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絨螯蟹

中華絨螯蟹

弓蟹科絨螯蟹屬動物
中華絨螯蟹(學名:Eriocheir sinensis)是弓蟹科、絨螯蟹屬甲殼類動物,又名河蟹、大閘蟹,是中國傳統的水産珍品。體型較大。頭胸甲長為47毫米,寬53毫米;頭胸甲呈圓方形,邊緣有細顆粒前半部窄于後半部,背面較隆起,前面有6枚突起,前後排列,前者2枚較大後者4枚小,居中間2枚較小而不明顯,各個突起均有細顆粒;額分為4齒,齒緣有銳顆粒;眼窩緣近中部的顆粒較銳;前側緣具4齒,第1齒最大,末齒最小。由此向内後側方引入1條斜行顆粒隆線,側緣附近也具同樣隆線;後緣寬而平直。螯足粗壯;長節背緣近末端有一齒突,内、外緣有小齒腕節内緣末半部具1顆粒隆線向後伸至背面基部,内末角具一銳刺,刺後又有顆粒。雄性掌、指節基半部的内、外面均密具絨毛,而雌性的絨毛隻在外側存在,内側無毛。中華絨螯蟹雖在淡水裡生長,但卻要在河口附近的淺海中繁殖後代。每年秋季成熟個體彙聚到通海的河道中,順流而下至河口區域,并在此交配、産卵、越冬。成蟹喜歡在泥岸的洞穴栖息,或匿藏石礫及水草叢裡,對溫度、鹽度的适應範圍廣。食性雜,不管是水生維管束植物、岸邊植物,還是有堅硬外殼的螺、蚌等,它都能巧妙地捕食。中華絨螯蟹在中國分布很廣,通海的江河基本都有分布;随着遠洋運輸業的發展,中華絨螯蟹随着大型船舶的壓倉水也能漂洋過海,世界沿海諸國常可見到。
    中文名:中華絨螯蟹 拉丁學名:Eriocheir sinensis 别名:河蟹 、毛蟹 、清水蟹 、大閘蟹 、螃蟹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亞門:甲殼動物亞門 綱:軟甲綱 亞綱:真軟甲亞綱 目:十足目 亞目:短尾亞目 科:弓蟹科 亞科:弓蟹亞科 族: 屬:絨螯蟹屬 亞屬: 種:中華絨螯蟹 亞種: 分布區域:分布在亞洲北部、朝鮮西部、中國東部沿海湖泊河流及泰晤士河流域 命名者及年代:H. Milne Edwards,1853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中華絨螯蟹的軀體可分為頭胸部、腹部和胸足三部分。

頭胸部

經過長期進化演變,中華絨螯蟹的頭部與胸部已完全合為一體,是中華絨螯蟹的主要部分,它由頭胸甲和腹甲構成。頭胸部的背面覆蓋着一層堅硬的背甲,叫頭胸甲,俗稱“蟹鬥”。背甲一般呈黑綠色,有時也呈赭黃色,這是中華絨螯蟹為适應環境進行自我保護的調節功能。背甲表面起伏不平,形成許多區,并且與内髒的位置相一緻,分為胃區、心區、左右肝區、左右鰓區六個區。

背甲邊緣可分為前緣、眼緣、前側緣、後側緣和後緣五部分。前緣正中為額部,有4枚齒突,稱額齒,額齒中間的凹陷,以中央的一個為最深。左右前側緣各有4個銳齒,叫側齒。背甲後側緣斜向内側,後緣與腹部交界,比較平直。

頭胸甲不但遮蓋上背面,前端還折入頭胸部下面,在三角形口前部的下面,有一條隆起線,叫口蓋線。在眼眶下有一條眼眶下線,下面各有一條側闆線。頭胸甲額部兩側,有一對有柄的複眼,長在眼眶裡面。複眼的内側,橫向排列在額下有兩對觸角,其中第一對較小,第二對較大,分别叫小觸角和大觸角。

腹甲的形态。頭胸部的上蓋是背甲,其下蓋為腹甲,湧常呈灰白色。腹甲中央縱向有一凹陷的腹甲溝。腹甲周圍密生絨毛。腹甲原本分為7節,前3節相合為一,僅留痕迹可辨認,後面4節在腹甲溝處也已相愈合。生殖孔在腹甲,但雌雄位置不同,雌蟹一對生殖孔開口在愈合後的第3腹甲上,即腹甲Ⅴ;雄蟹口在木節上面。腹甲的前端正中部分為口器。口器由一對大颚、兩對小颚和三對颚足組成。組成口器的六對附肢,都屬頭胸附肢,它們自裡向外疊成,好像六道屏門,互相配合,完成口器的功能。

腹部

中華絨螯蟹的腹部已退化為一扁平的片狀物,反折緊貼在胸部下面,俗稱為“臍”。臍四周有絨毛,由腸道貫通前後,肛門就開口在臍末節的内側。臍共分7節,性成熟的雄蟹臍為内肢基肢底節上肢合節腕節前節成口器的三對颚足指節長節座節基節底節上肢狹長三角形,俗稱尖臍;雌蟹的臍為圓形,俗稱團臍。尖臍和團臍是區别雄蟹和雌蟹的最顯著标志之一。

