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膽

龍膽

龍膽科植物
龍膽,(拉丁學名:Gentiana scabra Bunge),為龍膽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黃白色,繩索狀,長20厘米以上。莖直立,粗壯,常帶紫褐色,粗糙。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7厘米,寬1-2厘米,有3-5條脈,急尖或漸尖,無柄,邊緣及下面主脈粗糙。花簇生莖端或葉腋;苞片披針形,與花萼近等長;花萼鐘狀,長2.5-3厘米,裂片條狀披針形,與萼筒近等長;花冠筒狀鐘形,藍紫色,長4-5厘米,裂片卵形,尖,褶三角形,稀二齒裂;雄蕊5,花絲基部有寬翅;花柱短,柱頭2裂。蒴果矩圓形,有柄;種子條形,邊緣有翅。分布于朝鮮,蘇聯,日本,及我國黑龍江、吉林、遼甯、浙江等地。生草甸、灌叢或林緣。根入藥,能去肝膽火。[1]
    藥品名: 外文名: 别名: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中文學名:龍膽 中文别名:地膽頭、磨地膽、鹿耳草(海南) 二名法:Elephantopus scaber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合瓣花亞綱 目:捩花目 科:龍膽科 族:龍膽族 屬:地膽草屬 種:地膽草 分布:東北及内蒙古、河北、陝西、新疆、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東北及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東北及内蒙古、河北。

中藥屬性

藥材基源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龍膽(Gentiana scabra Bge.)、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三花龍膽(Gentiana triflora Pall.)和滇龍膽(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根和根莖。(前三種習稱“龍膽”,後一種習稱“堅龍膽”)【考證】出自1.《本經》。2.《本草圖經》:龍膽,宿根黃白色,下抽根十馀本,類牛膝。直上生苗,高尺馀。四月生葉,似柳葉而細。莖如小竹枝。七月開花如牽牛花,花作鈴铎形,青碧色。冬後結子。苗便枯。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陰幹。浙中又有山龍膽草,味苦澀,取根細锉,取生姜自然汁浸一宿去其性,焙于,搗,水煎一錢匕,溫服之,治四肢疼痛。采無時候,葉經霜雪不雕,此同類而别種也。【采收和儲藏】春、秋季采挖,以秋季10月中、下旬采挖質量較好,選大的除去莖葉,洗淨,幹燥。小的可做種根用。【炮制方法】采挖後,除去莖葉,洗淨,曬幹。【性狀】龍膽根莖呈不規則的塊狀,長1~3cm,直徑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莖痕或殘留莖基,周圍和下端着生多數細長的根。根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cm,直徑0.2~0.5cm;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多有顯着的橫皺紋,下部較細,有縱皺紋及支根痕。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色較淺,呈點狀環列。氣微,味甚苦。堅龍膽表面無橫皺紋,外皮膜質,易脫落,木部黃白色,易與皮部分離。【規格等級】龍膽現行國家标準:分為山龍膽及堅龍膽兩種:山龍膽統貨幹貨,呈不規則塊狀,頂端有突起的莖基,下端着生多數細長根。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有細橫紋。質脆易折斷。斷面淡黃色.顯筋脈花點,味極苦。長短大小不分。無莖葉、雜質、黴變堅龍膽統貨幹貨。呈不規則的結節狀。頂端有木質莖杆,下端着生若幹條根,粗細不一。表面棕紅色,多縱皺紋。質堅脆.角質樣。折斷面中央有黃色木心。味極苦。無莖葉、雜質、黴變。

加工貯藏

采收加工春秋兩季均可采挖根及根莖。以秋采者質量較好。除去泥土雜質、曬幹,或切段後幹燥備用。〖藥材炮制〗1.龍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殘莖,洗淨,悶潤至透,切厚片或段,幹燥。篩去碎屑。2.酒龍膽取龍膽片或段,噴淋定量黃酒拌勻,稍悶潤,待酒被吸盡後,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熱,炒幹,取出放涼。龍膽片或段每100公斤,用黃酒10公斤。炮制研究進展:略藥材貯藏置幹燥通風處,防黴。炮制品貯于幹燥容器内密閉。

