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鏡

青銅鏡

古代工藝品
青銅鏡,一種古老的漢族工藝品,由青銅所制的器物。[1]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用青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背面雕有精美紋飾。到戰國時已很流行,漢、唐時更加精美。
  • 中文名:青銅鏡
  • 外文名:
  • 别名:
  • 類型:古老的漢族工藝品
  • 材料:青銅
  • 時代:商周時代
  • 名族:漢族
  • 國家:中國
  • 用處:做鏡子
  • 流行:戰國時

概述

銅鏡的“銅”與“同”諧音,“鞋”與“偕”諧音,合為“同偕到老”,寓意恩愛夫妻白頭到老。

從“同偕到老”一詞不難看出:古代恩愛夫妻把精美銅鏡的完整與不朽視為忠貞不渝的愛情,并作為愛情信物使用到老。整面銅鏡直置墓地,寓意白頭到老,世代相傳的墓葬做法也就随之成為一種墓葬習俗。

現代墓葬時,仍要為死者佩穿一雙很講究的鞋子,這就充分的印證了這一習俗。随着戰亂以及青銅工藝的失傳、科技的發展以及其他飾鏡取代銅鏡,墓葬習俗也随之而減,而今的墓葬中沒有鏡子,也就不足為奇了。與此同時,人們也很少提及“同偕到老”一詞。

從“破鏡重圓”到“同偕到老”,都印證了古代恩愛夫妻以銅鏡作為愛情信物,白頭到老的事實。由于戰亂等原因而分離的恩愛夫妻,多以鏡為證,以求他日重逢時破境重緣。然而,客死他鄉未能破境重緣者,則隻能各自半鏡而葬了;後者找到先逝者時,則鄰墓分葬了;真正破鏡重緣的,也就“破境重圓”,随墓而葬了。

根據史料載,我國古代夫妻雙鏡成對使用。自漢代以後,常用銅鏡作為男女愛情的信物,生前相互贈送,死後随葬。

曆史

中國在什麼時代開始鑄造和使用銅鏡,古史中記載了許多傳說。

《軒轅黃帝傳》說:“帝因鑄鏡以像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又《黃帝内傳》說:“帝既與西王母會于王屋,乃鑄大鏡十二面,随月用之。”

《玄中記》說:“尹壽作鏡,堯臣也。”

正如把一些發明創造歸功于黃帝一樣,古人也将銅鏡的使用說成起始于黃帝。這些傳說雖然不足為憑,但它卻把我們的探索帶到了一個古老的年代。黃帝時期正處在我國原始社會解體的時候,距今約5000年,尹壽作鏡的傳說則要晚一些。

1975年和1976年甘肅廣河齊家坪和青海貴南承馬台的齊家文化墓葬中先後出土了兩面銅鏡,一下把傳說和實際的時代拉近了。據碳14法測定,齊家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000多年,距今約4000多年,屬原始公社的解體時期。由此可見,齊家文化銅鏡應屆銅鏡的初起形式,已距銅鏡的始鑄年代不遠了。

特點

鑄造技術精巧

一般銅鏡在鑄造時,多采用“開放式”和“合鑄式”兩種方法。“開放式”就是隻有一塊鏡範,無注口和注溝,鑄造時鏡範平放,由上傾入溶液。在考古發掘中經常見到的是“合鑄式”,即每鏡有兩塊陶範,鏡背範上雕刻花紋,中央刻有鑄鏡鈕的凹部,并用與範同質的粘土作一短細的棒形的“沙芯”,橫嵌在鏡範的中部。鏡面範刻成凹形平面,然後将兩範合而為一。鑄鏡時将注口向上直立,慢慢注入銅溶液,待溶液冷卻後,取出鑄造好了的鏡子,經過研磨就可以鑒容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還出現過細膩精美的樓空花紋銅鏡。這種銅鏡是采用分鑄的方法,把鏡面和鏡背紋飾分别鑄造,再夾合在一起。這種複合銅鏡,戰國以後就基本絕迹了。清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對宮内收藏的古鏡正面多進行了處理,以達到重新鑒容的效果。其中一部分古鏡面就采用了複合的方法,重新鑄一鏡面,研磨好後,再粘附在古鏡正面。當然這種複合鏡與春秋戰國時期的複合鏡還是有着很大區别的。

我國古代工匠在生産實踐中,對冶煉和鑄造銅鏡的技藝不斷地進行總結。早在《周禮·考工記》中就記載了制作銅鏡的合金比例:“金錫半謂之鑒隧之齊。”即銅50%,錫50%,是鑄鏡的合劑。這篇寶貴的文獻,多數學者認為是戰國時期的着作,但應該說也包含了商周以來青銅器鑄造經驗的總結。

