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

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指人類以石器為主要勞動工具的早期時代。從距今260萬年延續到1萬多年以前,相當于地質年代的整個更新世。舊石器時代的人類依靠采集堅果、漿果和種子來維持生存。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最大進展是在智力方面。人腦的進化使人類有了抽象思維的能力。在舊石器時代,人類首次創造了藝術。他們用描繪動物和狩獵場景的岩畫裝飾山洞。他們還開始捏制動物和孕婦的泥像。
  • 中文名:舊石器時代
  • 外文名:palaeolithic
  • 别名:
  • 時間範圍:

概述

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萬年~距今約1萬年)palaeolithic。它是以使用打制石器(見石器)為标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但也有木制、骨制和陶制工具。由于體質和智力水平的限制,當時人類所使用的工具都還是石制的,且其制作方法主要采用打制法,在學術上被稱為“舊石器時代”。

其生活資料主要靠狩獵和采集來提供,其食物構成主要是野生動、植物。地質時代屬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從距今約250萬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1萬年左右止。其時期劃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體上分别相當于人類體質進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階段。

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在世界範圍内分布廣泛。由于地域和時代不同,以及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區的文化面貌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

歐洲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有手斧文化系統,和沒有手斧的石片石器文化系統。中期以莫斯特文化為代表。晚期有奧瑞納文化、梭魯特文化和馬格德林文化。

非洲舊石器時代距今約250萬~200萬年。舊石器時代早期有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中期有莫斯特文化,阿替林文化,石核斧類型文化。晚期有奇托利文化等。

東南亞如分布于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安雅辛文化,分布于泰國西部芬諾河流域的芬諾伊文化,發現于馬來西亞西北部霹靂河流域哥打淡地方的淡邊文化,分布于印度尼西亞中爪哇南部海岸巴索卡河河谷的巴芝丹文化,分布于菲律賓巴拉望島西南海岸的塔邦文化等。

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早期距今100萬年前的有西侯度文化、元謀人石器、匼河文化、藍田人文化以及東谷坨文化。中期文化有丁村文化為代表等。

使用火

科學家分析了來自以色列的燃燒過的種子、木頭和燧石,并推測大約在79萬年前人類就開始控制火的使用。這些少量的、燃燒過的燧石成簇地分布,顯示人們是在一個特定的地點用火,這可能就是最早的爐竈。科學家說,這些歐洲舊石器時代的人們在考古學地點GesherBenotYa’aqov燃燒了包括橄榄樹、野生大麥和野生葡萄樹在内的6種木頭。這個地點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交叉。來自以色列的NaamaGoren-Inbar和同事推測,這些火的使用者可能是直立人、巨人(Homoergaster)或遠古智人。他們在論文中寫道,對火的使用導緻了與之相關的飲食、防禦、和社會交往等的行為的顯著改變。在這個考古地點,來自同一時期的大多數燧石、木頭沒有燃燒過的痕迹,表明是人類控制的火、而不是自然界的火造成了本文所描述的這些史前物的燃燒。

歐洲

歐洲舊石器時代的考古工作開展得早,發現遺址多,研究也深入,19世紀以來已建立起舊石器文化分期的序列。歐洲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可分為兩大系統,一是手斧文化系統,包括阿布維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一是沒有手斧的石片石器文化系統,如克拉克當文化。兩者大體是平行發展的。舊石器時代中期以莫斯特文化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修理石核技術(勒瓦婁哇技術和盤狀石核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典型器物是比較精緻的刮削器和尖狀器。舊石器時代晚期有奧瑞納文化、梭魯特文化和馬格德林文化。這一時期的特點是石器主要用石葉制作,有端刮器、雕刻器和鈍背刀等;骨角器很發達,出現了魚叉、骨針、标槍、投矛器等新工具;還出現了裝飾品和繪畫、雕塑等藝術品。

西亞

西亞是歐亞非3洲的接觸地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早期人類可能正是通過西亞跨洲遷徙的。西亞與歐洲、非洲在文化上的關系很密切,石器的分類和命名多采用歐洲的标準。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礫石砍斫器和手斧為主要特征。有類似奧杜韋文化的類型和阿舍利文化。中期以石片石器文化為主要特征,廣泛使用勒瓦婁哇技術,稱為勒瓦婁哇-莫斯特文化,與歐洲莫斯特文化接近。晚期遺存主要是石葉文化,與歐洲的奧瑞納文化和格拉韋特文化比較相似,最後出現了細石器。

非洲

非洲舊石器時代考古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這裡不僅發現了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人類化石和石器文化,而且是世界上已知的人類各發展階段沒有缺環、年代前後相繼的地區。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發現于東非肯尼亞的科比福拉,以及埃塞俄比亞的奧莫和哈達爾地區,年代距今約250萬~200萬年。