藥性概述

【功效分類】清熱藥【性味與歸經】味苦,性寒。歸肝、膽經。【功效】清熱燥濕;瀉肝定驚【主治】濕熱黃疸;小便淋痛;陰腫陰癢;濕熱帶下;肝膽實火之頭脹頭痛;目赤腫痛;耳聾耳腫;脅痛口苦;熱病驚風抽搐。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莖平卧或直立,短縮或長達5厘米,具多數粗壯、略肉質的須根。

花枝單生,直立,黃綠色或紫紅色,中空,近圓形,具條棱,棱上具乳突,稀光滑。枝下部葉膜質,淡紫紅色,鱗片形,長4-6毫米,先端分離,中部以下連合成筒狀抱莖;中、上部葉近革質,無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2-7厘米,寬2-3厘米,有時寬僅約0.4厘米,愈向莖上部葉愈小,先端急尖,基部心形或圓形,邊緣微外卷,粗糙,上面密生極細乳突,下面光滑,葉脈3-5條,在上面不明顯,在下面突起,粗糙。花多數,簇生枝頂和葉腋;無花梗;每朵花下具2個苞片,苞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與花萼近等長,長2-2.5厘米;花萼筒倒錐狀筒形或寬筒形,長10-12毫米,裂片常外反或開展,不整齊,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10毫米,先端急尖,邊緣粗糙,中脈在背面突起,彎缺截形;花冠藍紫色,有時具多數黃綠色斑點,筒狀鐘形,長4-5厘米,裂片卵形或卵圓形,長7-9毫米,先端有尾尖,全緣,褶偏斜,狹三角形,長3-4毫米,先端急尖或2淺裂;雄蕊着生冠筒中部,整齊,花絲鑽形,長9-12毫米,花藥狹矩圓形,長3.5-4.5毫米;子房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1.2-1.4厘米,兩端漸狹或基部鈍,柄粗,長0.9-1.1厘米,花柱短連柱頭長3-4毫米,柱頭2裂,裂片矩圓形。

蒴果内藏,寬橢圓形,長2-2.5厘米,兩端鈍,柄長至1.5厘米;種子褐色,有光澤,線形或紡錘形,長1.8-2.5毫米,表面具增粗的網紋,兩端具寬翅。花果期5-11月。

生長習性

種子發芽要求較高的溫濕度,适當的光照,25℃左右,一周即可發芽,低于20℃半月左右才能發芽,種子發芽率60一80%。種子不耐貯藏,壽命短,2.5年,适用年限一年。生育适溫20~28℃,夜間15℃,超過30℃生長不利。播後第二年開花結實。8月上旬初花,花期50天,晝開夜閉。喜充足光照,種子發芽期需花達光,出苗期需弱光,幼苗生長期需自然光照。水分要求适中,透宜的土壤溫度為田間持水量的60一80%。在整個生育期幹濕平衡,利于生長發育。

分布範圍

産内蒙古、黑龍江、吉林、遼甯、貴州、陝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生于山坡草地、路邊、河灘、灌叢中、林緣及林下、草甸,海拔400-17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亞洲東部。在蘇聯、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栽培技術

選地與整地

龍膽草人工栽培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由于龍膽草種子非常小對播種技術要求較嚴格,為保證質量,提高經濟效益,多采用育苗移栽的生産方式。

一般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壤較濕潤的地塊。土質以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好。且一定要保證水源,以利灌溉。

移栽地塊可選擇崗平地、緩平地、也應土質肥沃,新墾荒地或老參地也可以。

育苗地要精耕細作。可深翻20厘米,整平耙細,并施足腐熟的有機肥。作床以方便管理為宜,一般床寬1.2~1.5米,長依地塊而定,有條件最好在床面土鋪一層腐殖土。

移栽地塊也應深翻20厘米,清除雜物,施足底肥,床寬也是1.2~1.5米。不論是育苗床還是移栽地塊,作床時要留有作業道,以利于除草、灌溉和複蓋等項管理。

育苗與移栽

龍膽草種子非常小(千粒重僅23毫克左右)。對育苗技術要求較高,藥農經多年探索,摸索出一套較好的育苗與移栽方法.其具體方法是:一般在4月下旬以後進行播種。首先将苗床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即可播種。因龍膽草種子小,播種時要特别注意防風以免風把種子吹走。可采用拌沙等方法将種子均勻播下,然後用細沙土薄薄俊蓋,其厚度以蓋住種子為宜,為防止苗床幹燥和溫度過高,播種後要對床面進行複蓋。現有三種租蓋方法:一是用白布稚蓋;二是用塑料編織布複蓋;三是用松葉複蓋.實踐證明三種方法均可,其中用白布筱蓋成本較高,用松葉筱蓋效果較差,用塑料編織布瞿蓋較為理想.應大力推廣應用。播種後隻要注意保持水分,避免苗床幹燥,10天左右就可以出苗。

