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附子

毛茛科烏頭屬植物
附子,又名烏頭或附片,别名:草烏、鹽烏頭、鵝兒花、鐵花、五毒,拉丁文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産于中國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炮制為鹽附子、黑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屬溫裡藥。中藥中“回陽救逆第一品”。功能主治:回陽救逆、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洩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踒躄拘攣,陽萎宮冷,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中文名:附子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超目: 目:毛茛目 亞目: 科:毛茛科 亞科:金蓮花亞科 族:翠雀族 亞族: 屬:烏頭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烏頭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塊根倒圓錐形,長2-4厘米,粗1-16厘米。莖高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離生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莖中部葉有長柄;葉片薄革質或紙質,五角形,長6-11厘米,寬9-15厘米,基部淺心形三裂達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寬菱形,有時倒卵狀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時短漸尖近羽狀分裂,二回裂片約2對,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齒,間或全緣,側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隻沿脈疏被短柔毛;葉柄長1-25厘米,疏被短柔毛。

頂生總狀花序長6-10(-25)厘米;軸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緊貼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狹卵形至披針形;花梗長15-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長3-5(10)毫米,寬05-08(-2)毫米;萼片藍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自基部至喙長17-22厘米,下緣稍凹,喙不明顯,側萼片長15-2厘米;花瓣無毛,瓣片長約11厘米,唇長約6毫米,微凹,距長(1-)2-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無毛或疏被短毛,花絲有2小齒或全緣;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無毛。蓇葖長15-18厘米種子長3-32毫米,三棱形,隻在二面密生橫膜翅。9-10月開花。  

多年生草本,高06-15m。塊根常2個并連,紡錘形或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側根甚肥大,徑達5厘米。莖直立或稍傾斜,圓柱形,表面青綠色,上部為短茸毛或散生少數貼伏柔毛,下部老莖多帶紫色,莖下部光滑無毛。葉互生,革質,五角形,長6-11厘米,寬9-15厘米,掌狀3全裂,中央裂片菱狀楔形,急尖,近羽狀分裂,側裂片不等2裂,各裂片邊緣有粗齒或缺刻。

總狀花序狹長,密生反曲柔毛;萼片5,寬約2厘米,藍紫色,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側萼片長15-2厘米;花瓣2,無毛,有長爪,距長1-25毫米;雄蕊多數;心皮3-5,離生。瞢菱果長約2厘米。花期9-10月份,果期10-11月份。分布于長江中、下遊,北至秦嶺和山東省東部,南至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生于山地草坡或灌叢中;多為人工栽培。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向陽環境,耐寒,忌重茬, 以土層深厚肥沃,土質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栽培較好。生山地草坡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附子主要分布于四川和陝西;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雲南、甘肅等亦有分布及種植。

附子傳統産區主要為四川江油及陝西城固、勉縣。建國後發展的新産區有四川安縣、布拖、美姑、城口;陝西南鄭、漢台、興平、戶縣;河北晉縣、元氏;湖北竹山、竹溪;雲南麗江、香格裡拉維西、大理賓川巍山;山東菏澤、濰坊等。以四川江油、陝西城固種植曆史悠久,産量大,質量好,銷全國并出口。

