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書籍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由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書籍,2003年7月出版于上海譯文出版社。[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一部意象繁複的書,其中裝載了多種涵義:被政治化了的社會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個人命運在特定曆史與政治語境下的呈現,以及對兩性關系本質上的探索等。昆德拉将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寫成一部非同凡響的小說——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學思考,也有人的悲歡離合的生命曆程的展現。
  • 書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 别名:
  • 作者:米蘭·昆德拉
  • 類别:
  • 原作品:Nesnesitelná lehkost bytí
  • 譯者:許鈞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394
  • 定價:23
  • 開本: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32731077

内容簡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恒輪回”的讨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作品目錄

第一部輕與重

第二部靈與肉

第三部不解之詞

第四部靈與肉

第五部輕與重

第六部偉大的進軍

第七部卡列甯的微笑

人物介紹

特蕾莎

特蕾莎是昆德拉筆下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與現實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個女性形象。在作者男性話語筆下的這個人物形象,具有傳統女性的一般特點,即認為靈與肉是不可分的。這正是特蕾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同時,特蕾莎又是一個不斷與自身抗争的女子,隻是她顯得很軟弱,她的抗争對于這個社會而言更是無力的作為。

因此,她便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之中。她是一個孤獨的守望者與追求者,在托馬斯看來,她是一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裡順水漂來的孩子,這籃子順水而下卻恰恰被托馬斯拾起,在對他付出無私的愛後,對他的背叛更是近乎畸形意識的成全,一路上她不僅忍受着自己最愛的人對自己的不忠,也在不斷尋求靈與肉的和諧。

特蕾莎對卡列甯是一種無私的愛,因為這種愛别無所求。但她對托馬斯顯然沒有達到這樣的大度,隻是她能忍受一般人無法忍受的,這或許與她一生的經曆密切相關。她從沒有獲得過感情的純粹。她一直堅守着自己生命中的“重”,而她卻偏偏愛上了生命中“輕”大大多于“重”的托馬斯,最後她也放棄了自己一貫堅持的“重”跑到工程師那裡,讓“重”變成了“輕”。但她卻和托馬斯有着本質的區别,她隻是想證實托馬斯告訴她的做愛和愛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顯然她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可以說特蕾莎的愛情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托馬斯的放縱。

托馬斯

托馬斯是書中唯一的男主人公,但是他的存在意義卻是通過特蕾莎和薩比娜兩個截然不同的女性表現出來的。首先作者便從尼采的“永恒輪回”導入,“在永恒輪回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這句話在這部書中有着統領作用。托馬斯标榜着自己特定的一套愛情理念,即沒有感情投入的人就無權幹涉對方的生活,所以他給了自己自由的空間,為他的肉體的放縱提供了可靠的理由。這就是他存在的最輕之處。

他所一直奉行的“性友誼”原則讓他心安理得的在不同女人之間周旋。他的生命之輕不是對自我生活的放縱,而是在放縱的過程中無法掩飾的空虛。他不需要為誰付出多少,别人也不會向他索要。但是最終壓倒他的卻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托馬斯和特蕾莎的生活經曆,作者把叙述中心放在了托馬斯身上。他就是在小說規定的生存情境下,選擇了自己所堅持的生命的意義,自己生命中認為具有分量的東西。同時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對生命之重的體驗:每一次生命的過程都不可重複,也無可排練,走完了,就是一個無法更改的定格,因此每一次的選擇就承擔着十分沉重的分量,意義重大并可能影響人一生的順利或坎坷,幸福或痛苦。托馬斯的人生選擇——和特蕾莎結婚,選擇回捷克,選擇鄉下生活等等都體現了作者意義中的生命之重。

在小說中托馬斯以自己的生命的社會價值,即光明的事業前景,換取了自己所堅持的生命意義——那個在他靈魂深處始終讓他牽挂,唯一伴随他終身的特蕾莎。小說結束,托馬斯和特蕾莎最終在一次車禍中死去。耗盡生命的能量的托馬斯最終走向了存在的極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從托馬斯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追求意義和原則的生命之重所體驗的沉重與痛苦,到結束卻以生命之輕得以解脫。輕與重的區别是:同時任何事物隻出現一次,這種一次性存在稍縱即逝,具有令人無法承擔的輕薄漂浮。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在這部小說中,米蘭·昆德拉圍繞着幾個人物的不同經曆,通過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将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回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範疇進行了思考,作者對人生的命運與價值的關注是該書的主題。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生命隻是一個過程而已。

