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落葉松

長白落葉松

東北地區的人造林樹種

長白落葉松,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色、暗灰色、灰褐色,縱裂成長鱗片狀翅離,易剝落,剝落後呈醬紫紅;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塔形。長白落葉松是東北地區主要造林樹種之一,它具有喜強光、生長快、壽命長、木材用途廣、經濟價值高的特點,是當地寶貴的鄉土樹種。

    中文名:長白落葉松

    拉丁學名:Larix olgensis Henry

    别名:黃花松、黃花落葉松、朝鮮落葉松

    界:植物界

    門:裸子植物門

    綱:松杉綱

    目:松杉目

    科:松科

    屬:落葉松屬

    英文名:Korean Larch

分布範圍

東北北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沈陽、葫蘆島、大連、丹東、鞍山、遼陽、錦州、營口、盤錦、北京、天津、太原、臨汾、長治、石家莊、秦皇島、保定、唐山、邯鄲、邢台、承德、濟南、德州、延安、寶雞、天水)

物種分類

生态分類

木本植物>落葉喬木類

觀賞分類

林木類

主要價值

落葉松樹幹端直,節少,心材與邊材區别顯著,材質堅韌,結構略粗,紋理直,是松科植物中耐腐性和力學性較強的木材,适宜作建築、電杆、橋梁、舟車、枕木、椿木、礦柱、家具、器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材用。

介紹

落葉喬木,樹幹通直;小枝規則互生,分長枝與短枝二型。葉、芽鱗、雄蕊、苞鱗、珠鱗與種鱗均螺旋狀排列。葉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倒披針狀線形,柔軟,上面中脈多少隆起,下面兩側有數條氣孔線,葉内有2個通常邊生的樹脂道。

雌雄同株,雌、雄球花均單生于短枝頂端;雄球花具多數雄蕊,每雄蕊具2花藥,藥室縱裂,花粉無氣囊;雌球花直立,珠鱗小,腹面基部着生兩個倒生胚珠,背面托一大而顯着的苞鱗。球果直立向上,當年成熟,幼時通常紫紅色;種鱗革質,宿存;苞鱗短窄,不露出或微露出,或苞鱗較種鱗為長,露出部分直伸,彎曲或反折;種子具膜質長翅,基底被種翅包裹,種皮無樹脂囊。染色體基數x=12。

本屬約18種,分布于北半球,在歐亞及北美均超越北回歸線,達北緯63°~72°30′,分布區的南線約北緯40°。但在中國北部的恒山、五台山、呂梁山、秦嶺至橫斷山、喜馬拉雅山,可達北緯20°10′。是北方和山地寒溫帶幹燥寒冷氣候條件下具有代表性的寒濕性針葉林的主要樹種之一。

中國産10種,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甯、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新疆、西藏、四川、雲南等省區。落葉松屬植物在早第三紀就已出現在歐亞大陸,到第四紀由于氣溫下降的影響,落葉松的分布範圍逐漸擴大,後随冰後期氣溫的回升,其分布區逐漸向北退縮和向山地擡升,繁衍至今,形成目前的分布格局。在中國東北及華北平原(如呼瑪、哈爾濱、饒河及北京等地)的晚更新世地層中也發現了落葉松的花粉與球果。

落葉松為耐寒、喜光、耐幹旱瘠薄的淺根性樹種,喜冷涼的氣候,對土壤的适應性較強,有—定的耐水濕能力,但其生長速度與土壤的水肥條件關系密切,在土壤水分不足或土壤水分過多、通氣不良的立地條件下,落葉松生長不好,甚至死亡,過酸過堿的土壤均不适于生長。

落葉松通常形成純林,有時與冷杉、雲杉和耐寒的松樹或闊葉樹形成混交林。在中國分布較廣的落葉松有:落葉松(又名興安落葉松)、華北落葉松、西伯利亞落葉松、紅杉及其變種大果紅杉等。落葉松屬根據球果的形狀、苞鱗的長短和小枝是否下垂,分為兩組:紅杉組球果圓柱形或卵狀圓柱形,苞鱗長于種鱗或近等長,顯着外露或露出,下枝下垂(國産西藏紅杉、喜馬拉雅山紅杉、怒江紅杉、紅杉、大果紅杉、四川紅杉、太白紅杉屬于本組)。

落葉松組球果卵圓形或長卵圓形,苞鱗短于種鱗,不露出或尖頭外露,小枝不下垂(國家落葉松、黃花落葉松、華北落葉松、西伯利亞落葉松與引入的日本落葉松、歐洲落葉松屬于本組)。落葉松樹幹端直,節少,心材與邊材區别顯着,材質堅韌,結構略粗,紋理直,是松科植物中耐腐性和力學性較強的木材,适宜作建築、電杆、橋梁、舟車、枕木、椿木、礦柱、家具、器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材用。

