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

一種發生于小腿的急性炎性皮下結節的病症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發生于小腿的急性炎性皮下結節。本病好發于青年女性,以春秋季多見。結節性紅斑的病因尚未明确。患者多伴有風濕病、結核病或白塞氏綜合征等病,病情反複發作,纏綿難愈。結節性紅斑是一種急性炎症性結節性皮膚病,誘發本病的病因較為複雜,可能為細菌、病毒感染等發生過敏反應所緻。本病初起有低熱,關節和肌肉酸痛,病患處出現數多個紅色結節,自覺疼痛及明顯壓痛,數天後結節呈紫紅或暗紅色,不化膿,不破潰,不留疤痕,一般一個月左右結節消退,但容易複發[1]
    中醫病名:結節性紅斑 外文名:erythemanodosum 别名: 就診科室:皮膚性病科 多發群體:中青年女性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傳染病:否 臨床表現:紅色或紫紅色疼痛性炎性結節 發病部位:小腿伸側

病因及症狀

結節性紅斑的緻病因素很多。也比較複雜。最早報道為鍊球菌感染,觀察發現;結節性紅斑在症狀發生之前,約有80%以上的患者有呼吸道感染症狀,其中50%左右是溶血性鍊球菌引起的咽炎,扁桃體炎,一般在感染三周内發病。藥物因素也可引起本病,過去一直認為磺胺,溴劑和碘劑均有可能緻病,近年來發現口服避孕藥物也可引發本病。中醫則認為,素禀血熱内蘊之體,或過食辛辣炙熱,郁久化熱,濕熱下注凝滞血脈使氣血運行不暢,瘀而成結或脾虛濕盛,陽氣不足,腠理不固以緻風寒濕邪乘虛而人,流注經絡而成結節。

結節性紅斑以雙胫對稱發生梅核大小疼痛性結節為主要症狀。發病之初多有發熱及關節痛.皮損常突然發生,小若梅李,大似紅棗,少則數個,多達數十。對稱出生,繞胚而發,尤以胫前居多。如瓜藤所纏,微隆皮面,皮膚緊繃周圍腫脹,觸之灼熱而疼痛。其色由鮮紅漸為紫紅最後變為黃色,自行消退。結節可持續數天或數周,緩慢消退,多無潰瘍,不會留疤痕,但可反複發生。少數侵及大腿,上臂伸側,面頰,但一般結節小而淺。

發病機理

結節性紅斑的發病機理,有人将其視為一種變态反應,屬于遲發性變态反應範疇,但也可能與第Ⅲ型變态反應有關;也有人認為其發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應在皮膚表現的結果。本病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為真皮和皮下組織的炎症病變。總的來說,其主要表現是血管炎,多發生在較大的小靜脈血管内壁,有炎性細胞浸潤及内皮細胞增生,但一般血管腔通暢,不發生閉塞,也無血栓形成。血管周圍也可有炎症細胞浸潤,早期以嗜中性粒細胞為主,晚期則淋巴細胞增多。 結節性紅斑有哪些臨床表現?結節性紅斑常見于青壯年,尤以女性為多,男女之比約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冬季發病。不少患者于發病前1~2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全身症狀往往有渾身不适、乏力、低熱、關節及肌肉酸痛等。如伴随有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則伴有原發疾病的表現。結節性紅斑可急性發病,也可隐襲起病。皮損好發于小腿伸側,有時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少數患者上肢也可受累,但顔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

發病時皮下結節周圍出現紅斑,紅斑中央可觸及硬結。最初紅斑顔色多呈鮮紅色,約經2周左右後,逐漸變成暗紅色或淡紫紅色;結節性紅斑數目多少不定,小的如花生米粒大,大的如核桃大,局部可有多個結節聚集,或散在對稱性分布。結節一般不會破潰,相互鄰近的結節可以彼此融合可形成較大硬塊。如果局部血管受壓,靜脈回流受阻,可引起小腿下部輕度水腫。結節處自覺有痛感,尤其是觸壓痛比較明顯。經過3~6周後,結節逐漸消退,但屢見再發,呈此起彼伏之勢,且消退後紅斑處會留有色素沉着,即皮膚有暗褐色斑紋,但此時一般無痛癢感覺,愈後不留瘢痕。此後複發時可見新的皮下結節分批分期不斷出現,使病情遷延不已,長期不愈。 結節性紅斑如何确診,需作哪些檢查?結節性紅斑無特異性實驗室檢查,主要依據臨床表現,一般診斷不難。某些患者可呈血沉加快,抗鍊“O”值升高;如系結核菌所緻者,結核菌素試驗為強陽性。如系其他結締組織病的伴有症狀,還可見原發疾病的一些檢查異常結果。

