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婆

穩婆

舊時民間以替産婦接生為業的人
穩婆,是舊時民間以替産婦接生為業的人。[1]因曆史時期和南北地域及民族文化的不同,其有"隐婆"、"産婆"、"收生婆"、"接生婆"及"老娘婆"等多種稱呼,為屬江湖"三姑六婆"之列。永安本地方言稱小孩為"妹",故謂穩婆為"妹媽"或"抾妹婆"。
    中文名:穩婆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别名:“隐婆”、“産婆”、“收生婆”、“接生婆” 形成年代:東漢 盛行:唐宋

簡介

【wěn pó 】

1.舊時以接生為業的婦女。(見《婦人大全良方》卷十七。指接生婆。)

2.舊時稱為宮廷或官府服役的收生婆。

3.舊時宮廷或官府檢驗女身的女役。

穩婆起源

發展過程

穩婆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最初應形成于東漢時期。唐宋時期,穩婆做為一種職業已非常盛行。本地境内,鄉民以貢川"大儒裡"為中心,建廟祭祖、人丁繁衍,基本沿習中原文化,孕婦坐草臨盆、嬰孩落臍炙囪。穩婆蹤影,已随處可見。

明清時期,永安穩婆這一行已相當普遍。她們一般在自家門口懸有招牌,上書"祖傳某奶收生在此"的字樣。小小燕城,穩婆多達十餘人,十裡八鄉穩婆數量則更多。閩地穩婆都非常崇信觀音,視臨水夫人陳靖姑為行業保護神。在長期社會的發展中,穩一行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行話。如她們稱孕婦為"鎖母",胞漿(羊水)外溢為"報喜",腹疼即将分娩為"挂喜"分娩為"才喜"等。

她們還把嬰孩稱為"頭子",男嬰為"多頭",女嬰為"添頭",胎盤為"兒衣",臍帶為"長命",剪刀為"交臍",草紙為"墊子"等。若是産婦或嬰兒不幸夭折稱為"歸原",接生工錢為"拆紅",賞銀為"看好錢",有錢人家為"高枕頭",窮人家為"草枕頭"等等。永安穩婆和本地方言對孕婦的稱謂,也極具閩中風情。

如她們稱婦女有孕為"害喜"或"病妹",懷孕則為"有身"、"有妹"或"大腹室",臨月為"順月",分娩為"生妹",尿布為"尿貼",坐月子為"坐月",流産為"逿妹",嬰孩不分男女均通稱"妹"。接生用的面盆為"杉羅",澡盆為"桶塢",淨桶為"尿桶"等。這些語言體現着中原古風,現隻能在一些古典文籍中才能尋到。

典故

永安舊時東郊馬嶺屴山,有一臨水夫人宮。該廟始建年不詳,明嘉靖間知縣郭仁重修,現已毀。境内貢川亦有一座臨水宮,至今善完好。相傳,臨水夫人名陳靖姑,又作陳進姑,為唐代大曆元年正月十五生于福州。她幼時天性聰穎。後得仙人教化,懂符箓之術,能驅五丁,成年嫁予古田劉杞。

靖姑在鄉時曾持劍數斬大蛇,為民除害。事聞于朝,惠帝封其為"順懿夫人"。又傳,後唐皇後難産時,陳靖姑幻化前往運法助生,使皇後平安産下太子。皇上聞奏後大喜,當即敕封她為"都天鎮國顯應崇福大奶夫人",并在福建古田為其建祖廟。因屢有靈迹顯應,各地竟相效仿。據說,陳靖姑二十四歲那年,是為百姓抗旱而毅然"脫胎祈雨",因身體虛弱而卒。臨死自言:"吾死必為神,救人産難。"因此,她逐成為閩地最著名的"專保童男童女,催生護幼"的助産神。世稱臨水夫人、順懿夫人、大奶夫人、陳夫人等,永安漢族民間尊奉她為"順天聖母"或"注生娘娘"。

