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

漢語文字
頭,漢語通用規範簡化字,一級字(常用字),讀作tóu。其繁體字最早見于金文,原為形聲字,從頁,從豆,豆亦聲。簡化字為獨體字。其本字是“頁”字。本義為腦袋,指人身體最上的部分或動物身體最前的部分,引申為物體的頂端或末梢,又引申為事物的起點或終點等。
  • 中文名:頭
  • 拼音:tóu
  • 繁體:頭
  • 部首:簡體大部,繁體豆部、頁部
  • 字碼:U 5934
  • 五筆:UDI
  • 倉颉:YK
  • 鄭碼:TDGD
  • 筆順:44134
  • 字級:一級
  •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
  • 注音:ㄊㄡˊ
  • 結 構:簡體獨體結構,繁體左右結構

文字源流

頭,原為形聲字,從頁,從豆,豆亦聲。根據到目前為止的考古發現,繁體字頭字最早出現于春秋蔡國銅器上,習見于戰國文獻,而“首”字則産生于商代甲骨文中。簡化字頭字最早見于居延漢簡,是繁體字的草書楷化,但典籍中很少見。頭當是“首”字的音變,或是因語音差異(或因方音、或因曆史音變)而制造的形聲字,其義與“首”字完全相同。本義為腦袋,指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頭”的本字是“頁”字。“頁”字上部像個頭,頭上有大眼睛,頭頂有頭發,頭下是半跪着的一個人身。金文雖然不太像了,但仍然看出上部是頭,下部是臂、身、腿。小篆上部是頭,下部變得不像人形了。隸書、楷書筆畫化。通用的是簡化字“頁”。“頁”字的本義就是頭。漢字中由“頁”組成的字大都與“頭”有關。

詳細字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tóu

名詞

腦袋,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身體的最前部分

頭發,發型

發,毛發

借指人

物體頂端或末梢

事情的終點、起點

物體的殘餘部分

方面

引申指思想或理智

像頭的東西

事情的開端

特指敵對的人

路,途徑

賭博或買賣中抽的回扣

用在兩個數字之間,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

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

形容詞

領頭的,為首的

第一的,開初的

用在數量詞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

開始

次序在前

表示約計、不定數量的詞

最上等級

第一,第一次

上一個

動詞

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

〈方〉臨到,接近

量詞

多用以計算牲畜

件,樁

用于人

助詞

用于習慣語

tou

置于方位詞後,表處所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九】【頁部】頭

首也。從頁豆聲。度矦切。

段玉裁注:

?也。

?各本作?,今正。小篆作?,《說文》據小篆為書。故叙曰:今叙篆文合以古籒也。漢人多用?不用?者,自系一時相習而然。許造字書則有定體。?下曰:頭也。頭下曰:?也。是曰轉注。《禮記》曰:頭容直,頭頸必中。從?。?以䭬為冣重。故字多從?。

豆聲。

度侯切。四部。

康熙字典

〔古文〕?

《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又古者謂一人為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贽,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注: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又人名。《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注:豎,小吏,名頭須。

又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鸱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鸱頭。

又《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馀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骊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辟,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又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注: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法欣賞

音韻集彙

韻書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韻目

韻攝

聲類

四呼

等第

清濁

拟音

廣韻

度侯切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dʰu

集韻

徒侯切

開口呼

一等

全濁

dəu

韻略

徒侯切

增韻

徒侯切

中原音韻

尤侯開

尤侯

陽平

尤侯

次清

tʼəu

中州音韻

陀婁切

平聲

尤侯

洪武正韻

徒侯切

十九尤

全濁

d‘ou

分韻撮要

第五修叟秀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