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松

華山松

松科松屬植物

華山松(學名:Pinus armandii Franch)是松科中的著名常綠喬木品種之一。原産于中國,因集中産于陝西的華山而得名。華山松是一種大喬木,幼樹樹皮灰綠色或淡灰色,平滑,老時裂成方形或長方形厚塊片。球果幼時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種鱗先端不反曲或微反曲;鱗臍不明顯。種子無翅,兩側及頂端具棱脊。主産中國中部至西南部高山。喜溫涼濕潤氣候,不耐寒及濕熱,稍耐幹燥瘠薄。可供建築、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材。樹幹可割取樹脂;樹皮可提取栲膠;針葉可提煉芳香油;種子可食用也可榨油。

    拉丁學名:Pinus armandii Franch

    界:植物界

    門:裸子植物門

    綱:松杉綱

    目:松杉目

    科:松科

    屬:松屬

    組:五針松組

    種:華山松

    分布區域:中國山西南部中條山

    中文學名:華山松

    别稱:白松、五須松、果松、青松、五葉松、樟子松

形态特征

華山松是喬木,高達35米,胸徑1米;幼樹樹皮灰綠色或淡灰色,平滑,老則呈灰色,裂成方形或長方形厚塊片固着于樹幹上,或脫落;枝條平展,形成圓錐形或柱狀塔形樹冠;一年生枝綠色或灰綠色(幹後褐色),無毛,微被白粉;冬芽近圓柱形,褐色,微具樹脂,芽鱗排列疏松。

針葉5針一束,稀6-7針一束,長8-15厘米,徑1-1.5毫米,邊緣具細鋸齒,僅腹面兩側各具4-8條白色氣孔線;橫切面三角形,單層皮下層細胞,樹脂道通常3個,中生或背面2個邊生、腹面1個中生,稀具4-7個樹脂道,則中生與邊生兼有;葉鞘早落。子葉10-15枚,針形,橫切面三角形,長4-6.4厘米,徑約1毫米,先端漸尖,全緣或上部棱脊微具細齒;初生葉條形,長3.5-4.5厘米,寬約1毫米,上下兩面均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

雄球花黃色,卵狀圓柱形,長約1.4厘米,基部圍有近10枚卵狀匙形的鱗片,多數集生于新枝下部成穗狀,排列較疏松。

球果圓錐狀長卵圓形,長10-20厘米,徑5-8厘米,幼時綠色,成熟時黃色或褐黃色,種鱗張開,種子脫落,果梗長2-3厘米;中部種鱗近斜方狀倒卵形,長3-4厘米,寬2.5-3厘米,鱗盾近斜方形或寬三角狀斜方形,不具縱脊,先端鈍圓或微尖,不反曲或微反曲,鱗臍不明顯;種子黃褐色、暗褐色或黑色,倒卵圓形,長1-1.5厘米,徑6-10毫米,無翅或兩側及頂端具棱脊,稀具極短的木質翅;花期4-5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

分布範圍

分布:産于甯夏、山西、陝西、河南、甘肅、青海、貴州等省、自治區的海拔1300~3300米的高山地帶。

華山松(五針松)PinusarmandiiFranch.大喬木,幼樹樹皮灰綠色或淡灰色,平滑,老時裂成方形或長方形厚塊片。針葉5針1束,邊緣具細鋸齒,樹脂道3個;葉鞘早落。雄球花黃色,基部圍有數枚卵狀匙形鱗片,集升于新枝下部成穗狀。球果幼時綠色成熟時淡黃褐色;種鱗先端不反曲或微反曲;鱗臍不明顯。種子無翅,兩側及頂端具棱脊。主産中國中部至西南部高山。喜溫涼濕潤氣候,不耐寒及濕熱,稍耐幹燥瘠薄。可供建築、家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材。樹幹可割取樹脂;樹皮可提取栲膠;針葉可提煉芳香油;種子可食用也可榨油。

