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關節炎

颞下颌關節炎

局部炎症反應
颞下颌關節炎(TMJ),這是下颌與耳連接處的關節的病症,也是常見的疼痛源。将手指放在兩邊的耳道前,張大嘴,就能聽到類似裂開的聲音。颞下颌關節炎的症狀是很常見的。包括局部關節疼痛、耳部疼痛、頭痛、噪聲和咀嚼時的疼痛,而且伴随各種肌肉的疼痛。張開嘴的程度有限,有時吞咽食物也有困難。
  • 中醫病名: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中文名:颞下颌關節炎
  • 英文名:arthritis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 緻病原因:牙齒不正、肌肉失衡等
  • 病情分類:感染性、外傷性、退行性及類風濕性四類

緻病原因

牙齒不正

下颌難以輕松的上下活動可能是由于牙齒位置“不正”(牙科醫生稱為咬合不好)造成的。所以治療方法是使牙齒能做正确的咬合。如果牙齒不能正确的合在一起,就會導緻颞下颌關節炎。但這不是絕對的,許多人雖然有較好的咬合卻患上了颞下颌關節炎,而許多人雖然牙齒位置不正卻沒有颞下颌關節炎。

肌肉失衡

另一種導緻TMJ的原因是肌肉失衡。進行咬合的矯正有助于病情緩解,使用鏡子和生物反饋也能夠緩解症狀。

肌肉失衡的原因有可能是嘴張開時偏向一側。正确的張嘴、閉嘴方法或咬合、咀嚼方法是讓下颌沿中線的方向上升和下降,而不是強偏于左側或者右側。在TMJ中,患者張嘴時偏向一側,而不是沿中線的方向,這時可能會聽到一種磨擦音或稱為撚發音。這種聲音是由于關節膨脹、或者薄膜磨損産生的,說明牽引下颌的肌肉機能不合适,下颌的運動不平衡。如果是由此導緻的肌肉失衡,就需要進行咬合的矯正。

肌肉失衡也可能有其它原因。通常患有TMJ的患者在緊張時會咬合用力或咬牙,就像有些人在緊張時會磨拳擦掌和手心出汗。越感到不舒适,他們的咬合越緊;咬合越緊,疼痛越嚴重;疼痛越嚴重,越感到焦慮,神經越緊張,反過來使咬合更緊,形成惡性循環。TMJ的患者還有在睡眠中磨牙的現象。

症狀

颞下颌關節炎大部分情況下是一種無菌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是颞颌關節功能紊亂引起的,有可能是關節軟骨出現了損害。對于這種類型的關節炎有可能是外傷導緻的,也有可能是長時間的咀嚼一些堅硬的食物引起的,這些因素都會導緻關節軟骨反複的受到擠壓以及摩擦,所以會形成無菌性的炎症。n

這種疾病主要的症狀是局部的疼痛,尤其是在張口大笑以及反複咀嚼一些堅硬食物的時候更加明顯,所以還會引起局部輕微的腫脹以及功能障礙。還有另外一種類型的關節炎是由于化膿性細菌感染之後導緻的,會導緻關節内膿液的形成,所以會引起紅腫熱痛的表現,如果感染控制不佳,有可能會出現全身性的症狀,比如高熱,寒戰,驚厥,甚至感染性休克等等,但是這種疾病不是太常見。

藥物治療

颞下颌關節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該關節的炎症反應,患者常有疼痛不适。還可以引起頭痛、咬合困難、颞下颌關節彈響等症狀。治療的常用藥物包括:n

1,非甾體類抗炎藥:具有鎮痛抗炎作用,是緩解颞下颌關節炎症狀的常用藥,但一般維持時間短,且無法治愈疾病。常用藥物有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片等。這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是胃腸道刺激作用,嚴重的可能造成胃潰瘍患者胃出血、穿孔。n

2,軟骨保護劑:如鹽酸氨基葡萄糖等,有利于促進關節軟骨的修複,可能減輕或阻止骨關節病的進展。n

3,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強力的抗炎作用,對保守治療失敗的骨關節疼痛患者,可采用颞下颌關節腔内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潑尼松等。而對炎症性颞下颌關節疼痛患者,可以采用局部腎上腺皮質激素乳劑的離子透入療法。n

4,抗抑郁藥:常用的為三環類抗抑郁藥阿米替林,臨床已廣泛用來治療疼痛、抑郁和睡眠差的慢性疼痛患者,常用于治療慢性口颌面疼痛。n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藥物治療,還可以采用物理治療、(牙合)墊治療、關節腔沖洗治療等治療方法。日常避免不良情緒的出現,避免開口過大,如打哈欠、大笑。受寒冷刺激後,避免突然進行咀嚼運動,以免引起肌痙攣,造成關節韌帶的損傷。還應糾正不良咀嚼習慣,如單側咀嚼,夜間咬牙,忌食硬物。此外,需積極治療牙周炎,拔除阻生智齒,修複缺牙,矯正錯(牙合)等。

緩解方法

如果醫學檢查顯示沒有需要治療的醫學上的原因,可用下面的步驟緩解頭痛和TMJ症狀。但是醫學檢查還是必要的,以免得不到正确的診斷和治療。

放松的作用

放松對所有頭痛、TMJ問題和幾乎任何疼痛都有幫助。這裡介紹的放松過程需要大概十分鐘。它對解除過度緊張和明顯的焦慮也有所幫助。也就是說,這個放松過程可用于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它有助于大部分的頸部、背部肌肉問題,可緩解無論是由什麼問題引起的肌肉緊張,對所有類型的焦慮、緊張和神經過敏也有效。

有的患者形成了焦慮循環:越着急,神經越緊張,神經越緊張,越感到不安,并造成肌肉(或下颌)的緊張,這種緊張加重不安,使焦慮更嚴重,神經更緊張,令體内産生某些令人情緒低下的化學物質。一種停止這個循環的方法是使用大劑量的藥物,比如當人被擊昏時就不會再感到神經緊張。當然這種方法有很多缺陷。一種更好的方法是使用生物反饋。

診斷要點

(1)感染性關節炎:局部症狀以紅、腫、痛及關節運動障礙為主。亦可有全身症狀,特别是血源性感染發生的敗血症。

(2)外傷性關節炎:有外傷史如挫傷、拔阻生牙、咬硬物等。關節區有劇痛及下颌區運動受障礙,有壓痛、咀嚼痛。

(3)退行性關節炎:下颌運動時關節區疼痛,開口受限,多發生于40-50歲的女性。X線攝片可見髁狀突關節面有侵蝕,骨質破壞。

(4)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表現為早起時關節活動度減低、僵硬,關節區有壓痛,一側或雙側關節軟組織腫脹,病程較長,有時症狀可緩解。X線攝片可見關節附近的骨質密度減低,軟骨盤邊緣有侵蝕;類風濕因子試驗呈陽性。

治療原則

感染性關節炎

①抗炎治療:作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治療。

②有膿腫形成時應作切開引流。

③炎症消退後,應練習張口及理療以防發生關節強直。

外傷性關節炎

①局部休息、理療、鎮痛。給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

②如有積液或血腫應抽吸,炎症消退後關節腔内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0ml。

退行性關節炎

①修複缺牙以恢複正常咀嚼功能。

②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③關節腔内注射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1ml,每周1次。3次為一療程。

類風濕性關節炎

①理療:照射紅外線或氦氖激光。

②藥物治療:口服水楊酸類藥物如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芬必得等。關節腔内可注射醋酸氫可的松等激素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