腹部内側生有腹肢,因性别而不同。雌性有4對瞠肢,生在第2-5腹節上面,呈雙肢形。内側上剛毛細而長,大約30-40排,這是産卵時粘附卵粒的地方,外側剛毛粗又短,可保護卵群。雄性的腹肢已變為交接器,在第1-2腹節上面。第一對已骨質化,呈管狀,頂上生有粗短的剛毛,在向上彎曲的片狀突起處開口。其基部開口分兩部分,靠腹甲的一邊開口大,并蓋以有毛的辦膜,交配時,陰莖伸入辦膜内輸送精液,内側的開口為第二交接器位置。第二交接器為一嬌小的實心棍狀物,末端為柔軟皮膜。

胸足

胸部有強大的附肢是胸足,共有五對,其中一對螯足、四對步足,是中華絨螯蟹的運動器官。螯足強大,成鉗狀,掌部密生絨毛,雄性尤甚,具有捕食、掘穴和防禦的功能。第2-5對胸足的結構完全相同,叫步足具有爬行、遊泳、掘穴等功能。步足中,第一、四兩對步足比較扁平,前後緣有剛毛,方便遊泳。胸足都由7節組成,分别叫底節、基節、座節、長節、腕節、前節、指節。

内部結構

中華絨螯蟹與其它高等動物一樣,内髒器官均已發育完全,具有比較完整的消化、呼吸、循環、神經、生殖系統。如果打開中華絨螯蟹的背甲,内髒便裸露出來,它的胃、鰓、肝、心、生殖腺等器官都清晰可辨。

生活習性

栖居特點

中華絨螯蟹在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栖息的特點也有較大的差别。胚胎發育之後的蚤狀幼體階段,需在半鹹水.或海水裡,過浮遊生活;進入大眼幼體階段時既可在沿海河口的半鹹水中生活,又可在淡水裡生活,既可在水面遊動,還可沿河坡爬行;到幼蟹以後,則主要是生活在淡水的河流湖泊,進行隐居與穴居生活。

中華絨螯蟹的栖居,因生态條件而有所不同,可分為隐居和穴居兩種。在餌料豐足的情況,中華絨螯蟹為躲避敵害而掘洞過穴居生活,但當中華絨螯蟹生活的水域不适合中華絨螯蟹造洞穴居時,它就尋找石礫或者水草叢中隐居。尤其是水質清新,水草豐盛的江河、湖泊、溝渠等水域,中華絨螯蟹是十分喜歡栖息的。

中華絨螯蟹有明顯的穴居習慣,這種習慣,幼蟹比成蟹強,雌蟹較雄蟹更明顯。中華絨螯蟹營造洞穴,有很好的避敵功用,穴址多選在有水位落差的高低水位之間的坡上,洞穴一般為彎曲的管狀,與地面有10-20度傾斜,底端不與外界相通。穴道深處常有少量積水,使洞中保持一定的濕度。穴洞多較隐蔽。

洞口比蟹身大,洞道直徑與身體相當,洞底比蟹體大2-4倍,洞深20-80厘米左右。并且一般選擇土質較堅硬的陡岸造穴,這樣出入方便,洞穴牢固。穴居不僅詩是為了防禦敵害,還有利冬季越冬,水溫降至10℃以下時,中華絨螯蟹活動減弱,能安全度過越冬階段,在中華絨螯蟹的幼蟹期間,它晝伏夜出,過穴居生活。一旦中華絨螯蟹成熟,便棄穴而去,翻堤過壩,長途跋涉,去尋找适合産卵繁殖的地方。

食性特點

中華絨螯蟹是雜食性動物。在蚤狀幼體時食性就比較雜,以浮遊植物為主,可捕食單細胞藻類,還食輪蟲、擔輪幼蟲、沙蠶幼體、蛋黃、豆漿、豆腐等。大眼幼體以後的生長發育階段,偏愛動物性食物,尤其是魚、蝦、螺、蚌、蚬、蠕蟲、蚯蚓、昆蟲等,對腐臭的動物屍體也很愛食。

中華絨螯蟹長期生活的水域,大多水草茂盛,因而它往往較多地攝食水生植物。從天然湖泊養殖的中華絨螯蟹的胃内解剖發現,80%以上是浮萍、絲狀藻類、馬來眼子菜、苦草、輪葉黑藻、喜旱蓮子草、水葫蘆等水生植物的碎片。雖然這不能說明中華絨螯蟹食性特征,但至少可看出中華絨螯蟹也愛吃水生植物。

成年中華絨螯蟹捕食兇猛、食量大、消化力強,不管是水生維管束植物、岸邊植物,還是有堅硬外殼的螺、蚌等,它都能巧妙地捕食。中華絨螯蟹捕食時,器官配合嚴密,第一對觸角上,有嗅覺感覺毛,用來鑒别食物,用一對螯足捕捉食物,第二對步足一道捧遞至口邊,此時“口器”自行張開,食物先傳到第三颚足,再到大颚被咬碎、吞下。

中華絨螯蟹在水溫20℃以上時,攝食量最大。食物豐富的夏天,中華絨螯蟹飽食後,将多餘酌營養貯藏進肝髒,以備蛻殼或冬眠時維持生命。當水溫在10℃以下時,中華絨螯蟹很少攝食,冬天數月不食,中華絨螯蟹不會死亡,這種耐饑餓能力,也是它食性的一個特征。