戰國以後,工匠們更是不斷探索、實驗。根據近代學者們化學分析,各種銅鏡的合金成分,因其出産地域和時代的不同,銅和錫的比例有很大的差異。從戰國開始,銅鏡合金中普遍含有鉛。鉛加入合金後,使銅鏡鑄造的質量得到了提高:鉛使得合金溶液在鑄範中環流得特别良好;鉛可使鑄出品的表面異常勻整;可以利用鉛在凝冷時不會收縮的特性,使鑄造出來的鏡背花紋特别整齊清晰;鉛可以減少銅、錫合金溶解時極易發生的氣泡,避免砂眼等毛病的産生。

漢代透光銅鏡的發明是鑄鏡工藝的又一裡程碑。透光鏡發明于西漢時期,外形與普通鏡一樣。但當光線照在鏡面上時,鏡面相對的牆上,會反映出鏡背花紋和銘文的影像,古人稱之為“幻鏡”。中國古代學者早就發現了透光鏡的透光效應。《太平廣記》記載:隋王度所得到的古鏡“承日照之,則背上文畫墨入影内,纖毫無損”。

宋代周密《雲煙過眼錄》、沈括《夢溪筆談》、金代麻九疇《賦伯玉透光鏡》詩、明代郎瑛《七修類稿》、清代鄭複光《鏡鏡(鈴)癡》等,對透光鏡都有記載和研究。解放以後,首先在上海發現了兩件透光鏡,并經上海交通大學研究複制成功,終于揭開了“幻鏡”之謎。研究表明,銅鏡透光是銅鏡在冷卻和加工研磨鏡面的過程中産生的内應力所緻。

在鑄鏡時,鏡薄處先冷,厚處後冷,而銅的收縮性大,使鏡面各部分出現了與鏡背圖文相對應的凸凹不平和曲率差異,從而造成了圖文雖然在背面,鏡面卻隐然有些迹象。所以一經日光照射,背面的紋飾就會反射出來。

别具特色

造型多樣,使用巧妙,銅鏡多為圓形,方形次之。唐宋時期,随着鑄造技術的發展,銅鏡打破了過去傳統的圓形和方形的制式,根據使用、裝飾等的要求,鑄造出了帶手柄鏡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圓角方形、亞字形、雲闆形、雞心形等銅鏡。至于宋代受祟古風尚的影響,鑄出的仿古鼎形、仿古鐘形銅鏡,更具時代風格。

中國古代銅鏡的大小千差萬别,但大體可分為大、中、小三類。小型銅鏡尺寸一般在3厘米~8厘米,它們均小巧輕薄,用绹繩系于腰間,随身攜帶。中型銅鏡尺寸在10厘米~39.4厘米,它們多厚重精美,使用時或懸挂在牆壁上,或置于鏡台上,用畢還有考究的鏡奁存放。

晉朝畫家顧恺之在著名的《女史箴圖》中,對使用銅鏡有着細緻的描繪:畫左邊坐着一個男子,對着一座鏡台,後面一位婦人拿着梳子替他梳頭。右邊還有一個男子,正在微仰着頭,對着另一面鏡子,鏡子裡映出其面目。畫中鏡台為落地式,支杆插入鏡鈕中,鏡台中部尚有托盤。人物身旁放置有鏡奁等物。1986年江蘇省在文物普查成果展覽中,展出了一面漢代銅鏡,其鈕中插一銅質支架,與顧恺之《女史箴圖》中的鏡台是一樣的。

由于這類鏡台形體小,所以常用貴重材料制作,三國至南北朝的文獻中就記載有“純銀鏡台”、“玳瑁細镂鏡台”、“玉鏡台”等。還有一種放置于桌案上用的鏡台,工藝效果特别考究,但時代偏晚。因為宋以後,坐具較前增高,一桌二椅的陳設漸次定型化,出現了高鏡台這種家具,類似近代的梳妝台,鏡子用架固定擺放在上邊。大型銅鏡,就是我們所說的穿衣鏡,多是皇宮和王侯顯貴家中的陳設。

古史中關于這類銅鏡的記載很多,最容易使我們聯想到的是《戰國策·齊策》中的鄒忌諷齊威王納谏的故事。文章開頭便說:“鄒忌修八尺有餘(今185cm),身體昳(音yi)麗。朝服衣冠窺鏡……”鄒忌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對鏡打量自己的形貌。據記載秦鹹陽宮曾有大方鏡一塊,寬4尺,高5尺9寸。魏晉到隋唐間,也曾鑄造特大的銅鏡。晉滅吳之後,有一位大文學家陸機由吳入洛,在仁壽殿前,也看到一座大方銅鏡,高5尺多,寬3尺3寸。

