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羊肉

藏書羊肉

江蘇省蘇州市的特色小吃
藏書羊肉是江蘇省蘇州市的一道特色小吃,屬于蘇菜-蘇幫菜;該菜品曆史悠久,以其獨特的燒煮技藝,烹調成各式羊肉菜肴,燒煮而成,白燒以湯色乳白,香氣濃郁,肉酥而不爛,口感鮮而不膩。在蘇州木渎鎮藏書辦事處(原藏書鎮)特産中,最具盛名的當推“藏書羊肉”。藏書羊肉曆史悠久,以其獨特的燒煮技藝,烹調成各式羊肉菜肴,因其肉香湯鮮、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深受人們喜愛,是冬令進補佳品,成為傳統的蘇州地方風味小吃而風靡江南。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繼承和發展,使其形成著名品牌,1997年經國家商标局正式注冊為“藏書羊肉”,實現産業化經營。[1]
  • 中文名:藏書羊肉
  • 外文名:
  • 分類:蘇菜
  • 口味:香氣濃郁
  • 主要食材:羊肉

菜品源流

曆史起源

起源一

木渎鎮藏書辦事處(原藏書鎮)地處蘇州西郊丘陵地帶,境内群山綿延,植被豐富,有得天獨厚适宜養羊的自然生态環境。羊肉最早是農山羊基地家秋收後因勞累體乏作為進補食品,或宴請親朋好友的農家菜肴。因味道極佳,深得城裡人喜歡,故漸變為進城開店經商。

起源二

早在明清時代,穹窿山麓農民就有從事殺羊、燒羊肉、賣羊肉的副業,一般都以擔賣或攤賣為經營方式    ,清末才開始到蘇州城裡開店設坊(俗稱“羊作”),光緒二十二年,藏書鄉周家場周孝泉到蘇州醋坊橋畔開設了城内第一家堂吃的“升美齋”羊肉店,宣統後分别在都亭橋、臨頓路兩處開設“老義興”和“老協興”羊肉店。民國時期進城開羊作逐漸增多,在道前街、鴨蛋橋、婁門塘等多處開出了“老源興”、“新德和”等頗有名氣的店堂。抗戰勝利後,在善人橋也開出小鎮第一家羊作——勝利羊肉店。建國初仍以個體經營,公社化後,以大隊組織經營,在蘇州石路、臯橋、太監弄、東中市、宮巷等繁華商業區開設10餘家集體羊肉店。每逢秋冬之交,古城内外羊肉店便紛紛開張,店堂一般沿街而設,不講排場,鍋竈立于店面,香氣散至街坊,吸引衆多食客,“羊湯勿鮮勿要銅钿”成為衆人贊語,聲名鵲起,享有盛譽。

讀音讀法

在蘇州年輕人的嘴裡,藏書羊肉除了美味,其發音卻多有争議。有的人念“zàng”,有的人念"cáng"。但是到底是怎麼念的呢。在老蘇州人的嘴裡,吳語蘇州話念"zaon陽平(223)"是肯定沒錯的,但是普通話該如何念,這要說到一個故事。

西漢年間,會稽吳(今藏書境内)人朱買臣出身貧寒,靠上山樵柴賣薪度日。朱買臣好讀書,即使擔柴行走于阡陌之間也不忘詩文,搖頭晃腦吟而誦之,常遭村民的側目和奚落。妻子多次勸告,朱買臣我行我素;妻子忍無可忍,要朱把自己休了,朱買臣勸慰道:别看我落拓,50歲時我一定會做官的,讓你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為避免妻子将書撕毀,朱買臣便将書簡藏于山上大石底下。又忍了幾年,妻子見他積習難改,家中四壁徒然,做官無望,便離他而去,另嫁他人。朱買臣50歲那年,在同鄉嚴助的引薦下,為漢武帝器重,任命為中大夫。在平定東越動亂中獻計獻策,立下功勳,又被任命為會稽郡太守。朱買臣衣錦還鄉,進入吳縣境内,看到前妻,便把前妻夫婦倆安排在衙府後園居住,供給食宿。一月後,前妻不知何故投缳自盡。就因為前妻不明不白的死,後世便有諸多版本來演繹朱買臣及其前妻的故事,如戲文“馬前潑水”,又如成語“覆水難收”,家喻戶曉。