興安落葉松、長白落葉松及華北落葉松是我國重要的木材樹種,然而由于采用不同的性狀進行分類,它們種間關系問題一直在争論着。

育苗技術

一、采種9月人工上樹采摘果枝,将球果露天攤曬、敲打、篩選,然後幹藏。

二、貯藏10月至第二年3月,短時間内播種可直接幹藏,将篩選後的種子适當幹燥,置于通風、幹燥的室内,第二年春播種前一個月混沙催芽。三、整地3月上中旬,選擇海拔在300米以上的陰坡、半陰坡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翻深整平,做1米寬左右的高床或高壟,每畝施廄肥3000公斤,嚴格進行土壤消毒。四、播種3月下旬,種子催芽後可直接播種。否則,要用40℃左右溫水浸種一二天,在溫暖處混沙或鋸末中進行催芽後再播種。

開溝條播,灌足底水。每畝播種7至10公斤,用搗細的腐殖質或細沙複蓋,複土不能超過0.5厘米,有條件時,最好再複一層草保墒。五、撫育管理4月至第二年7月幼苗出齊後,要進行必要遮陰,透光度保持60%左右,進入雨季撤除。6月中下旬和7月上中旬分别間苗2次,最後一次每米播種行留苗100株左右。出苗前始終保持床面濕潤,用噴壺每天噴水2至3次,出苗後可适當減少噴水次數,但不可床面過幹。

出苗後15至20天,每畝追硫铵5公斤,以後每隔半個月左右連續追肥3至4次,每畝每次追肥量逐漸增加至10公斤左右。7月停止追氮肥,可适量追施磷鉀肥,苗期主要病害是立枯病。六、出圃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凍出圃移栽。起苗前3至5天澆水一次,使土壤濕潤疏松,起苗時不易傷根。對主根适當修剪,注意起苗時不要傷頂芽。

秋季移植技巧

秋季時間的選擇

秋季移植彩色樹種的時間要根據苗木生長的具體情況而定。最佳的移植時間,是當一年生苗木完全達到木質化,頂芽飽滿,生長點明顯,全株針葉80%以上落葉時,具體時間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為宜。

準備工作

整地先用犁深翻15厘米至20厘米。翻土前要施腐熟的有機肥,用5%的甲拌磷和敵克松粉劑混拌,比例是10:1。然後将混合藥劑撒在土地上,劑量為每畝20公斤,用以消滅越冬害蟲的成蟲或卵,同時也能消滅枯樹枝上的病菌。

作床作床的目的為了方便田間管理,最适合長白落葉松的床寬為1.1米,床高為15厘米至20厘米,床長則要因地制宜,苗木新品種但在兩頭須留出作業道,沒有噴灌設備的兩頭各留2至3米,床間間隔為30厘米,以保證水車田間管理作業的便利。床面要整平,搗碎所有的土塊,保持苗木土壤疏松。

苗木選擇名貴苗木在起苗的同時,要及時将苗木分I、Ⅱ、Ⅲ級選好,其标準按表1所列。每個級别的苗木按照50株一把為單位,放在一處假植好待用。

移植為保證彩色樹種苗木在移植時的株行距分布均勻,可根據需要做好一個長1.1米,寬0.1米,厚0.02米的假植闆,控制行距為10厘米,垂直開溝深度為15厘米至20厘米,确保不窩根、不露跟,苗木不傾斜。

回土後踏實、栽正,每平方米種植200株至220株。秋季移植時氣溫低,苗木不失水,來春解凍後,名貴苗木不需緩苗就可直接生長,延長了苗木生長期,使苗木木質化程度提高,從而能達到優化培育的目的。

田間管理為防止苗木生理性幹旱,換床後要及時灌水。在易受風害的地方,要加設防風障或用草簾等物複蓋苗木,同時注意防鼠。翌春土壤解凍到20厘米左右,表土稍幹能作業時,要及時清理作業道,将清理下來的浮土均勻地撒在苗床上,用此來彌補地面裂縫,并及時灌水。

當苗床苗木與雜草同時生長的時候,可用自制工具松土(工具的做法為用8号鐵線做成彎鈎,前面砸成長4厘米、寬0.6厘米的扁),同時将雜草清除幹淨,拔掉運到苗床外面。松土要全面徹底,整個床面都要松到,以增加土壤透氣性,以利苗木根系吸收營養。

在彩色樹種苗木剛萌動時,可以噴施4O0倍撲草淨水溶液來控制雜草生長。每平方米用量在0.2克至0.5克之間,苗木新品種不得超過0.5克。在幼苗長出新生根後,可随灌水追施氮肥以供應養分需求。同時在地下害蟲較嚴重的地方,可随灌水施1:1:500的辛硫磷、樂果水溶液等。如果防治根腐病,可施l:l000多菌靈水溶液。

在名貴苗木落葉松換床苗後一年的生長期中,植株一般不易得病。需要注意的是,苗木新品種入梅後容易遇連陰多雨、光照不足的天氣,此時氣溫較高,空氣濕度較大,苗木易得莖葉腐爛病。在此期間,可調整苗床通透性來防治此病。

參考資料

1.論我國興安落葉松、長白落葉松及華北落葉松種間遺傳進化關系·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