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家

軍事家

擅長具體負責軍事行動的實施的人
軍事家,具有對軍事活動實施正确指引或是擅長具體負責軍事行動的實施的人[1]。按此定義可以将軍事家分為兩類:戰略軍事家和戰術軍事家。一般被稱為軍事家者多為軍隊最高統帥或高級将領。籠統的概括,戰略家、戰術家和軍事理論家都可稱為軍事家。
    中文名:軍事家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含義:擅長具體負責軍事行動的實施的人 分類:戰略軍事家和戰術軍事家 特點:堅毅勇敢、随機應變等

内涵

不過想成為軍事強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長期研究戰略、戰術,熟悉兵法,積累大量軍事知識,并在戰場上得到應用,指導軍隊獲勝,同時還要對戰争後果負責

在很久之前的古代,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就開設了專門的軍事院校,培養軍事人才。世界上的一些國家也擁有軍事院校,像中國的黃埔軍校(後來随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黨軍隊在内戰中戰敗,退守台灣,黃埔軍校也随之搬遷到台灣。法國的聖西爾軍校、美國的西點軍校、英國的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和俄羅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以上這些軍校并稱為世界四大軍校。

基本定義

具有對軍事活動實施正确指引或是擅長具體負責軍事行動的實施的人。一般能被稱為軍事家者多為軍隊最高統帥或高級将領,籠統的概括,戰略家、戰術家和軍事理論家都可成為軍事家。

戰略家要目光長遠,縱觀整個戰局,能從全面的角度剖析戰争本身,并且能提出正确的戰略方針引導軍隊獲勝。目前商業界的成功人士也多被稱為戰略家。例如:毛澤東、孫武、馬歇爾、漢尼拔等。

軍事理論家一般是以學術見長,他們會提出一些軍事觀點、作戰策略,給軍事家們以參考,有的還會整理自己的學術觀點完成着作,腦力勞動相對明顯。例如:孫武、克勞塞維茨、杜黑、沙波什尼科夫等。與戰略家和軍事理論家不同,戰術家要親臨一線指揮戰鬥,制定作戰計劃。同時還要具備堅毅、勇敢的性格,靈活多變的指揮藝術,一般戰術家是軍隊的指揮官。例如:亞曆山大、拿破侖、朱可夫、隆美爾等

。當然,也存在着以上三者都容為一身的軍事家。有時也可按種類劃分,像空戰軍事家(阿諾德、陳納德)、陸戰軍事家和海戰軍事家(納爾遜、尼米茲、鄧尼茨)。

主要特點

堅毅沉着

代表人物:李廣

一次匈奴入侵上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魚河堡),景帝派一個寵信宦官同李廣一起統率和訓練軍隊抗擊匈奴。一次宦官帶幾十個騎兵出獵,路遇三名匈奴人騎士,與其交戰,結果,匈奴人射殺了所有随從衛士,還射傷宦官,宦官慌忙逃回報告給李廣。李廣認定三人是匈奴的射雕手,于是親率百名騎兵追趕三名匈奴射雕手。

匈奴射雕手因無馬而步行,幾十裡後被追上,李廣命令騎兵張開左右兩翼,自己親自射殺二名匈奴射雕手,生擒一名。剛把俘虜縛上馬往回走,匈奴數千騎兵趕來,見到李廣的軍隊,以為是漢軍誘敵的疑兵,都大吃一驚,立刻上山擺開陣勢。

李廣的一百名騎兵,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轉馬頭往回奔。李廣說:“吾去大軍數十裡,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史記·李将軍列傳》)李廣命令所有的騎兵說前進,一直走到離匈奴陣地不到二裡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來。

李廣又下令道:“皆下馬解鞍!”(《史記·李将軍列傳》)他手下的騎兵說:“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史記·李将軍列傳》)李廣說:“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史記·李将軍列傳》)匈奴騎兵果真不敢冒攻。

這時一名騎白馬的匈奴将領出陣來監護他的士兵。李廣騎上馬,帶十幾個騎兵,射殺白馬将,然後重回到他的隊裡,卸下了馬鞍。他命士兵都放開馬匹,睡卧地上。這時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終覺得他們可疑,不敢前來攻擊。半夜時分,匈奴以為漢軍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襲擊他們,便引兵而去。第二天一早,李廣回到了部隊。