蛻殼生長

中華絨螯蟹的蛻殼,不僅是變态的标志,也是個體生長的必要手段,在中華絨螯蟹生活史上,中華絨螯蟹的蛻殼,貫穿生命活動的始終,可以說,如果停止了蛻殼,對中華絨螯蟹來說就意味着生命快要結束了。中華絨螯蟹的蛻殼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看。n軀體增長必須蛻殼:例如,蚤狀幼體第一次蛻皮後,體長可由擴1.5-1.8毫米,到第五次蛻皮時,體長可達4.1毫米左右;一隻體長2.5厘米、寬2.8厘米的小蟹,蛻殼後,體長可增大到3.4厘米,寬3.5厘米。中華絨螯蟹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蛻殼,身長、體寬、體重不斷增加,直至性腺成熟時,個體體重可達300克以上。中華絨螯蟹完成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次蛻殼,進入性成熟期後,身體的生長也便停止了。

幼體變态必須蛻殼:中華絨螯蟹從胚胎發育逐步演變為成蟹,體态變化很大,這些變化都是通過蛻殼來實現的。蚤狀幼體蛻皮後變為大眼幼體,身體由水蚤形變為龍蝦形,大眼幼體蛻皮變為幼蟹,身體又變為蟹形。不僅大的形體變化如此,就是同一體态的不同發育階段;每一次蛻殼也都有一些細微的形态變化。

如幼蟹第三次蛻殼後,頭胸甲的寬度,就第一次大過頭胸甲的長度。又如中華絨螯蟹性成熟前,殼呈淡黃或灰黃色,漁民習慣叫“黃蟹”。此後,中華絨螯蟹進行最後一次蛻殼,身體增大,外殼呈墨綠色,通常稱為“綠蟹”。其雄性螯足的絨毛粗長發達,雌性腹部變寬,複蓋住頭晌部的整個腹甲、并且邊緣密生着黑短的絨毛。

直切再生

為趨吉避兇,中華絨螯蟹具有很強的自我修複和保護能力。當受到強烈刺激、機械損傷或蛻殼不出時,常常會發生丢棄胸足而逃的自切現象。例如,當人類突然捕捉到中華絨螯蟹時,若隻抓住1-2隻步足,它就會迅速地将足脫落而逃跑,以後又長出新的足來。在大批的成蟹起捕時,有時看到中華絨螯蟹胸足大小差異很大,就是自切再生的結果。

中華絨螯蟹自切再生,斷肢都有固定部位,總是在附肢的基節與座節之間,這裡構造特殊,既可防止出血,又能再生長出新足來。中華絨螯蟹的自切再生現象,隻是在幼蟹生長蛻殼階段才存在,性成熟以後的中華絨螯蟹,是不易再生新足的。

物種分布

中國境内廣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中國唯一的中華絨螯蟹苗繁育基地在上海市崇明島,因為崇明島的地理位置正好在長江入海口,也是螃蟹繁衍後代的地方,六十年代以後産量銳減,實行人工移苗放流,産量有所恢複。每年9-11月為生産旺季。

中華絨螯蟹的自然分布區主要在亞洲北部、朝鮮西部和中國。中國北自遼甯鴨綠江口,南至福建九龍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峽口均有分布。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對中華絨螯蟹的生活習性,特别是生殖洄遊規律有一定的了解。随蟹苗的人工培育和放流增殖,此蟹已遍布全國,但品質以長江下遊陽澄湖的大閘蟹和河北的勝芳蟹最為著名。20世紀初,中華絨螯蟹随海船移植至德國,然後沿萊茵河傳布,今已遍及許多歐洲國家的水域。

中華絨螯蟹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此蟹隻可食活蟹,因死蟹體内的蛋白質分解後,會産生蟹毒堿。中華絨螯蟹味美且營養豐富,曆來被視為上品。每100克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核黃素、煙酸,其發熱量超過一般魚類的營養水平。中華絨螯蟹是出口品種,輸往地區:香港、澳門;出口口岸:江蘇、浙江、廣東。

生産養殖

中華絨螯蟹的汛期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寒露至立冬前),約40天左右。主要捕撈工具為簖絲網、定置張網、地拉網、罾網等。河口淺海捕撈季節在11月上旬至3月下旬(立冬至春分),其中分2月初(立春)以前的冬蟹和2月初(立春)以後的春蟹2個汛期,主要捕撈工具為蟹拖網。

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由于河口沿海一帶開始大量興建水閘,導緻親蟹生殖洄遊和幼蟹上溯通道受阻,60年代起資源量驟減。1969年在長江口的崇明島附近發現了規模巨大的中華絨螯蟹天然産苗場。該處一年出現1~2個汛期,汛期高峰多在6月上旬。全國許多地方來此捕撈蟹苗運回放養,成活率為1~5%,取得一定增殖效果。但由于蟹苗資源量波動幅度很大(産量少時僅為正常年份的1/10~1/50),故生産不能穩定。

70年代起中國開始利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進行中華絨螯蟹人工育苗,均獲成功。采用天然海水育苗年前收集健壯親蟹,按一定雌雄比例投入海水(半鹹水)養蟹池中進行籠養或散養,使其交配抱卵。次年4月中即可孵化出溞狀幼體。如能保持水質新鮮,溶氧充足、鹽度适宜(9~15)、溫度穩定、敵害少及豐富的餌料,約經3周左右即可孵出蟹苗。人工海水育苗的技術條件和措施與天然海水育苗相似。其主要技術關鍵在于配制高效低價的人工海水(半鹹水),難度較大,但産量穩定,占地面積也小,并可不受自然條件限制,已在一些内陸地區推廣應用。

