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詞

答謝詞

表示謝意的講話
答謝詞,是指特定的公共禮儀場合,主人緻歡迎辭或歡送詞後,客人所發表的對主人的熱情接待和多關照表示謝意的講話。答謝詞也指客人在舉行必要的答謝活動中所發表的感謝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講話。自古以來,人們就提倡“禮尚往來”、“知恩報德”、“來而無往非禮也”,于是在人際交往中便有了“謝”的言行:或揖拳,或鞠躬,或以言辭道謝,或以紙筆作書(寫成謝函、謝帖、感謝信),倘若在莊重的禮儀場合,那便要溫文爾雅地緻“答謝詞”了。
    中文名:答謝詞 外文名:Thank-you Speech 别名:感謝信 定 義:指特定的公共禮儀場合,主人緻歡迎辭或歡送詞後,客人所發表的對主人的熱情接待和多關照表示謝意的講話 基本類型:謝遇型、謝恩型

基本類型

依據不同的緻謝緣由和緻謝内容,答謝詞可劃分為兩個基本類型:​

"謝遇型"答謝詞

"遇",招待,款待。"謝遇型"答謝詞,即用來答謝别人的招待的緻詞,它常用于賓主之間,既可用于歡迎儀式、會見儀式上與"歡迎詞"相應,也可用于歡送儀式、告别儀式上與"歡送詞"相應。

"謝恩型"答謝詞

"恩",受到的好處,即别人的幫助。"謝恩型"答謝詞,即用來答謝别人的幫助的緻詞。它常用于捐贈儀式或某種送别儀式上。例如,1998年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災民在接受全國各地捐贈物品的儀式上,在洪水退後為抗洪搶險的解放軍戰士送行的儀式上,就都使用了這種答謝詞。

(具體内容可見《應用寫作》雜志2006年第1期《談談答謝詞的寫作》)

格式内容

(1)标題。在第一行居中的位置上寫上“答謝辭(詞)”。

(2)稱謂。另起一行頂格寫緻辭對方的姓名、頭銜,既可以是廣泛對象,也可以是具體對象。稱呼後加“:”以示引領全文。

(3)正文。

首先對主人的盛情表示感謝,并對對方的優越性予以肯定,表達出自己的榮幸與激動。這是答謝詞的寫作重點。

另外,要對對方的情況做較詳細的介紹,以示尊重。

第三,應提出希望與之進一步發展關系的強烈意欲。

結語,再一次用簡短的語言表示感謝。

寫作要求

内容與結構要合乎規範

從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兩類答謝詞所涉及的寫作内容以及所運用的結構形式,各有相對穩定的模式。在寫作中,一不可混淆,二不可随心所欲地“獨創”,要盡可能地符合寫作規範,否則将會張冠李戴、非驢非馬。

感情要真摯,坦誠而熱烈

既然要“答謝”,就應該動真情、吐真言,這就是所謂“真摯、坦誠”;虛情假意、言不由衷或矯揉造作,隻能引來對方的反感。況且,“答謝”的本身,就是一種“言情”方式,既然要“言情”,就應熱烈奔放、熱情洋溢,給人以如坐春風的溫煦感;否則,那種薄情寡義、冷冰冰、幹巴巴、硬梆梆的緻詞是很難獲得對方認可的。

評價要适度,要恰如其分

一般說來,對于對方的行動,“謝遇型”緻詞不宜于妄加評論、說三道四。而“謝恩型”緻詞則可就其“精神”或“風格”作出評價,但要适度,要恰如其分,不可故意拔高、無限升華,以免造成“虛情假意”之嫌。

篇幅要簡短,語言要精煉

禮儀“儀式”畢竟不是開大會,緻詞一般應盡量簡短些,決不可像某些領導的會議報告那麼冗長。作為“答謝詞”,千字文即可,連戰先生的答謝詞寫得很美,不過,也許是由于60年來的第一次答謝,“酒逢知己千杯少”,其篇幅稍顯長了些,但是倒很适合當時的情境。一般“答謝”是無需這麼長的。

要想篇幅簡短,語言必須精練,應盡可能地将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删掉,努力做到“文約旨豐”,言簡意赅。

注意事項

要想寫出高質量、較完美的答謝詞,除了把握以上幾點“要求”之外,還須“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1.客套與内容

“客套”是禮儀的表現,“内容”才是實際的東西。一方面,需要客套;但另一方面,客套要為内容服務,不宜過多,更不宜過分,以免造成對方的反感。

2.友誼與原則

在談論雙邊關系時,既要充分表達友好之情、友誼之願,又不可喪失原則立場。對于敏感性問題應盡可能地回避(宜放到談判桌前去解決),對于回避不掉的矛盾與分歧,也應以坦誠的态度、溫和的口吻、委婉的言辭作出恰當得體的表達,要謹防出言不遜或不慎而傷害了對方的感情。

3.過去與未來

連戰先生引用得好:“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對于昔日的矛盾與分歧,不宜于念念在口、耿耿于懷,應面向未來,化幹戈為玉帛。故而,緻詞中應少講昔日之“辛酸”,多談未來之“亮麗”,在這裡,連戰先生的緻詞堪稱典範。