随機應變

代表人物:隆美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2年盟軍在北非展開火炬行動,對德國非洲軍團的司令隆美爾發動攻擊。由于當時隆美爾的部隊嚴重缺少補給,沒有足夠的反坦克炮,面對大量盟軍裝甲部隊的攻擊,形勢非常緊急。

這時隆美爾突發奇想,他讓士兵将88毫米防空炮平放來對付盟軍的坦克,它威力巨大的穿透力使其能輕易擊毀盟軍的坦克以及裝甲車輛,即使是令德軍非常頭痛的馬提爾達2号步兵坦克的正面裝甲都可以輕易貫穿,讓盟軍吃到許多苦頭。後來盟軍知道這一情況後,對隆美爾贊歎不已。

出奇制勝

代表人物:山本五十六、麥克阿瑟、古德裡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高層擔心,一旦日美雙方開戰,美國海軍艦隊必将在太平洋上對日軍進行海上封鎖。所以身為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的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以提前打擊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力量。此次行動并沒能引起美國方面的高度重視,以緻日軍偷襲珍珠港時,美軍毫無還手之力。

這次戰役,日本海軍以極小的代價給駐守在珍珠港内的美軍造成了慘重的損失,數千人死亡,大量軍艦被擊沉或擊傷,使美國海軍在短期内不能給日本海軍造成威脅,從此山本五十六名聲大振。

朝鮮戰争期間,“聯合國軍”于1950年9月在朝鮮仁川地區進行的戰略性登陸戰役,名為“仁川登陸戰役”。1950年8月,“聯合國軍”和韓國軍隊在朝鮮人民軍連續打擊下,退守釜山、大丘地區。雙方在洛東江兩岸對峙。“聯合國軍”總司令、美陸軍五星上将D.麥克阿瑟為解除人民軍對釜山的包圍,切斷人民軍後方補給線,圍殲人民軍主力,進而挽回敗局并占領全朝鮮,決定在朝鮮半島中部西海岸仁川地區實施登陸戰役。

結果。“聯合國軍”以傷亡1.2萬人的代價取得登陸戰役的成功。此役,朝鮮人民軍後方空虛,抗登陸防禦薄弱;“聯合國軍”占有絕對優勢,掌握制海、制空權,且選擇潮差大、航道窄、地形不利的地區登陸,并廣泛實施佯動,達成戰役突然性。

閃擊東歐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以古德裡安為首的軍事家們打造的閃擊戰,攻勢淩厲,似乎無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蘭,1天内征服丹麥,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蘭,18天内征服比利時,39天内征服号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在進攻蘇聯的初期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閃擊戰确實曾輝煌一時,堪稱戰争史的一大經典。

閃擊戰挾最新高技術兵器以最小的損失,突然、迅速地達成戰争目的,其理論魅力至今依然不減。研究“信息+閃擊戰”可能演變的“信息化閃擊戰”,利于我們在未來戰争中防範新的閃擊戰,并在作戰中尋找更多的制勝之機。可以說在熱兵器時代,古德裡安把閃擊戰發揮的淋漓盡緻,就戰果而言,他的指揮真的可稱的上是藝術。

目光長遠

代表人物:馬歇爾、範蠡

先歐後亞

自從當上美國陸軍參謀長後,馬歇爾開始展現出他非凡的戰略眼光。可以說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重大的軍事行動,都是馬歇爾參與制定的。尤其是他不顧他人的反對,堅決維護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以至盟軍通過正确的戰略方向打擊法西斯,縮短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持續的時間。

忍辱負重

公元前494年,吳越決戰,越王勾踐大敗。範蠡勸勾踐要有長遠的目光,于是采納了他的建議,範蠡、越王勾踐及勾踐夫人就一同到吳國做了人質。勾踐喂馬、勾踐的夫人掃馬糞,範蠡做飯,但是勾踐和範蠡始終未忘記報仇,就這樣過了幾年,勾踐的行為使吳王放松了警惕,吳王放他們回了國。回國後勾踐決心要報仇雪恨,終于在範蠡的幫助下,滅亡了吳國,在這其中範蠡無疑是最大的功臣,這些年他在吳國的苦也沒有白受。