相關研究:中華絨螯蟹養殖池塘菌群結構和功能特征

養殖規範

農業部發布的無公害食品中華絨螯蟹養殖技術規範(NY/T5065—2001),規定了中華絨螯蟹(以下簡稱河蟹)仔蟹培育、一齡扣蟹培育以及成蟹飼養技術,适用于河蟹池塘飼養,稻田飼養也可參照執行。

術語

大眼幼體:又稱蟹苗(以下簡稱蟹苗),是由Ⅴ期蚤狀幼體蛻皮變态而成,對淡水敏感,有趨淡水性。七日齡大眼幼體規格為14-16萬隻/公斤。

仔蟹:大眼幼體經一次蛻皮變成外形接近成蟹的Ⅰ期仔蟹;經三次蛻殼而成的仔蟹稱為Ⅲ期仔蟹,經過五次蛻殼即成為Ⅴ期仔蟹,營底栖生活,規格為5000~6000隻/公斤。

扣蟹:仔蟹經過120~150天飼養,培育成100~200隻/公斤左右的性腺未成熟的幼蟹。

仔蟹培育

1.培育池條件與設施:

①培育池選擇與改建。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為好。獨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處挖一集蟹槽,大小為2平方米,深為80厘米,塘埂坡比1:2~3。塘埂四周用60厘米高的鈣塑闆或鋁闆等作防逃設施,并以木、竹樁等作防逃設施的支撐物。

②形狀。以東西向長、南北向短的長方形為宜。

③面積。600~2000平方米。

④水深。0.8~1.2米。

⑤水質。應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規定。飼養環境具體水質要求見附錄A。

⑥土質。以粘壤土為宜。

2.放苗前的準備:

①清塘消毒。4月上旬灌足水用密網拉網,地籠誘捕捕滅敵害生物;一周後排幹池水,4月下旬起重新注新水,用生石灰消毒,用量為0.2公斤/平方米。

②設置水草。蟹苗下塘前用絲網沿塘邊處攔一圈投放水草,攔放面至少為培育池面積的1/3,為蟹苗蛻殼栖息提供附着物。

③增氧設施。配0.75千瓦的充氧泵一台,泵上分裝兩條白色塑料通氣管于塘内。通氣管上紮有均勻的通氣孔。安裝時離池底約10厘米。

④施肥培水。放苗前7~15天,加注新水10厘米。養殖老塘,塘底較肥,每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鈣2~2.5公斤和水全池潑灑。新開挖塘,每667平方米另加尿素0.5公斤,或按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發酵後的有機肥(牛糞、豬糞、雞糞)150~250公斤。

⑤加注新水。放苗前,加注經過濾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達20~30厘米,新水占50%~70%。加水後調節水色至黃褐色或黃綠色,放苗時水位加至60~80厘米,透明度為50厘米,使蟹苗下塘時,以藻類為主,同時兼生輪蟲、小型枝角類。如有條件,放苗前進行一次水質化驗,測定水中氨态氮、硝酸态氮、pH值,如果超标,應立即将老水抽掉,換注新水。

3.蟹苗投放:

①蟹苗選擇。選購蟹苗标準:日齡應達6天以上,淡化4天以上,鹽度3以下;體質健壯,手握有硬殼感,活力很強,呈金黃色;個體大小均勻,規格18×104隻/公斤左右。

②蟹苗運輸。蟹苗裝箱前,應在箱底鋪一層紗布、毛巾或水草,既保持濕潤,又防止局部積水和苗層厚度不同。蟹苗稱重後,用手輕輕均勻撒在箱中。運苗過程中,防止風吹、日曬、雨淋和防止溫度過高或幹燥缺水,也要防止撒水過多,造成局部缺氧。

③蟹苗放養。放養密度1000隻/平方米。放苗時,先将蟹苗箱放置池塘埂上,淋灑池塘水,然後将箱放入塘内,傾斜地讓蟹苗慢慢地自動散開遊走,切忌一倒了之。

4.培育管理:

①飼料投喂。蟹苗下池後前三天以池中的浮遊生物為餌料,若池中天然餌料不足可撈取浮遊生物或增補人工飼料,直至第一次蛻殼結束變為Ⅰ期仔蟹。Ⅰ期仔蟹後改喂新鮮的魚糜加豬血、豆腐糜;日投餌量約為蟹體重的100%;每天分6次投喂,直至出現Ⅲ期仔蟹為止。Ⅲ期後,日投喂量為蟹體重的50%左右,一天分三次投喂,至蛻變為Ⅴ期。此後投喂量減少至蟹體重的20%以下,同時搭喂浮萍,直至投苗後四周止。投餌方法為全池均勻潑灑。

②水質調控。蟹苗下塘時保持水位60~80厘米,前三天不加水,不換水。Ⅰ期仔蟹後,逐步加注經過濾的新水,水深達100厘米以後開始換水,先排後進,一般日換水量為培育池水的1/4或1/3。每隔5天,向培育池中潑灑石灰水上清液,調節池水pH值在7.5~8.0之間。

③充氣增氧。蟹苗下塘至第一次蛻殼變Ⅰ期仔蟹期間大氣量連續增氧;蛻殼變态後間隔性小氣量增氧,确保溶氧5毫克/升以上。

④仔蟹分塘。經四周培育變成Ⅴ期仔蟹後即可分塘轉入扣蟹培育階段。仔蟹的捕撈以沖水誘集撈取為主,起捕的仔蟹經過篩、分規格、分塘放養。

培育

1.育種池條件與設施:

①育種池選擇與改建。池塘、稻田為宜,塘埂坡比1:2~3。防逃設施可用鈣塑闆、石棉闆、玻璃鋼、白鐵皮、尼龍薄膜等材料,防逃牆高0.6米以上。

②形狀。長寬高按4:1:2。

③面積。6000平方米以下,以1500~3000平方米為宜。

④水深。2米以下,以1.2~1.5米為宜。

⑤水質。按二、1.⑤。

⑥底質。按二、1.⑥。

2.放仔蟹前的準備:

①清塘消毒。老齡池塘應清淤曬塘。放仔蟹前15天進行清池消毒,用生石灰溶水後全池潑灑,生石灰用量為0.2公斤/立方米。

②移植水草。4月中旬開始種植水草。四周設置水花生帶,帶寬50~80厘米。特别是對于池内保持定量的水浮萍極為有利。水草移植面積占養殖總面積的2/3左右。

3.仔蟹放養:

①仔蟹質量。大小、規格均勻,附肢齊全,無病害,嚴禁摻雜軟殼仔蟹。沿海外購仔蟹,要求無病無傷,體質要健壯。

②放養密度。Ⅲ期仔蟹40~60隻/平方米,Ⅴ期仔蟹30~40隻/平方米。

③放養時間。5月底至6月中、下旬。

④放養方法。沿池四周均勻攤開使仔蟹自行爬走。

4.飼料投喂:

①飼料種類。天然飼料(浮萍、水花生、苦草、野雜魚、螺、蚌等),人工飼料(豆腐、豆渣、豆餅、麥子等)和配合飼料。

②飼料質量。應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規定。

③投喂量。日投喂量為池内蟹體重量的5%以内。

④投喂時間。7月上旬前早、晚各一次;7月中旬至8月底隔天投一次,傍晚時投;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每天投一次,傍晚時投。

⑤投餌方法。7月前、9月後,投喂以動物性餌料占70%以上;7月至9月期間投餌應動物性餌料占90%以上。所投餌料以面粉做成顆粒狀,均勻撒在塘的四周淺水帶。

5.水質調控:

①注水與換水。仔蟹下塘後每周加注新水一次,每次10厘米;7月份後保持水深1.5米左右,7~10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水深20~50厘米。

②調節pH值。7月份後潑灑生石灰水一次,每次生石灰用量為10~15克/立方米。

6.日常管理:

①巡塘值班,早晚巡視,觀察仔蟹攝食、活動、蛻殼、水質變化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

②防逃防鼠,下雨加水時嚴防幼蟹頂水逃逸。在池周設置防鼠網、滅鼠器械防止老鼠捕食幼蟹。

7.扣蟹起捕:采用地籠張捕、燈光誘捕、水草帶上推網推捕、幹塘促捕、挖洞捉捕等多種方法,以求盡量捕盡存塘扣蟹。

營養研究

蛋白質

關于河蟹蛋白質需要量的研究,國内多數學者是根據河蟹蟹體組織蛋白質的組分,作為設計配合飼料蛋白質組分的主要依據,同時結合河蟹對天然铒料的選擇攝食習性,進行試驗設計。

徐新章等于1998年用20μm-40μm膠囊飼料飼養蚤狀幼體,以蚤狀幼體變态為大眼幼體的成活率為分析指标,結果表明,飼料蛋白質的适宜含量為45%。

韓小蓮等在1991年根據幼蟹體蛋白的氨基酸組成,以贻貝、糠蝦、烏賊、玉米蛋白粉、黃豆粉為主要蛋白源,研究指出河蟹從大眼幼體至II期幼蟹飼料蛋白質含量為45%,幼體脫皮時間短、變态整齊、成活率高達86.5%。

徐新章于1998年采用0.618法計算配餌中心需氨基酸含量的方法配制餌料,以魚粉、黃豆、熟豆餅、玉米、面粉、麥麸等為原料,必需氨基酸的總量為17.668%,得出大眼幼體到體重0.1g蟹餌料中适宜的蛋白質含量為48.6%,餌料系數為1.155。

徐新章等在1992年用正交L16(4的5次方)表設計,以0.618法優選出飼料蛋白質各水平值進行試驗,以成活率為指标,發現體重為0.1g的幼蟹飼料蛋白質的适宜含量為41.7%。

為了進一步探讨河蟹在不同試驗條件下和其它生長階段的蛋白質需要量的差異,陳立僑等在1994年采用酪蛋白、明膠和酵母粉為蛋白源,以特定生長率、餌料蛋白質利用率及試驗後蟹體的生化組成等作為評價指标,結果表明6g-10g河蟹飼料蛋白質的适宜含量為34.05%-46.50%,每100g蟹日蛋白質需要量為2.04g-2.79g。

錢國英等于1999年采用正交L18(3的7次方)表,用酷蛋白作為蛋白源制成含蛋白質36%、40%、44%的試驗飼料,在水族箱中對體重19g-25g的河蟹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配合飼料中含40%-44%蛋白質具有顯着的促增重效果,高的生長比率,良好的飼料系數和蛋白質效率(P<0.01)。