永安本地穩婆和産婦所祈拜的另一位助産護生地方神為"洪公法祖"。漢族民間傳說,洪公為舊縣二十九都洪田人。他精通藥理、尤長婦科,在家行醫時樂善好施,為人治病救命從不計較酬銀,惟生性喜食雞腿。永安洪田熱西、霞嶺等地建有多處"洪公殿"。鄉民生病,孕婦求順産,穩婆求庇護等,均有求必應,但一對雞腿是不可少的。"洪公法祖"這位精通醫術、助産護幼、救人危難,不要紅包的地方神,在鄉間的名氣還大過臨水夫人。

接生手法

清末民初,西醫雖已由美國傳教士帶入永安,但本地民衆仍習慣以舊法接生。城區南北穩婆已達數十人,但多為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婦,所幸地方中醫多數兼及婦科。如聶詩增精通脈學,尤擅婦科,診病準确、辯證施治,可謂藥到病除。穩婆以此為盾、唇齒相依也平安無事。本地孕婦臨月時,富貴之家往往早辦桶盆等器具,預備參藥、紅糖、生姜、草紙等。尤須慎擇穩婆,尋訪技高之人。能覓四十歲以外,六十歲以内極好。如或不能,甯取老者。孕婦臨産時,穩婆令諸閑雜人等回避,不許大聲喧嘩,以免使産婦驚惶。n

穩婆用老婦兩人幫助撐扶孕婦或憑物站立,倦即仰卧,将粗紙鋪床,以枕安于腿中,直到漿水湧潮,腰腹齊痛時,穩婆知胎已離經,見嬰孩頭抵産門,方扶上淨桶或就在床上,大呼用力即生下矣。若遇産婦橫生、倒産、偏産、礙産等,均謂曰“難産”。穩婆如處理不好,便可要了母子的性命。老練的穩婆臨危不亂、處變不驚,遇橫生即知産婦用力甚急,當着其安然仰卧,以熱水溫手後,先推兒身順直,使胎兒頭對産門,并以中指探其肩,不使臍帶羁絆。然後,以湯藥催之,再令産婦努力,兒即可順生。倒産,為兒居母腹,未順生路,手腳先出,險象環生。穩婆從容令産婦仰睡,以輕手推入,候兒自順。n

若良久不生,穩婆旋施巧手入産門,撥兒轉順産門,再配以催生湯藥,可應聲即出。當時,人們常把婦女生産分娩,比作“下地獄”、“過鬼門關”等,永安婦女有諺曰:“有福雞酒香,無福四塊闆。”又曰“有福吃雞公,沒福鑽泥洞。”真是兩命維系,生死攸關。僅略舉一二,已令人心驚膽戰。須知,要這些沒有多少醫識、隻靠經驗,幾乎是赤手空拳的穩婆,僅憑着一雙手需應對諸如傷産、凍産、盤腸産等險狀。加之産婦交骨不開、産門不閉、胞衣不下、血崩不止等百般疑難。更有死胎、鬼胎、葡萄胎等,令神鬼莫側。即便是華佗再世,神仙下凡也奈若如何,穩婆者,雖名列江湖,地位不尊,然世間收生者,非精良妙手、菩薩心腸,怎敢承此重任。n

孕婦生産之後,穩婆将嬰兒的臍帶剪斷時,要預留一小段,用細麻線纏紮,再仔細折疊盤結起來,外敷軟棉布包紮好,切不可沾水,以免引起“臍風”,待三、五日後,殘存的臍帶脫水幹枯自然脫落,形成一個略為下凹的臍眼,這便見的穩婆下剪的功夫。若臍帶脫落後,臍眼外突,穩婆的賞銀自然少去許多,話傳開去還可能砸了飯碗。故穩婆在“交臍”時最肯下心,冬日恐剪刀太涼冷氣内侵,往往以綿布相裹用齒咬斷臍帶,亦有用大麻油紙慢慢燃斷。n

鄉間穩婆有用鐮刀斷臍,寓意可連生貴子,有的則用竹制舊吹火筒,将其剖成兩片以代刀斷臍。“胞衣”即胎盤,又稱“紫河車”等,因醫家認為可益氣補精,是大滋補藥,尤以頭胎男嬰胞衣最為難得。民間以為胞衣為嬰兒的一部份,二者可相互感應。本地人擔心若被外人拿去配藥吃掉,會對嬰孩不利。n

