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

茴香

傘形科植物
茴香菜又原名小懷香,又稱香絲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貴州)丶渾香,嫩葉作菜蔬,是小茴香的莖部,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幹燥成熟果實。始載于唐本草。蘇頌說,北人呼為茴香,聲相近為懷香。陶弘景謂:煮臭肉,下少許,無臭氣,臭醬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時珍說,俚俗多懷衿衽咀嚼,恐懷香之名,或以此也。果實(小茴香)作香料用,亦供藥用,根、葉、全草也均可入藥。茴香菜熟食或泡酒飲服,可行氣、散寒、止痛。茴香苗葉生搗取汁飲或外敷,可治惡毒癰腫。
    中文名:茴香 拉丁學名:Foeniculum vulgare 别名:懷香,懷香籽,香絲菜,茴香子,谷香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超目: 目:傘形目(Apiales,Umbellales) 亞目: 科:傘形科(Umbelliferae) 亞科:芹亞科(Apioideae Drude) 族:阿米芹族、西風芹亞族 亞族: 屬:茴香屬(Foeniculum Mill.) 亞屬: 組: 亞組: 種:茴香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歐洲、地中海沿岸、我國各地均産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4-2米。莖直立,光滑,灰綠色或蒼白色,多分枝。較下部的莖生葉柄長5-15厘米,中部或上部的葉柄部分或全部成鞘狀,葉鞘邊緣膜質;葉片輪廓為闊三角形,長4-30厘米,寬5-40厘米,4-5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線形,長1-6厘米,寬約1毫米。複傘形花序頂生與側生,花序梗長2-25厘米;傘輻6-29,不等長,長1.5-10厘米;小傘形花序有花14-39;花柄纖細,不等長;無萼齒;花瓣黃色,倒卵形或近倒卵圓形,長約1毫米,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中脈1條;花絲略長于花瓣,花藥卵圓形,淡黃色;花柱基圓錐形,花柱極短,向外叉開或貼伏在花柱基上。果實長圓形,長4-6毫米,寬1.5-2.2毫米,主棱5條,尖銳;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近平直或微凹。花期5-6月,果期7-9月。

小茴香為長日照、半耐寒、耐早、喜冷涼的雙子葉春性作物,較耐旱但不耐澇。出苗後生育期65~85天。生育進程快,出苗35~45天進入始花期,花期5月上中旬,果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收獲期6月中旬。常規株高30~55厘米,莖稈呈假二杈分枝。葉互生,葉片三出式全裂葉,有狹披針形葉鞘。傘形花序直徑1~2厘米,白色或藍白色,有5~7朵單花,雙懸果呈長圓卵形,長5~8毫米,寬2~3毫米,内含兩粒略帶黃色的種子。

營養及功效

茴香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C、PP、胡蘿蔔素以及纖維素,導緻它具有特殊的香辛氣味的是茴香油,可以刺激腸胃的神經血管。嫩葉可作蔬菜食用或作調味用。果實入藥,有驅風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五大功效

1、理氣止痛

茴香菜味甘性溫,在食用後能夠祛風理氣,還能夠起到一定的鎮痛止痛的作用,在平時出現的腹脹腹痛的情況,可以多吃一些茴香菜用于緩解病症。所以在菜中加入一些茴香菜當作配料,避免飯後腹痛。

2、治療潰瘍

茴香菜還具有抗潰瘍的功效,特别是口腔潰瘍,能夠促進潰瘍的愈合。在患上潰瘍之後,多吃一些茴香菜,能消腫止痛,減輕潰瘍的症狀,讓潰瘍更早治愈。

3、治療痛經

在出現痛經的症狀時,也可以用茴香菜來治療。将茴香菜炒制後煎熬成湯,然後加入大米熬煮成為茴香粥,服用後能夠有效的緩解治療痛經和腸絞痛的症狀。

4、促進乳汁分泌

茴香菜具有一定的催乳豐胸效果,多吃茴香菜能夠促進哺乳期的女性分泌乳汁,在催乳的時候可以在各種湯菜中加入一些茴香菜。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是有着豐胸的效果的。