樊發聰于1989年以河蟹食性為依據,得出飼料蛋白質的适宜含量為46%,餌料系數為2.2。有學者通過養殖效果的比較試驗來篩選實用餌料配方,發現河蟹飼養前期粗蛋白質含量為41%,中後期35%,動植物蛋白比1.6:1是較為适宜的(劉學軍等1990年)。

據以上資料表明,河蟹不同生長時期蛋白質需要量不同,蚤狀幼體至大眼幼體為45%,大眼幼體至0.1g幼蟹為48.6%,體重0.1g以上的河蟹為35%-45%。

氨基酸

河蟹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其實質是對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需要。河蟹對必需氨基酸需要的種類,認為與對蝦相似,即蘇氨酸、缬氨酸、異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組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10種。各種氨基酸的重要性,可以通過生長試驗和放射同位素标記測定法加以确定。但還未見用同位素C14标記法加以确定。Phillips和Brockway認為與動物體必需要氨基酸(EAA)組分相近的餌料即為該動物的最适餌料,為此,不少學者采用分析不同階段河蟹肌肉氨基酸的方法,不估測河蟹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1998年)。

陳立僑等在1994年用豆餅替代魚粉适宜添加量的研究中,以河蟹體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為标準氨基酸,把必需氨基酸供求比(河蟹體蛋白必需氨基酸/餌料蛋白必需氨基酸)作為評價指标。結果表明,當豆餅添加量超過43%,魚粉比例低于30%時會引起蛋氨酸不足,蛋氨酸成了限制氨基酸;但當魚粉超過40%,豆餅低于29%時,則造成組氨酸和精氨酸的不足,此時組氨酸和精氨酸成了限制氨基酸。總的來說,有關河蟹不同生長時期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量、限制性氨基酸的種類以及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等還缺乏系統入的研究。

脂類

脂類在蝦蟹類生長和生殖過程中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河蟹不同生長時期脂肪需要量不同。徐新章(1998年)用正交設計法得出,蚤狀幼體至大眼幼體脂肪需要為6.0%,大眼幼體至0.1g以上的河蟹為6.8%而對于5g-10g的蟹種,當粗蛋白為34%-37%時,脂肪需要量約3%,可獲得較高的生長率和飼料轉化率(陳立僑等1994年)。劉學軍等(1990年)在人工配合飼料養殖河蟹的高産試驗中,得出河蟹餌料粗脂肪的适宜含量為5.2%。

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1988年)認為餌料脂肪含量8.7%時,河蟹生長好,且不存在饑餓殘殺現象,成活率高。錢國英等(1999年)采用正交L18(3的7次方)表,用魚油作為脂肪源制成含脂肪4%、6%、8%的試驗飼料,在水族箱中對體重19g-25g的河蟹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配合飼料中含有4%-6%脂肪具有顯着的促增重效果,高的生長比率,良好的飼料系數。

飼料中磷脂含量對蝦蟹類的生長和性腺發育有重要影響,這主要是因為甲殼動物有限的磷脂合成能力,磷脂必須從飼料中獲得。如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可促進蝦蟹類的生長和成活。同時飼料中磷脂成分直接影響甲殼動物體磷脂的含量,而對于蝦蟹類來講,磷脂對其脂肪在體内的轉運和利用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即外源性脂類經開肝胰腺的消化、吸收,儲存和轉運至其它組織過程中,磷脂的作用極大。蛻殼前蝦蟹類整個體脂中的磷脂含量增加,主要是肌肉組織和其它磷脂的增加。由于磷脂是膜結構的主要組成成分,其含量和組成對膜的韌性、流動性等影響極大,所以體脂中磷脂含量的增加對十足類順利完成蛻殼至關重要。池塘養殖條件下,如果缺乏磷脂,在早期可能影響肌肉組織的正常生長,因為餌料中磷脂含量對蝦蟹類肌肉組織磷脂的含量有顯着(肌肉中脂肪80%是磷脂)。磷脂缺乏,在肝胰腺中積累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時運出,也影響其它組織對能源物質的利用,造成這些組織的滞育。

這些都可能造成中性脂在肝胰腺中過早過多的積累,從而會促使河蟹提早蛻皮。缺乏磷脂,也可能影響膜組織的柔韌性,所以在蛻殼以後其組織的伸展性較小,加上提早蛻殼縮短了蟹的增長,所以與正常發育的蟹相比,早熟蟹的規格都比較小。

飼料中蛋白質與磷脂的配比不當,比如,蛋白質含量過高和營養過剩,由于磷脂的缺乏,可能造成吸收的蛋白質轉換為組織蛋白的效率降低,不得不将多餘的蛋白質轉換為脂肪在肝胰腺中儲存,肝胰腺的儲存脂肪在短時期内顯着升高,這在河口蟹(方蟹科)已證實(Kucharski等),從而引起提早蛻皮。蝦蟹類隻有極有限的合成膽固醇的能力,而膽固醇也是生物膜脂類的組分之一,同時又是固醇類激素如蛻皮激素的前提物,如果飼料缺乏膽固醇,也必将影響蝦蟹類的生長和蛻皮。

飼料脂類脂肪酸的組成,特别是C18:2和C20:5(EPA),C22:6(DHA)等長鍊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是蝦蟹類的必需脂肪酸,對蝦蟹的生長、生殖和蛻殼也有重要影響。而且有試驗還證實蝦蟹類都優先将飼料中的PUFA合成體磷脂的成分。李淡秋等(1992)對一秋齡和二秋齡蟹的脂肪酸組成進行了分析,發現河蟹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的比例很大,約為70%-83%,而其中多烯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HA]又占很高的比例。