診斷要點

1、多見于青年女性。發疹前和發疹時可有發熱、喉痛、全身不适和關節疼痛等全身狀。

2、皮損主要發生于小腿伸面,對稱分布,但前臂、股部等處亦偶可累及。

3、基本損害為鮮紅色、疏散分布、高出皮面的結節,花生米至櫻桃大小,疼痛和壓痛,在壓力下顔色不變,數目多,十幾個到幾十個,不破潰。

4、病程具自限性,一般在1—2個月左右,但常複發。

現代醫學對本病的治療是尋找病因,對症處理。有明顯感染者,可用磺胺類藥物及抗生素,疼痛嚴重時内服止疼藥物,嚴重病例加用皮質激素

治療方法

西醫治療

全身治療

(1)尋找病因,予以相應治療。急性期可卧床休息,擡高患肢,避免受寒及強勞動。有明顯感染竈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療。

(2)疼痛較著者,可口服止痛藥,或非甾體解熱鎮痛藥,如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mg,每天3次;布洛芬每次200mg,每天3次。嚴重者,給皮質類固醇激素,如潑尼松(強地松)30~40mg/d,或倍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lml肌注,3周1次,可迅速控制病情。另外,可用10%碘化鉀合劑10ml,每天3次,服2~4周。該法安全有效,但應注意長期應用可導緻甲狀腺功能低下。病情頑固者,可應用羟氮喹200mg,每天2次;氨苯砜(DDS)50mg,每天2次,也可服中藥雷公藤片或昆明山海素片。全身治療也可用紫外線、蠟療,透熱或音頻電療。

局部治療

局部治療原則為消炎、止痛。外用魚硼軟膏,10%樟腦軟膏敷包紮或75%酒精局部濕敷,另外外塗皮質激素軟膏,有止痛作用。也可皮損内注射去炎松混懸液約0.3ml加2%普魯卡因溶液中注射,對結節持續劇烈疼痛者有明顯作用。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本病常分成三型辨證施治。血熱内蘊型,主要症狀為:結節呈梅核大小,其色鮮紅灼熱疼痛,伴發熱口渴,關節腫痛,步履艱難,便結溲赤。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丹皮10g、赤芍10g、王不留行10g、澤蘭10g、當歸10g、紅花10g、桃 仁10g、川牛膝10g、香附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濕熱下注型,主要症狀為結節大如紅棗,繞胫而發,如瓜藤所纏,時有疼痛,關節沉重酸痛,腿腳浮腫,壓之有凹,伴周身乏力,困倦嗜卧,小溲黃濁。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蒼術10g、黃柏10g、生薏苡仁10g、生地10g、丹皮10g、赤芍10g、王不留行10g、當歸10g、六一散2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寒濕阻絡型主要症狀為結節繞胫而發,如梅似李其色淡紅或紫暗,反複發作,經年不愈遇寒尤甚,伴面色晄白,手足厥冷。湯藥可選用經驗方:

當歸10g 、桂枝10g、木通10g、 細辛 3g、赤芍10g、白芍10g、甘草10g、大棗5枚;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結節性紅斑若症狀不重可以選用中成藥大黃蟅蟲丸、二妙丸,散結靈,除濕丸治療。

外治法

可選用化毒軟膏、芙蓉育外塗供處。或取如意金黃散用涼開水調成糊狀,外敷患處。也可用新鮮馬齒苋搗碎後外敷患處。

一旦患病,應注意卧床休息、擡高患肢尋找病因,積極祛除病因:避免勞累及過度緊張;忌食辛辣厚味,血腥發物等;切不可濫用藥物,最好選中藥治療,既可獲得良好療效,又能避免毒副作用;尤其反複發作的患者,更應堅持服用中藥.平時應注意避風寒、潮濕;冬季發作者應注意保暖;減少行走,尤其不宜久行、久立。

辯證要點

1.清熱解毒:中醫認為,熱可生毒、結節性紅斑是靜脈血管産生的毒素病變。導緻毛細血管出血,清血分之熱,毒素自消。病可痊愈。

2.活血化瘀:祖國醫學認為,萬病以瘀為主。活血化瘀,舒經通絡。血活瘀就不滯,氣血正常運行了結節性紅斑病就好了。

3.清熱除濕:中醫認為熱能生濕,濕能生毒。清人體之熱,解人體之毒,可徹底治愈結節性紅斑病。

4.軟堅散結:結節性紅斑病,可導緻皮膚粘膜和肌肉組織發生硬塊紅腫等病變,中醫中藥标本兼治口服外用軟堅散結,病自然消失。

5.祛風散寒:醫學認為,風能生邪,邪可生病。自然就會患有結節性紅斑病,風去寒散,病可自消。

6.除濕化痰:中醫認為濕能生痰,痰能生邪,邪能生病,結節性紅斑病屬痰邪生成。除濕化痰病可自愈。

上一篇:重度脂肪肝

下一篇:前列腺結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