烹饪,适合旗魚和金槍魚的烹饪方法也同樣适合鲟魚,熏制過後的鲟魚冷食尤為可口。由于魚肉緊實,新鮮打撈出來的鲟魚在烹制之前最好擱置48小時,腌泡也可有助于軟化魚肉。為了去皮或使其更容易消化,可在熱水中煮幾分鐘,或者在烹制前先将魚肉用工具捶打一下。在俄羅斯,曬幹的鲟魚骨髓被用做魚肉餡餅的餡;清蒸中華鲟清淡可口,入味自然,是補虛的滋補佳品;剁椒鲟魚腩較好的發揮了鲟魚肉多刺少的優勢,非常美味;瓦罐鲟魚香軟嫩滑,口感獨特,還有補中益氣的功效。

鲟魚食譜

椒灼鲟魚

原料:鲟魚一條約1千克,菜心50克。調料:蔥油100克,香油5克,老抽15克,料酒5克,鹽8克,味精5克,小米椒粒10克,青椒粒10克。

制作:1.鲟魚宰殺洗淨,取淨肉,打斜刀,切成5厘米見方的小塊,加料酒、鹽碼味5分鐘待用。2.将魚片擺入盤中,排列整齊,用氽水的菜心圍邊,上蒸籠大火蒸5分鐘取出。3.鍋内放入蔥油,五成熱時下小米椒粒、青椒粒小火炒香,下老抽、鹽3克、味精調味,倒入香油,起鍋淋在魚片上即可。

特點:鹹鮮微辣,味道鮮美。

春蠶吐絲

原料:鲟魚肉350克,土豆100克,脆漿粉50克。

調料:卡夫奇妙醬50克,鹽3克,味精2克,料酒3克,色拉油500克。

制作:1.将鲟魚肉切成手指粗的細條,下鹽、味精、料酒碼味5分鐘,然後拍上脆炸粉,入四成熱的油鍋中小火浸炸30秒左右,撈出,然後将炸好的鲟魚肉沾上卡夫奇妙醬待用。2.将土豆絲切成頭發細的細絲,入四成熱的油鍋中小火浸炸1分鐘左右成土豆絲。3.将抹了卡夫奇妙醬的鲟魚肉粘上土豆絲,如圖擺盤即可。

特點:魚肉細嫩,配合土豆絲和卡夫奇妙醬,是魚類原料中比較少見的做法。

生鲟魚片

原料:鲟魚淨肉350克,黃瓜100克,芹菜50克,蔥節50克,調味:香菜10克,白醋5克,鹽6克,味精10克,醬油50克,白糖5克,香醋5克,胡椒粉5克,芝麻10克,小米椒粒10克,糊辣油(鍋下色拉油100克,下幹辣椒30克,幹花椒15克小火熬至辣椒發黑,撈出辣椒留油即成)100克。

制作:1.将鲟魚肉切成0.1厘米的薄片(片得越薄越好,否則魚片有腥味,而且殺菌不徹底),加白醋(其作用是殺菌)、3克鹽、味精3克碼味5分鐘備用。2.将50克的黃瓜切成5厘米長的細條,将芹菜、蔥節也切成5厘米長的段,拍碎,放入盤中墊底,将碼好的魚片放在青菜上面。3.将醬油、紅油、白糖、香醋、胡椒粉、芝麻、小米椒粒、3克鹽、7克鹽調成味水,澆在魚片上,将香菜放在上面點綴,将剩餘的50克黃瓜片成如圖薄片,圍邊即可。

特點:鲟魚無腥味,嫩爽,口味濃辣,适合生吃。

清蒸魚卷

主料:鲟魚淨肉400克。

配料:冬菇絲、冬筍絲、金華火腿絲、蔥絲、姜絲

調料:精鹽、味精、胡椒粉、紹酒、調料油。

做法:鲟魚肉切大片,卷入各種調好口味的配料絲裝盤碼放整齊,上屜蒸熟後澆白色汁芡即可。

特點:色澤銀白、營養豐富。

串燒鲟魚

主料:鲟魚肉400克。

配料:香菇片、胡蘿蔔片、青椒片、元蔥片。

調料:精鹽、味精、胡椒粉、辣椒面、孜鹽、紹酒。

做法:将鲟魚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在片成2分厚的片,加入調味品拌均勻。用釺子把鲟魚片、配料串在一起,上明火烤制成熟,撒上孜鹽、辣椒面即可。

