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狀腺瘤

管狀腺瘤

大腸腺瘤性疾病
管狀腺瘤又稱“腺瘤性息肉”,是大腸腺瘤中最常見的一種。管狀腺瘤絨毛成分占20%以下。腺瘤呈球形、橢球形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或呈分葉狀,色粉紅,質實,常有長度粗細不等的蒂附着于腸黏膜上。但腫瘤僅數毫米大小時,也可呈廣基狀而無蒂可見。管狀腺瘤瘤體越大,惡變幾率越大。當腺瘤>2cm時,癌變率即顯着增高。瘤細胞若呈明顯的多形性以及間質與浸潤,稱之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變。
  • 中文名:管狀腺瘤
  • 臨床特點:60歲以上老人多見,無性别差異
  • 體積:直徑多在2cm以内

發病年齡段

臨床特點60歲以上老人多見,無性别差異。腫瘤生長緩慢,無疼痛及其他自覺症狀。體積小,直徑多在2cm以内。扪診界限清楚,活動。

病理變化

肉眼觀察

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剖面呈棕黃色,可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粘液。

顯微鏡觀察

實質:腫瘤由柱狀或立方上皮組成,雙層排列,并互相吻合成不規則的小管狀或狹長的小梁狀。細胞核大,卵圓形,大小一緻,胞漿嗜酸性。管腔或小梁外周無肌上皮細胞。管腔内含PAS陽性分泌物。間質:疏松,其中有大量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實質和間質間有基底膜分隔。

鑒别診斷

腺樣囊性癌基底細胞腺瘤生物學特點:腫瘤生長緩慢,體積小,包膜完整。手術切除後極少複發。組織發生:内層細胞為柱狀,外層為基底樣細胞,結構上與排洩管相類似,推測其組織來源可能為排洩管上皮。

管狀腺瘤病理改變:肉眼觀察: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剖面呈棕黃色,可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粘液。

管狀腺瘤顯微鏡觀察:實質:腫瘤由柱狀或立方上皮組成,雙層排列,并互相吻合成不規則的小管狀或狹長的小梁狀。細胞核大,卵圓形,大小一緻,胞漿嗜酸性。管腔或小梁外周無肌上皮細胞。管腔内含PAS陽性分泌物。間質:疏松,其中有大量毛細血管和小靜脈。實質和間質間有基底膜分隔。

管狀腺瘤治療方法

一般般臨床上可采用内窺鏡摘除是首選方法,也可行圈套電灼切除術。此種方法相對損傷小,反應輕,效果好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