撰寫經典

代表人物:孫武、克勞塞維茨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産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缜密嚴謹。

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于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阖闾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分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有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的說法。

《孫子兵法》成書于春秋末期,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着作,在中國軍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軍事思想對中國曆代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産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其已被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

《戰争論》是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争特别是拿破侖戰争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共3卷8篇124章;另有說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為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的材料、關于軍隊的有機區分、戰術或戰術學講授計劃和提綱等附錄,約70餘萬字。第一篇,論戰争的性質;第二篇,論戰争理論;第三篇,戰略概論;第四篇,戰鬥;第五篇,軍隊;第六篇,防禦;第七篇,進攻(草稿);第八篇,戰争計劃(草稿)。

盡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着作,但由于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争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争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争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例舉

世界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亞曆山大、漢尼拔、拿破侖、恺撒、歐根親王、西庇阿、龐培、古斯塔夫·阿道夫、杜倫尼、瓦倫斯坦、弗裡德裡希大帝、毛奇等。

我國軍事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呂尚、孫武、曹操、吳起、李靖、白起、項羽、韓信、李牧、嶽飛、徐達、朱德等。

戰略家:戰略分為兩種,一為大戰略,即總體戰略,縱觀整個戰局,能從全面的角度剖析戰争本身,并且能提出正确的戰略方針引導軍隊獲勝。商業界的成功人士也多被稱為戰略家。例如:毛澤東、韓信、秦始皇、查理曼、孫武、馬歇爾等。另一種為局部戰略,即完全是軍事上赢得勝利的機動戰略,這些戰略家都是非常傑出的軍事家,例如:拿破侖、亞曆山大、漢尼拔、威靈頓、庫圖佐夫、杜倫尼、弗裡德裡希大帝等。

軍事理論家:軍事理論家一般是以學術見長,他們會提出一些軍事觀點、作戰策略,給軍事家們以參考,有的還會整理自己的學術觀點完成着作,腦力勞動相對明顯。例如:呂尚、孫武、孫膑、吳起、薩克森伯爵、卡爾大公、約米尼、克勞塞維茨、杜黑、沙波什尼科夫等。

戰術家:與戰略家和軍事理論家不同,戰術家要親臨一線指揮戰鬥,制定作戰計劃。同時還要具備堅毅、勇敢的性格,靈活多變的指揮藝術,一般戰術家是軍隊的指揮官。例如:韓信、亞曆山大大帝、拿破侖一世、威靈頓,薩克森伯爵,弗裡德裡希大帝、克倫威爾、曼斯坦因、隆美爾等。

當然,也存在着以上三者都容為一身的軍事家。

有時也可按種類劃分,像空戰軍事家(阿諾德、陳納德、赫爾曼·戈林)、陸戰軍事家和海戰軍事家(納爾遜、尼米茲、鄧尼茨)。

當代

1989年11月,經中央軍事委員會确定,33人被冠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的稱号,1994年8月又确定增補3人,共計36人。

他們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劉伯承、林彪、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楊尚昆、李先念、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赓、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葉挺、許繼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權、彭雪楓、羅炳輝、黃公略、方志敏、劉志丹。其中有五位前國家主要領導人,10位元帥,10位大将。有11人在新中國建立前獻身。

1.毛澤東(1893~1976)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戰略家、政治家、理論家,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湖南湘潭人。

曆任中國共産黨中央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參與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大戰略方針,提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以及十大軍事原則等戰術條例,親自指揮第1-3次反“圍剿”鬥争、四渡赤水、直羅鎮戰役

。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其間與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領導人一起,審時度勢,“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2.周恩來(1898~1976)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淮安。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八一南昌起義”領導人之一,參與指揮過第四次反“圍剿”鬥争,制訂過平型關戰役、台兒莊戰役的作戰計劃。

3.朱德(1886—1976)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是中國紅軍之父,中國遊擊戰術鼻祖。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四川省儀隴縣人。