在我國分布于雲南東部、四川、湖北、貴州、湖南、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江西、浙江、江蘇、安徽、陝西南部、河南南部、山東東部、遼甯南部。在四川西部、陝西南部及湖北西部一帶分布于海拔850-2150米,在湖南及江西分布于700-900米間,在沿海諸省分布于100-500米間;在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烏頭是我國烏頭屬中分布最廣的種,被我國勞動人民利用的曆史也較悠久,《神農本草經》中将烏頭列為下品。據有關文獻記載,在四川彰明、江油等地栽培已有近千年的曆史。烏頭野生的植株有兩個塊根,經過栽植後塊根數目增多,對這些塊根過去都給予不同名稱,并且各有不同的醫療用途。南北朝梁代的大醫學家陶弘景已指出:“烏頭與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烏頭四月采”。宋朝人楊天惠在他所寫的《彰明附子記》一文中出:“蓋附子之品有七,實本同而末異,其初種之小者為烏頭,附烏頭而旁生者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為鬲子,又附而長者為天雄,又附而尖者為天錐,又附而上者為側子,又附而散者為漏籃子”。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也指出:“初種為烏頭,象烏之頭也,附烏頭而生者為附子,如子附母也,烏頭如芋魁,附子如芋子,蓋一物也”。他并将烏頭分為川烏與草烏二類:“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謂之川烏頭……,其産江左山南等處者及本經所列烏頭,今人謂之草烏頭。”烏頭、附子的主産區仍是四川江油、平武一帶。通常藥用商品主要是栽培品,主根(母根)加工後稱“川烏”,側根(子根)則稱“附子”,所含的化學成分有次烏頭堿、烏頭堿、新烏頭堿、塔拉地薩敏、川烏堿甲、川烏堿乙等化合物(藥學學報,12卷7期)。在醫療上,附子治大汗亡陽,四肢厥逆,霍亂轉筋,脈微欲絕,腎陽衰弱的腰膝冷痛,陽痿,水腫,脾陽衰弱的洩瀉久痢,脘腹冷痛,形寒畏冷,精神不振,以及風寒濕痹,腳氣等症(中藥志);川烏治中風,拘攣疼痛,半身不遂,風痰積聚,癫癎等症(中藥材手冊)。塊根可作箭毒,李時珍指出:“草烏頭取汁曬為毒藥,射禽獸,故有射網之稱”;也可作土農藥,消滅農作物的一些病害和蟲害(中國土農藥志)。烏頭的花美麗,可供觀賞,清人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一書中寫過較生動的描述:“其花色碧,殊嬌纖,名鴛鴦菊,花鏡謂之雙鸾菊,朵頭如比邱帽,帽拆内露雙鸾并首,形似無二,外分二翼一尾”。(“雙鸾”指的是兩個花瓣。)  

烏頭,自川藏高原東緣起向東遍曆長江中、下遊以及珠江流域上遊各省區的丘陵地區,從江蘇向北經過山東到達遼甯南部。在秦嶺西段出現了一個葉子多毛的變種,毛葉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pubescens。在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的山地出現了一個葉的中央裂片狹長,花序軸常縮短的變種,黃山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hwangshanicum。在南京一帶低山地區出現了另一個類型,深裂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tripartitum,其特征是葉分裂明顯地不達基部,葉基部呈寬心形或截狀心形。以上三變種的花序和烏頭一樣都有反曲并貼伏的短柔毛。從浙江向北經江蘇、山東到遼甯南部出現了第四個變種,展毛烏頭 A carmichaeli vartruppelianum,這個類型與烏頭的區别在于花序軸和花梗,以及萼片外面都有開展的直毛;但是,在浙江、遼甯南部出現有過渡類型,有些居群的花序的毛稍離開軸展開一點,可是沒有到與軸成直角完全開展的程度。這些變種的塊根也都各在自己的分布地區被當作“草烏”利用。  

化學成分

附子為川烏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較小的單酯類生物堿:苯甲酰烏頭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烏頭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烏頭胺(benzoyl hypacomne), 甚至被水解為毒性更小的胺醇類堿:烏頭胺(acomne)、中烏頭胺(mesacomne)、次烏頭胺(hypacomne)。從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烏頭堿(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華北馬頭堿、黃草烏頭堿、尼奧靈和附子亭等。從日本烏頭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離出具有強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鳥藥堿(dl-demethylcoclaurine,higenamine),此堿作用強烈,稀釋至10^-9濃度時仍顯強心活血作用。又報道從附子中分出一種棍掌堿(coryneine),具有升壓和強心的活性。