5、抵抗衰老

茴香菜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這種元素能夠保持人體皮膚的健康狀态,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讓皮膚更加的細膩緊緻,讓人顯得更加年輕,有着抵抗衰老的功效。

分布

主産于中國國西北、内蒙古、山西、陝西和東北等地。另外,湖北、廣西、四川等地亦有生産。中國出口的小茴香,以内蒙古、山西和甘肅産為主。

應用價值

香料植物

小茴香是重要的香料植物。葉與果實均具有特異香氣。嫩葉洗淨後切細加鹽和味精、香油及其它調料拌食,味清香,可促進食欲。也可作為餃子或包子餡。果實多作香料,用于酒類和糖果之中,或加入魚、肉、醬中,有去腥增香的作用,并能增進食欲;研磨為粉末可用于制作五香粉,用于面食等調味。小茴香還可用于藥膳,如茴香炒腰花能補腎止痛;茴香炖牛肉可溫肝暖胃,行氣止痛。茴香粥可散寒止痛。茴香姜糖湯可治感冒、疝氣痛、胃冷痛等。

藥用植物

小茴香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其果實是重要的中藥,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主治胃寒痛、小腹冷痛、痛經、腹脅痛、疝痛、睾丸鞘膜積液、血吸蟲病等。《本草彙言》記載“茴香為溫中快氣之藥”。《唐本草》也記載“茴香善主一切諸氣,為溫中散寒、立行諸氣之要品”。古朝鮮許浚編纂的《東醫寶鑒》記載,炒茴香和何、人參、幹地黃、麥門冬、天門冬、茯苓等七味藥組成“七仙丹”,用于治療須發早白等症,有滋陰養腎、益氣健脾之功。

此外,果實含揮發油約3~6%,主要成分為茴香醚50~60%、小茴香酮18~20%。尚含:α-蒎烯、α-水芹烯、莰烯、二戊烯、茴香醛、茴香酸、愛草腦。另含順式茴香醚,對聚傘花素。含脂肪油約18%,其脂肪酸組成中,洋芫荽子酸占60%、油酸22%,亞油酸14%、棕榈酸4%。尚含大于C18的醇和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等所成的蠟,豆甾醇,7-羟基香豆精等。苦茴香的果實含茴香醚60%,茴香酮30%;而甜茴香含茴香醚80%,茴香酮10%。也有的茴香不含茴香醚而含愛草腦。

茴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之外,葫蘿蔔素及鈣的含量也較高,種子可作藥用或香料,具有驅風祛痰、散寒健胃止疼之功效。其具體用途如下:

1.促進消化吸收

2.防感冒:可将少許茴香生汁加蔥沫湯内喝下發汗。

3.治扁桃體炎:對成含汁液的水煎液,将其涼後漱口。

4.吸膿:将葉搗碎,貼于患部,每天換3次,自然消退。

5.治凍傷:可用生汁塗于患部,按摩。

生活用品

小茴香主要含揮發油等成分,包括茴香醚、茴香酮、檸檬烯、茴香醛等。從小茴香果實及莖葉中提得的精油有廣泛的用途,可用于牙膏、牙粉、肥皂、香水、化妝品等,茴香精油具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可用于腌漬食品。北非及地中海沿岸的希臘等國酒吧中流行一種茴香酒,含有茴香精油,香味濃郁獨特,喝時加入水或冰塊,1秒之内透明的酒液便混濁起來,變成乳白色的懸濁酒。用小茴香制成的花草茶有溫腎散寒、和胃理氣的作用,對于飲食過量所引起腹脹以及女性痛經也有一定效果。

煙絲

用小茴香莖葉制成煙絲,由于其不含尼古丁成分、焦油量低,對人體危害小,燃燒性類似煙葉、香味濃郁,有望成為新型香煙替代品。

食用價值

有一種球莖茴香可以食用,它又稱結球茴香或甜茴香,為茴香的一個變種,與茴香形态相似。其食用部位為葉鞘基部相互抱合形成的肥厚肉質球狀莖,具有獨特芳香和甜味,可涼拌、炒菜、做湯、腌漬,也可制成餡包餃子或包子。

