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大陸

盤古大陸

古生代二疊紀時期的大陸
盤古大陸的稱謂由德國地質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提出來的,1912年,他提出關于地殼運動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說——“大陸漂移說”。魏格納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盤古大陸),它的周圍是遼闊的海洋。[1]
  • 中文名:盤古大陸
  • 外文名:Pangea
  • 别名:
  • 形成時間:距今2.99至2.51億年
  • 地質時期:古生代二疊紀
  • 提出者:阿爾弗雷德·魏格納

理論基礎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主要研究大氣熱力學和古氣象學,1912年提出關于地殼運動和大洋大洲分布的假說——“大陸漂移說”。他根據大西洋兩岸,特别是非洲和南美洲海岸輪郭非常相似等資料,認為地殼的矽鋁層是漂浮于矽鎂層之上的,并設想全世界的大陸在古生代石炭紀以前是一個統一的整體(盤古大陸),在它的周圍是遼闊的海洋。後來,特别是在中生代末期,盤古大陸在天體引潮力和地球自轉所産生的離心力的作用下,破裂成若幹塊,在矽鎂層上分離漂移,逐漸形成了今日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況。

形成

“盤古”這個字的意思是“所有的大陸”,雖然稱為“盤古”的這塊超大陸形成于古生代末期,但是這塊超大陸在當時似乎仍未包含所有的陸地,就在東半球-古地中海的右側,仍然有分離于超大陸之外的陸地。這些大陸就是南、北中國陸塊(South、NorthChina),以及一塊長形“擋風玻璃”狀的辛梅利亞(Cimmeria)大陸。辛梅利亞大陸包含的部分有土耳其(Turkey)、伊朗(Iran)、阿富汗(Afghanistan)、西藏(Tibet)、印度支那(Indochina)和馬來西亞(Malaya)。這塊大陸似乎是晚石炭到早二疊的期間,從岡瓦那大陸(Gondwana)(印度-澳洲)(India-Australia)的邊緣分離開來。結合了中國陸塊,辛梅利亞大陸朝着歐亞大陸往北移動,最終在晚三疊世時,撞上了西伯利亞(Siberia)的南緣。于是就在亞洲這些破碎陸塊互相撞擊之後,世界上所有的陸地于是全部加入了超大陸,形成名符其實的盤古大陸。

分裂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大約距今1.65億年,盤古大陸開始解體,這個解體經曆了三個階段。大約在距今1.8億年左右,張裂的活動開始進行。沿着北美東岸、非洲西北岸和大西洋中央的岩漿活動,将北美向西北方推移了開來。在南美與北美互相遠離的同時,墨西哥灣開始形成。就在同一個時刻,位于另一邊的非洲,由于延伸在東非、南極洲和馬達加斯加邊界的火山噴發,西印度洋的形成。

在盤古大陸分裂後,在中生代的時期,北美和歐亞大陸是同一塊大陸,我們有時稱之為勞倫西亞(Laurentia)。當中央大西洋開始張裂,勞倫西亞大陸開始順時針旋轉,把北美洲往北方推送,歐亞大陸則向南移動。侏羅紀早期在東亞大量出現的煤炭已不複見,由于亞洲大陸潮濕的氣候帶移往副熱帶的幹燥區,因此取而代之的是晚侏羅紀時期沙漠及鹽的沉積。勞倫西亞大陸這種順時針的運動,導緻了當初将它與岡瓦納大陸分開的V型古地中海(Paleo-TethysOcean)開始閉合。在侏羅紀早期,東南亞聚合而成。一片寬廣的古地中海将北方的大陸與岡瓦納大陸分隔兩處。

第二階段

盤古大陸在侏羅紀中期開始分裂,到了侏羅紀晚期,中央大西洋已經張裂成一狹窄的海洋,把北美與北美東部分隔開來。東岡瓦納也同時與西岡瓦納開始分裂。在白垩紀時期,南大西洋張開。印度陸塊從馬達加斯加分離開來,并加速向北。值得注意的是北美洲與歐洲此時仍然相連,而且澳大利亞大陸此時也還屬于南極洲的一部份。

盤古大陸分裂的第二個階段開始于白垩紀的早期,大約1.4億年前。岡瓦納大陸不斷地變得破碎,包括南大西洋的張裂,隔開了南美和非洲;以及印度和馬達加斯加一起從南極洲漂移開來;還有發生在澳大利亞西緣的東印度洋張裂等等。此時的南大西洋并沒有立刻打開,而是像拉開拉鍊一般地由南向北漸漸張開。這也是為什麼南大西洋比較寬的原因。

第三階段

在新生代早期,進入盤古大陸分裂的第三個階段,大約在5500~5000萬年前,北美與格陵蘭從歐洲漂移開來,印度闆塊開始撞上亞洲大陸,形成了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印度與亞洲的碰撞其實隻是古地中海在閉合過程中一系列大陸與大陸碰撞的一部份罷了。從東到西所有的大陸與大陸之間碰撞包括有:西班牙與法蘭西的碰撞,形成了本甯山脈(Pyrenees);意大利、法蘭西與瑞士的碰撞形成了阿爾卑斯山;希臘、土耳其與巴爾幹的碰撞,形成了西奈山(Hellenide)和底納瑞德(Dinaride);阿拉伯半島與伊朗的碰撞。

與碰撞伴生的是分裂:新生代以來,原本與南極大陸相連的澳大利亞陸地,也在此時開始迅速向北漂移,撞上亞洲的東南位置印度尼西亞群島。2000萬年前發生的張裂活動持續到了現代,包括有:紅海的張裂使阿拉伯半島自非洲漂移開來,東非張裂系統的産生,日本海的張裂,讓日本往東移動進入太平洋,加裡福尼亞灣的開啟,使得墨西哥北部及加州一起往北運動。這些活動事件奠定了今日世界的輪廓。

預測

依靠科技手段的不斷成熟以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發展,地質學家們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地質學家從對過去的挖掘進入到對未來的預測,第一次精确描繪出了過去2億年到未來2.5億年間地球外貌變化的模拟圖。近到1000萬年後,洛杉矶将成為舊金山的鄰居;遠到2.5億年後,七大洲将久别重逢,重新合并為一個超級大陸:“究極盤古”。

很多人相信,在兩億年前,地球上隻有一個大陸,那就是“盤古大陸”。随着岩石圈闆塊的移動,“盤古大陸”分裂開來,形成了今天的各大洲。

依靠當今科技手段的不斷成熟以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發展,地質學家們現在又向前邁進了一步。據《紐約時報》1月9日報道,地質學家從對過去的挖掘進入到對未來的預測,第一次精确描繪出了過去兩億年到未來兩億年間地球外貌變化的模拟圖。兩億年後,七大洲将久别重逢,重新合并為一個超級大陸:“究極盤古”。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地質學家克裡斯多弗·斯科特斯運用電腦技術,描繪出大陸漂移在過去以及未來更為詳細的模拟圖。斯科特斯提出這樣一種大膽的推斷:在兩億年後,分散的大陸将再度漂移到一起,重新形成一個超級大陸,斯科特斯将它命名為“究極盤古”。

斯科特斯說:“與其前身‘盤古大陸’的完整性不同,‘究極盤古’的中心還嵌着一個印度洋,它看上去會像一個巨大的油炸甜甜圈。我本來想稱之為‘甜甜圈海’,但是我的一個非洲朋友提出了一個更酷的名字:‘究極盤古’,意思是這是最後一個盤古大陸。”當然,在地質學家們看來,“究極盤古”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盤古大陸。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大陸與大陸之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在跳着一支異常緩慢的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