在他看來,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自于人們對生活目标的錯誤選擇,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世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标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種空虛。生命因“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在“追求”的名義下,我們不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蹈矩,最終隻是無休止地重複前人。因此,人類的曆史最終将隻剩下兩個字——“媚俗”。

昆德拉借托馬斯之口表示:曆史和個人的生命一樣,輕得不能承受,輕若鴻毛,輕如塵埃,卷入太空,明天不複。在這樣一個宏觀的永恒輪回的觀念下思考生存的意義,我們需要關注的隻是現實這個感性的世界,而不是去指望什麼不存在的天國或靈魂的轉世;隻需要關注生存的瞬間,“存在開始于每個瞬間”,過去的已經不存在了,未來的還沒有到來,真正存在的隻有當下這一個瞬間,任何一個瞬間都已經寄托了所有的過去與所有的未來。所以,要活在當下,要執着人生,要在現在時中把握生命。

藝術特色

叙事節奏

叙述運動分為五種:省略、概述、等述、擴述和靜述,這五種叙述運動對于形成小說叙述風格、突現主題、營造氛圍等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叙事速度的選擇既反映感情氣氛的變化,也是昆德拉小說理念的貫穿。

第六章《偉大的進軍》節奏是最強的,速度是最快的,反映粗暴的厚顔無恥的氣氛,因為它充斥着很多的事件,描繪出令人窒息的社會環境,給人一種壓抑緊迫感。第七章《卡列甯的微笑》節奏是平靜、傷感的氣氛,大篇幅圍繞卡列甯的死展開,兩個主要人物最終退出了喧嚣的世界。“對他們來說,鄉村生活是他們唯一的逃脫之地。”當他們意識到人類的潰裂,卡列甯就成為将他們連接起來唯一的線,而卡列甯的死就意味着僅有的聯系也被切斷。

從整體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叙述節奏主要由省略、概述和擴述構成,對不同速度的選擇和并置不僅反映了音樂發展的邏輯,也反映了昆德拉的小說理念。例如第一章《輕與重》中,托馬斯與前妻兩年的生活卻隻用一句話“他和妻子共同生活不到兩年,生了一個孩子”來概述,顯示前妻在托馬斯生活中的輕。

而在特蕾莎因為托馬斯對她不忠,不辭而别離開蘇黎士後卻用五頁篇幅描寫托馬斯兩天裡的思想活動,在輕與重之間反複遊移,并由此引出了貝多芬音樂和同情症等主題,揭示了特蕾莎在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是擴述。讀者通過閱讀托馬斯與兩個不同女人的感情流速,更深刻感受到輕與重的對比,輕在重的映襯下更輕,重在輕的對比下更重,由此輕與重的主題得到更好的闡發,而留給讀者更多想象空間的是諸多省略的運用。

昆德拉反對“在曆史條件下引入一個行動,用無意義的時刻充塞人物生命的時間;每次變化布景,都要有新的展現、描寫和解釋。“作者對托馬斯、弗蘭克、薩賓娜的外貌特征幾乎沒有任何細描。讀者對他們的家庭背景、個人曆史知之甚少,而對特蕾莎卻有少量身體描寫和童年生活的介紹。這是因為昆德拉認為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存在編碼,人物的存在編碼由若幹個關鍵詞組成,對特蕾莎而言,它們是肉體、靈魂、暈眩、軟弱、田園詩、天空,因此有必要對她的肉體在自我揭示中的作用加以凸顯;而對托馬斯而言的存在編碼是輕與重,肉體對他的自我揭示沒有價值。

作品影響

該書于1988年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由菲利普·考夫曼導演,丹尼爾·戴-劉易斯,茱麗葉·比諾什,和麗娜·奧琳主演。

該書的改編電影獲得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提名,1988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英國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等獎項。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捷克小說家,生于捷克布爾諾市。父親為鋼琴家、音樂藝術學院的教授。生長于一個小國在他看來實在是一種優勢,因為身處小國,“要麼做一個可憐的、眼光狹窄的人”,要麼成為一個廣聞博識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時代,他便學過作曲,受過良好的音樂熏陶和教育。少年時代,開始廣泛閱讀世界文藝名著。青年時代,寫過詩和劇本,畫過畫,搞過音樂并從事過電影教學。

總之,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在藝術領域裡四處摸索,試圖找到我的方向。”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确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

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每次都在幾天内售馨。作者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确定。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于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

移居法國後,他很快便成為法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并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

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

昆德拉善于以反諷手法,用幽默的語調描繪人類境況。他的作品表面輕松,實質沉重;表面随意,實質精緻;表面通俗,實質深邃而又機智,充滿了人生智慧。正因如此,在世界許多國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熱”。

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