附子含烏頭堿(aconitine),中烏頭堿(mesaconitine),次烏頭堿(hypaconitine),塔拉烏頭胺(talatisamine),和烏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烏藥堿(demethylcoclaurine),棍掌堿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異飛燕草堿(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烏頭堿(benzoyl mesaconitine),新烏甯堿(neoline),附子甯堿(fuziline),北烏頭堿(beiwutine),多根烏頭堿(karakoline),去氧烏頭堿(deoxyaconitine),附子亭堿(fuzitine),準葛爾烏頭堿(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烏頭堿(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烏頭堿(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豬毛菜堿(salsolinol)等。

栽培技術

烏頭種植

烏頭,如上所述,是我國烏頭屬中分布最廣的種,自川藏高原東緣起向東遍曆長江中、下遊以及珠江流域上遊各省區的丘陵地區,從江蘇向北經過山東到達遼甯南部。在秦嶺西段出現了一個葉子多毛的變種,毛葉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pubescens。在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的山地出現了一個葉的中央裂片狹長,花序軸常縮短的變種,黃山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hwangshanicum。在南京一帶低山地區出現了另一個類型,深裂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tripartitum,其特征是葉分裂明顯地不達基部,葉基部呈寬心形或截狀心形。以上三變種的花序和烏頭一樣都有反曲并貼伏的短柔毛。從浙江向北經江蘇、山東到遼甯南部出現了第四個變種,展毛烏頭 A carmichaeli var truppelianum,這個類型與烏頭的區别在于花序軸和花梗,以及萼片外面都有開展的直毛;但是,在浙江、遼甯南部出現有過渡類型,有些居群的花序的毛稍離開軸展開一點,可是沒有到與軸成直角完全開展的程度。這些變種的塊根也都各在自己的分布地區被當作“草烏”利用。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11月中旬前後淺鋤草1次,保持田間無雜草。如果雜草較多可選用草甘膦等除草劑。

(2)修根 要想提高附子的品質必須要修根,一般在清明和立夏進行2次。

(3) 摘尖 為了防止地上部生長過旺需要打尖,一般在立夏進行。

病害防治

烏頭

(1)白絹病:多發于夏季高溫多雨季節,為害附子根莖部。

防治方法:

① 選無病烏頭作種;

②輪作;

③ 修根時,每畝用五氯硝基苯粉劑2千克與50千克幹細土拌勻,施在根莖周圍再覆土;

④ 發病初期,深埋病株和病土,并用5%石灰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淋灌病株附近的健壯植株。

(2)葉斑病: 3-5月發生,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及時拔除病苗,并用1:1:20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铵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

(3)根腐病: 4-7月發生,為害根部。

防治方法:

① 修根時勿傷根莖;

② 不過多施用堿性肥料;

③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淋灌。

(4)紅蚜蟲 3月下旬或4月上旬始發,5-6月為盛,為害植株頂部嫩莖。防治方法: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殺。

亞種種類

107b 黃山烏頭(變種)吓虎打(浙江天目山)

藥學學報12:6551965——于陳邦傑等, 黃山植物的研究131965與烏頭的區别:葉質地較薄,草質,中央全裂片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小裂片較狹;花序軸極短,因此花序常似傘形花序。分布于江西東北部、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黃山)。生海拔1000米一帶山地。塊根藥用,治跌打損傷、無名腫毒等症,還可作箭毒(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107c.(變種)草烏(浙江)

藥學學報12:6851965 JapBot44:2701969與烏頭的區别:花序軸和花梗有開展的柔毛。葉的中央裂片菱形,頂端急尖。分布于浙江北部、江蘇、山東、遼甯南部。生山地草坡、林邊或灌叢中。模式标本采自山東青島。《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上冊,圖201是黃山烏頭的圖,可以參考。  

107d 毛葉烏頭(變種)大烏藥(甘肅岩冒),烏藥、草烏(陝西)

藥學學報12:6851965與烏頭的區别:莖和葉背面密被短柔毛。葉的中央全裂片頂端急尖。産甘肅東南部、陝西西南部秦嶺一帶。生山地草坡。  

107e 深裂烏頭(變種)