因此,慎埋胞衣也是穩婆一大職責。穩婆先用清水略洗,盛于新瓷瓶或陶罐中,入古錢一枚複以青布紮口,擇向陽坡地深埋,以免貓狗野物刨食。有的則與産褥水污血穢等不潔之物,一同抛入河中。孕婦産後多體弱身虛,舊以厚葛布圍額避風,深居内室。本地習俗甚少梳頭洗面,更忌濯足,惟恐招風受濕,引發後疾。飲食也多禁膏梁、遠厚味,時以吉山老酒、當歸等炖雞,以湯下福州線面為主食。閉門卧床以三十日為期,俗稱“坐月”。産後三日,由穩婆為嬰孩“洗三”,或稱“洗三朝”。永安民間多以黃花蒿、清風藤、桔皮、柚皮、艾草、枇杷葉等祛風解毒、舒筋活血的中草藥煎湯,為之洗浴。有的穩婆還能邊洗邊唱,如“洗洗頭、作王侯;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博得賓客滿堂喝彩。抗戰爆發後,福建省政府内遷永安。n

民國27年(公元1938年)7月,成立永安福建省臨時醫院,在城關晏公街李家大坪設門診部。次年,擴充為衛生處附屬醫院。民國30年(公元1941年),更名為省立永安醫院,設有婦嬰科,上層軍政人員及城區富商家屬多住院以新法接生。吉山名中醫劉攸庵精于婦科,省政府權要家屬多到劉宅求醫。抗戰勝利後,省立醫院遷回福州,留有部份人員,設立縣衛生院。民國35年(公元1946年)縣衛生院遷東門路6号,設産房兩間,民國37年(公元1948年),縣衛生院設有婦嬰室,有助産士1人,月接生10餘人。城鄉婦女生孩子,仍多采用舊法接生,新生兒死亡率高達42.5%,溺嬰陋習時有發生。1950年,永安解放後專署接管原國民黨縣衛生院,改稱為福建省第七行政專員公署直屬醫院。

影響

城區穩婆以南門、東門、西門等處最為著名。在西門五層階,有一穩婆姓邢,名賢娟,人稱“沒牙奶”。許多被她接生的小孩,現已到了耄耋之年,提及她時還激動不已,說她衣着整潔,慈眉善目,心腸極好,有的孩子還認她做了幹娘。1952年,政府開展孕婦保健工作。當年永安專區醫院,還進行了剖腹産手術。

次年,縣婦幼保健站改造舊穩婆,開始全力推廣新法接生。衛生部門對全縣穩婆進行業務培訓,每人發給一個衛生箱,個别年齡較輕,有一定文化的還進入了醫院婦産科。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城區機關單位和部分群衆迅速接愛新法接生。1956年,全縣新法接生2183人,占接生率的60%。1962年,全縣産檢人數1491人,5107次。産訪2580人,住院分娩708人,住院率為20.08%,新生兒死亡率11.8%。次年,已降為6.48%。

地方名中醫鄭麟立善用自制“五積散”治療婦科雜症,重視以營養調理婦科病,民衆尊稱他為“雞湯會”醫生。1964年,全縣新培訓接生員7人,複訓65人,穩婆隊伍已發生質的變法。當年,出生4710人,新法接生4239人,新法接生率占90%。并逐年提高。1970年,全縣有349名“赤腳醫生”,部份人員也為産婦接生。

1974年,全縣開展整頓、提高、充實接生員隊伍,舊穩婆被逐步淘汰,城關、城郊、西洋、洪田、青水、貢川等6個公社,做到村村隊隊有接生員。1985年在新法接生的基礎上,提倡住院分娩,全年住院分娩達50%,如今,全市10餘家醫院,13個鄉鎮衛生院均設有婦産科,村一級醫療保健員有兼職接生員359名。随着法制的不斷健全,無證行醫已屬非法,穩婆這一延續數千年的古老職業,最終被接生員、助産士、産科醫生所取代。但是,我們從舊穩婆身上看到的那種敬業精神,那種雖然是原始、落後,卻曾經照耀過人類繁衍漫長曆程的光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