插花花材

茴香是很好的插花散狀花材,夏季開黃色花,複傘形花序。宜插在大花之間填空,增加層次感。

花語:才色兼備。适宜搭配:玫瑰花、矢車菊、藍錦葵、玫瑰果、芙蓉花、檸檬草、馬鞭草、覆盆子葉、薄荷葉、馬黛茶、甘草。搭配薄荷可排除體内多餘水分。

古方記載

溫腎散寒,和胃理氣。治寒疝,少腹冷痛,腎虛腰痛,胃痛,嘔吐,幹、濕腳氣。

1、《千金•食治》:主蛇咬瘡久不瘥,搗敷之。又治九種瘘。

2、《唐本草》:主諸瘘、霍亂及蛇傷。

3、《開寶本草》:主膀胱、腎間冷氣及盲腸氣,調中止痛,嘔吐。

4、《日華子本草》:治幹、濕腳氣并腎勞頹疝氣,開胃下食('食'一作'氣'),治膀胱痛,陰疼。

5、李杲:補命門不足。

6、《傷寒蘊要》:暖丹田。

7、《玉揪藥解》:治水土濕寒,腰痛腳氣,固瘕寒疝。

8、《本草求真》:肝經虛火從左上沖頭面者用之。

9、《随息居飲食譜》:殺蟲辟穢,制魚肉腥臊冷滞諸毒。

10《中藥形性經驗鑒别法》:治慢性氣管炎。

11、《吉林中草藥》:散寒止痛。治疝氣,腎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遺尿。

常見做法

茴香菜是一種蔬菜,多用來做包子餃子餡,和它的種子(小茴香)一樣具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在北方很受歡迎,而南方少見。由于“茴香”和“回鄉”同音,故北方的很多地方在過春節的時候都喜歡包茴香肉餡的餃子。平時則喜歡用茴香菜豬肉一起做成餡包包子、餃子、春卷等,很少做成炒菜,但也有和雞蛋、肉末一起炒甚至清炒的,也可以配以肉末做湯,但茴香菜素食時的香氣濃重,還是搭配一些肉類或蛋類以及較多油脂為妙。北方人一般認為茴香菜比較“吃油”,所以在做包子餃子時,一般會多搭配些油脂,吃起來才香,又因為茴香本身可以解油膩,故而這樣做對健康無甚大礙。

栽培技術

播種方式

①正播有冬播(包蛋)和春播兩種方式。冬播在上年冬前将種子播入壓好鹽的适墒将凍農田中(喀什墾區11月25日~12月5日,也可用3厘米地溫低于5℃為指标),第2年收獲。春播在當年春天播種、管理、收獲(春播時間的提前程度與收獲茴香産量呈非直線形正相關性)。

②套播利用茴香生育期短的特性,在春播地膜寬窄行作物播種結束後,寬行套種茴香。套播以4月12日前或5厘米地溫不高于15℃為宜。

品種選擇

宜選擇分枝能力強、豐産、抗倒伏且經提純複壯、篩選過的籽粒飽滿的莎車小茴香。

1.大茴香株高30~45cm,全株有5~6片葉,葉柄長,葉間距離大。葉片為具三回羽狀深裂的細裂片,裂片細窄成絲狀,綠色,葉面光滑無毛,有蠟粉,植株适應性強,生長較快,春季栽培抽薹早,病害少。

2.小茴香植株較矮小,株高20~30cm,全株有葉7~9片,葉柄短,葉間距離小,葉片為三回羽狀深裂的細裂片,裂片細窄呈絲狀,深綠色,葉面光滑無毛,有白蠟粉,植株生長較慢,抽薹晚嗎,香味濃。

3.球莖茴香又稱意大利茴香。株高54cm,開展度45cm左右。葉形和葉色與大茴香相似,不同的特征為植株基部葉鞘抱合,肥大,形成扁(圓)球形球莖。全株有7~9片葉,莖短縮,球莖着生在短縮莖上。單球重300~500g。抽薹晚,産量高,既耐寒又耐熱,冬性較強,春季或秋季均可露地生産。生長期75~120天。質地柔嫩,纖維少,香味較淡。

