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草

行草

漢語詞語
行草,是一個漢語詞彙,是指一種介于行書、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和書法風格,可以說是行書的草化或草書的行化。例句:後潛心研究漢代簡書,以行草飛動圓勁的筆觸,寫莊重醇厚之體,形成了具個性的草隸,為書界所公認。字體偏行草,又蘊含點正楷的味道,勾打的很急,撇拉的很長,點則力透紙背,足可見書寫者當屬那種性格浮躁驕狂功利心極強的腹黑之徒。
    中文名:行草 外文名: 拼音:xíng cǎo 近義詞: 反義詞: 分類:書法藝術形式 産生年代:東漢末年 相似詞:風行草偃

解釋

(1)介于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體。

宋蘇轼《郭熙畫秋山平遠》詩:“為君紙尾作行草,烱如嵩洛浮秋光。”

明趙宧光《金石林緒論》:“行草,如二王帖中稍縱體,孫過庭《書譜》之類皆是也。”

陳衍《元詩紀事·沉貴》:“﹝溫日觀﹞酒酣興發,以手潑墨,然後揮筆,迅于行草,收拾散落,頃刻而就。”

(2)行書與草書的并稱。

唐張懷瓘《六體書論》:“子敬不能純一,或行草雜糅,便者則為神會之間,其鋒不可當也。”

宋陸遊《作字》詩:“整整複斜斜,翩如風際鴉。書成半行草,眼倦正昏花。”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原書》:“由秦分而變漢分,自漢分而變真書,變行草,皆人靈不能自已也。”

詞語分解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百裡者半九十。行雲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遠自迩。出外時用的:行裝。行箧。行李。流通,傳遞:行銷。風行一時。從事:進行。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

造句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隸楷行草美名遠揚,詩經論語堪稱國粹,唐詩宋詞萬古流芳,外邦亦來學中文,我中華兒女怎能不将中國話,行中國書,寫中國字,揚中國名。n2、魏晉六朝行草尺牍獨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現絕非偶然。

3、敦煌遺書中行草書法的研究,對中國書法史和敦煌學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積極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