有感于朱買臣貧賤不移、苦讀終成的故事,又為了激勵後學,便有人為他專門修建了一座藏書廟,以示紀念。藏書地名也便由此。

典故記載

《本草綱目》有:“羊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益腎氣;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豁止喘”。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冬季常吃羊肉可增加人體消化酶,保護胃壁,幫助消化,修補胃粘膜,并有抗衰老和護膚功效。常吃羊肉對肺結核、氣管炎、哮喘、産後氣血兩虛、腰膝酸軟等虛寒病症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早在明、清時期,地處蘇州西郊的藏書鎮,境内群山綿延,植被豐富,有得天獨厚的适宜養羊的自然環境,當地就有農民從事養羊、殺羊、燒羊、賣羊肉的行當,一般都以擔賣或攤賣為主,直到清末才開始在蘇州城裡開店經商,俗稱“羊作”。據鄉志記載,光緒22年,藏書周家場(今興奮村)的周孝泉曾在蘇州醋坊橋畔開設城内第一家堂吃的“升美齋”羊肉店。宣統後都亭橋和臨頓路兩處又開設了“老義興”和“老協興”羊肉店。民國之後,藏書的羊肉店逐漸多了起來,在道前街、鴨黛橋一帶有不少的羊肉店。

“藏書羊肉”始于明清時期,曆經數百年長盛不衰,名揚江浙滬等地。每逢秋冬,遍布街頭巷尾的大小羊肉店(館)羊肉飄香,食客絡繹不絕。但長期以來,分散于各地的藏書羊肉店主推的一直是羊湯,即使是“大本營”藏書鎮上的羊肉店,羊肉烹饪方法也比較簡單,主要以傳統的紅燒和自煮為主。為提升藏書羊肉品質,培育經典菜肴,促進“藏書羊肉”特色化、品牌化、産業化,藏書鎮舉辦“藏書羊肉”美食烹饪大獎賽。

藏書羊肉出名全在烹調方法獨特,秘方世代相傳,所以羊肉細嫩滑口,羊湯鮮美潤熱,香氣四溢。藏書羊肉選用的是放養爬坡的山羊,最大加工特色是去除了讓人掩鼻的腥膻味。烹調時隻放鹽不加輔料,将一隻羊身切成4-6大塊,旺火燒開,然後撇去浮沫“出水”,放在清水中清洗(稱為“出水”),再清除鍋底的沉渣(當地稱為“割腳”),然後将羊肉重新入鍋再放在原湯内,旺火燒煮3小時以上,其間大、中、小火都要拿捏得當,待肉爛湯濃後即出鍋拆骨,裝至特制的方形或圓形盆内。當地人用羊肉可以做出4050種菜肴組成的“全羊宴”,紅燒、脆皮、爆炒、燒烤,不一而足。

相關傳說

傳說一

藏書人燒羊肉有個與衆不同的地方,就是把羊肉放在木桶鍋裡燒煮的,燒出來的味道就是特别鮮美。那麼這個祖祖輩輩留下來的規矩是怎麼來的呢 ,講起它還有一段傳說哩。

很久很久以前,在藏書善人橋塘灣裡,有個叫姚木碗的人。他以車制木玩具為業,因為經常車制木碗,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們把他的真名忘記了,人人都叫他姚木碗。有一次,他家中車制玩具的木料用完了,就像過去一樣拿了斧頭到穹窿山上去砍伐木頭。他攀到山上往前走,看到大樹底下有兩個白胡子老人在下棋,棋盤放在一段粗大的樹木上。姚木碗覺得很好奇,這兩位老人為什麼不在家裡下棋,而偏要攀到這麼高的山上來下呢。他就靜靜地在旁邊觀看。隔了半個時辰,突然有個老人發現了他,就對他說:“你是什麼人,你看的時間很長了,快回家吧。”說完,一陣清風吹過,姚木碗眨了眨眼睛,等到睜開眼,兩位老人和棋盤都已經無影無蹤,隻留下了那段放棋盤的樹木。姚木碗十分驚奇,等他想起上山來砍樹的事,趕快尋找那把斧頭,不料斧頭柄已經爛掉了,隻剩下了一段鏽鐵。樹砍不成了,回去怎麼辦,他就把老者下棋的那段木頭想法背了回去。他到家一看屋都塌了,不遠處墳墓的墓碑上寫着他家人的名字。後來他遇到幾位老人,姚木碗就把自己的經過說了,老人告訴他說:你在山上半個時辰,世上已經過了百年。你遇到仙人了。