移栽可在秋、春兩季進行。在深翻、施肥作床的基礎上,從床的一端開始栽。按15~18厘米行距進行開溝,溝深9一12厘米。再按15厘米株距把龍膽草苗斜放于溝壁上。頂芽稍低于地平面。然後培土稍加踩實即可。栽完後床面最好複蓋一層腐熟的細馬糞,既可保持土壤濕潤又可防寒。為提高移栽成活率和産量,可用“ABT”生根粉蘸根,其效果很好。具體方法:用5号生根粉,配制成濃度為25PPm的溶液蘸根5~10分鐘。

田間管理

龍膽草苗期要注意澆水和除草,并适時追肥。4~5月追施氫肥,促進莖葉生長;7~8月增施磷鉀肥,促進根部生長。因龍膽草性喜涼爽,盛夏溫度高子36℃易被日光灼傷,故可在床間間作高稈作物,如玉米、高粱等。既可起遮蔭降溫作用,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病蟲防治

龍膽草主要病害為斑枯病,同時也有白絹病發生,均在7一8月份造成危害,對産量影響較大,故應及時進行防治,其主要防治措施:一是入冬時清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毀;二是移栽前用.03環高錳酸鉀對苗床進行殺菌,以防秧苗帶菌;三是發病時可用70腸甲基托布津60倍液噴施,每隔7~15天噴1次,連續噴施5次左右,可減輕病害。應用“農抗12。”、“多菌靈”、百菌清”等進行防治也有較好的效果。發生白絹病時,要及時拔出病株,并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撤于病區,可防止蔓延。

蚯蚓、螞蟻、縷姑等均能為害龍膽草,可用藥物殺滅。甲胺磷、樂果等均可應用,防治效果較好。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

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治肝經熱盛,驚痫狂躁,乙型腦炎,頭痛,目赤,咽痛,黃疸,熱痢,癰腫瘡瘍,陰囊腫痛,陰部濕癢。用于濕熱黃疽、陰腫陰癢、帶下、濕疹瘙癢、耳聾、脅痛、口苦、驚風抽搐。

主骨間寒熱,驚瘸邪氣,續絕傷,定五髒,殺蠱毒。《本經》

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洩下利,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别錄》

主小兒驚痫入心,壯熱骨熱,癰腫;治時疾熱黃,口瘡。《藥性論》

治客忤,疳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日華子本草》

古方治疸多用之。《本草圖徑》

治酒毒便血,腸風下血。《履巉岩本草》

治黃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訣》雲:治下部風濕及濕熱,臍下至足腫痛,寒濕腳氣。《醫學啟源》

治咽喉疼痛,洗瘡疥毒腫。《滇南本草》

治卒心痛,蟲攻心痛,四肢疼痛。《醫學入門》

療咽喉痛,風熱盜汗。《綱目》

藥物成分

根含裂環烯醚萜甙類苦味成分:龍膽苦甙(gentiopicroside),當藥苦甙(swertiamarin),當藥甙(sweroside),苦龍膽酯甙(amarogentin),痕量苦當藥酯甙(amaroswerin);苦甙總含量可高達7.33%,而龍膽苦甙含量可達6.34%。生物堿:龍膽堿即秦艽堿甲(gentianine0.05%,龍膽黃堿(gentioflavine)。

藥理作用

1.保肝作用

用CCl和D一氨基半乳糖(GALN)造成小鼠肝髒急性損傷模型,以240mg/kg的劑量給小鼠腹腔注射龍膽苦甙,每天2次共4次,給藥第三天采血測定血GPT值,發現龍膽苦甙+CCl組血GPT值明顯低于CCl組(P<0.05);同時,龍膽苦甙+GALN組血GPT亦明顯低于GALN組,以同劑量給正常小鼠腹腔注射龍膽苦甙和正常對照組(腹腔注射等體積生理鹽水)血GPT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龍膽苦甙對CCl和GAIN所緻化學性肝損傷的整體動物有保護作用。