生長習性

陽性樹,但幼苗略喜一定庇蔭。喜溫和涼爽、濕潤氣候,自然分布區年平均氣溫多在15℃以下,年降水量600—15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大于70%。耐寒力強,在其分布區北部,甚至可耐—3l℃的絕對低溫。不耐炎熱,在高溫季節長的地方生長不良。喜排水良好,能适應多種土壤,最宜深厚、濕潤、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不耐鹽堿土,耐瘠薄能力不如油松、白皮松。生長速度中等而偏快,在北方10年後可超過油松,在南方可與雲南松相比。15年生華山松人工林,在雲南安甯平均樹高8.5m,平均胸徑10.1cm,陝西秦嶺為4.7m和7.8cm,河南篙山為4.2m和5.2cm。

據1979年底實測,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25年生華山松孤植樹樹高7.4m,冠幅6.0m,胸徑2Icm,孤植樹開始結實年齡最早為10—12年,林内大部樹木在25年生左右始果,30—60年間系結實盛期。根系較淺,主根不明顯,多分布在深1.0—1.2m以内,側根、須根發達,垂直分布于地面下80cm範圍之内。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在北方抗性超過油松。

栽培技術

育苗技術

容器苗帶土移植,不傷根,具有造林成活率高,初期生長合快的優點,适宜土壤幹旱貧瘠、裸根苗造林困難的地區,同時可做到常年造林。

【苗圃地選擇】宜選取在地勢較平坦、排灌條件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降低成本。如就地取土,宜微酸至中性、不粘重的土壤。

【容器選擇及營荞配制】采用塑料薄膜容器,規格6厘米×14厘米。營養土按60%黃心土+30%火燒土+10%菌根土,外加3%過磷酸鈣的比例配制,其中菌根土待營養土消毒10日後再加入,以免菌根菌被消毒藥劑所殺傷。土壤消毒每1立方米營養上加人敵克松0.2公斤、甲敵粉0.2公斤。菌根土可用松林中表層土壤,松類育苗不能缺少菌根菌,如缺少菌根時,苗木針葉發黃,生長不良。

【裝袋及擺放】圃地應開好排水溝,防止暴雨後雨水沖擊。作床1.2米寬,留40厘米寬的步道,在營養袋内裝滿基質,并填實,整齊排放在苗床上。

【播種】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和催芽處理,種子消毒用50%多菌靈800倍液;催芽用50℃溫水浸種,自然冷卻後浸泡24小時,取出晾幹,每袋播種2粒~3粒,播種深度約1厘米,播種時間宜在清明前後。播種後用塑料薄膜複蓋保濕保溫,出苗比較整齊。

【苗期管理】

一、除草: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做到容器内、床面和步道無雜草,除草時要防止松動苗根。

二、澆水:在種子發芽階段,要特别注意保持基質濕潤,防止由于缺水造成已發芽的種子回芽死亡;由于營養袋内土壤少,抗旱力弱,幹旱季節應及時補充水分,以滿足苗木正常生長對水分的需求,澆要澆透,宜早、晚進行。

三、施肥:出苗後⒛天後,施用磷酸二氫鉀铵,按0.2%的濃度噴施葉面肥,前期不能直接施用顆粒性肥料,否則會燒根;速生期按N∶P∶Κ=3∶2∶1配制混合肥料,稀釋成0.6%的濃度澆灌,追肥宜在傍晚進行,不得在中午高溫時追肥,以免出現肥害;苗木硬化期,隻施磷鉀肥,不再施氮肥。

四、間苗、補莳:幼苗長到5厘米左右開始間苗、補苗,每個容器内保留1株苗木,選擇在陰雨天進行,間苗、補苗後要随即澆水。

五、遮蔭:6月~8月光照過強、氣溫過高時用50%遮陽網遮蔭,防止土溫過高,引起立枯病及其他病害。

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或直播造林。不宜在高寒或土壤瘠薄的地方造林。植苗造林密度為330~350株/667平方米。在土壤、氣候幹旱的地方,3~5株/穴生長較好。

盆景種植

一、取材培育

人工繁殖:華山松多用種子育苗繁殖,發芽率可高達90%以上。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球果成熟時及時采回,先堆放5~7天,再曝曬3~4天,敲打翻動,種子脫出,及時水選,剔除空粒雜物,陰幹後袋藏過冬。華山松種皮厚,發芽慢,宜早播。苗圃地選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整地時施足基肥。播前進行催芽處理。用冷水浸種3~7天(浸種期間要換水),浸後用消石灰拌種,待種皮裂開後,即可播種。4月中、下旬開始發芽出土,當年苗木可達8~12厘米。