姚木碗想自己背回來的那段樹木是仙人用過的,也舍不得做玩具了。他車了好多木菜碗送給左右鄰居,大家都說放了菜,吃起來味道很鮮美。這時候有一位賣羊肉湯的後生,頭腦很靈活的,就請姚木碗把剩下的木頭做了一隻木桶鍋來燒羊肉,結果燒出的羊肉果然鮮美無比,大家紛紛來買他家的羊肉湯,讓他賺了不少錢。于是當地以賣羊肉湯為生的村民,也都學他的樣子用木桶鍋燒羊肉,燒出的羊肉湯味道也很鮮美。

傳說二

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美女西施這天從井中突然發現自己的臉色有點黃,便哭天喊地地耍起了“美人瘋”。吳王夫差心裡那個急呀,恨不得從月亮上扯下一片光輝貼上美人的臉。一位姓李的大臣想到了羊脂羊奶能“白臉”的好處,當即供奉出家裡剛煮的一大鍋羊湯,請西施以此美白香腮和玉指。數天後,美女的臉上泛起了容光。

于是,藏書羊肉作為吳國的國寶,從那個時候便興旺起來。

自稱為那位大臣後人的小李,每每寒風乍起的時候,他在自個飯館的門口支起大鍋,用木柴把火燒得旺旺的,将剁成幾大塊的羊肉放進鍋裡和蘿蔔一起煮。為防止羊肉被燒糊,他總是先在鍋底墊上一個木頭架子,讓羊肉安安穩穩地擱在上面完成由生變熟的過程。鍋裡的湯水煮沸後,他用勺子去掉一層層的沫,再往裡面放入适量的鹽、酒等等調料。經過一個晚上焖燒的羊肉,色白無瑕、口感細膩,食客們美稱為“打耳光也不肯放”。店堂裡整天是顧客盈門,叫作“地不分南北,客不管東西”,大家邊盡享用羊肉美食,邊聆聽着小李關于他上代、或者上上代向美人供奉藏書羊肉羊湯的故事。當然,沒人會對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皺一下眉。每當這個時候,小李總是笑着,快捷着一雙手,一碗碗地往羊湯裡添加剁得細細的蒜葉,用他的說法,這叫做一個“夠味”。

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後,藏書羊肉經營業不斷發展。經營人數劇增,區域範圍不斷擴大,足迹遍及蘇州(包括四縣一市)、無錫、常州、上海、浙江嘉興等地區大中城市及各鄉鎮集市。

吳中區委、區政府把挖掘、開拓、創新、發展“藏書羊肉”,列為全區農業産業化的“六個一”工程之一,出台了“藏書羊肉産業發展規劃”,實施了一系列紮實有效的措施,為“藏書羊肉”創造了極為有利的發展環境。

2004年7月,一個以産業為紐帶,市場為基礎,農民自願參加的行業合作組織—蘇州市“藏書羊肉”産業協會,經吳中區民政局社團登記批準,正式成立。

為了做大做強“藏書羊肉”餐飲品牌,富民強鎮,通過政府規劃、民營資本參與的方式,建起了長達1公裡的“藏書羊肉”美食一條街,集聚了30多家羊肉餐飲店,成為蘇州羊肉美食的集中消費區。與此同時,還建成了江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山羊交易市場,實行集中交易、集中檢疫、集中屠宰,還與河北、山東、内蒙等山羊産地建立了穩定的供貨合作關系。在此基礎上,還鼓勵發展羊肉深加工,拓展藏書羊肉産業鍊,本地生産的“藏書羊肉”真空包裝系列産品已初具規模,品種有羊肚、羊鞭、紅燒羊肉、紅燒羊腿、羊肉水晶糕、清蒸羊肉、清蒸羊蹄、羊肉蘆粽等,突破了傳統消費的季節和形式的限制,豐富了“藏書羊肉”美食文化。

為了進一步提高“藏書羊肉”的品牌知名度,2005年,我鎮舉辦了首屆“藏書羊肉”美食節,政府搭台,百姓唱戲,以羊為媒,緻富一方,從此,“藏書羊肉美食文化節”成為吳中區乃至蘇州市一項重要的美食佳節。

2007年9月22日,“第四屆全國羊業發展大會暨首屆中國羊肉美食節”在木渎鎮隆重舉行,這是全國羊業發展大會首次将舉辦地從畜牧業産區轉移到消費區。這次節慶由中國畜牧業協會主辦,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以及14個省市的經營者歡聚木渎,産銷對話,共商羊業發展大計,為“藏書羊肉”走向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期間,通過美食結對、菜肴展示、技能比賽等活動,創新了 “藏書羊肉”菜肴品種,開拓了經營者的視野,提高了廚師的烹饪技能。特别是舉辦了“盛世羊業、和諧木渎”大型文藝演出,以羊文化為主線,多角度展現了“藏書羊肉”的産業潛力和文化特征,通過在央視七套黃金時段播出,大大提升了“藏書羊肉”的品牌魅力。

