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疊紀

三疊紀

地質時代
三疊紀是2.51億至2.01億年前的一個地質時代,它位于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1]海西運動以後,許多地槽轉化為山系,陸地面積擴大,地台區産生了一些内陸盆地。這種新的古地理條件導緻沉積相及生物界的變化。古氣候方面,三疊紀初期繼承了二疊紀末期幹旱的特點;到中、晚期之後,氣候向濕熱過渡,由此出現了紅色岩層含煤沉積、旱生性植物向濕熱性植物發展的現象。植物地理區也同時發生了分異。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标志。雖然這段時間的岩石标志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确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其誤差在正負數百萬年。
  • 中文名:三疊紀
  • 外文名:Triassic period
  • 别名:
  • 時間範圍:
  • 起始時間:公元前2.5億
  • 延續時間:5000萬年

基本簡介

三疊紀(Triassic period)是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它位于二疊紀(Permian)和侏羅紀(Jurassic)之間。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标志。雖然這段時間的岩石标志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确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其誤差在正負數百萬年。

三疊紀的名稱是1834年弗裡德裡希·馮·阿爾伯提起的,他将在中歐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頁岩之間的紅色的三層岩石層統稱為三疊紀。今天,三疊紀被分成更多亞層。三疊紀的開始和結束各以一次滅絕事件為标志。雖然這段時間的岩石标志非常明顯和清晰,其開始和結束的準确時間卻如同其它古遠的地質時代無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其誤差在正負數百萬年。

三疊紀的名稱是1834年弗裡德裡希·馮·阿爾伯提起的,他将在中歐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頁岩之間的紅色的三層岩石層統稱為三疊紀。今天,三疊紀被分成更多亞層。标志三疊紀的典型的紅色沙岩說明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幹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迹象。今天一般認為當時在兩極沒有陸地或複冰。因為當時地球上隻有一個大陸,因此當時的海岸線比今天要短得多,三疊紀時遺留下來的近海沉積比較少,隻有在西歐比較豐富。因此三疊紀的分層主要是依靠暗礁地帶的生物化石來分的。由于三疊紀以一次滅絕事件開始,因此其生物開始時分化很厲害。六放珊瑚亞綱是這時候出現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種會飛的脊椎動物(翼龍)可能也是這時候出現的。

詳細資料

名字來源

日本首先将希臘文“Trias”譯為三疊紀,我國地質界沿用了這一名稱。此期形成的地層稱為三疊系,代表符号為“T”。三疊紀分為早、中、晚三個世。

生物變革方面,陸生爬行動物比二疊紀有了明顯的發展。古老類型的代表(如無孔亞綱和下孔亞綱)基本絕滅,新類型大量出現,并有一部分轉移到海中生活。原始哺乳動物在三疊紀末期也出現了。由于陸地面積的擴大,淡水無脊椎動物發展很快,海生無脊椎動物的面貌也為之一新。菊石、雙殼類、有孔蟲成為劃分與對比地層的重要門類,而筳及四射珊瑚則完全絕滅。

爬行動物在三疊紀崛起,主要由槽齒類、恐龍類、似哺乳的爬行類組成。典型的早期槽齒類表現出許多原始的特點,且僅限于三疊紀,其總體結構是後來主要的爬行動物以至于鳥類的祖先模式;恐龍類最早出現于晚三疊世,有兩個主要類型:較古老的蜥臀類和較進化的鳥臀類。海生爬行類在三疊紀首次出現,由于适應水中生活,其體形呈流線式,四肢也變成槳形的鳍;似哺乳爬行動物亦稱獸孔類,四肢向腹面移動,因此更适于陸地行走。

原始的哺乳動物最早見于晚三疊世,屬始獸類,所見到的化石都是牙齒和颌骨的碎片。三疊紀時,晚二疊世幸存的齒菊石類大量繁盛起來,中、晚三疊世的大部分菊石有發達的紋飾,有許多科是三疊紀所特有的。菊石的迅速演化為劃分和對比地層創造了極重要的條件。雙殼類也有明顯變化,晚古生代的種類隻有很少數繼續存在,産生了許多新種類,并且數量相當繁多。尤其在晚三疊世,一些種屬的結構類型變得複雜,個體也往往比較大。由于三疊紀的環境與古生代不同,非海相雙殼類逐漸繁盛起來。

