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碗少年

頂碗少年

選入九年義務教育課本的課文
《頂碗少年》被選入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滬教版七年級第一學期第二課。同時被選入九年義務教育課本人教版六年級下學期第一組第四課。《頂碗少年》講的是在上海的馬戲團裡的一個小男孩頂碗少年在表演雜技時,連續兩次失敗而沒有失去信心,最終在一位老者的鼓勵下,他終于演出成功了,赢得了全場觀衆熱烈的掌聲。
  • 作品名稱:頂碗少年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趙麗宏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文學體裁:
  • 原版名稱:頂碗少年
  • 頁數:2
  • 字數:1091
  • 類别:回憶文,叙事文

作品原文

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會難以忘懷,并且時時萦繞于心。因為,你也許能從中不斷地得到啟示,從中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裡看雜技表演。節目很精彩,場内座無虛席。坐在前幾排的,全是來自異國的旅遊者,優美的東方雜技,使他們入迷了,他們和中國觀衆一起,為每一個節目喝彩鼓掌。

一位英俊少年出場了。在輕松優雅的樂曲聲裡,隻見他頭上頂着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掉不下來。最後,是一組難度較大的動作—他騎在另一位演員身上,兩個人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躺下,一會兒用各種姿态轉動着身軀。站在别人晃動着的身體上,很難再保持平衡,他頭頂上的碗,搖晃得厲害起來。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刹那間,那一大摞碗突然從他頭上掉了下來!這意想不到的失誤,讓所有的觀衆都驚呆了。

台上,并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衆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來,掃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還是金邊紅花白瓷碗,整整10隻,一隻不少。于是,音樂又響起來,碗又高高地頂到了少年頭上,緊張不安的觀衆終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艱難的轉身。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觀衆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着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轉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衆忍不住拍響了巴掌。那一摞碗卻仿佛故意搗蛋,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擺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

場子裡一片喧嘩。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還是那一位姑娘,走出來掃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觀衆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來。一位矮小結實的白發老者從後台走到燈光下,他的手裡,依然是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臉上微笑着,并無責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然後撫摩着少年的肩胛,輕輕搖撼了一下,嘴裡低聲說了一句什麼。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衆鞠了一躬。

音樂第三次奏響了!場子裡靜得沒有一絲聲息。有一些女觀衆,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

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當那摞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于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在以後的歲月裡,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當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這位頂碗少年,當時的年齡和我相仿。我想,現在早已是一位成熟的雜技藝術家了。我相信他不會在艱難曲折的人生上和藝術之路上退卻。我确信,他是一個強者。

小說評價

一位英俊的少年,三次扣人心弦的表演。面對失敗,頂碗少年在白發老者的鼓勵下選擇了堅持,終于獲得了成功。人生需要拼搏,拼搏的過程才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我們應該和頂碗少年一樣,無論背負多重的責任,面對多大的打擊,都不能輕言放棄。要時時、處處鍛煉自己的意志,因為隻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有機會見證成功的一刻,才會成為命運真正的主人。

作者簡介

趙麗宏,1952年出生于上海,作家、散文家、詩人,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上海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文學》雜志社社長、華東師範大學、交通大學兼職教授。著有詩集《珊瑚》《沉默的冬青》《抒情詩151首》等,散文集《生命草》《詩魂》《愛在人間》《島人筆記》《人生韻味》《趙麗宏散文》等。

中心思想

表現了少年經曆了兩次失敗,但仍敢于拼搏的精神,同時也說明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他人的鼓勵和支持。要敢于面對困難。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樂觀、勇敢、堅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頂碗少年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隻有在艱難困難中敢于拼搏,才能獲得成功。

教案

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七年級上第一單元第二課課文。又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六年級下第一單元第四課課文。

導讀:看種樹的人給桃花心木澆水,作者悟出了成長的道理。下面這篇課文寫的是作者看了一場雜技表演所受到的啟迪。默讀課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場怎樣的雜技表演,說說你從文末的省略号中讀出什麼。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文章描寫了頂碗少年三次表演的過程,緊緊圍繞表演的“驚心動魄”展開。(1)抓住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情進行描寫,表現頂碗表演動作的高難度;(2)具體描寫了觀衆觀看表演時的反應,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對“碗”進行描寫,不僅體現了表演的難度之大,還烘托了表演的緊張氣氛。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觀衆、碗”具體描寫,突出表現了雜技表演的緊張程度。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二是感悟“失敗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面對挫折應有的信心和勇氣;三是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頂碗少年是怎樣面對失敗,堅持一次次表演,最後獲得成功的。難點是領悟作者看表演時受到的啟示。

對詞語的理解

座無虛席:虛:空。席:座位。座位沒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驚羨:驚歎羨慕。

目不轉睛: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不知所措:措:安置,處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不失風度:不喪失美好的舉止姿态。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文中指頂碗少年的表演使作者受到很大震動,留下深刻感受。