發展現狀

四百多年來,藏書羊肉以其獨有的烹調技藝,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羊肉美食文化,肉香湯鮮、味美可口、富有營養,深受人們的喜愛。從2002年到2012年,在吳中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培植下,藏書羊肉美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斷拓展,藏書羊産業的發展正在呈現快速發展的态勢。藏書人在江、浙、滬各地開辦羊肉湯館和餐館已達1600多家,從業人員達5000多人,年營業額超過3億元。“藏書羊肉全羊宴”已被收入《中國蘇州菜》、《中國名菜大典》等美食典籍。2007年,藏書地區總消費活羊和羊胴體60萬頭,羊附件500噸。

交易市場

藏書山羊交易市場為民營股份制合作企業,地處吳中區木渎鎮蘇州繞城高速公路光福出口處209省道藏書段,交通十分便捷。市場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規劃總投資660萬元,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292萬元,建築面積 5820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2400平方米,屠宰車間600平方米,冷1000平方米,生活、辦公配套設施1600平方米,其它220平方米。主要從事活羊、速凍羊肉、内髒附件批發零售(兼營生豬、家禽批發),以及羊皮、羊腸收購、屠宰加工。建場以來市場交易活躍,交易量不斷上升,2005年活羊交易 12.8萬頭,速凍羊肉批發2964噸,屠宰活羊4萬多頭,羊皮收購10萬張,交易金額1.2億元,2006年交易山羊60萬頭,速凍胴體羊肉達5000 噸及山羊附件數百噸,交易總額達4億元。

藏書羊糕

清朝光緒年間,在蘇州臯橋頭經營食品的小店很多,賣豬頭肉、賣牛肉、賣糕團馄饨的都有,這條街香噴噴的。

在藏書周家坊有個周老伯,原來在善人橋開了一家羊肉店,生意十分興隆。當他聽說蘇州臯橋頭的吃食店非常興旺,也想到這裡來賣羊肉湯。有一天北風呼嘯,天陰沉沉的,天氣十分寒冷,他到了臯橋頭一看人頭擠擠,根本沒有空隙的地方讓他放個爐子,鍋裡的羊肉已經凍成了一塊。他心裡有點着急,就挑着擔子往前擠,結果在人當中進也不是退也不是,被擠得進退兩難。

這個時候一陣鑼聲響起,周老伯隻見一隊當差拿了木棍,打開了一條通道,一頂轎子在當差的保護下迎面而來,待隊伍走過他就緊緊跟在後面,不料被當差發現了,飛起一腳就把羊肉擔踢翻了,凍了的羊肉滾了一地。當官的從轎子裡出來,問周老伯這是什麼東西,周老伯心中十分憤怒,隻是不敢發作,表面上還裝着十分恭敬的樣子,說:“老爺,這是藏書羊肉湯”。“胡說,    怎麼是湯,分明是糕”。當官的說。周老伯知道當官的最愛拍馬奉承上司,喜歡高升。因為“糕”和“高”又是同音,就連忙附和着說“是糕是糕”,當官的聽了很高興,就不找他麻煩了,并說:“藏書羊糕這個名字很好,讓我來嘗一下”。周老伯忙從鍋裡殘剩的凍羊肉裡挖了一小塊,遞給當官的,官老爺一吃贊聲不斷:“味道真美”。并命令周圍的人讓出一塊地方,讓周老伯擺個攤。于是周老伯一邊搭起攤子,一邊喊“藏書羊糕,快來買藏書羊糕”,一會兒,凍成塊的羊肉湯都賣完了,大家吃了都說好吃。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藏書賣羊肉的村民聽說後都紛紛效仿賣起羊糕來。羊糕的美味就這樣傳了一百多年。

菜品種類

藏書羊肉以活殺山羊為原料,以白燒羊肉、羊肉湯、羊糕和紅燒羊肉為主要品種,運用傳統獨特的烹饪技藝燒煮而成,白燒以湯色乳白,香氣濃郁,肉酥而不爛,口感鮮而不膩,常食不厭而聞名,又推出“全羊宴”等特色系列萊肴。品種達30餘種,分冷盆類、熱炒、燒烤類、湯類、點心類等。

上一篇:六十年代

下一篇:南越王宮博物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