此外幼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顯着高于成蟹,而單烯脂肪酸的含量又顯着低于成蟹,幼蟹的二十二碳四烯酸比成蟹高出2倍多。有研究表明,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對提高大眼幼體育成III期仔蟹的成活率有較顯着的作用,并能加速仔蟹的蛻皮;而添加多不飽和脂肪酸僅能提高幼體到I期仔蟹的成活率。另外,餌料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可顯着地影響仔蟹體内脂肪酸的百分含量(成永旭等1998)。

能量需要

關于河蟹能量需求方面的資料很少,林仕梅等(1999年)對體重9.75g左右的河蟹進行試驗,結果表明,最适蛋白能量比(P/E)為28.93mg/kj。關且發現體重10.5g-14.2g的河蟹最适可消化蛋白與可消化能量比(DP/DE)為28.46mg/kj。錢國英等(2000年)在水族箱中用體重19g-25g的河蟹研究了配餌中能蛋比與蟹生長之間的關系。

結果表明,蟹體的生長、SGR和PER随飼料中蛋白質含量的增加和能蛋比下降呈上升趨勢,飼料系數則下降。當粗蛋白質為44%,能蛋比為45kj/kg時,可獲最大生長和飼料效率。

河蟹所需的能量大部分來自餌料蛋白,但也能利用脂肪作為能量,有研究表明河蟹對脂肪的消化率高達85.69%-88.39%,而且還能利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

糠類需要

徐新章等(1990年)以蚤狀幼體變态為大眼幼體的成活率為指标認為蚤狀幼體配餌中糖的适宜含量為20%,為最次要的因子,而纖維素居蛋白、脂肪之後,成為第三限制因子,其适宜含量為4%;大眼幼體至0.1g幼蟹配餌中糖的适宜含量為21.2%,纖維的适宜含量為4.9%;體重0.1g以上的河蟹配餌中糖和纖維素的适宜含量分别為31.0%、7.8%,均明顯高于蚤狀幼體的需求量。

且在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和無機鹽各因素中,糖是第一限制因子,表明影響成活率的首要限制因素是糖。陳立僑等(1995年)發現糊精添加量高于47%時,除蟹的生長率明顯下降外,還影響到機體營養物質的積累,緻使全蟹水分偏高而蛋白質含量下降,這可能因餌料中糊精含量過高,影響河蟹的蛋白質利用率所緻。但餌料中添加37%的糊精對蟹的生長無不良影響。

粗纖維一般不能為蝦、蟹利用,但卻是維持蝦、蟹類健康所必要的。餌料中适量的粗纖維具有刺激消化酶分泌,有助于消化道蠕動和對營養物質的消化,但過量添加會影響蝦、蟹的生長。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1988)試驗表明,餌料中含6%左右粗纖維對河蟹生長發育有利。

當然,深入了解與河蟹糖代謝有關酶活性的變化以及不同階段對糖的利用率等,有利于促進河蟹生長,節約餌料蛋白質,降低餌料成本。

無機鹽

河蟹雖可通過鰓從水環境中吸收一些礦物質,但不能滿足快速生長的需要。而僅見礦物質總量和鈣、磷含量對河蟹生長影響的一些報道。

鈣和磷對于甲殼動物的生長發育、營養物質代謝以及生命活動等極為重要。陳立僑等(1998)報道,河蟹不同生長階段鈣含量相差不大,在11.12%-14.99%之間。而相應生長階段磷含量的變化較大,分雖為大眼幼體0.759,0.1g幼蟹1.50、9g-10g幼蟹0.56,120g-150g雌蟹0.27、120g-150g雄蟹0.25,不同規格蟹磷含量最大可相差6倍,相應它們的鈣、磷比值在之間變化,高低之比為5.9倍,這種差别是由于體内磷的變化造成的。作者在池塘養殖試驗中發現,雄蟹(性未成熟)體組成鈣、磷含量均高于雌蟹(性未成熟),分别為5.51%和7.59%。反映出在相同養殖條件下,雌、雄蟹個體在營養組成方面有一定的差異。

徐新章(1998年)報道,蚤狀幼體I期至大眼幼體最适Ca/P比為2:1,高于或低于此比值時,對蚤狀幼體的生長變态均不利。大眼幼體至0.1g幼蟹1.5:1,體重0.1g以上的河蟹為2:1。

陳立僑等(1994年)用CaCl2調節水中鈣硬度為50mg/l,當餌料含鈣0.5%時,體重1.32g的河蟹最适Ca/P比為:1:1.90;随含量的增加和比例的下降,河蟹的生長率和蛋白質利用率等指标明顯下降;另外,蟹體的鈣、磷含量并不随餌料中鈣、磷含量的不同而變化,但水中添加鈣的試驗組,螯體的鈣較未添加組提高了7.3%-15.8%,磷提高了1.4%-15.6%,而Ca/P比恒定。我們在養殖蛻殼及生長,用CaCO3調節水中鈣硬度,發現有利于河蟹蛻殼及生長,提高了成活率。

Hatcher(1994年)也指出,飼料中N:P比能較好地反應對底栖無脊椎動物的營養價值,特别是要提高磷的比例,這是因為在生長過程中,體中含磷成分的變化比較快速,如生物膜中的磷脂、核酸和ATP等。動物體每天磷失去的比例要大大高于氮失去的比例,所以飼料中磷的含量是生長的限制因子之一。陳立僑等(1998年)證實了河蟹不同生長階段,蟹體的磷含量變化較大,也說明河蟹對磷的需求量較大。