“八一南昌起義”、湘南暴動主要領導人之一,曆任紅軍總司令、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革命委員會主席,中央海外工作委員會主任,八路軍總指揮(後改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東路軍總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華體育總會名譽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是五屆中央委員,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七屆中央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委員,八屆中央政治局副主席,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政治局常委。

4.鄧小平(1904~1997)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戰略家、外交家,中國共産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曆任八路軍129師政治委員、第二野戰軍政治委員等職,四川廣安人。“百色起義”的主要領導人,與劉伯承等一同率領中原人民解放軍主力千裡躍進大别山,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

5.彭德懷(1898—1974)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湖南湘潭人,曆任紅一方面軍三軍團長、八路軍副總指揮、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國防部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指揮部隊參加長沙戰役、百團大戰、延安保衛戰、青化砭戰鬥、宜川戰役等著名戰役戰鬥,也是抗美援朝戰争的直接指揮者。

6.林彪(1907----1971)

湖北黃岡人,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在革命戰争中立下大功,曆任紅一方面軍一軍團長、八路軍

(第十八集團軍)115師師長、第四野戰軍司令員(代号101)、國防部長、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參與指揮過漳州戰役、中央蘇區曆次反“圍剿”和長征平型關戰鬥、三下江南、四保臨江、血戰四平、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等一系列著名戰役,總結出六個戰術原則:一點兩面、三三制、四快一慢、四組一隊、三種情況三種打法、三猛戰術,後來因為發動反革命政變而匆忙逃往蘇聯,在蒙古機毀人亡

7.劉伯承(1892---1986)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被譽為“軍神”。重慶開縣人。“八一南昌起義”領導人之一。曆任紅一方面軍參謀長、八路軍129師師長、第二野戰軍司令員,畢業于伏龍芝軍事學院,參加過長征,率領部隊進行七亘村戰鬥、長生口戰鬥、響堂鋪戰鬥,後與鄧小平率領中原解放軍主力千裡躍進大别山,嚴重威懾國民黨中心地帶,後又成為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西南戰役、昌都戰役的主要發起人及指揮員。

8.賀龍(1896—1969)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湖南省桑植縣人,曆任紅二方面軍總指揮,八路軍120師師長,第一野戰軍副司令員兼西北軍區司令員,是“八一南昌起義”領導人之一,抗戰時參與指揮忻口會戰、曹家莊戰鬥、陳莊戰鬥,解放戰争期間與薄一波同志負責戰場後勤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林彪黨羽迫害緻死。

9.陳毅(1901---1972)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四川省樂至縣人。黃埔軍校武漢分校黨委書記,曾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新四軍代軍長、第三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代号501)等職,抗戰期間,任新四軍代軍長,多次打敗日寇襲擊。在解放戰争中又與粟裕、譚震林等率部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對山東的三次重點進攻,是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的主要軍事指揮員。

10.羅榮桓(1902---1963)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傑出的軍隊政治工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湖南省衡東縣人。曆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八路軍115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司令員、第四野戰軍政治委員(代号102)等職,抗日戰争期間,與陳光率領115師一部開辟山東抗日根據地,指揮梁山戰鬥,予日軍重大殺傷,與劉亞樓等協助林彪率百萬大軍指揮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建國後兩次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

11.徐向前(1901---1991)

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山西省五台縣人,曾經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兼第一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司令等職,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1933年11月至1934年8月,與陳昌浩指揮所部抗擊國民黨軍20多萬人的“六路圍攻”,商潢戰役,擊敗國民黨精銳第2師,師長湯恩伯大敗而逃,蘇家埠戰役,使用圍點打援戰術,大獲全勝。後在抗日戰争期間參與指揮響堂鋪伏擊戰等一系列戰鬥,于日寇重大殺傷。解放戰争期間,同周士第等指揮第一兵團使用“土行孫”戰法,用坑道爆破戰術一舉攻克臨汾。

建國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長等職。

12.聶榮臻(1899---1992)

四川省江津縣人,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土地革命戰争期間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政治委員,參與指揮漳州戰役,抗日戰争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副師長、政治委員,參與指揮平型關戰鬥,取得全國抗戰開始後的第一個大勝利。1937年11月,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晉察冀3省邊界地區創建了敵後第一個抗日根據地。

