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

内科疾病
脾胃不和症的臨床表現,為食欲減退與食後腹脹同時并見,脘腹脹痛甚或腹瀉,嗳氣,惡心,嘔吐等症。由于脾胃受納、運化功能失常,故食欲減退與食後腹脹同時并見;因升降失調,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見洩瀉,甚則小腹脹墜、脫肛等。脾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使飲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氣主升,則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一。脾胃不和,即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失調。臨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潔)、思慮太過、勞累過度、誤吐誤下等均可導緻脾胃不和證。
    中醫病名: 外文名: 别名: 就診科室: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脾胃不和 英文名:Disharmony between Spleen and Stomach 病原學:飲食不節 傳染病:否 臨床表現:食欲減退,食後腹脹 發病部位:胃部 所屬科室:内科-消化内科

主要症狀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的症狀:

1、食欲減退、煩躁哭鬧,易感冒發燒。

2、脾系症狀,有口氣、腹脹、大便或幹或稀。

3、面色萎黃發花、眼白有藍斑。

4、夜眠欠安、腦袋出汗,愛趴着睡、睡時眼睛漏縫。

5、舌質偏紅、舌苔白厚或厚膩,還可長時間地表現為地圖舌。

6、皮膚粗糙、幹燥、黯淡、皺紋、色素沉積甚至出現斑丘疹,一旦出現亞健康狀态,治療上調和脾胃,同樣能取得很好的療效。

脾胃功能失調,臨床以食欲減退,食後腹脹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于胃脘痛、腹脹、嘔吐、嗳氣、洩瀉、便秘,以及西醫的慢性胃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胃共同主持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性能上各有特點。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胃氣主降,使飲食物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氣主升,則飲食物之精華得以營養全身;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濕。這種納與化、升與降、潤與燥,相輔相成對立統一。脾胃不和,即是這種對立統一的失調。臨床凡能引起脾胃功能失調的原因,如飲食不節(潔)、思慮太過、勞累過度、誤吐誤下等均可導緻脾胃不和證。

引起

脾胃不和在臨床很是常見,由多種原因所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調,臨床上原因主要見于以下幾點:第一點,飲食不節,也可以認為是吃飯不定時、不節制、暴飲暴食或饑餓難耐等,這些都會誘發脾胃不和的出現。第二點,思慮太過,多見于患者平時腦力勞動過于頻繁,多見于經常坐辦公室的白領,或者領導等所出現的症狀。第三點,過于勞累,多見于體力勞動或者運動量過大,導緻肌肉過于疲勞,也可以出現脾胃功能失常。第四點,應用不合理的藥物或者保健品等,所誘發患者出現長時間的腹瀉、長時間的嘔吐等,以上原因都會引起患者出現脾胃不和的情況。

症狀混淆

脾胃虛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亂用藥,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脾氣虛的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髒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幹、容易饑餓,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瘡等。對于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對于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成藥較少,可湯藥調理。

脾胃虛寒:中醫名詞,同脾陽虛,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緻。症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症狀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胃痛隐隐,綿綿不休,冷痛不适,喜溫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

脾胃濕熱:脾胃濕熱見症多端,胃脘疼痛,嘈雜灼熱,口幹不欲飲,饑而不欲食,小便色黃,大便不暢是脾胃濕熱的辨證要點。對此症的治療應本着清熱不礙利濕,利濕不助熱的原則,應用三仁湯加減,常加冬瓜皮、茵陳,使濕祛熱清,脾胃安和。濕熱下痢多用葛根芩連湯加減;若出現黃疸之症,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

脾胃功能失調,臨床以食欲減退,食後腹脹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于胃脘痛、腹脹、嘔吐、嗳氣、洩瀉、便秘,以及西醫的慢性胃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疾病。

調理

脾胃不和是中醫的一個證型。如果診斷明确,應該盡早調理。具體的方法是:

1、應用中成藥,比如參苓白術散、保和丸、健脾丸等等。

2、應該注意保暖,預防風寒。

3、應該按時吃飯,葷素搭配,少吃辣椒,芥末這樣的刺激性食物,少吃一些冰淇淋、冰啤酒,這些寒涼的、有損脾胃的食物。4、情緒一定要樂觀。

5、保持身體的鍛煉,可以用于瑜伽、太極拳、慢走、快走等方式運動。

上一篇:Graves病

下一篇:豬囊蟲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