裸子植物的蘇鐵、本内蘇鐵、尼爾桑、銀杏及松柏類的植物自三疊紀起迅速發展起來。其中除本内蘇鐵目始于三疊紀外,其它各類植物均在晚古生代就始有了發展,但并不占重要地位。二疊紀的幹燥性氣候延續到了早、中三疊世,到了中三疊世晚期植物才開始逐漸繁盛。晚三疊世時,裸子植物真正成了大陸植物的主要統治者。

氣候

代表三疊紀的典型紅色砂岩向我們表明,當時的氣候比較溫暖幹燥,沒有任何冰川的迹象,那時的地球兩極并沒有陸地或複冰。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布決定了各地的氣候,靠近海洋的地方自然是比較濕潤而草木茂盛,但是由于陸地的面積十分廣闊,使帶濕氣的海風無法進入内陸地區,大陸中部便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沙漠,所以陸地上的氣候相當幹燥,這進而使得較耐旱的蕨類品種及不過分依賴水繁殖的針葉樹逐漸在這些地區取得了競争優勢。

陸地

三疊紀的陸地三疊紀時期的地球與現今的地球截然不同,隻有一塊大陸,這塊大陸被稱為泛古陸,即大岡瓦納古陸。勞拉西亞古陸包括了今日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大部分地區,岡瓦納古陸則包括了非洲、大洋州、南極洲、南美洲以及亞洲的印度等部分地區。不過到三疊紀中期,泛古陸開始出現分裂的前兆,在北美洲、歐洲中部和西部、非洲的西北部均出現了裂痕。

海洋

泛古陸之外的地表上是一片一望無際的超大海洋,這個海洋橫跨兩萬多千米,面積大小和今天的所有海洋的總面積差不多。而且由于當時地球上隻有一個大陸,因此當時的海岸線比今天要短得多。三疊紀時遺留下來的近海沉積比較少,并且大多分布在如今的西歐地區,因此三疊紀的分層主要是依靠暗礁地帶的生物化石來确定的。

地層

世界的三疊系廣泛分布于、和的邊緣海域、及各類拼貼上,也見于大陸内部的内陸盆地内。按照沉積相特點,國際上通常分為海陸交互相的德國型三疊系、海相的阿爾卑斯型三疊系和陸相紅層的英國型三疊系。有的學者又提出特提斯南緣淺海相的塞伐狄克型三疊系和北方海域的北極型三疊系等。這些類型實際上側重于反映歐洲地區的一般情況。此外,還有亞澳地區的陸相含煤三疊系等類型。

生物年代地層分類和對比18世紀末葉至19世紀中葉,世界三疊系的生物年代分類标準,逐步地在東阿爾卑斯地區建立起來。這就是在奧地利和意大利境内的下三疊統維爾芬階或斯西提階,中三疊統安尼階、拉丁階、上三疊統卡尼階、諾利階和瑞替階。這些階的層型,在奧地利的梯羅爾州維爾芬附近,恩斯河流域和意大利的多洛麥特山等地。20世紀以來,三疊系的生物年代分類研究更為詳細。主要涉及下三疊統的分階,二疊-三疊系界線,瑞替階的歸屬和各階的含義厘定等。經過深入研究,德國型與阿爾卑斯型三疊系的生物年代對比也比較明确。

曆史沿革

裸子植物

三疊紀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後現代生物群開始形成的過渡時期。海洋無脊椎動物類群發生了重大變化,内生、遊泳的軟體動物—甲殼動物群落取代表生、固着的腕足動物—海百合群落而成為海洋中的優勢群落;六射珊瑚取代四射珊瑚,并迅速發展,遍及全球。與古生代相比,雙殼類和菊石類也多屬新發展的種類,菊石多具有複雜的紋飾和菊石式縫合線。