1939年冬指揮雁宿崖、黃土嶺戰鬥,擊斃被日軍稱為名将之花的阿部規秀中将旅團長,解放戰争期間,任華北軍區司令,參與指揮大清河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建國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參與領導我國國防事業。

13.葉劍英(1897---1986)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黃埔軍校1927年7月,葉劍英秘密加入中國共産黨,參加了南昌起義,12月11日,他與張太雷、葉挺等領導了廣州起義,任工農紅軍副總指揮,後長期擔任紅軍、八路軍、中央軍委參謀長等職。

14.葉挺(1896~1946)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無産階級軍事家,廣東惠陽人。1925年回國,參加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團團長、二十四師師長、十一軍軍長。1927年先後參加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曾指揮過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等一系列著名戰役,後擔任新四軍軍長。1946年再度入黨,後因飛機失事,與博古、王若飛等不幸逝世。

15.楊尚昆(1907~1998)

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軍事家。四川潼南縣人。

16.李先念(1909---1992)

中國人民解放軍領導人,軍事家。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曾指揮部隊進行中原突圍。

17.粟裕(1907—1984)

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大将之首,無産階級革命家、戰略家、戰術家。湖南會同縣人,擅長指揮大兵團作戰,曆任紅十軍團參謀長、新四軍第二支隊副司令、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委(代号502)。1940年7月,陳毅、粟裕率新四軍7000多人,挺進蘇北。

9月,創建了以黃橋為中心的蘇北抗日根據地,粟裕任副總指揮。10月4日,黃橋戰役打響,雖敵衆我寡,但粟裕以其卓越的膽識和智慧排兵布陣,采取誘敵深入,分割包圍,突然襲擊的戰法,在運動戰中殲敵,以極少的兵力取得輝煌戰績。殲敵11000多人,繳獲大批軍需物資、槍支彈藥。

黃橋決戰的勝利完成了開辟蘇北的戰略任務,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後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指揮蘇中戰役,以3萬對敵頑12萬人,他娴熟地運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戰術原則,七戰七捷,殲敵5.3萬人,後率華中部隊轉入山東外線作戰,于百萬軍中取上将首級,全殲敵王牌74師于孟良崮。後任代司令員,與譚震林等指揮過淮海戰役等著名戰役,殲敵55萬多人,劉伯承元帥認為,粟裕為我黨最優秀之将領。

18.徐海東(1900~1970)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湖北省大悟縣人,在陝北長期對頑固派作戰,曆任紅25軍軍長、紅十五軍團長,率部參加直羅鎮戰役,抗戰期間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率部參加“平型關大捷”,戰鬥時指揮344旅将士,将敵人分割在10裡狹溝内,展開白刃戰、肉搏戰,取得重大勝利。

19.黃克誠(1902~1986)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湖南省永興縣人。曆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政委、第四野戰軍副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内戰爆發前建議出兵東北,四平保衛戰時部隊防禦失利,黃克誠要求林彪主動撤出軍隊,表現出不俗的戰略眼光。

20.陳赓(1903---1961)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湖南省湘鄉縣人。1926年秋,被派到蘇聯學習,1927年初回國,8月參加南昌起義。曆任紅軍幹部團團長、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中國人民志願軍代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抗法援越軍事顧問。土地革命戰争期間率幹部團參加土城戰役,其軍事才能被毛澤東肯定:“陳赓能當軍長!”抗戰期間,指揮神頭嶺戰鬥、長樂村戰鬥、香城固戰鬥,給日軍重大殺傷,解放戰争期間,率部參加淮海戰役,後又參與指揮廣東戰役。後又參與創辦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21.譚政(1906~1988)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湖南省湘鄉縣人,曾擔任第四野戰軍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參與指揮遼沈戰役,是我黨我軍不可多得的軍隊政治工作人才。

22.肖勁光(1903-1989)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湖南長沙人,抗戰期間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解放戰争期間,任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第四野戰軍副司令員等職,率部指揮四保臨江,在遼沈戰役中負責圍困長春,後又指揮衡寶戰役,1950年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