與烏頭的區别:葉片掌狀分裂不達基部,至距基部05-15厘米處。葉的中央全裂片頂端急尖。産江蘇南京和句容一帶。生山地草坡,松林邊或灌叢中。  

炮制加工

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挖出全株,抖去泥沙,摘取子根(附子),去掉須根,即是“泥附子”,需立即加工。

根據炮制方法不同分為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淡附片、炮附片,炮制後貯幹燥容器内,置通風幹燥處,防潮。(1)鹽附子側根呈圓錘形,長4至7厘米,直徑3至5厘米。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寬大,中央有凹陷的根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根或支根痕。質重而堅硬。橫切面灰褐色,有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環紋,環紋内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鹹而麻,刺舌。以個大,質堅實、灰黑色、表面光滑者為佳。(2)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至5厘米,寬09至3厘米,厚02至05厘米。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光澤,半透明,有縱向導管束。質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以片大、均勻、棕黃色,有光澤者為佳。(3)白附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厘米。以片勻、内白色,半透明者為佳。

2 因炮制或煎法不當,或用量過大,容易引起中毒。

價值效用

藥用價值

藥理作用

附子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輸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附子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環作用。

附子對血壓的影響既有升壓又有降壓作用,與其所含成分有關。

附子回陽救治之功效主要是以強心抗休克作用為基礎。

附子有顯著的抗緩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附子煎劑對急性炎症模型有明顯抑制作用。

功效作用

1 治經水不調

熟附子去皮,取等份當歸一起,每次服用三錢,加水煎服即可。  

2 治小便白濁

取熟附子,研末,每次取兩錢,加姜三片,水一盞,煎至六分,待溫熱後服用。

3 治小便虛閉

取附子一個,炮去皮臍,用鹽水浸一段時間,取澤瀉一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燈心半莖,煎服即可。

4 治十指疼痛

感到手指麻木,可以取生附子,去皮臍,取等份木香,五片生姜,加水煎服。

适合人群

陽虛、風寒濕痹、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的陽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  

食療價值

經加工炮制品有鹽附子和黑附片、白附片、炮附片、或統稱為制附片。

附子味辛,性大熱,有毒,溫裡散寒、助陽行水、補火、止痛和局麻等功效。而且附子對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興奮作用。  

毒副作用

烏頭堿的毒性極強, 炮制能去掉部分毒性,但經清水溶液至004mg,依舊有毒性,常見于臨床出現腎小管腎炎、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可緻腎功能衰竭,嚴重者有血尿、蛋白尿、以及急性腎衰竭,給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數緻死量為0295mg/kg。熟附片煎劑對小鼠的半數緻死量口服為1742g/kg,靜注為3516g/kg。口服的半數緻死量在100g/kg以上。去甲烏藥堿小鼠靜注的半數緻死量為589mg/kg,一次腹腔注射和口服的半數緻死量分别為300mg/kg和335g/kg。烏頭堿、附子的中毒症狀相似,表現為心率變慢,傳導阻滞,室性期外收縮,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心室顫動,大劑量的阿托品對中毒的心電圖有改善作用,但不能防止動物死亡。如與甘草或幹姜同煮,附子的毒性則大為降低。亦有實驗表明:甘草對小白鼠及蟾蜍心髒(在體及離體)的烏頭堿中毒無解毒作用,因此,甘草解烏頭毒,可能與烏頭的炮制有關。

中毒症狀:口腔灼熱,發麻(從指頭開始漸達全身),流涎,惡心,可能嘔吐,疲倦,呼吸困難,瞳孔散大,脈搏不規則(弱而緩),皮膚冷而粘,面色發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給予催吐劑;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對症治療;及時使用尼可刹米等興奮劑;注意保溫;必要時給氧或進行人工呼吸;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食物相克:附子反半夏、瓜蒌、白蔹、貝母、白芨;惡蜈蚣;畏防風、黑豆、甘草、黃芪、烏韭。

上一篇:水蘇

下一篇:茵陳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