湖北中醫學院實驗中心,以每公斤體重相當于生藥30mg劑量給小鼠腹腔注射“龍膽注射液”,觀察到對CCL所緻小鼠化學性肝損傷有保肝作用,能減輕給藥組動物肝壞死和肝細胞病變程度,給藥組肝細胞内糖原含量亦明顯高于CCl組,提示該藥能對抗CCl所緻的肝細胞糖原合成障礙。

昆明醫學院細胞毒理室研究表明:采用改良Miller氏灌流儀灌流大鼠肝髒,在灌流液中加入龍膽苦甙和CCl,1小時之内,以灌流量,灌流液GPT及肝組織病理觀察為指标,龍膽苦甙+CCl組與CCl組比較,統計學上均有顯着差異(P<0.05)同時,以CCl緻大鼠新鮮分離肝細胞損傷為病理模型,在細胞培養液中加入龍膽苦甙,以培養液GPT值及分離肝細胞之DNA、糖原、脂肪染色和電鏡觀察為檢測指标,發現龍膽苦甙保護肝細胞作用在一定範圍内與劑量成正比,龍膽苦甙+CCI組與CCl組比較,前者GPT值明顯低于後者(P<0.05)給藥組因糖原DNA豐富,微結構損傷明顯弱于CCI`組,由于分離肝細胞實驗剔除了神經、體液因素的影響,故認為龍膽苦甙有直接保肝作用。

2.健胃

日本學者報道,經胃管注入龍膽苦甙水溶液20ml,20分鐘後胃液量開始增加,2小時後,胃液中遊離酸及總酸度升至頂峰;另外,舌下塗抹龍膽苦甙液(1%),胃液量稍增,遊離酸分泌見增加,靜脈給藥胃液量基本不增加,可見龍膽苦甙刺激胃液和胃取分泌是直接作用。

抗炎

用龍膽堿對Bucche法造成甲醛性關節炎的大鼠進行治療,并設水楊酸鈉對照組,結果表明龍膽堿抗炎效價優于水楊酸鈉。另外,他們還分别以30、60、90mg/kg劑量給動物腹腔注射龍膽堿,爾後測定動物腎上腺内維生素C含量,發現給藥組維生素C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維生素C含量與劑量成反比,腎上腺内維生素含量降低可緻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産生抗炎作用;對切除腦垂體的動物無降低腎上腺内維生索含量作用,故認為龍膽堿抗炎作用并非對腎上腺直接作用。

3.升血糖

給大鼠腹腔注射龍膽減,30分神後血糖升高,持續3小時;且劑量越大升血糖作用愈強;切除動物腎上腺則升血糖作用消失,用Komp法測定肝糖原發現明顯降低。腎上腺素能部分或完全阻斷龍膽堿的作用。

4.抗菌作用

試14種龍膽屬植物,其中7對根瘤細菌,大腸杆菌、枯草杆菌、根癌病土壤杆菌等有作用。龍膽草水浸劑在試管内對石膏樣毛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試管法證明龍膽煎劑對綠膿杆菌,變形杆菌,傷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5.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龍膽堿對小鼠中樞神經系統呈興奮作用,但較大劑量時則出現麻醉作用。另有報道,龍膽堿25-200mg/kg腹腔注射或灌胃,有中樞抑制作用,能減少小鼠自發活動和定向反射,延長戊巴比妥鈉和水合氯醛的睡眠時間,降低體溫,松弛肌肉,以及降低士的甯的毒性等;200-400mg/kg對小鼠有鎮靜作用,可降低小鼠的活動能力。獐牙菜苦甙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鎮痛和鎮靜作用。對腸及子宮平滑肌有解痙作用;6.其他作用大量服用時,可妨礙消化,時有頭痛,顔面潮紅,陷于昏眩。曾用含龍膽(品種未注明)的化癌丹試用于小鼠艾氏腹水小癌,證明有抗腫瘤的作用。龍膽酊大劑量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并能抑制心髒,使心率減慢。從G.lutea中提出的龍膽苦甙以瘧原蟲有較高的毒性用于瘧疾發熱及抗菌素甲醛實驗性關節炎腫等作用。龍膽堿對貓有降壓作用,對大鼠甲醛實驗性關節炎腫有抗炎作用。龍膽水提物對氯化苦所緻小鼠遲發型變态反應有抑制作用。

