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矢藤

雞矢藤

茜草科雞矢藤屬植物

雞矢藤(學名: 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是茜草科、雞矢藤屬藤狀灌木,無毛或近無毛。葉對生,紙質或近革質,葉片形狀變化很大,卵形、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側脈纖細;葉柄、托葉無毛。圓錐花序式的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擴展,分枝對生;小苞片披針形,花有或無短梗;萼管陀螺形,花萼裂片三角形,花冠淺紫色,冠管外面被粉末狀柔毛,内面被絨毛,花藥背着,花絲長短不齊。果球形,成熟時近黃色,頂冠以宿存的萼裂片和花盤;小堅果無翅,淺黑色。5-6月開花。分布于中國福建、廣東等省;越南和印度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200-2000米的山坡、林中、林緣、溝谷邊灌叢中或纏繞在灌木上。多生長于氣候溫暖、潮濕的環境中,且耐寒、耐早、耐瘠薄。雞矢藤适宜作園林景觀中的藤本地被植物,可用來覆蓋山石荒坡,美化矮牆,栽植綠籬,亦可用于花架垂直綠化。中國民間常用草藥之一。全草人藥,有祛風活血、止痛消腫、抗結核功效。用于風濕痹痛、小兒痢積、痢疾、腹脹等。因有清熱解毒、去濕、滋補的功能,故民間又叫“土參”。葉片可食,是一些地方的特色食品雖然鮮葉有異味,但煮熟後清香味美,山民們夏季多以其當茶飲,也可用綠葉制成湯圓和其他特色小吃。

    中文名:雞矢藤 拉丁學名: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超目: 目:茜草目 亞目: 科:茜草科 亞科:茜草亞科 族:雞矢藤族 亞族: 屬:雞矢藤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雞矢藤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Lour.) Merr.,1934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藤本,莖長3-5米,無毛或近無毛。葉對生,紙質或近革質,形狀變化很大,卵形、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5-9 (15)厘米,寬1-4 (6)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或截平,有時淺心形,兩面無毛或近無毛,有時下面脈腋内有束毛;側脈每邊4-6條,纖細;葉柄長1.5-7厘米;托葉長3-5毫米,無毛。圓錐花序式的聚傘花序腋生和頂生,擴展,分枝對生,末次分枝上着生的花常呈蠍尾狀排列;小苞片披針形,長約2毫米;花具短梗或無;萼管陀螺形,長1-1.2毫米,萼檐裂片5,裂片三角形,長0.8-1毫米;花冠淺紫色,管長7-10毫米,外面被粉末狀柔毛,裡面被絨毛,頂部5裂,裂片長1-2毫米,頂端急尖而直,花藥背着,花絲長短不齊。果球形,成熟時近黃色,有光澤,平滑,直徑5-7毫米,頂冠以宿存的萼檐裂片和花盤;小堅果無翅,淺黑色。花期5-7月。

4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200-2000米的山坡、林中、林緣、溝谷邊灌叢中或纏繞在灌木上。  多生長于氣候溫暖、潮濕的環境中,且耐寒、耐早、耐瘠薄。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灣、河南、湖南、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永善、鹽津、威信、鎮雄、大關、昭通、富源、蒿明、澄江、石林、師宗、羅平、東川、麗江、永勝、德欽、維西、中甸、貢山、福貢、碧江、蘭坪、鶴慶、洱源、大理、漾濞、巍山、賓川、富民、安甯、昆明、永仁、大姚、易門、祿豐、祿勸、峨山、江川、硯山、馬關、麻栗坡、西疇、蒙自、屏邊、河口、元陽、石屏、綠春、景東、普洱、思茅、瀾滄、孟連、西盟、勐臘、景洪、勐海、鳳慶、臨滄、雙江、滄源、騰沖、龍陵、盈江、潞西、隴川);朝鮮、日本、印度、緬甸、泰國、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有分布。 [2]  [4] 

育植技術

雞矢藤繁殖極容易,播種、扡插都可。播種一般在4月進行,直播和陽畦育苗均可,5月中旬移栽定植。扡插春、夏、秋随時皆可,選兩年生健壯藤莖,剪成10-15厘米的小段,插于淨沙土中,遮蔭保濕,一般7-15天生根,秋季或翌春移植。家庭栽培在4月直播即可。

主要價值

觀賞:雞矢藤群生比較壯觀,栽培幾乎不需要管理,就能生長繁茂,适宜作園林景觀中的藤本地被植物,可用來覆蓋山石荒坡,美化矮牆,栽植綠籬,亦可用于花架垂直綠化。

藥用:雞矢藤主治跌打損傷、外傷性疼痛、肝膽及胃腸絞痛、黃疽型肝炎、腸炎、痢疾、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肺結核咯血、支氣管炎、放射反應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農藥中毒;外用治皮炎、濕疹、瘡瘍腫毒。 [2]  中國民間常用草藥之一。全草人藥,有祛風活血、止痛消腫、抗結核功效。用于風濕痹痛、小兒痢積、痢疾、腹脹等。因有清熱解毒、去濕、滋補的功能,故民間又叫“土參”。

食用:葉片可食,是一些地方的特色食品雖然鮮葉有異味,但煮熟後清香味美,山民們夏季多以其當茶飲,也可用綠葉制成湯圓和其他特色小吃。①藤葉涼茶:采鮮葉10多片,洗淨後放到1升清水中煮開,加白糖,晾涼即可飲用,清香甘甜,解毒消署熱飲可祛暑濕,治感冒。②藤葉蒸菜:采鮮葉和嫩莖尖洗淨後放到開水鍋裡燙1分鐘,撈出瀝幹水分,根據各人口味,蘸蒜泥、辣椒油、麻醬或白糖食用。③藤葉湯圓:嫩莖葉洗淨切碎,和浸軟的糯米一起碾壓成粉,拌适量的水,做成小湯圓,煮熟後加白糖調味即可出鍋,香甜軟糯。④雞矢果:采鮮葉和嫩莖尖洗後切碎搗爛,加面粉、白糖,在加一些炒熟壓碎的花生或芝麻,搓成小團,蒸熟後即可食用。可作零食和小點心。

參考資料

1.雞矢藤·植物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