舊石器時代早期在非洲存在兩大石器文化傳統: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

舊石器時代中期

在北非有莫斯特文化和阿替林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區,有中非的石核斧類型文化,如山果文化和盧本巴文化,南非的彼得斯堡文化、奧蘭治文化、斯蒂爾貝文化和班巴塔文化。

舊石器時代晚期

非洲氣候極為幹旱,發現的遺存數少,在北非有與歐洲石葉文化相似的代拜文化,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則有奇托利文化等。早在19世紀中葉,在非洲就發現了史前時期的石器。到20世紀初葉,已初步建立起更新世時期舊石器文化的發展序列。

自50年代末以來,非洲在古人類和舊石器方面又有一系列重要發現,從而使這一大陸的舊石器時代考古在世界舊石器時代考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裡不僅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人類化石和石器文化,而且是世界上已知的人類各發展階段沒有缺環、年代前後相繼的地區。

文化分期

非洲石器時代文化可分為兩大體系。北非,即環地中海沿岸的部分,在文化上與歐洲和西亞有比較密切的關系,因而可以使用歐洲和西亞的分期法。

在撒哈拉以南的東非、西非和南非地區,發展情況與歐洲有所不同,因此使用了一套單獨的分期體系:早期石器時代,從最早的石器出現到大約10萬年前;中期石器時代,從大約10萬年前到1.5萬年前;晚期石器時代,從大約1.5萬年前到鐵器時代的開始(大多數地區發生在2000年前)。關于晚期石器時代開始的時間,還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舊石器時代早期

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迄今最早的石器發現于東非坦桑尼亞的奧杜瓦伊(又譯“奧杜韋”)峽谷、肯尼亞的科比福拉以及埃塞俄比亞的奧莫和哈達爾地區。年代距今約300萬~200萬年。在舊石器時代早期,非洲存在着兩大石器文化傳統:奧杜韋文化和阿舍利文化。這個時期,文化的發展非常緩慢,從地中海沿岸地區到好望角,文化上明顯一緻。

奧杜韋文化發現于奧杜瓦伊峽谷的第1層和第2層下部,也發現于北非阿爾及利亞的艾因哈奈什。典型工具是砍斫器。比奧杜韋文化稍晚出現的是阿舍利文化,在北非和奧杜瓦伊峽谷第2層的上部,有早期阿舍利文化的粗制手斧。在奧杜瓦伊峽谷的第3層和第4層以及在整個非洲大陸,由于軟錘技術的使用,出現了更薄的手斧,具有更淺平的石片疤和更規整的刃緣,這是阿舍利文化的特征。這時的薄刃砍斫器比以前數量更多,小的輕型工具也制作得更規整。

目前一般認為,奧杜韋文化的石器是由能人(如奧杜瓦伊的能人、科比福拉的1470号人)制作的,而阿舍利文化則是與直立人(如北非的毛裡坦人)相聯系的。

到其後的晚更新世時,随着氣候的變化和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北非和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文化就開始出現了差别。

舊石器時代中期

這個時期各地的舊石器文化呈現出地方的特點。在北非生活着尼安德特人,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則生活着羅得西亞人。整個北非和尼羅河河谷以及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區,在晚更新世的大部分時期内,存在着一種勒瓦婁哇-莫斯特文化,這是受西亞和南歐的莫斯特文化影響的結果。除了昔蘭尼加以外,這一傳統有變化地繼續存在到公元前1.5萬年和1.2萬年之間。

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存在着一種以南非為中心的福爾史密斯文化,它繼承了阿舍利文化傳統,廣泛分布于草原地區。手斧和薄刃砍斫器變小,制作更加精緻。而共生的輕型工具在制作上更廣泛地使用勒瓦婁哇技術。在森林地帶,發展了另一種以東非為中心、但在南非也有發現的桑戈文化,這是一種适應于森林環境的文化,其特征是加工木頭的工具很發達,特别是重型的手斧、大尖狀器和高背“刨刀”。

舊石器時代中期

舊石器時代中期的重大進展之一,是人類擴大了居住範圍。在歐亞大陸,人類進入了高緯度地區;而在非洲,則是向森林和幹燥地區擴展。人類的這種擴展之所以能夠成功,完全是由于技術上的進步。由于适應于不同的生态環境,各地的舊石器文化呈現出日趨明顯的地方特色。

