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

漢語漢字
苛(讀作kē、hē)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戰國時期文字。“苛”字本義是小草叢生的樣子。《史記·韓長孺列傳》中說“今太後以小節苛禮責望梁王。”這裡的“苛”引申指煩瑣、細碎。後也指苛刻、狠虐。
  • 中文名:苛
  • 拼音:kē、hē
  • 部首:艹
  • 五筆:askf
  • 字級:一級字(編号1001)
  • 平水韻:平聲五歌
  • 注音字母:ㄎㄜㄏㄜ
  • 統一碼:基本區U 82DB
  • 總筆畫:8
  • 結構: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苛”字始見于戰國時期文字(圖1)。其上下結構較為分明清晰。發展到《說文》小篆文字(圖2)時,其上面的“艹”變成了像是兩顆挨着的小草形狀,下面的“可”字最後一筆是像一個尾巴的形狀。到了漢代文字時,與《說文》小篆文字相比,隻有“可”字最後一筆不同,漢代文字的書寫是向内彎曲的。此後發展就沒有很大變化了,直至發展到了現代漢語。

“苛”字是形聲字。由“艹”和“可”字組成。《說文·艸部》中說“苛,小艸也。從艸,可聲。”艹”表義,篆書之形像草,“可”表聲。本義為小草叢生的樣子。《玉篇·艸部》:“苛,小草生貌。”這裡的“苛”指細草叢生之貌。因小草多而顯得雜亂,故又引申指煩瑣、細碎。由于要求過于繁細,故又引申指苛刻、狠虐。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苛kēㄎㄜˉ

過于嚴厲:~刻。~毒。~求。~責。~待。

繁重,使人難以忍受:~重(zhòng)。~捐雜稅。

腐蝕性:~性(如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等能腐蝕皮膚及纖維之類的化學性質)。~性鈉(燒堿)。

苛hēㄏㄜˉ

古同「诃」,譴責,責問。

詳細釋義

苛kē

〈名〉

形聲。本義:小草。

同本義[littlegrass]

苛,小草也。——《說文》

疥瘡[scabies]

疾痛苛癢。——《禮記·内則》

又如:苛癢(疥瘡癢)。

病。通“疴”[illness]

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棄萬苛。——《管子·内業》

身無苛殃。——《呂氏春秋·審時》。注:“病也。”

又如:苛殃(疾病和災患);苛疾(疾病)。

詞性變化

苛kē

〈形〉

繁雜,煩瑣[miscellaneous]

好苛禮。——《史記·郦生陸賈傳》

内無苛慝。——《國語·晉語》。注:“煩也。”

去煩蠲苛。——王褒《四子講德論》

又如:苛禮(苛刻微細的禮節);苛難(以瑣事诘難);苛斂(煩重地征收賦稅);苛小(煩瑣細小,亦指繁雜細微之事)。

狠虐、刻薄(側重于殘暴狠毒)[onerous;harsh]

弭其百苛。——《國語·楚語》。注:“虐也。”

關市苛難之。——《韓非子·内儲說上》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史記·高祖本紀》

苛政猛于虎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差徭驿遞最繁苛,公(袁可立)贻書郡守。——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家廟記》

又如:苛虐(苛刻虐待);苛法(煩瑣嚴厲的法令);苛吏(酷吏);苛求(過嚴過分地要求);苛征(橫征暴斂)。

沉重,劇烈[heavy;violent]。如:苛役(繁重的勞役);苛罰(重罰)。

苛kē

〈動〉

使…苛刻[behardupon;beonerous]

苛關市之征以難其事。——《荀子·富國》

煩擾,騷擾[disturb;trouble]

朝夕苛我邊鄙。——《國語·晉語一》

通“诃”。譴責,責問[blame;accuse;censure]

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亭長苛之。——《漢書·王莽傳》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一》《艸部》乎哥切

小艸也。從艸可聲。

說文解字注

小艸也。

引伸為凡瑣碎之稱。

從艸可聲。

乎哥切。十七部。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說文》:小草也。

又《廣韻》:政煩也。《禮·檀弓》:苛政猛于虎。《前漢·高帝紀》: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師古注》:苛,細也。

又《禮·内則》:問衣燠寒,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爾雅·釋言》:苛,妎也。注:煩苛者,多疾妎。

又《周禮·春官·世婦》:大喪,比外内命婦之朝,莫哭不敬者,而苛罰之。注:苛,譴也。

又《晉語》:朝夕苛我邊鄙。注:苛,擾也。

又《素問》:苛疾不生。注:苛,重也。

又揚子《方言》:苛,怒也。

又姓。《正字通》:漢苛異。

又上聲。《類篇》:下可切,音荷。急也。

又《集韻》虎何切。《羣經音辨》呼多切。?音呵。苛察也。鄭康成《說禮》:司關掌苛察奸人。《前漢·王莽傳》: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亭長苛之。

又《集韻》黑嗟切。義同。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字形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ɑ

王力系統

ɣ

ai

董同龢系統

ɣ

ɑ

周法高系統

ɡ

a

李方桂系統

g

ar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歌戈

ɑ

齊梁陳北周隋

歌戈

ɑ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ɣ

ɑ

拟音/王力系統

ɣ

ɑ

拟音/董同龢系統

ɣ

ɑ

拟音/周法高系統

ɣ

ɑ

拟音/李方桂系統

ɣ

â

拟音/陳新雄系統

ɣ

ɑ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聲類

韻部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胡歌切/虎何切

ɣɑ

集韻

平聲

開口呼

次清

虎何切

平聲

開口呼

全濁

寒歌切

ɣɑ

平聲

開口呼

次清

黑嗟切

xia

上聲

開口呼

全濁

下可切

ɣɑ

韻略

平聲

寒歌切

上聲

下可切

增韻

平聲

寒歌切

上聲

下可切

中原音韻

陽平

歌戈

全清

中州音韻

平聲

歌戈

杭歌切

上聲

歌戈

葉何上聲

洪武正韻

平聲

全濁

寒歌切

ɣo

上聲

全濁

下可切

ɣo

分韻撮要

陰平

方言集彙

◎ 潮州話:ko1

◎ 客家話:[寶安腔] ko1 [台灣四縣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海陸腔] ko1 [梅縣腔] ho2 [客語拼音字彙] ko1

◎ 粵語:ho1

上一篇:問候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