23.張雲逸(1892-1974)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廣東文昌(今屬海南省)人。1929年12月,參與領導百色起義;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7軍軍長,參與創建右江蘇區,後又任新四軍第3支隊司令。解放戰争期間,任華東軍區副司令員。

24.羅瑞卿(1906-1978)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四川省南充人,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生。與楊得志、耿飚率部參與平津戰役,1959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65年受到林彪反革命集團誣陷,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種種迫害,林彪死後被平反。

25.王樹聲(1905~1974)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湖北省麻城縣人,參加了黃麻起義,後任西路軍副司令,參與過中原突圍。

26.許光達(1908~1969)

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将,軍事家,年齡最小的大将。湖南省長沙人,解放戰争期間任第一野戰軍第二兵團司令,參與指揮宜川戰役,取得重大勝利。文化大革命期間因所謂“二月兵變”被迫害緻死。

27.許繼慎(1901-1931)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安徽六安人。

28.蔡申熙(1906-1932)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湖南醴陵人。

29.段德昌(1904-1933)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湖南南縣人。

30.曾中生(1900---1935)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湖南資興人。

31.左權(1905---1942)

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湖南醴陵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後又轉入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曾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協助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1942年犧牲。

32.彭雪楓(1907-1944)

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河南鎮平縣人。

33.羅炳輝(1897-1946)

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被陳毅譽為“常勝将軍”,擅長遊擊戰術。雲南彜良縣人,土地革命戰争期間任紅12軍軍長,參與指揮過第三次反“圍剿”鬥争,抗戰時期任新四軍副軍長,1946年病逝。

34.黃公略(1898~1931)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湖南湘鄉人。

35.方志敏(1899---1935)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江西省弋陽縣人,發起過弋陽暴動,後任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1935年因敵人伏擊,兵敗被俘,犧牲時年僅36歲。

36.劉志丹(1903---1936)

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軍事家。陜西保安縣(今改名志丹縣)人。

古近

先秦

上古:黃帝

夏:禹

商:伊尹、商湯、盤庚、武丁、婦好(女)、商纣

周:呂尚(姜尚)、周公旦

鄭:姬寤生(鄭莊公)