急性毒性

以龍膽苦甙一次性大劑量腹腔注射,提出小鼠LD為2770mg/kg(96小時内);另據報道:犬靜脈注射龍膽苦甙500mg/kg引起嘔吐,1000mg/kg引起死亡;龍膽苦甙腹腔注射LD為350mg/kg。

中藥方劑

龍膽瀉肝湯

出處:《醫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龍膽草6克、黃芩9克、山栀子9克、澤瀉12克、木通9克、車前子9克、當歸8克、生地黃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

功用:瀉肝膽實火,清下焦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擾,症見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或濕熱下注,症見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婦女濕熱帶下等。

2、本方常用于頑固性偏頭痛、頭部濕疹、高血壓、急性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外耳道疖腫、鼻炎、急性黃疸性肝炎、急性膽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統炎症、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陰炎、睾丸炎、腹股溝淋巴腺炎、帶狀疱疹等屬肝經實火、濕熱者。

文獻驗方

1、治傷寒發狂:草龍膽為末,入雞子清、白蜜化涼水服二錢。(《傷寒蘊要》)

2、治肝膽經實火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筋痿,陰汗,陰腫,陰痛,白濁溲血:龍膽草(酒炒)、黃芩(炒),栀子(酒炒)、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酒洗)、生地黃(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龍膽瀉肝湯)

3、治雀盲夜不見物:龍膽草一兩,黃連一兩。二味為細末,食後用熱羊肝蘸藥末服。(《履巉岩本草》)

4、治暑行目澀:生龍膽(搗汁)一合,黃連(浸汁)一匙,和點之。(《世醫得效方》)

5、治眼中漏膿:龍膽草,當歸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水下。(《飛鴻集》)

6、治谷疸,食畢頭旋,心佛郁不安而發黃,由失饑大食,胃氣沖熏所緻:苦參三兩,龍膽一合,牛膽丸如捂子,以生麥汁服五丸,日三服。(《補缺肘後方》)

7、治咽喉腫痛:龍膽草一把,搗汁,汩嗽服之。(《本草彙言》)

8、冶卒下血不止:草龍膽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驗方》)

9、治傷寒汗後,盜汗不止,或婦人小兒一切盜汗,并宜服之:龍膽不以多少,焙幹,為細末,每服一大錢,豬膽汁三兩,點入溫酒少許,調服,空心臨卧。(《楊氏家藏方》龍膽湯)

10、治腎囊風瘙癢或破,流水,又名繡球風:苦龍膽草、經霜桃葉、蜂房、藜蘆、千張紙。共搗細末,芝麻油調搽。(《滇南本草》)

常用配方

1、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龍膽、茵陳各12g郁金、黃柏各6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2、治陰黃龍膽、秦艽(去苗土)各一兩半升麻一兩.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浸藥一宿平旦煎至八分入黃牛乳五合再煎至一盞去滓.空心分溫二服日再以利為度.(《聖濟總錄》龍膽湯)

3、治卒然尿血莖中痛龍膽草一把.水煎服.

4、治陰囊發癢搔之濕潤不幹漸至囊皮幹澀愈癢愈搔龍膽草二兩五倍子五錢劉寄奴一兩.用水一甕煎将滾濾出渣加樟腦末五分俟湯通手浸洗.(3~4方出自《本草彙言》)

5、治高血壓龍膽草9g夏枯草15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6、治血灌瞳神及暴赤目疼痛或生翳膜龍膽草、細辛、防風各二兩.用砂糖一小塊同煎服.(《證治準繩·類方》)

7、治蛔蟲攻心如刺吐清水龍膽一兩(去頭锉)水二盞煮取一盞去滓.隔宿不食平旦一頓服.(《聖惠方》)

8、治陽毒傷寒毒氣在髒狂言妄語欲走起者龍膽一兩(去蘆頭)鐵粉二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磨刀水調下一錢.(《普濟方》)