山野采掘:從山野林地内,選找杆形粗壯矮小的華山松野生苗,以石隙、崖壁、溝旁生長的小老樹樁為好。采掘時注意多保護副根和須根,再下地養胚培育,翌年春後再上盆造型。

二、上盆過程

選盆:華山松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剛上盆栽培,可先用透氣性良好的素燒瓦盆,待服盆後再換入形态優雅的紫砂淺盆中。除懸崖式用深千筒盆或較深的四方和圓形盆外,一般以長方形中淺盆為宜。盆的形态也可依樹形而定,如曲幹式可用鼓形淺圓盆,盆色選紫紅或淺黃均可。

用土:華山松能适應多種土壤,但不耐鹽堿,以深厚、濕潤、疏松、微酸性的沙壤土為好。盆栽以熟化的田園土、腐葉土,适量摻拌沙土使用。

栽種:華山松上盆栽種以3月份萌芽之前最好,秋季也可栽植,但不利發根。挖取樹苗時要帶宿土,可剪短伸展過長的直根,剪除枯根。如栽進淺盆中,要注意樹幹固定,可用鐵杆放盆底孔沿下,用略粗些金屬絲綁在較粗根部上,從盆孔中穿出,再纏住鐵杆上紮緊,可免風吹搖晃,根系松動,影響成活。栽種技術可參照黃山松。

三、整姿技術

加工:華山松的加工造型可以攀紮為主,修剪為輔。攀紮用金屬絲或棕絲。華山松枝條較為柔軟,用金屬絲攀紮簡便易行,屈伸自如。如取2~3年生幼樹苗為材料,将主幹作一定的彎曲,剪去礙于造型的枝幹,再将保留的側枝攀紮成水平狀或略下垂狀,生長一年後再拆除金屬絲,重新調整角度,再行攀紮,數年後即可成型。如山野采掘的華山松樹樁,養胚一年後方可上盆加工。整姿造型須因材處理,充分利用原材料的自然形态,稍加人工攀紮,使其具有自然的野趣。

樹形:華山松盆景可制成直幹式、斜幹式、曲幹式、懸崖式等,各具韻味。直幹式,蒼勁挺拔古樸;斜幹式,潇灑蒼健遒勁;曲幹式,"曲屈彎彎回蟠勢,蜿蜒起伏蛟龍形";懸崖式,壑崖古松,臨危列險,蒼龍探首,欲潛四海等。

病蟲防治

主要病蟲害

華山松的常見病害有松瘤病、葉枯病等,蟲害主要有華山松大小蠹、松葉蜂、油松毛蟲、松梢螟等。松瘤病。受松蚜蟲的危害,常引起枝葉變色,葉卷曲皺縮或形成蟲瘿,影響林木生長;同時因蚜蟲大量分泌蜜露、玷污葉面,不但影響正常的光合作用,還會誘發煤污病的發生。可用5%川保3号粉劑、2.5%溴氰菊脂5000~1萬倍液或殺蟲優油劑1号150~500倍超低量噴霧防治。

防治方法

葉枯病可剪除重病枝,噴灑65%可濕性福美鐵或福美鋅的300倍液。華山松大小蠹、油松毛蟲可用50%敵敵畏乳劑1000~1500倍液噴射。松梢螟可用25%乙酰甲胺磷乳油或50%殺螟松300倍液噴殺。松葉蜂可用敵百蟲或馬拉松1000~1500倍液噴殺防治。防治立枯病可用1∶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噴施。預防病蟲害,平時就要加強監管,防患于未然,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理。

品種分類

江西廬山及浙江杭州等地引種栽培的華山松(樹齡10餘年)明顯地表現為兩種類型。一類是樹皮平滑、較薄、不開裂,針葉較短、常向上伸,樹冠翠綠色,球果成熟較早。另一類則樹皮較厚、開展(樹幹2米以下顯着)、粗糙,針葉較長、下垂,樹冠灰綠色,球果成熟較晚。這兩種類型的生長快慢與其形态有無聯系,壯齡樹及老樹的形态區别是否明顯穩定,均待進一步研究。