播種要求

正播茴香有穴播和條播兩種。冬播以穴播(行距20~30厘米,穴距9~12厘米)為主,春播以條播(30厘米等行距、株距5~8厘米)為主。套播用穴播。播深1.5~2.5厘米,播後鎮壓。每公頃用種量22.5~30千克(千粒重1.3~1.8克)。穴播每公頃30~50萬穴,保苗140~200萬株,條播保苗150~180萬株。

管理

①早春田管以增溫保墒為中心。正播茴香在苗前宜進行淺耙鎮壓,苗前遇雨及時耙地,破除闆結,以利保墒出苗早發。淺耙方向與播種方向垂直,耙深不大于2厘米,且帶碎土鎮壓器。

②苗期田管以化調為主,輔以人工拔草和間定苗。茴香幼苗2~4葉期,噴施葉面肥1次(1%~2%的磷酸二氫鉀+0.5%~1%尿素)。幼苗5~8葉期,對生長過旺田塊局部噴施0.15%~0.3%縮節胺,增強旺苗基部節間粗度,降低植株高度,防止後期倒伏。

③花果期田管以防積雨淹害為重點,養根保葉,促粒實,增粒重。小茴香較耐旱但不耐澇,5~6月份如遇降雨,田間積水超過8小時,會形成淹害,造成植株死亡,甚至絕收。故遇中至大雨,及時排澇。茴香花果期雖對水肥要求不高,但重疊期較長。氣候異常、土壤幹旱會對開花、受精以及産量造成不利影響,可葉面噴施濃度為0.2%~0.4%的硼、鋅微肥,提高結實率。茴香生長中後期,有脫肥早衰(葉色發黃)的點片,可噴施1.5%~3%尿素葉肥,提高植株根葉吸收養分的能力,促使果實正常成熟。對葉色濃綠、有貪青晚熟趨勢的點片,可噴施0.2%~0.4%的磷酸二氫鉀,提高千粒重,達到整體收獲期一緻。

及時采收

大、小茴香高15~20cm時,依市場需求,及時采收上市。球莖茴香定植40天後,球莖充分膨大而停止生長,外部鱗片呈白色或黃白色時,及時采收。收獲時将整株拔下,将上部細葉同老葉一同切除隻保留上面葉柄10cm左右和下面球莖,下部從短縮莖部切除後包裝上市。

防治病蟲害

白粉病

初期在植株表面出現少量白色粉狀斑點,以後逐漸擴大,表面産生大量白色粉末狀物。随着病害發展,植株組織開始退色,以後壞死枯萎。種植過密,溫暖多濕,晝夜溫差大,結露時間長,利于發病。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施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7000倍液,每7~10天噴灑1次,連噴2~3次。

根腐病

此病主要侵染根系。受侵染根尖或幼根呈褐色水漬狀,以後變成黑褐色壞死斑,逐漸發展使主根呈鏽黃至鏽褐色腐爛,最後僅剩纖維狀維管束,病株極易從土中拔出。發病植株葉片從外向内逐漸壞死,最後全株枯死。重茬、低溫、高濕及肥料未腐熟有利于病害流行。防治方法:采取輪作換茬,高壟栽培及使用腐熟肥料等農業技術。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用15%雙效靈水劑l5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或30%土菌消水劑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施藥量為0.25~0.5kg。

茴香鳳蝶

主要為害茴香、胡蘿蔔、芹菜等傘形花科蔬菜。蟲态有成蟲、卵、幼蟲、蛹等。以幼蟲食害葉片,夜間活動取食,受觸動時能從胸伸出臭角并滲出臭液。防治方法:結合田間管理人工捕殺幼蟲。在三齡前噴灑20%天達滅幼脲膠懸劑1000倍液、10%除盡懸浮劑1500倍液、10%高效滅百可乳油1300倍液、4.5%雲大安治1500倍液、90%萬靈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

蚜蟲

發生初期噴施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或20%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等,交替防治。若在保護地懸挂黃色粘闆結合藥劑防治,效果則更佳。n

選購儲存

:小茴香以顆粒均勻、質地飽滿、色澤黃綠、芳香濃郁、無柄梗者為佳品。

:發黴變質,質地不飽滿,香味淡,品質欠佳。

儲存:密封、陰涼、避光保存。

上一篇:猶太人的賺錢哲學

下一篇:翻譯在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