9、治小兒驚熱不退變而為痫龍膽(去蘆頭)、龍齒各三分牛黃一分(細研).搗羅為末研入麝香二錢煉蜜為丸如黃米大.不計時候荊芥湯下五丸.(《聖惠方》)

10、治疳病發熱龍膽草(去蘆)黃連(去須微炒)青皮(去白)使君子(去皮炒).上等分為細末豬膽汁和為丸如蘿蔔子大.每服二十粒以意加減臨卧熱水下.(《局方》龍膽丸)

11、治咽喉腫痛及纏喉風粥飲難下者龍膽一兩膽礬(研)、乳香(研)各一分.上三味搗研令勻煉沙糖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一九綿裹含化咽津未瘥再服.(《聖濟總錄》龍膽膏)

12、治項下生瘰疬不問新久有熱龍膽揀淨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酒或米飲調下食後臨卧服.天陰日住服.(《聖濟總錄》清涼散)

13、治小兒夜間通身多汗龍膽草不拘多少或加防風為末醋糊丸綠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幼科類萃》通神丸)

14、治産後乳不流行下奶地膽草、瓜蒌根、莴苣子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蔥調酒下日三四服.(《普濟方》)

文獻論述

1、《醫學啟源》:以柴胡為主,草龍膽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藥也。治黃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訣》雲:治下部風濕及濕熱,臍下至足腫痛,寒濕腳氣。

2、《綱目》:療咽喉痛,風熱盜汗。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龍膽之益肝膽之氣,正以其能瀉肝膽之邪熱也。但大苦大寒,過服恐傷胃中生發之氣,反助火邪,亦久服黃連反從火化之義。

3、《本草經疏》:草龍膽味既大苦,性複大寒,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空腹餌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則下洩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龍膽草,乃足厥陰、少陽之正藥,大能瀉火,但引以佐使,則諸火皆治。凡肝腎有馀之火,皆其所宜。

5、《藥品化義》:膽草專瀉肝膽之火,主治目痛頸痛,兩脅疼痛,驚痫邪氣,小兒疳積,凡屬肝經熱邪為患,用之神妙。其氣味厚重而沉下,善清下焦濕熱,若囊癰、便毒、下疳,及小便澀滞,男子陽挺腫脹,或光亮出膿,或莖中癢痛,女人陰癃作痛,或發癢生瘡,以此入龍膽瀉肝湯治之,皆苦寒勝熱之力也。亦能除胃熱,平蛔蟲,蓋蛔得苦即安耳。

6、《本草新編》:龍膽草,其功專于利水,消濕,除黃疸,其馀治目、止痢、退腫、退熱,皆推廣之言也。但此種過于分利,未免耗氣敗血,水去而血亦去,濕消而氣亦消,初起之水濕黃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濕黃疸,用之不可不緩,正未可全恃之為利水神丹,消濕除瘅之靈藥也。或謂龍膽草治濕熱,最利瘅病,正濕熱之病也,然用龍膽草以治黃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黃疸實不止濕熱之一種也,有不熱而亦成黃疸者,非龍膽草所能治也。尤膽草瀉濕中之熱,不能瀉不熱之濕也。

7、《醫學衷中參西錄》:龍膽草,味苦微酸,為胃家正藥。其苦也,能降胃氣,堅胃質;其酸也,能補益胃中酸汁,消化飲食。凡胃熱氣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開胃進食。微酸屬木,故又能入肝膽,滋肝血,益膽汁,降肝膽之熱使不上炎,舉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驚痫、眩暈,因肝膽有熱而緻病者,皆能愈之。其瀉肝膽實熱之力,數倍于芍藥,而以斂輯肝膽虛熱,固不如芍藥也。

8、《本草正義》:龍膽草,大苦大寒,與芩連同功,但《本經》稱其味澀,則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獨以治骨熱着;馀則清洩肝膽有馀之火,疏通下焦濕熱之結,足以盡其能事;而黴瘡之毒,疳痃之瘍,皆屬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瀉其烈焰,是又疏洩下焦之馀義矣。

9、《本經》:主骨間寒熱,驚痫邪氣,續絕傷,定五髒,殺蠱毒。

10、《别錄》: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洩下利,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