主要價值

藥用

【藏藥】唐興:松枝治“黃水”病、水腫病、蟲病;煅炭後研細,治肛門濕疹,皮膚瘙癢:松香治“龍”病,“培根”病,“黃水”病,風濕性關節炎,腰腎疼痛,筋骨疼痛,堿中毒,瘡瘍久潰不愈;松球果治療咳嗽痰喘,氣管炎,咽喉疼痛;松針治療風濕關節痛,跌打瘀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壓,神經衰弱;松樹皮用于骨折,外傷出血;松枝嫩尖配少許波棱瓜子,治膽囊炎;松花粉外用治療癰疖毒瘡,久潰不斂,外傷出血《藏本草》。仲象:節木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積黃水,水腫,龍與培根并發症;球果用于咽喉疾病,肺部疾病;松脂用于風寒濕痹,瘡疖潰爛,關節積黃水,筋絡扭傷《中國藏藥》。

【彜藥】特瑪:種子治療斯(哮喘病),脖子啞(扁桃體炎)《彜植藥續》。

【僳僳藥】土刷,徒耍:樹幹生病後長出的瘤狀物(松節)治風濕關節痛,腰腿痛,轉筋攣急,鶴膝風,跌打腫痛;種仁(松子仁)治肺燥咳嗽,習慣性便秘;花粉治胃,十二指腸潰瘍,中耳炎,鼻炎,外傷出血,濕疹,皮膚潰瘍;松針治流行性感冒,風濕關節炎,夜盲症,高血壓,神經衰弱《滇省志》、《滇藥錄》。

綠化

華山松不僅是風景名樹及薪炭林,還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風沙。華山松高大挺拔,樹皮灰綠色,葉5針一束,冠形優美,姿态奇特,為良好的綠化風景樹。為點綴庭院、公園、校園的珍品。植于假山旁、流水邊更富有詩情畫意。針葉蒼翠,生長迅速,是優良的庭院綠化樹種。華山松在園林中可用作園景樹、庭蔭樹、行道樹及林帶樹、亦可用于叢植、群植,并系高山風景區之優良風景林樹種。

經濟

華山松是很好的建築木材和工業原料。松木材質輕軟,紋理細緻,易于加工,而且耐水、耐腐,有“水浸千年松”的聲譽。是名副其實的棟梁之材。可作家具、雕刻、膠合闆、枕木、電杆、車船和橋梁用材。粗鋸屑可作紙漿原料。它的花粉,在醫學上叫作“松黃”,浸酒溫服,有醫治創傷出血,頭旋腦脹的功效,還可作預防汗疹的爽身粉。用快刀切開松樹幹的皮層,就流出松脂,松脂經分餾,分離出揮發性的松節油後,剩下堅硬透明呈琥珀色的松香。

松香、松節油在工業上也是重要原料。樹皮含單甯12%~23%,可提煉栲膠。沉積的天然松渣,還可提煉柴油、凡士林、人造石油等。種子粒大,長l~15厘米,含油量42.8%(出油率22.24%),仁内還含蛋白質17.83%,常作幹果炒食,味美清香。松籽榨油,屬幹性油,是工業上制皂、硬化油、調制漆和潤滑油的重要原料。針葉綜合利用可蒸餾提煉芳香油(其精油中的龍腦脂含量比馬尾松油高,味香)、造酒、制隔音闆、造紙、人造棉毛和制繩。

華山松下如許多林副産品,如茯苓和松草。因此,說它“粉身碎骨”為人類,是一點也不誇張的。70年代,中國研究解決了松針葉的利用問題,開始把它制成松針粉,作家畜飼料。據分析測定:松針内含有畜禽生長所需的20多種有效營養成分,其中粗蛋白含量接近10%,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E、D、葉綠素等含量均極豐富。還含有一定量的粗脂防、礦物質、有機酸和抗菌素。每公斤松針的熱值近5000大卡。在蛋雞飼料中添加5%的松針粉,産蛋率提高13.4%;在奶牛飼料中添加10%的松針粉,牛奶産量提高7.4%。随着科學的發展,松樹對人類的貢獻越來越大,這是毫無疑問的。

相關品種

華山松(原變種)

台灣果松(變種)

大别山五針松

海南五針松

文化底蘊

古籍中多有記載,并列為“貢品”。《西山經》雲:“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五代史·一行轉》載:“鄭遨聞華山有五粒松,因徙居華陰求之”。《寰宇記》曰:“唐時華州貢五粒松”。《癸辛雜記》謂:“凡松葉皆雙股,故世以為松钗。獨栝松每穗三須,而高麗所産每穗乃五鬣焉,今所謂華山松是也”。可見,華山松自古有名。