三疊紀時,脊椎動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槽齒類爬行動物出現,并從它發展出最早的恐龍,三疊紀晚期,蜥臀目和鳥臀目都已有不少種類,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态系統占據了重要地位因此,三疊紀也被稱為“恐龍世代前的黎明”。與此同時,從獸孔類爬行動物中演化出了最早的哺乳動物—似哺乳爬行動物,但是,在随後從侏羅紀到白垩紀長達1億多年的漫長歲月裡,這批生不逢時哺乳動物一直生活在以恐龍為主的爬行動物的陰影之下,直到新生代才成為地球的主宰。

三疊紀早期植物面貌多為一些耐旱的類型,随着氣候由半幹熱、幹熱向溫濕轉變,植物趨向繁茂,低丘緩坡則分布有和現代相似的常綠樹,如松、蘇鐵等,而盛産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幾乎全部滅絕。

生物變革

滅絕事件三疊紀以一次滅絕事件結束,尤其對海洋生物來說它的摧毀慘重:牙形石滅絕,除魚龍外所有的海生爬行動物消失。腕足動物、腹足動物和貝殼等無脊椎動物受到巨大沖擊。在海洋中,22%的屬,大約一半的種消失。

這次滅絕事件并非在所有地方的摧殘程度都一樣。在有些地方幾乎它沒有任何影響。在其它一些地方實際上所有的迷龍和大多數合弓類動物都消失了。許多早的恐龍也均滅絕,而那些發達一些的恐龍卻幸存了。許多槽齒目動物也都滅絕了。幸存的植物包括針葉類和蘇鐵。

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還不清楚。在2.08至2.13億年以前盤古大陸開始分裂,這導緻了強烈的火山運動,這是地球大陸形成後最強烈的火山運動了。其它可能的原因有全球性的氣候冷卻或隕星。加拿大魁北克的一處隕石坑曾一度被認作是這次滅絕事件的起因,但後來的調查認為這個隕石坑是在2.14億年前形成的,比三疊紀的結束早了120±20萬年,因此不太可能是這次滅絕事件的直接原因。

甚至連滅絕的确切時間也不十分确定。一些研究認為實際上當時有兩次滅絕事件,其相隔時間是120至170萬年。這次滅絕事件為恐龍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會。恐龍在此後的1500萬年中是地球上最主要、種類最多和數量最大的動物群。

海西運動以後,許多地槽轉化為山系,陸地面積擴大,地台區産生了一些内陸盆地。這種新的古地理條件導緻沉積相及生物界的變化。從三疊紀起,陸相沉積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國及亞洲其它地區都有大量分布。古氣候方面,三疊紀初期繼承了二疊紀末期幹旱的特點;到中、晚期之後,氣候向濕熱過渡,由此出現了紅色岩層含煤沉積、旱生性植物向濕熱性植物發展的現象。植物地理區也同時發生了分異。

滅絕事件

簡介

2.03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發生了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該事件造成地球上70%的物種滅絕。

具體過程

2.03億年前,地球正處于三疊紀晚期。此時的地球與現在的有很大不同:所有陸地連在一起,形成一塊超級大陸:盤古大陸(泛大陸)。但這塊超級大陸即将分裂。軟流圈的岩漿活動異常劇烈,在其中形成巨大壓力,最終岩漿噴湧而出,形成物種大滅絕,還将盤古大陸切割成兩半:勞亞古大陸和岡瓦納大陸。

那時,恐龍已經出現,但并未成為地球霸主。似哺乳爬行動物在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中受到重創,其中的一支在約2.25億年前進化成最早的哺乳動物,其餘的則在三疊紀中期銷聲匿迹。三疊紀真正的霸主是鳄。現在的鳄隻有23種,而且形态大同小異。而在三疊紀晚期,鳄的種類達到了進100種,而且形态各異:類似恐龍,行動敏捷的靈鳄、長有巨大頭部,四指垂直于地面的波斯特鳄、與角龍類似,全身長有甲片的角鳄,還有狂齒鳄、楔形鳄等鳄類。其中,波斯特鳄是頂級獵食者,狂齒鳄則與先進的鳄類一樣,在水下伏擊動物。

最早的恐龍——南十字龍,是行動敏捷的獵食者,奔跑時速超過60千米。南十字龍體長1.4米,重約40千克。它是最早的用兩足行走的脊椎動物之一。但它們不是真正的頂級捕食者,在此次災難之後才取代鳄類。