舊石器時代晚期

這一時期在北非,尼羅河河谷地區的文化,稱為霍爾穆桑文化,典型器物是帶鋸齒的石片和雕刻器;在昔蘭尼加,發現了在非洲極少見的以石葉為主的代拜文化,出現了用間接打擊法生産并進行陡直修理的石葉、琢背石葉、雕刻器和端刃刮削器,與歐洲和西南亞某些地區的舊石器晚期文化的類型是一緻的;在馬格裡布,發現了在勒瓦婁哇和莫斯特文化基礎上形成的阿替林文化,典型的器物是帶肩的尖狀器。

在撒哈拉以南地區,森林環境和草原環境兩種文化的區别繼續存在,石制工具全面變小。東非、西非和中非赤道森林地區的盧彭巴文化,基本上繼承了桑戈文化的傳統,但手斧和大尖狀器減少,以石片制作的小型石器增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種細長并經過兩面加工的尖狀器。在從非洲之角到好望角的草原地區,發展了斯蒂爾貝文化,其典型特征是存在似石葉的石片,以及由修理台面的石核上打下來的短而寬的石片,另外還有兩面修理的尖狀器。

非洲舊石器晚期文化的特點在于各地都有發達的尖狀器。雖然似石葉的石片也有發現,但還沒有成為制作石器的主要坯料。到舊石器時代晚期之末,各地的細石器工業開始形成了地方的特點。

舊石器時代晚期之末到中石器時從世界範圍來看,這是一個地區化和細石器化的傾向日趨顯著的時期,非洲也是如此。

在更新世的最後1000年期間

北非的石器制作技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出現了一種以窄的、琢背的小石葉為主要成分的石器。在馬格裡布和昔蘭尼加地區,這種變化反映在奧蘭(或伊比爾-毛魯西亞)文化中。在努比亞的哈勒法石器遺存中,這種新的技術與較老的技術混雜在一起。在巴拉納和蓋丹石器遺存中,已幾乎沒有古老的勒瓦婁哇-莫斯特文化的成分。這種變化是和複合工具的日益廣泛被采用相一緻的。

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石制品繼續變小,森林地區和草原地區的文化差别繼續存在。森林地區有奇托利文化,出現了一些如小型的薄刃砍斫器和厚而窄的從兩面修理的尖狀器。草原地區則出現了新月形和其他形狀的鑲嵌在複合工具上的小型石片工具。

在整個全新世時期

細石器在撒哈拉以南地區的石器中占據優勢。到前5000年左右,從非洲之角到好望角地區分布着威爾頓文化,這是一種比較标準化的細石器工業,一直延續到很晚。

東南亞

考古學家一般把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文化稱為“礫石和石片石器傳統”或“砍斫器傳統”。

在這個傳統之下,又可分出若幹地方類型,如分布于緬甸伊洛瓦底江流域的安雅辛文化,分布于泰國西部芬諾河流域的芬諾伊文化,發現于馬來西亞西北部霹靂河流域哥打淡地方的淡邊文化,分布于印度尼西亞中爪哇南部海岸巴索卡河河谷的巴芝丹文化,分布于菲律賓巴拉望島西南海岸的塔邦文化等。

目前,這一地區的舊石器材料,雖然從早期到晚期都有,但很不完備,存在許多地區和時間上的空白,不少遺址缺乏可靠的年代學證據。人類化石的發現也不平衡,除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外,其他地區十分稀少。

中國舊石器時代

中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工作,在中國已經發現了許多舊石器時代的遺址,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舊石器考古材料,初步建立起中國舊石器時代文化發展的框架。

舊石器時代考古學作為考古領域對最古老時段研究的分支,率先在新中國體制内得以恢複和發展。

1949年9月27日,出土過北京猿人化石的周口店遺址便恢複發掘。1951年發現資陽人頭骨,1953年發現山西丁村遺址,第二年做了系統的發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和少量人類化石。1958年裴文中主編的《山西襄汾縣丁村舊石器遺址發掘報告》出版,同年發現廣西柳江人化石和廣東馬壩人化石。1年在山西芮城發現西侯度遺址,1964年在陝西藍田公王嶺遺址發掘出直立人頭蓋骨和少量石制品,同年還發現貴州黔西觀音洞遺址。1965年在雲南元謀發現直立人牙齒,在河北陽原泥河灣盆地發現虎頭梁遺址。

1972年賈蘭坡等發表《山西峙峪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和《中國細石器的特征和它的傳統、起源與分布》兩篇重要文獻,提出華北存在兩大舊石器時代文化傳統、東北亞細石器起源于華北等影響深遠的假說。1976年對許家窯-侯家窯遺址發掘,出土少量人類化石和大量石制品。1978年在陝西發現大荔人化石及文化遺存,發現并發掘河北陽原小長梁遺址,出土豐富的石制品,其後作為中國北方最古老的文化遺存被銘刻在中華世紀壇基座上。