關于河蟹對其餘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營養生理及相互關系未見報道,還需進一步研究。

維生素

維生素是維持甲殼動物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營養素。實際上河蟹對維生素需求量受種類、發育階段、飼料組成和品質、環境因素以及營養素間的相互關系等影響,較難準确地确定。

有關這方面報道極少。有資料表明,飼料中添加。VB110mg/kg,VB220mg/kg,VB620mg/kg,VE40mg/kg,VA2500IU,VD250IU,VC100mg/kg,肌醇100mg/kg,生物素0.1mg/kg,膽固醇250mg/kg,氯化膽100mg/kg。以增重為指标,比對照組增重大。林仕梅等(2000)采用L9(3的4次方)正交設計法,配制9種不同VC、VE、肌醇、膽堿水平的配合飼料喂養中華絨螯蟹,測定蟹體的增重。試驗結果表明,VC對中華絨螯蟹生長的影響最大。中華絨螯蟹配合飼料中VC的适宜最為100mg/kg,VE為45mg/kg,膽堿為400mg/kg。總之,蟹的營養學研究和飼料開發滞後。

輪蟲、豐年蟲是育苗應采用的優質飼料,但有些育苗單位考慮到減少投入,用蛋黃、魚糜等作餌料,造成育昔水敗壞,而且不能滿足其營養要求,是得不償失的,應該大力推廣使用優質的飼料。除了增加輪蟲、豐年蟲的生産供應外,要積極開發在水中穩定性強的高質量人工微顆粒飼料,以滿足大規模育苗的需要;成蟹的營養需求亦需進一步深入研究,分階段開發和推廣各種優質的蟹全價配合飼料。

國家标準

标準号Standard No.:GB/T 26435-2010

中文标準名稱Standard Title in Chinese:中華絨螯蟹 親蟹、苗種

英文标準名稱Standard Title in English: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 Brooders and larvae

發布日期Issuance Date:2011-01-14

實施日期Execute Date:2011-07-01

首次發布日期First Issuance Date:2011-01-14

标準狀态Standard State:現行

計劃編号Plan No.:19990059-Q-326

采用國際标準Adopted International Standard:無

國際标準分類号(ICS):67.120.30

中國标準分類号(CCS):B52

标準類别Standard Sort:産品

主管部門Governor:農業部

歸口單位Technical Committees:全國水産标準化技術委員會

起草單位Drafting Committee:上海水産大學、江蘇省高淳固城湖中華絨螯蟹原種場

食用禁忌

1.虛寒人士不宜吃

2.皮膚敏感人士不宜吃

3.膽固醇過高人士不宜吃

4.孕婦不宜吃

5.切忌半生熟吃

6.切忌吃蟹心,蟹的雙鰓之間有一個六角形的白色蟹心,極其寒涼,虛寒人士不宜。另外,但凡内髒都不宜吃,因内髒積聚重金屬,多吃易中毒。

7.柿蟹同吃,定見閻王。蟹肉含豐富蛋白質,柿子含鞣質,同時吃造成蛋白質凝固,導緻腸痙攣。

8.切忌以啤酒送蟹

9.不能和冰冷食物一起吃

10.通俗地說,螃蟹和蛇、鳝魚一樣是先腐敗後死亡,蛇和鳝魚也隻能活殺活吃。但經過現代生物科技研究發現,大閘蟹的秘密不止這些,它還含有和小龍蝦、三文魚一樣神秘物質astaxanthin(中文叫蝦青素)

病害防治

病原

由聚縮蟲引起,該蟲為單細胞蟲體,前端生有許多纖毛,後端有一細長有收縮能力的柄,固着于其它物體上形成很大的分枝群體。

症狀

被感染的蚤狀幼體活動能力弱,體質下降,蛻皮困難,使幼體失去平衡漂浮于水面,嚴重附生可緻幼體死亡。成蟹一般在黃蟹到綠蟹階段較為明顯,特别是性成熟2齡以上蟹。病蟹白天在池邊淺水區獨立爬行,體殼污物較多,活動、攝食能力減弱,繼而陸續死亡。用顯微鏡觀察可看到蟲體塞滿蟹鰓血管。病蟹的活動表現為無力的癱瘓狀,呼吸微弱,以至停止呼吸而死亡。

防治方法

(1)可用濃度為0.5—1.25‰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浴2小時,或用新潔爾滅藥物殺死。

(2)已經發病時,可用0.25-0.6mg/L的硫酸銅全池潑灑。但注意魚蟹混養池中忌用。

(3)最好不養2齡以上性成熟的綠蟹,因為這時河蟹一般已不再蛻殼,使聚集在身上的蟲體越來越多。

經濟價值

肉味鮮美,營養豐富,經濟價值很高。此蟹隻可食活蟹,因死蟹體内的蛋白質分解後,會産生蟹毒堿。

中華絨螯蟹味美且營養豐富,曆來被視為上品。每100克河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核黃素、煙酸,其發熱量超過一般魚類的營養水平。

中華絨螯蟹是出口品種,輸往地區:香港、澳門

出口口岸:江蘇、浙江、廣東。

上一篇:鲢魚

下一篇:鲟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