11、《藥性論》:主小兒驚痫入心,壯熱骨熱,癰腫;治時疾熱黃,口瘡。

12、《日華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

13、《本草圖經》:古方治疸多用之。

14、《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腸風下血。

15、《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瘡疥毒腫。

16、《醫學入門》:治卒心痛,蟲攻心痛,四肢疼痛。

藥材鑒定

性狀鑒别

1、龍膽根莖多橫生,長0.5-3cm,直徑3-8mm,有多個莖痕,下面有4-3馀條根,常多于20條,根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3mm;表面灰白色或棕黃色,上部橫紋較明顯,下部有縱皺紋及細根痕。質脆,易吸潮變軟,斷面黃棕色,木部呈黃白色點狀,環列,中央髓部明顯。氣微,味極苦。

2、條葉龍膽根莖多直生,塊狀或長塊狀,長0.5-1.5cm,直徑4-7mm,下面叢生2-16條根,常少于10條。根長約15cm,直徑2-4mm;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有扭曲的縱皺紋,上部細密橫紋明顯,并有少數突起的支根痕。

3、三花龍膽根莖多直生,長1-5.5cm,直徑0.7-1.5cm,下面有4-30馀條根,常多于15條,根直徑1-6mm;表面黃白色。全體橫紋均較明顯。

4、滇龍膽根莖結節狀,有1-10馀個殘莖,下面有4-30馀條根,根細長紡錘形,略彎曲,直徑1-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橫切面中央有白色木。

顯微鑒别

根橫切面:

1、龍膽外皮層細胞1列,細胞切向延長,壁稍厚,微木栓化;有的細胞中有橫隔分成2-4個子細胞;皮層為3-5列細胞,排列疏松,有裂隙;内皮層細胞1列,細胞切向延長呈條狀,有的細胞可見縱隔分成多個小細胞。韌皮部寬厚,外側有不規則裂隙;篩較明顯。形成層于木質部導管束外方處較明顯。木質部射線寬狹不一,導管束8-9個,有的呈兩叉狀分歧。髓部為薄壁細胞。本品薄壁細胞含微小草酸鈣針晶或方晶,長2.5-5μm。

2、條葉龍膽根的形成層通常成環,薄壁細胞中草酸鈣結晶長2.5-10μm。

3、三花龍膽根的薄壁細胞多皺縮呈頹廢狀,韌皮部内側薄壁細胞中含有衆多草酸鈣結晶,長3-15μm。

4、滇龍膽根的外皮層及皮層薄壁細胞通常已脫落。内皮層細胞縱隔分成多個小細胞,韌皮部寬厚,形成層環不甚明顯,木質部導管發達,密布于根的中央,無髓。薄壁細胞中不含草酸鈣結晶。

理化鑒别

1、取本品粉末約2g,加甲醇10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濃縮至4ml,分成2份,一份作薄層色譜用,另一份加稀酸稀釋後,滴加碘化铋鉀試液,有橘紅色沉澱産生。(檢查生物堿)

2、薄層色譜取上述甲醇提取液,另取龍膽苦甙甲醇溶液為對照品溶液,分别點樣在同一矽膠GF254薄層闆上,用氯仿-甲醇-水(30:10:1)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樣品溶液色譜在與對照品溶液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

藥物應用鑒别

1、本品大苦,大寒,中藥苦味之中僅次于馬錢子,勝于黃連,居第二位,多用敗胃,且不易入口,應佐以甘草。以調口味。

2、黃連、龍膽草皆為清熱瀉火要藥,黃連偏清心胃之火,龍膽偏瀉肝膽之火。

3、龍膽與黃柏皆能清下焦濕熱,但龍膽長于瀉肝膽實火,而黃柏主瀉相火而清虛熱。

食用方法

地膽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于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眼結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百日咳,急性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腎炎,疖腫,濕疹。

地膽草地丁瘦肉湯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急性膽囊炎,膽道感染屬熱毒者,症見右脅疼痛,痛連肩背,面目黃染,色澤鮮明,時惡心嘔吐,吐出黃涎,口苦發熱,小便短黃;地膽草有白花地膽草,紫花地膽草之分,其功用大緻相似,但以紫花地膽草功效較好。

1.将地膽草(車前草)、紫花地丁洗淨,切碎;

2.豬瘦肉洗淨,切塊;

3.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沸一小時,調味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