松的美姿,成為詩人、畫家歌詠和描繪的對象。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它與竹、梅并列,贊譽為“歲寒三友”。華山松正是以它那傲然屹立的姿态、奮發向上的精神,被人類視為楷模。同時以它那傲霜鬥雪、挺拔直立的品格,自古以來,就為人們所傳頌。人們在祝壽的時候,往往挂一幅“松鶴延年”、“松柏同青”之類的賀壽圖,以示青春不衰,健康長壽。

陶淵明在《歸去來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和“景翳翳以将人,撫孤松而盤桓”的詩句,在《飲酒二十首》中還有“青松在東園,衆草沒其姿;嚴霜珍異類,卓然見高枝”的贊詞。松還被賦予了堅忍、頑強、高風亮節的品格,而這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寫照。“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漢代劉桢),“不以時遷者,松柏也”(宋代蘇轼),“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唐代李白)。古往今來,松樹寄托、凝聚着人們對一種理想人格的追求。這也是它在民間被視為延年益壽、長青不老的象征而得到禮贊的最典型的文化特征。

西嶽華山素以險峻聞名,在險峻之餘,山上無數知名或不知名的松樹又為華山平添了一股靈秀。可惜的是,如果人們現在去登華山卻會發現:山上枯死的松樹越來越多了。據了解,目前華山上還存活的古樹大概隻有50多棵。山因了樹,平凡中透出剛勁;樹因了山,添幾許妩媚靈秀;山滋養樹,樹肥沃山;山樹相依,樹在山的懷抱裡風姿綽約;山在樹的陪伴下偉岸堅韌。沒有樹的山平淡乏味;離開山的樹羸弱孤獨。山樹相依風景曆曆,氣象萬千連理天成。

古樹更是名山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遊黃山,之所以發出“黃山歸來不看嶽”的贊歎,概緣于黃山“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的魅力。現在人們談到黃山,首先想到的也是黃山松。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千年,雖曆風霜雨雪卻依然永葆青春。因有黃山松,黃山才有了“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着稱于世的四絕,也才有了霧淞等可謂人間仙境的自然奇觀。

關于華山古樹的死,專家給出的結論是自然和人為的雙重“破壞”。在古樹立法,被當作文物來保護的今天,如果說是自然原因,由“雷擊、雨水侵蝕和病蟲害等自然因素”相互作用導緻華山古樹死亡,那麼還情有可原。即便如此,主管部門也應該承擔沒有盡到保護義務的責任。尤其對吃華山飯的人,更得有愧疚和悔罪的表現。

但如果照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馮紀年教授的說法,“華山上遊人衆多,遊客們把古樹旁邊的泥土踩成實地,無法蓄水,樹勢因而衰弱,加劇了樹木的死亡”的話,那可純粹是我們的“人為”因素,對守山有責卻護山不力的管理者,對一邊去欣賞美景一邊卻破壞生态的遊客,這卻是不可饒恕的罪過,不能僅停留在道德遣責的表層。

古樹千金難求,文物失之不得。面對那麼多死去的華山松古樹,面對沒有了魂,缺少靈氣的華山,我們除了驚悚,還得有擔當道義的鐵肩。這剩下的50多棵古樹,是死去同伴活生生的紀念碑,我們一定得讓它們好好地活着。否則,我們不僅失去的是華山古樹,樹木學的名詞庫裡恐怕日後也難覓“華山松”這個詞。保護華山古樹意義重大,保護華山松刻不容緩!

華山松在秦嶺集中分布于海拔1400~2300米的山坡中下部。以陝西境内的留壩縣廟台子、勉縣新店子、華陰縣華山、甯陝縣火地塘等地最為集中。此外,山西、河南、甘肅、青海、四川、湖北、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也有分布。華山松為較喜光樹種,幼苗亦能在林冠下更新,在濕潤地方也可在全光下生長。較耐寒,在其分布區北部可耐一31℃的絕對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在深厚、濕潤、疏松、微酸性的森林棕壤及草甸土上生長最好。

參考資料

1.華山松·唐山植物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