附和:指應聲叫和(多含貶義)形容言語、動作追随别人。文中用來形容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失敗時,一些觀衆跟着别人起哄的表現。

陶醉:形容很得意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文中形容觀衆沉浸在優美的雜技表演之中。

萦繞于心:是指某件事情或某種想法一直盤旋在心頭,不能放下。

歉疚:覺得對不住别人,對自己的過失感到不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該怎麼辦。

肩胛:也叫胛骨、琵琶骨。位于胸廓的後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間。分為兩個面、三個角和三個緣。前面為肩胛下窩,是一大而淺的窩。後面有一橫行的骨嵴,稱肩胛岡,岡上、下的淺窩,分别稱為岡上窩和岡下窩。肩胛岡的外側扁平,稱肩峰。外側角肥厚,有梨形關節面,稱關節盂。

雜技:雜技,亦作“雜伎”。指柔術(軟功)、車技、口技、頂碗、走鋼絲、變戲法、舞獅子等技藝。現代雜技特指演員靠自己身體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難動作的表演性節目。

聲息:表示聲音,情況或消息。另有夏茗悠著的《聲息》。

沉着:形容人從容鎮定,不慌不忙。

瓷碗:據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制品,基本形狀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于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直至今日。

對句子的理解

①在輕松優雅的樂曲聲裡,隻見他頭上頂着高高的一摞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自然地舒展着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

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在柔美的樂曲聲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動作——“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與樂曲融為一體,體現了東方雜技的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躍起……”寫出了表演動作的變化,柔中有剛,省略号蘊含着表演動作的變化無窮。對碗的描寫襯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藝高超,同時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難度很大。

②一位姑娘走過來,掃起了地上的碎瓦片,又捧出一大摞碗,還是金邊紅花白瓷碗,整整十隻,一隻不少。于是,音樂又響起來,碗又高高地頂到了少年的頭上,一切重新開始。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複着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麼輕松優美,緊張不安的觀衆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身。碗,又在他頭頂上厲害地搖晃起來。

這幾句詳細的刻畫了少年表演時的動作、神态以及觀衆的反應,可以看出這是一場扣人心弦的表演。這裡作者用了三個“又”字,因為頂碗少年之前也是這樣“疊”“轉”,而碗也是“搖晃”,最後導緻失敗,他又重複之前的動作,險情再次發生,怎不讓人緊張萬分?

③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風度地向觀衆鞠了一躬。

這是對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時的表情、動作的描寫,表現出對觀衆的歉意和内疚,從“微笑”“不失風度”可以看出他對表演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

④台上,頂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敗,使少年信心頓失,勇氣銳減。“呆呆地站着”“臉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這些描寫将少年此時的沮喪、尴尬刻畫得入木三分,躍然紙上。

⑤少年鎮靜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觀衆鞠了一躬。

經曆了兩次失敗,少年沒有被吓倒。“鎮靜”表現出少年經受起了失敗的考驗,沒有放棄,又重新開始第三次表演。

⑥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

這是作者看了表演發出的感歎,也是文章的題眼所在。表達了作者對頂碗少年不畏艱難、不怕挫折、承受壓力、敢于拼搏的贊歎。

⑦在以後的歲月裡,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這句話與課文開頭的第一句相照應,突出這次雜技表演給作者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句末的省略号是作者從中受到的啟示,耐人尋味。

讀後感

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頂碗少年》這篇文章,深深地被文中那位少年所折服。

《頂碗少年》講的是在上海的馬戲團裡的一個表演頂碗的少年在表演雜技時,連續兩次失敗而沒有失去信心,最終在一位老者的鼓勵下,他終于演出成功了,赢得了全場觀衆熱烈的掌聲。

頂碗少年給了我巨大的震撼,他雖然屢戰屢敗,但他沒有灰心,終獲成功!當他碰到困難時,想到的不是退縮而是拼搏,他對着困難的不是後背而是前胸。那位少年在又一次失敗後,還能坦然地面對事實,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成功了。我要向他學習,他這種勇于拼搏的精神值得發揚下去,我今後碰到困難、挫折時也要像他那樣向困難發起挑戰,也許會屢戰屢敗,但我一定要獲得勝利!

在大庭廣衆之下表演失誤往往會手忙腳亂,但這位少年卻神情鎮定,他努力拼搏,不畏失敗,真是可敬。因為一個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是命運的主人。你若不敢拼搏,那一道道關卡雖然讓你躲過了,但是他卻依然在那兒,你仍沒有通過這道考驗。可能會成為你永生的遺憾!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向這位頂碗少年學習吧,因為人的一生是搏鬥的一生。隻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以取得成功,為他的人生書寫炫彩華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