動物們悠閑地生活着,誰也沒有意識到,滅頂之災即将降臨。

這次災難的罪魁禍首是岩漿。大量岩漿由于不明原因,從美國東部以及加勒比地區噴湧而出,在地表形成一道長約2500千米,寬50米的裂縫,把盤古大陸分成兩半。

2.03億年前的一天,現今的弗洛裡達州。一群真雙型齒翼龍從地面起飛,開始覓食。突然,一大股水蒸氣沖破地面,噴向高空。猝不及防的翼龍迅速被燙死,落到地面。緊接着,越來越多的湧向高空,這預示着大災難的到來。幾天後,地面上出現了一條長2,000千米的裂縫,從弗羅裡達一直延伸至中大西洋,開始噴發蒸汽,周邊的氣溫迅速升高,動物在高溫中氣喘籲籲。但這隻是災難的開始。

十餘天後,蒸汽停止了噴發。但随一聲巨響,約1800萬立方千米的岩漿開始從這道裂縫噴出。岩漿擴散的速度極快,1天就能淹沒200平方千米的地區。岩漿所到之處,一切生命都被摧毀。岩漿燒毀了大片森林,破壞了食物鍊的基礎。在全球範圍内,從植食性動物到頂級掠食者都在饑餓中艱苦地掙紮,大批動物因此滅絕。

火山噴發,同時還噴出了大量的有毒氣體。大量的二氧化碳擴散到了大氣中,遮天蔽日。火山噴發出的熱氣無法擴散,導緻全球氣溫劇烈升高。全球平均溫度,從災難發生前的16攝氏度,在數百年間迅速升高至30攝氏度。這摧毀了剩餘的大部分植物,使得饑荒更加嚴重。由于有毒氣體與植物消失等因素,大氣中的含氧量也迅速下降,動物們感到呼吸困難,這也摧毀了很多動物。

災難發生約一萬年後,大氣中的含氧量下降到了10%,而大氣二氧化碳的含量卻上升至8%。呼吸功能較差的鳄類動物大多因無法适應低含氧量而滅絕。

大氣中的水蒸氣與二氧化硫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酸雨。連續數萬年的酸雨的泛濫使植物的數量進一步減少,土壤發生酸化。

災難發生10萬年後岩漿,岩漿燒毀了大片森林,隻剩易燃的枯木。枯木在高溫下開始燃燒,産生了大量的有毒氣體和灰燼。數百噸的灰燼在大氣中滾動,摧毀了所到之處的大部分事物。

災難發生20萬年後,岩漿終于停止了噴發。但噴發形成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地球獲得的太陽能隻有平時的50%。火山噴發形成的熱量耗盡後,地球進入了大規模的冰期中,全球平均氣溫從原先的30攝氏度迅速下降至10攝氏度。大批動物的卵因此無法孵化,很多動物因此滅絕。地球開始了十多萬年間的第一場降雪。大雪持續了數年,複蓋了大片緯度較高地區。

30萬年過去了,冰期終于結束了,新增的滅絕因素也逐漸減少,但此時,地球上的生命迹象已幾乎消失,地球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恢複生機。

距離中大西洋岩漿開始噴發已經過去了50萬年,剩餘的植物不斷繁衍,它們制造氧氣,使得大氣含氧量逐漸增加,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也逐漸消散。

中大西洋岩漿區滅絕事件造成當時70%的物種滅絕,還造成造成盤古大陸分裂。在這場浩劫中,鳄類動物遭到重創,波斯特鳄、靈鳄、楔形鳄、狂齒鳄、角鳄都滅絕了,但一些鳄卻存活到了現在。恐龍在這場災難中獲益最大,它們迅速成為地球霸主,統治了地球1.38億年,最終在第五次物種大滅絕消亡。哺乳動物的祖先大帶齒獸也頑強的活了下來,它們的後代在恐龍滅絕後統治了地球。

讓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場滅絕事件中的災難因素:滾燙的蒸汽、1800立方千米岩漿、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氣體、忽冷忽熱的極端氣候、連下數萬年的酸雨、極低的含氧量……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構成了第四次物種大滅絕——中大西洋岩漿區滅絕事件。

上一篇:1840年

下一篇:成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