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

負荊請罪

漢語成語
負荊請罪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出自《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該成語意思是背着劑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用于賠禮道歉的場合。在句中一般用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
    中文名:負荊請罪 外文名: 拼音: 近義詞: 反義詞: 用法:褒義,謂語 結構:綜合式 發生時代:戰國時代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發生地:河北省邯鄲市回車巷 相關人物:廉頗、蔺相如 相關典故:《将相和》 來源:《史記》

釋義

意思是背着劑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用于賠禮道歉的場合。

相關典故

蔺相如因多次為國争譽立功,被封為上卿,位于大将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别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這話傳到了蔺相如的耳朵裡,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着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将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将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着廉将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争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蔺相如門上請罪。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兩人結為生死之交,趙國将相和睦,國勢大振。

将相和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别的國家。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叫蔺相如的,他勇敢機智,也許能解決這個難題。

趙王把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麼辦。

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願意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别的辦法,隻好派蔺相如帶着和氏璧到秦國去。

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秦王聽他這麼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後退了幾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着,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秦王隻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秦王沒有辦法,隻得客客氣氣地把蔺相如送回趙國。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渑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蔺相如認為對趙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蔺相如随行。大将軍廉頗帶着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做好了抵禦秦兵的準備。

趙王到了渑池,會見了秦王。秦王對趙王說:“聽說你鼓得一手好瑟,能為大家展示一下嗎?”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渑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隻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沒法,隻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渑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王沒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隻好讓趙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别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這話傳到了蔺相如耳朵裡,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着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蔺相如怕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将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将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着廉将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争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于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蔺相如門上請罪。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列傳全文

廉頗者,趙之良将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将,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缪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将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賢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

于是王召見,問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曰:“秦強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甯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趙王悉召群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于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複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迳道亡,歸璧于趙。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于庭,引趙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自缪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故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镬。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于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 年複攻趙,殺二萬人。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于西河外渑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裡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渑池。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禦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禦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鹹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廉頗曰:“我為趙将,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于是舍人相與谏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廉頗同列,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請辭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将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雖驽,獨畏廉将軍哉?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将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殺奢。奢因說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②,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于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秦伐韓,軍于阏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于穴中,将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将,救之。

兵去邯鄲約三十裡,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谏者死。”秦軍軍武安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複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國三十裡而軍不行,乃增壘,阏與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與五十裡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曆請以軍事谏,趙奢曰:“内之。”許曆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将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許曆曰:“”趙惠文王賜奢号為馬服君,以許曆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蔺相如同位。

後四年,趙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趙使廉頗将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将耳。”趙王因以括為将,代廉頗。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④。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趙王不聽,遂将之。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書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将,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④,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将,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于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願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決矣。”括母因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随坐乎?”王許諾。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将白起聞之,縱奇兵,詳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衆遂降秦。

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謀,曰“趙壯者盡于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趙使廉頗将,擊,大破燕軍于鄗,殺栗腹,遂圍燕。燕割五城請和,乃聽之。趙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

廉頗之免長平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及複用為将,客又複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籲!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趙使廉頗伐魏之繁陽,拔之。

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其明 年,趙乃以李牧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

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于秦兵,趙王思複得廉頗,廉頗亦思複用于趙。趙王使使者視廉頗尚可用否。廉頗之仇郭開多與使者金,令毀之。趙使者既見廉頗,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趙使還報王曰:“廉将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王以為老,遂不召。

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将,無功,曰:“我思用趙人。”廉頗卒死以壽春。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将也。常居代雁門,以備匈奴。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牛飨士,習騎射,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辄入收保,不敢戰。如是數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将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歲餘,匈奴每來,出戰。出戰,數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複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複強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

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願一戰。于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趙悼襄王元年,廉頗既亡入魏,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龐煖大破燕軍,殺劇辛。後七年,秦破殺趙将扈辄于武遂,斬首十萬。趙乃以李牧為大将軍,擊秦軍于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将桓。封李牧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擊破秦軍,南距韓、魏。

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禦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将顔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罷司馬尚。後三月,王翦因急擊趙,打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将顔聚,遂滅趙。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難也,處死者難。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勢不過誅,然士或怯懦而不敢發。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其處智勇,可謂兼之矣!!!

同名課文(戲劇)(配五年級上冊語文北師大版)

時間:戰國時代。

地點:蔺相如的府邸。

人物:

蔺相如:趙國的上卿。

廉頗:趙國的大将軍。

韓勃:蔺相如的門客。

李延:蔺相如的門客。

第一幕

幕啟。蔺相如正在聚精會神地讀書,旁邊站着的韓勃氣呼呼的,好像受了許多委屈。]

韓勃:(氣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軍一再擋我們的道,太欺負人了,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蔺相如:(笑笑)韓勃,幹嗎這麼生氣?

韓勃:大人,您是趙國的上卿,職位比廉将軍高,為什麼那麼怕他呢?

蔺相如:(依然笑笑)我并不是怕他。

韓勃:剛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讓廉将軍的車子嗎?要是我呀,才不讓他呢!

蔺相如:還是以和為貴嘛。

韓勃:(不滿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為什麼變得這樣怕事。想當年,秦王那麼厲害,您毫不懼怕,針鋒相對地跟他鬥,唇槍舌劍,寸步不讓,多解氣!

蔺相如: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将軍嗎?

韓勃:(不解地)那麼大人為什麼好幾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見到廉将軍嘛!

