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

菲律賓海

菲律賓群島東邊關島以西的海
菲律賓海(PhilippineSea)位于菲律賓群島東邊,關島以西,處于第一島鍊和第二島鍊之間。[1]是世界最大最深的海。菲律賓海位于西太平洋邊緣,介于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之間,被島弧和海溝包圍,是西太平洋最大的邊緣海盆。菲律賓海在北太平洋西部菲律賓群島的東面和北面。九州-帕勞海嶺在海域中線呈南北走向貫穿整個海區,長約1500海裡,由斷續的海山組成,将菲律賓海盆分成東西兩個海盆,東面的馬裡亞納海盆稍淺,稱馬裡亞納海盆,該海盆又被中部及南北走向的海嶺分為三個小海盆,分别是東馬裡亞納海盆、西馬裡亞納海盆和北部的四國海盆。
    中文名:菲律賓海 外文名:Philippine Sea 别名: 地理位置:西太平洋邊緣 所屬地區:菲律賓 面積:約580萬平方千米 長度:約3450千米 寬度:約2000千米

地理位置

菲律賓海位于西太平洋邊緣,介于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之間,被島弧和海溝包圍,是西太平洋最大的邊緣海盆。北面處在130°~142°E之間;南部處在124°~147°E之間;南北長跨越35個緯度(0°~35°N)。

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海,被兩列島弧包圍:西部為日本群島—琉球群島—台灣島—菲律賓群島島弧,我國稱為第一島弧;東面、南面為伊豆諸島—小笠原群島—火山列島——馬裡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雅浦群島—帕勞群島),我國稱為第二島弧。國際海道測量組織(IHO)為了航海上的需要,将該海區劃為一個海區,并以海域主體——菲律賓海盆命名為菲律賓海。南北長約3450千米,東西寬約2000千米,面積約580萬平方千米。

菲律賓海在北太平洋西部菲律賓群島的東面和北面。西南面有菲律賓群島的呂宋島、薩馬島和民答那峨島;東南面有加羅林群島的帛琉島、雅浦島(Yap)和烏利西環礁(Ulithi);東面有馬裡亞納群島的關島、塞班島和蒂尼安島(Tinian);東北面有小笠原群島和火山列島;北面有日本的本州島、四國島和九州島;西北面有琉球群島;最西面有台灣島。

海底地貌

海底是由一系列斷層和褶皺所形成的結構盆地,突出于海面的部分構成島弧,即海盆的邊界。

它們形成南北長2,900公裡(1,800哩)、東西寬2,400公裡(1,500哩)的海域,面積1,000,000平方公裡(40,000平方哩),約占整個太平洋的3%。平均水深6,000公尺(19,700呎)菲律賓海位于赤道和北緯35°之間,地處兩大島弧之間,海底是由一系列斷層和褶皺所形成的結構盆地,突出于海面的部分構成島弧,即海盆的邊界。

海底地形複雜,具有島弧、海盆、海底高原、海嶺、海山、海台、海丘、海溝、海槽、裂谷等地貌形态,除周圍島弧外,露出海面成為島嶼的很少,隻有西北部的北大東島、南大東島、沖大東島等。平均水深4100米,在第一島弧以東達到最大深度,即10830米深的菲律賓海溝。九州-帕勞海嶺在海域中線呈南北走向貫穿整個海區,長約1500海裡,由斷續的海山組成,将菲律賓海盆分成東西兩個海盆,東面的馬裡亞納海盆稍淺,稱馬裡亞納海盆,該海盆又被中部及南北走向的海嶺分為三個小海盆,分别是東馬裡亞納海盆、西馬裡亞納海盆和北部的四國海盆。西面的海盆為菲律賓海盆,深而廣闊,最深達7559米,其西南為菲律賓海溝。,在島弧以東達到最大深度,即10,546公尺(34,578呎)深的菲律賓海溝。

氣候特征

北太平洋赤道暖流在菲律賓群島分成兩股︰一股在呂宋附近轉向北面形成黑潮(Kuroshio);另一股轉向南面成為太平洋赤道逆流。洋流所在水域以及珊瑚礁、海嶺和海底山脈附近水域均為漁場。海上有飓風和台風,尤以9月份最烈。海域南部位于熱帶地區,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炎熱,年均氣溫27~28℃,年均降水量2000~3000毫米,以東部為最多。北部位于亞熱帶地區,年均降水量2000毫米。8~9月多台風,尤以9月份最烈。北太平洋赤道暖流在菲律賓群島分成兩股:一股在呂宋附近轉向北面,再向東北,形成日本暖流,即著名的黑潮(Kuroshio);另一股轉向南面成為太平洋赤道逆流。洋流所在水域以及珊瑚礁、海嶺和海底山脈附近水域均為漁場。

上一篇:既冠之年

下一篇:丹漆随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