1981年發現并發掘河北陽原東谷坨遺址,出土豐富的石制品。1984年在遼甯營口金牛山遺址發掘出一具相對完整的早期智人骨架和文化遺物、遺迹。1985年,《中國猿人石器研究》《北京猿人遺址綜合研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古人類學與舊石器時代考古學》三本重要著作出版。199年在湖北鄖縣學堂梁子遺址發現人類化石和文化遺存,1992年在湖北江陵發現雞公山遺址,揭露出人類居住面。

1994年在重慶三峽庫區和湖北丹江口庫區發現一批舊石器時代遺址,拉開了在庫區開展系統性搶救發掘的序幕。1999年,張森水先生在《管窺新中國舊石器考古學的重大發展》一文中提出中國舊石器時代存在南、北主工業和多種區域性文化變體的論述;《中國遠古人類》一書出版。n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舊石器時代考古領域快速發展,在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

福建三明萬壽岩遺址(2000)、山西吉縣柿子灘遺址(2001)、雲南富源大河遺址(2006)、河南許昌靈井遺址(2007)、河南新密李家溝遺址(2009)、河南鄭州老奶奶廟遺址和福建漳平奇和洞遺址(2011)、河南栾川孫家洞遺址(2012)、廣東郁南磨刀山遺址(2014)、雲南江川甘棠箐遺址(2015)、甯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2016)、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2017)、廣東英德青塘遺址(2018)先後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此外,甯夏水洞溝遺址的系統發掘與研究獲頒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金鼎獎”(2016),内蒙古金斯太遺址的研究成果獲頒第二屆中國考古學會“金鼎獎”(2018),甯夏鴿子山遺址的發掘與研究獲評2018年度田野考古獎一等獎,西藏那曲尼阿底遺址發掘出土4-3萬年前的石葉組合,成為西藏地區最早、世界史前遺址中海拔最高的重大考古發現,其成果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獲評中國科學院2018年度亮點成果和中國古生物學2018年度重大進展;陝西藍田上陳地區發現距今210多萬年的文化層位和石制品,其成果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獲評科技部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對陝西洛南盆地、山西丁村遺址群、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泥河灣盆地遺址群的新發掘與研究,湖南一系列舊石器時代遺址的新發現,廣西百色盆地的進一步考察、研究,吉林長白山地區以黑曜石制品為特色的遺址的調查、發掘和研究,都取得了亮麗的成果。

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分布已很普遍。

距今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文化有西侯度文化、元謀人石器、匼河文化、藍田人文化以及東谷坨文化(見東谷坨遺址)。

距今100萬年以後的遺址更多,在北方以周口店第1地點的北京人文化為代表,在南方以貴州黔西觀音洞的觀音洞文化為代表。

總起來看,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基本上是類似于奧杜韋文化的類型,似乎沒有西方的阿舍利手斧文化。但有的學者認為,在這一時期,中國舊石器文化和西方阿舍利文化之間可能存在着交流。

中國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可用山西襄汾發現的丁村文化(見丁村遺址)為代表。另外比較重要的有周口店第15地點文化和山西陽高許家窯人文化。中國的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基本上保持了早期文化的類型和加工技術。即使類型稍有變化,技術稍有進步,也都是緩慢的。一個明顯的特點是修理石核技術(如勒瓦婁哇技術)沒有得到什麼發展。

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數量增多,文化遺物更加豐富,技術有明顯進步,文化類型也更加多樣。在華北、華南及其他地區,都存在時代相近但技術傳統不同的文化類型。

在華北,有繼承前一個時期的小石器傳統,其重要代表有薩拉烏蘇遺址、峙峪文化、小南海遺址、山頂洞遺址(見山頂洞人)等;有石葉文化類型,以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的水洞溝文化為代表,它與西方同期文化有較多的相似處;還有70年代後發現的典型細石器工藝,如山西沁水的下川文化,河北陽原虎頭梁遺址的虎頭梁文化等。

在東北地區,屬于這一時期的重要遺址有遼甯海城小孤山遺址和黑龍江哈爾濱閻家崗遺址等。

在南方,這一時期出現了幾個區域性文化,如以四川省漢源縣富林遺址命名的富林文化類型,以四川省銅梁縣張二塘遺址為代表的銅梁文化類型,以及最初在貴州省興義縣貓貓洞遺址發現的貓貓洞文化類型。

另外,在西藏、新疆和青海地區也發現了一些屬于這一時期或稍晚的舊石器文化地點。

總起來看,這一時期文化的主要特點是,除少數地點外,石葉工藝和骨角器生産不很發達。

上一篇:風之力

下一篇:定鼎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