齊:孫武(孫武長期在吳國任職)、孫膑、田忌、田單、管仲、田穰苴、匡章、田盼

魯:曹刿

晉:先轸、荀林父、趙盾、韓厥、趙鞅

秦:白起、司馬錯、王翦、範睢、尉缭、孟明視、樗裡疾、王龁、魏冉、蒙恬、王贲、章邯

趙:趙武靈王、趙奢、廉頗、李牧

魏:吳起、龐涓、樂羊、魏無忌

宋:墨子

吳:伍子胥、吳王阖闾

楚:楚武王、楚文王、楚莊王、沈諸梁、項燕

燕:樂毅、秦開

楚漢:項羽(項籍)、彭越

匈奴:冒頓單于

西漢

韓信、周勃、樊哙、周亞夫、蕭何、衛青、霍去病、曹參、陳湯、趙充國、英布、灌嬰、鄭吉、馮奉世

東漢

劉秀(漢光武帝)、鄧禹、馮異、吳漢、耿弇、馬援、班超、祭遵、窦憲、虞诩、皇甫規、張奂、段颎、朱儁、皇甫嵩

三國

魏國:曹操、司馬懿

蜀國:諸葛亮

吳國:周瑜、陸遜

西晉

杜預、羊祜、馬隆、王濬

東晉十六

前涼:謝艾

漢趙:劉淵、劉曜

後趙:石勒、張賓

冉魏:冉闵

前秦:王猛、苻登、鄧羌

後秦:姚襄、姚苌、姚興

東晉:祖逖、劉琨、陶侃、謝安、桓溫、王鎮惡、謝石、謝玄

前燕:慕容恪

後燕:慕容垂

後涼:呂光

南北朝

宋:劉裕、檀道濟

梁:梁武帝、韋睿、陳慶之、曹景宗、羊侃

陳:陳霸先

北魏:拓跋珪、拓跋焘、楊大眼、崔浩、葛榮、爾朱榮、堯雄

東魏:高歡、高敖曹

西魏:宇文泰、賀拔勝、元欣、李虎、李弼、于謹、獨孤信、楊忠

北周:宇文邕、韋孝寬

北齊:斛律光、高長恭、段韶

隋朝

高颎、賀若弼、韓擒虎、史萬歲、長孫晟、薛世雄、楊素、冼夫人(女)、張須陀

唐朝

李世民、李靖、郭子儀、張巡、李光弼、李孝恭、薛萬徹、薛仁貴、李勣、侯君集、李道宗、蘇定方、李嗣業、李晟、渾瑊、李愬、劉仁軌、高仙芝、颉利可汗(突厥)、松贊幹布(吐蕃)、張議潮

五代十國

後梁;朱溫、王彥章、龐師古、葛從周

後唐:李存勖、郭崇韬、李嗣源、高思繼、周德威、夏魯奇

契丹:耶律阿保機、耶律休哥

後周:郭威、柴榮、張永德、李筠

吳國:楊行密、柴再用

南唐:林仁肇

南漢:蘇章

北宋

趙匡胤、趙普、曹彬、潘美、楊業、呼延贊、李繼隆、狄青、種世衡、種師道、楊延昭

遼:耶律德光、蕭綽(女)、耶律隆運、耶律休哥、耶律斜轸

西夏:李繼遷、元昊、野利旺榮、野利遇乞、仁多唆丁、仁多保忠、嵬名令公、籍辣思義

西遼:耶律大石

南宋

嶽飛、韓世忠、宗澤、曲端、劉锜、虞允文、辛棄疾、孟珙、文天祥、吳玠、吳璘、餘階、張世傑

金朝

完顔阿骨打、完顔宗翰、完顔宗弼(金兀術)、完顔合達、完顔陳和尚

蒙古

成吉思汗、忽必烈、史天澤、蒙哥、旭烈兀、郭侃、拔都、木華黎、綦公直、博爾術、哲别、伯顔、張弘範、王保保(擴廓帖木兒)、明玉珍、帖木兒、也先、達延汗、俺答汗、林丹汗、葛爾丹、郭寶玉

明朝

朱元璋、徐達、常遇春、劉基、李文忠、陳友諒、朱文正、馮勝、藍玉、沐英、常茂、徐輝祖(徐達之子)、鄧愈、朱棣、姚廣孝、張玉、朱能、張輔、于謙、胡宗憲、李成梁、戚繼光、俞大猷、譚綸、李如松、陳璘、劉綖、鄧子龍、王守仁、熊廷弼、袁崇煥、孫傳庭、盧象升、孫承宗、秦良玉(女)、李定國、鄭成功

清朝

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衮、吳三桂、洪承疇、豪格、阿濟格、鳌拜、施琅、玄烨、福全、費揚古、薩布素、彭春、年羹堯、嶽鐘琪、阿桂、福康安、渥巴錫、兆惠、胡林翼、彭玉麟、左宗棠、曾國藩、劉銘傳、馮子材、張國梁、陳國瑞、僧格林沁、聶士成、劉永福、丘逢甲、林則徐

太平天國:石達開、李秀成、陳玉成

民國

黃興、孫立人、薛嶽、蔡锷、袁世凱、徐樹铮、吳佩孚、楊增新、衛立煌、宋希濂、傅作義、張作霖、張學良、宋哲元、杜聿明、蔣百裡、張自忠、李宗仁、白崇禧、楊傑、王耀武、李玉堂、葉挺、胡琏、關麟征、陳明仁、廖耀湘、蔣介石、孫傳芳、胡宗南

國外

意大利(古羅馬)

蓋烏斯·尤利烏斯·恺撒

主要戰績:高盧戰争

波斯帝國

居魯士大帝

主要戰績:開創波斯帝國

大流士一世

主要戰績:希波戰争

美國

喬治·華盛頓

主要戰績:美國獨立戰争

尤裡西斯·辛普森·格蘭特

主要戰績:維克斯堡戰役

林肯

主要戰績:南北戰争

羅伯特·愛德華·李

主要戰績:葛底斯堡戰役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

主要戰績:諾曼底登陸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主要戰績:西西裡登陸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主要戰績:菲律賓戰役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主要戰績:太平洋戰争