特點:香辣适口

香菇魚茸

主料:鲟魚肉150克。

配料:芥蘭150克、香菇100克。

調料:蔥、姜、蒜、精鹽、味精、紹酒。

做法:鲟魚肉制茸,鑲在發好的香菇上,點綴花草,上屜4蒸熟,澆白色汁芡,放入圓盤邊中間放炒好的蒜茸、芥蘭。

特點:鹹香脆嫩、造型美觀。

糖醋鲟魚

主料:鲟魚淨肉400克

配料:冬菇絲、冬筍絲、金華火腿絲、蔥絲、姜絲

調料:精鹽、味精、胡椒粉、紹酒、調料油。

做法:鲟魚肉切大片,卷入各種調好口味的配料絲裝盤碼放整齊,上屜蒸熟後澆白色白色汁芡即可。

特點:色澤銀白、營養豐富。

竹筒鲟魚

主料:鲟魚一尾,重1000克。

配料:油心菜。

調料:精鹽、味精、胡椒粉等。

做法:鲟魚制淨。改刀成塊,放入竹筒内口味的清湯,上屜蒸20分鐘,上桌即可。

特點:湯汁濃白、魚肉酥香。

禦鍋鲟魚

主料:鲟魚一條,約重1500克。

配料:蔥、姜、油菜心、火腿片。

調料:精鹽、味精、雞粉、紹酒、胡椒粉、上湯、三花淡奶。

做法:将鲟魚宰殺,清洗幹淨;将頭尾切下備用,中段切薄片,整齊碼入禦鍋中。鍋内放入菜心、上湯調好味,放入頭、尾,加蓋上屜整制成熟,起鍋放在酒精爐上,上桌即可。

特點:清香味濃、滑爽适口、造型美觀。

五彩鲟魚

主料:鲟魚皮200克

配料:冬菇、冬筍、胡蘿蔔、蛋皮、青椒。

調料:精鹽、味精、調料油。

做法:主料、配料切絲;鲟魚絲調味上漿,下油鍋滑熟,配料下開水鍋燙熟投涼。把鲟魚絲和配料絲放一起,加調料拌均裝盤即可。

特點:滑爽脆嫩、鹹鮮适口。

鲟魚肉羹

(1)原料:鲟魚肉、香菜、蛋清、姜末、調料。

(2)制作:将鲟魚肉蒸熟攪碎,下鍋闖油,加姜末、清水、調料,燒開後用澱粉勾芡、下蛋清攪開後入盤,撒上香菜即可。

鲟魚湯

(1)原料:鲟魚頭尾、脊背骨、蔥、姜、調料。

(2)制作:取鍋上火、放油,将蔥、姜炸香,放入洗淨的鲟魚頭尾、脊背骨,放人清水用大火燒5分鐘,放調料,燒開裝入盆中即可。

涼瓜炝鲟魚

主料:鲟魚肉200克

配料:涼瓜100克。

調料:精鹽、味精、胡椒粉。

做法:鲟魚肉去皮切片,調味上漿下油滑熟。涼瓜切片、下開水鍋焯熟。制熟的主料、配料放下起,加調料拌勻裝盤。

特點:清香脆嫩、口味鹹鮮。

鐵闆鲟龍串

(1)原料:鲟魚肉、青紅椒、香洋蔥、調料。

(2)制作:燒鐵闆備用。将鲟魚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塊,放入調料上漿,再将洋蔥切成1厘米見方的塊,用牙簽穿1片洋蔥,穿1塊鲟魚丁。依次穿3個鲟魚丁為l串。取鍋上火,放油,放人鲟魚串。同時,将鐵闆再放火上燒熱,将炸好的鲟魚串放在燒熱的鐵闆上即可。

七彩炒鲟皮

(1)原料:鲟魚皮、青椒、紅椒、紅蘿蔔、姜、韭黃、西芹、蔥白、調料。

(2)制作:将鲟魚皮及配料切絲,鲟魚皮下鍋闖油,配料過沸水。鍋上火放油,主配料放人爆炒片刻後,放調料勾芡上盤即可。

鲟魚頭湯

鲟魚魚頭内部全部由軟骨組成,通過了長時間的文火煲制,将鲟魚頭中含有的大量膠原蛋白熬出,能夠對抗人體老化及修補身體細胞組織,營養豐富、養顔美容之功效。

原料:鲟魚魚頭。

輔料:豬骨湯、枸杞适量。

調味:鹽、姜片、香菜。

做法:

1、将鲟魚魚頭斬斷,洗淨瀝幹水分。

2、姜切片,枸杞溫水浸泡5分鐘,攥幹水分;香菜擇洗淨,切碎待用。

3、鍋置火上少許油燒熱,爆香姜片,下入鲟魚魚頭略煎片刻。

4、倒入豬骨湯,大火燒沸。

5、将魚頭、湯轉至沙鍋中,小火,蓋上蓋子煲30分鐘。

6、調入枸杞、适量鹽,繼續煲5-10分鐘,關火。

7、撒上香菜碎即可上桌享用。

上一篇:中華絨螯蟹

下一篇:鹵蟲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