蔺相如:韓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軍鬧翻了,後果将會怎麼樣?這一點你想過沒有?

韓勃:(若有所悟地)唔,原來是這樣!對,對,大人您做得對!

幕落。

第二幕

幕啟。幾天以後。蔺相如在客廳踱步。一會兒,韓勃匆匆走上。

韓勃:(緊張地)大人!大人!

蔺相如:什麼事?

韓勃:廉将軍來了!

蔺相如:(奇怪地)什麼,廉将軍來找我?

韓勃:廉将軍他沒穿上衣,還背着一根荊條呢。

蔺相如:快請廉将軍進來!

韓勃:是!

韓勃下,一會兒工夫領廉頗上。

蔺相如:(迎上去)廉将軍!

廉頗趕忙跪下來。

蔺相如:(吃驚地)哎呀,廉将軍,您這是——

廉頗:蔺大人,請您用這根荊條狠狠地抽我一頓吧。

蔺相如:(連忙取下荊條扔在一邊,伸手去扶廉頗)廉将軍,别這樣,快請起,快請起。

廉頗:(不肯起來)蔺大人,我實在對不住您。

蔺相如:(雙手扶起廉頗)請起來,廉将軍,請起來吧。

廉頗:大人,請您寬恕我這個老邁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現 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過錯。

蔺相如:過去的事就别提了。

廉頗:蔺大人,最初我還以為您怕我哩,後來經人提醒,才明白您這樣做完全是為我們趙國着想。您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蔺相如:哈哈哈,廉将軍,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實在太高興了!韓勃,快叫人準備筵席,我要跟廉将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

韓勃應聲下。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頗披上,兩人緊緊地拉着手,坐下來親密地交談着。

幕落。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七個大國,它們是秦、楚、燕、韓、趙、魏、齊,曆史上稱為“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秦國最強大。有一次,趙王得到一塊價值連城的玉璧——和氏璧,秦王想憑強權奪得這塊玉。趙王派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蔺相如見了秦王,憑着機智和勇敢,完璧歸趙。

後來,蔺相如為趙國接連立功,趙惠文王十分信任他,拜他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頗之上。

趙王這麼器重蔺相如,可氣壞了當時的大将軍廉頗。他很不服氣地說:“我為趙國出生入死,打下大片江山,難道不如蔺相如嗎?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我要是碰着蔺相如,就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麼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蔺相如耳朵裡。他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後碰着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着點兒,不要和他們争吵。有一次他自己坐車出門,遠遠看着廉頗從前面來了,就叫馬車夫把車子趕到小巷子裡,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蔺相如這麼讓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經常嘲笑蔺相如的手下。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将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着他,讓着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裡啦!這麼下去,我們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将軍跟 秦王相比,哪一個 厲害呢?”大夥兒說:“那當然是 秦王厲害。”蔺相如說:“天下的諸侯都 怕秦王。可是為了保衛趙國,我敢當面責備他。怎麼我見了廉将軍倒反怕了呢。因為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趙國,就因為有我和廉将軍兩人在。要是我們兩人不和,秦國知道了,就會趁機來侵犯趙國。你們想想,國家大事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

蔺相如手下的人 聽了這一番話,非常感動,以後看見廉 頗手下的人,都小心謹慎,總是 讓着他們。蔺相如的這番話,後來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感到十分慚愧。于是,有一天他裸着上身,背着荊條,跑到蔺相如的家裡去請罪。說:“我是個粗魯人,見識少,氣量窄,我隻顧着自己的面子,把國家的安危都丢到一邊了,我實在沒臉來見您。請您責打我吧。”蔺相如趕緊把荊條扔在地上,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請他坐下,對他說:“咱們兩個人都是趙國的大臣。将軍能體諒我,我已經萬分感激了,怎麼還來給我賠禮呢。”

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 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

後來人們根據廉頗向蔺相如請罪這件事總結出“據荊請罪”這個成語,表示誠心向人認錯賠罪廉頗小傳。

廉頗是趙國優秀的将領。趙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頗率領趙軍征讨齊國,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被封為上卿,他以勇氣聞名于諸侯各國。後來,廉頗居功自傲,不服蔺相如位居其上。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廉頗親自向蔺相如請罪,和蔺相如成了生死之交。

趙惠文王二十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二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廉頗攻魏,攻陷防陵,安陽二座城池。此時的趙國一度強盛,使得秦國在十年内不敢攻打趙國。

前260年,秦趙之間圍繞着争奪上黨地區發生了戰争。廉頗根據敵我形勢,隻守不攻,最後秦國使用離間計,趙王讓趙括替廉頗,終于導緻長平慘敗,趙損兵四十五萬。

後來,趙王聽信了奸臣郭開的讒言,解除了廉頗的軍職,再也沒有被重用。這緻使這位為趙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一代名将,抑郁不樂,最終死在楚國的壽春。

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記載;趙國大将廉頗與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處處表示退讓。“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将軍寬之至此也。’”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在句子一般用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于賠禮道歉的場合。

運用示例

當代作家、史學家郭志坤《成語裡的中國通史·上》:廉頗的“負荊請罪”,廉頗與蔺相如間的“将相和”,以及之後的“刎頸之交”,成為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經典。 

中國國學節目主持人小雨《國學經典文庫系列:小雨姐姐說成語》:一個人難免會犯錯,犯錯之後如果有負荊請罪的勇氣,必定能得到他人的原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