英國

霍華德

德雷克

主要戰績:無敵艦隊之戰

克倫威爾

主要戰績:納西比戰役

沃爾夫

主要戰績:亞伯拉罕平原戰役

馬爾伯勒公爵

主要戰績:布倫海姆戰役

納爾遜

主要戰績:特拉法爾加海戰

亞瑟·韋爾斯利(威靈頓)

主要戰績:維多利亞戰役,滑鐵盧戰役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

主要戰績:阿拉曼戰役

俄羅斯(蘇聯)

彼得一世

主要戰績:波爾塔瓦戰役

葉卡捷琳娜女皇

亞曆山大·蘇沃洛夫

主要戰績:俄土戰争

米哈伊爾·庫圖佐夫

主要戰績:1812年俄羅斯衛國戰争(抗擊拿破侖的法軍)

弗拉基米爾·伊裡奇·列甯

主要戰績:蘇俄内戰

托洛茨基

主要戰績:蘇俄國内戰争時粉碎白衛軍的叛亂、蘇聯紅軍的締造者,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約瑟夫·斯大林

主要戰績:察裡津保衛戰、蘇德戰争

朱可夫

主要戰績: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會戰、列甯格勒會戰

華西列夫斯基

主要戰績:斯大林格勒戰役、遠東戰役

羅科索夫斯基

主要戰績:庫爾斯克會戰

法國

查理大帝

主要戰績:法蘭西擴張戰争

杜倫尼

主要戰績:三十年戰争系列戰役

孔代親王

主要戰績:三十年戰争系列戰役

維拉爾公爵

主要戰績:馬爾怕拉凱戰役,德蘭戰役

薩克斯伯爵

主要戰績:豐特努瓦戰役

拿破侖·波拿巴

主要戰績:馬倫哥戰役,裡沃利戰役,烏爾姆戰役。奧斯特裡茨戰役,耶拿戰役,弗裡德蘭戰役,瓦格拉姆戰役

福煦

主要戰績:馬恩河會戰

霞飛

主要戰績:馬恩河會戰、凡爾登戰役

古巴

菲德爾·卡斯特羅

主要戰績:古巴革命戰争

馬其頓帝國

亞曆山大大帝

主要戰績:亞曆山大東征

迦太基(今突尼斯)

漢尼拔

主要戰績:坎尼戰役

德國

腓特烈大帝

主要戰績:七年戰争

歐根親王

主要戰績:貝爾格萊德戰役

毛奇

主要戰績:色當戰役

隆美爾

主要戰績:北非戰争

曼施坦因

主要戰績:法蘭西戰役

古德裡安

主要戰績:波蘭戰役

日本

織田信長:

主要戰績:桶狹間合戰

豐臣秀吉:

主要戰績:統一日本

武田信玄

主要戰績:川中島合戰

上杉謙信

主要戰績:川中島合戰

德川家康

主要戰績:關原合戰、統一日本

西鄉隆盛

主要戰績:戊辰戰争

桦山資紀

主要戰績:甲午海戰

東鄉平八郎

主要戰績:對馬海戰

山本五十六

主要戰績:珍珠港事件

委内瑞拉

西蒙·玻利瓦爾

主要戰績:拉丁美洲解放戰争

阿根廷

何塞·德·聖馬丁

主要戰績:拉丁美洲解放戰争

朝鮮——韓國

金日成

主要戰績:中國東北對日遊擊戰争、朝鮮戰争

全奉準

主要戰績:甲午農民戰争

李舜臣

主要戰績:露梁海戰

土耳其

穆罕默德二世

主要戰績:君士坦丁堡之戰

蘇萊曼一世

主要戰績:貝爾格萊德之戰

凱末爾

主要戰績:伊茲密爾會戰

阿拉伯帝國

艾布·穆斯林

主要戰績:怛羅斯之戰

薩拉丁

主要戰績:開創阿尤布王朝

越南

吳權

主要戰績:白藤江之戰

以色列

戴維·本-古裡安

主要戰績:第一次中東戰争

印度

阿育王

主要戰績:統一印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