人站在院子裡,就能把全身都照得非常清晰。後來又有一個在北方稱霸的胡人石勒,他宮裡安放着一座大鏡,直徑足有二三尺,下面有純金盤龍雕飾的座子。隋炀帝在揚州迷樓過着荒淫無恥生活的時候,有一個佞臣叫王世充,因為進獻了一座銅鏡屏,讨得炀帝的歡心,被提拔到江都通守的重要職位。唐中宗李顯,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公元706年一709年),也曾命令揚州的鑄鏡工廠,鑄造方丈大鏡,另制作一根銅柱,嵌上許多金花銀葉,把這方丈大鏡安頓在樓上置于宮苑中。

中宗騎着一匹駿馬,對着這座寶鏡,照看自己騎在馬上的雄姿,非常得意。(以上見《古今圖書集成·考古典》第二百二十七卷引陸士衡文集、邺中記、河洛記及朝野佥載)。但這類大型銅鏡的實物,我們卻有很長時間難覓其蹤。直到1980年山東淄博大武公社窩托村南古墓五号陪葬坑出土一件西漢武帝前後的長方形夔龍紋多鈕大銅鏡,才使我們見到了大型銅鏡:鏡長115.1厘米,寬57.5厘米,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邊又各鑄二鈕。

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卷曲交錯自如。這件大型銅鏡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撐,鏡背面和邊上的鈕可能就是與柱子和座子固定時用的。

銅鏡不但要時時擦抹幹淨,而且還得常常去磨光,才能夠保持光亮如新,照出影像來。磨鏡在從前是一種專門職業,和磨刀剪的工匠們一樣。操這項職業的人,手裡拿着長約5寸、闊2寸5分的幾塊鐵片,好像拍闆的模樣,沿街敲打着,婦女們聽見後,即可出來磨鏡,這叫做“驚閨”(見《事物原始》)。古代繪畫作品上就有描繪這一景況的:畫中磨鏡者蹲在地上俯身于磨鏡石上磨擦銅鏡,一婦人手捧銅鏡立于一旁等候。

1982年7月,在四川彭山縣亭子坡南宋虞公着夫婦合葬墓中,出土了一件磨鏡磚。磚為細泥灰陶質,呈圓形,直徑26厘米,厚3厘米,磨面光滑平整。據發掘報告稱,出土時磚的磨面上尚殘留有少許墨色粉末及水銀細粒,磚背面鑿有由外到裡的三條方向相同的弧形斜面棱槽,長7厘米~9.厘米,寬6厘米~7厘米(《南宋虞公着夫婦合葬墓》,《考古學報》1985年第3期)。

裝飾華美

銅鏡上的紋飾雕刻手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線雕、平雕、浮雕、圓雕、透空雕,都顯得非常細膩生動。 紋飾内容更是豐富多彩,從幾何紋飾到禽鳥花卉,從神話傳說到寫實圖案,天上人間,人神雜陳,動物植物,交織并列,構思巧妙,包羅萬象。

早年紹興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漢代“伍子胥畫像鏡”,就是一件絕好的作品,鏡背四乳分成四區環繞配置圖案。第一組有鑄銘“越王”、“範蠡”,二人席地而坐,相對交談,表現範蠢在出謀劃策,讓越王勾踐使美人計;第二組為着長裙的二女,有鑄銘“玉女二人”,表現越王以玉女二人賄賂吳太宰伯嚭(音pi);第三組鑄銘“吳王”,吳王坐在幔帳中,左手微舉,表現吳王聽信太宰伯嚭的讒言,決定将伍子胥賜死;第四組一人須眉怒豎,瞪目咬牙,手持長劍置于頸下,鑄銘“忠臣伍子胥”,表現伍子胥被逼自刎。整個圖紋采用浮雕手法,形态生動,惟妙惟肖,概括性極強。

早在商代,工匠們為了增強青銅器的裝飾效果,就已經掌握了嵌赤銅工藝。春秋戰國時期,金屬細加工中的錯金銀、嵌紅銅、嵌松石等技術更為精湛,用紅銅、金、銀的絲或片以及松石,嵌入器物内,鑲嵌成不同的紋飾和圖案。現已出土了許多這樣的銅鏡。四川省涪陵出土的“嵌松石透紋方鏡”,鏡背為四夔形,葬身有鱗紋及細緻的短線條,夔紋之間填人綠松石。

河南洛陽金村出土的“金銀錯虺龍紋鏡”,在鈕座與邊緣之間有六個虺龍纏繞,龍體有“金銀錯”花紋。邊緣為一交叉渦紋帶。嵌入的金銀絲細如毛發,工藝極為精密,可謂巧奪天工。它既是優美的工藝佳作,又用藝術紋飾表達了祈福的含義。

總之,古代鑄鏡工匠,在長期的生産中,不斷積累鑄造銅鏡的經驗,使技藝達到了娴熟的水平。他們用智慧和創造才能,創造出的許許多多精美絕倫的銅鏡,使今天的人們在欣賞和研究這些精湛的藝術品時,不能不為古代的燦爛銅鏡文化而贊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