4.現實與設想

也許,“現實”的雙邊關系不那麼盡如人意,甚或存在着較大的矛盾與分歧。對于這種情況,緻詞中可稍作點示,而應集中筆墨去做較完美的“設想”,因為“設想”的本身就是“面向未來”。但是,“設想”畢竟不是“現實”,不宜于說得那麼實在,忌用“一定”、“必然”等副詞修飾,宜用“虛筆”出之,比如可采用假設連詞以及帶有“感覺”、“希望”意義的意念性動詞加以表達。在這方面,連戰先生做得很出色,請看他的慣用字眼:

“假如”(用2次),“我相信”(5次),“我覺得”(3次),“我個人覺得”(1次),“我也感到”(1次),“我非常盼望”(1次),“我們也相信”(1次),“我們很希望”(1次),“我們也希望”(1次)。

5.“己見”與“人見”

“己見”,即自己的見解與意見;“人見”,指别人的、對方的見解與意見。當然,答謝詞所表述的主要是“己見”;但是當自己的答謝處于對方的“歡迎詞”或“歡送詞”之後時,最好能将對方的意見引述過來,融入自己的意見之中。這樣做,不僅可以豐富緻詞的内涵,而且也可巧妙地融洽雙方關系,增強和悅氣氛。比如,連戰先生曾兩次引述胡錦濤總書記的話:

(1)誠如總書記剛才所講,今天的聚會是國民黨和共産黨60年來的頭一次,也是在兩岸的情況之下56年來黨和黨見面交換意見最高層次的一次,難能可貴!

(2)今天,誠如剛才總書記講的,我們是以善意為出發,以信任為基礎,以兩岸人民的福祉為依歸,以民族長遠的利益做目标。

這種引述,表明了對“對方”意見的認可,也是雙方的一種“共識”,十分明顯地帶有一種友好的色彩。

6.“言謝”與“行謝”

“言謝”,即以言語緻謝;“行謝”,指以實際行動緻謝。孔夫子就主張要“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可見“行”是取信于人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謝恩型”答謝詞一般要把“如何以實際行動感謝對方的幫助”明确地表白出來(如前引例文2末段);而“謝遇型”答謝詞則常将“行謝”的内容隐含在對未來的期望中,而且,一般不說自己将如何做,而是常以“我們……”來代指雙方的共同行動。例如連戰先生緻語:

假如我們都能夠以正面的态度勇敢地來面對……來追求未來,我相信……

我們盡我們的力量能夠建立一個良性的循環……

讓我們把握當前,讓我們共同來開創未來……

7.“直”與“曲”

這是對“章法”以及“表達”形式的辯證要求。對于“謝恩型”答謝詞來說,無論是章法結構還是表達形式,都應求“直”不求“曲”,也就是說,應依照其結構常式及邏輯層次平直地寫來,無需章法上的起伏或者曲折,文字表達也應直來直去,排斥任何形式的婉言曲語。而“謝遇型”答謝詞則不盡然,它要求“章法求直,表達求曲”。請看連戰先生的一段表達:

當然,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産黨,我們過去曾經有過沖突,我們都知道這些曆史的過程。但是曆史畢竟已經是過去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在此時此刻再來改變曆史,但是未來卻是掌握在我們的手裡。當然,曆史的進程不會是很平坦的,但是這個不确定的時代,不确定的未來,尤其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很多的機會。

……

似乎半吞半吐、欲言又止,卻能婉轉逶迤、曲折盡意,可謂抑揚頓挫、一波三折!

8.“雅”與“俗”

這是對緻詞語言的辯證要求。與其他的演講文書一樣,答謝詞是訴諸聽覺的,要想讓人聽得順心悅耳,就應将優美雅潔的書面語與活潑生動的口語有機融合一體,以獲得琴瑟和弦、雅俗共賞的美感。

範例參考

在接受救災糧儀式上的答謝詞

親愛的××領導,遠道而來的客人們:

今天,我們懷着無比激動、無比振奮的心情,在這裡迎接××紅十字會給我們縣師生捐贈救災糧的親人。

今年7月以來,我國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旱災。7、8、9三個月,炎陽連天,滴雨不下,池塘幹涸,溪河斷流,田地龜裂,禾苗枯死,真是赤地千裡!雖經我們奮力抗災,但自然災害的肆虐,使10多萬人飲水困難,30多萬畝田顆粒無收。我們縣的中小學生,就有1萬多名因受災辍學,還有幾萬名*同學、教師、親屬的接濟度日。然而,黨和政府沒有忘記我們,兄弟縣市的鄉親沒有忘記我們,省市領導多次親臨,視察災情,組織救援,市縣國家幹部職工争相解囊,捐糧捐錢。今天,我們又接到了你們無私捐助的大批救災糧食。“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互助,無私奉獻,隻有在今天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隻有在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才能辦到!

謝謝你們,遠方的親人!我們全縣中小學生、全縣人民,一定從你們的援助中吸取力量,奮發圖強,重建家園;努力學習,奮勇登攀,以嶄新的成績,來報答黨和人民的關懷,報答你們的深情厚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