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資源專業

漁業資源專業

大學專業
漁業資源對水域中經濟動植物個體或群體的繁殖、生長、死亡、洄遊、分布、數量、栖息環境、開發利用的前景和手段等進行調查,是發展漁業和對漁業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分為管理性調查和開發性調查兩類。前者針對已開發的漁場進行,旨在合理利用水産資源以取得最大的合理的持續産量。後者是針對未開發的水域進行的,旨在探明新的捕撈對象和相應的開發手段。
  • 中文名:漁業資源專業
  • 外文名:
  • 類别:農業
  • 主管部門:
  • 内容:漁業資源
  • 國家:中國

資源調查

漁業資源對水域中經濟動植物個體或群體的繁殖、生長、死亡、洄遊、分布、數量、栖息環境、開發利用的前景和手段等進行調查,是發展漁業和對漁業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分為管理性調查和開發性調查兩類。前者針對已開發的漁場進行,旨在合理利用水産資源以取得最大的合理的持續産量。後者是針對未開發的水域進行的,旨在探明新的捕撈對象和相應的開發手段。調查後應提供的資料包括:

①特定水域範圍内的可捕魚類和其他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種群組成;②種群在水域分布的時間和位置;③可供捕撈種群的數量或已開發程度;④進行開發的适宜技術和手段;⑤必要的投産方式以及合理發展生産的建議;⑥恢複和合理利用已過度開發資源的意見等。漁業資源調查的質量有賴于大量的海洋調查資料,以提供有關世界各大洋環流和生物分布的範圍,如大陸架、公海的魚類密集分布區往往和不同海流的交彙區、湧升流域表層的輻合區密切相關;近海、河口區域的魚類同樣和交彙區、河川徑流有關等。因此,對海洋學、水文學資料的分析是漁業資源調查的一個重要方面。

資源開發

已開發利用的漁業資源中,70%直接供應人們食用,如鮮品、凍品、罐藏以及鹽漬、幹制等加工品;30%加工成飼料魚粉、工業魚油、藥用魚肝油等綜合利用産品。

在漁業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上可分為:①利用枯竭。即在相當長時期内資源量難以恢複到正常水平。②過度利用。即資源已衰退,但隻要采取保護措施,尚能恢複。③充分利用。即能适應資源自然更新能力,保持最适持續産量。④未充分利用。即資源利用尚有潛力。中國東南瀕臨大海,海域遼闊,海岸線長,内陸水域網絡縱橫,漁業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已知海、淡水魚3000多種,常見經濟種類有150多種。

資源管理

漁業資源生物學課程中增加淡水漁業資源生物學的發展及中國淡水漁業區域劃分的内容,補充魚類早期生活史研究和魚類耳石結構和年齡鑒定的内容

為維護漁業資源的再生産能力和取得最适持續漁獲量而采取的各項措施和方法。維持再生産能力是指維持經濟水生生物基本的生态過程、生命維持系統和遺傳的多樣性,其目的是為保證人類對生态系統和生物物種的最大限度的持續利用,使天然水域能為人類長久地提供大量的經濟水産品。

漁業資源的管理措施大緻有6項: ①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根據漁獲對象的各個生活階段及産卵場、越冬場和幼魚發育的具體情況,規定禁漁區或禁漁期或保護區,目的是為了保護親魚的正常繁殖和稚魚、幼魚的索餌生長,保護魚類順利越冬。

②規定禁用漁具和漁法。凡嚴重損害魚卵、幼魚或會引起漁獲群體大量死亡的漁具漁法,都會破壞漁業資源,因此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禁止使用或淘汰。

③限制網目尺寸。漁具的網目過大過小都不利于漁業生産和漁業資源的保護。使用網目适當的漁具時,漁獲物中成魚的比例高、雜魚少、漁獲物損失也小,經濟效益随之提高。因此,要根據各種魚體形狀和大小确定合适的網目尺寸。

④控制漁獲物最小體長。是控制被捕撈群體再生産能力的重要手段。規定捕撈長度的目的在于保護将達性成熟的個體,保障生殖群體有必要的補充量,保障被捕撈群體逐年提高和穩定産量。

⑤限制捕撈力量。包括限制許可船數、噸位、馬力、漁具數量和捕撈力量等,常用漁場滞在天數、作業天數、拖網次數和時間等指标來衡量。⑥限制漁獲量。國際漁業條約往往以最大持續産量為标準規定允許漁獲量,然後對有關國家進行配額。這種措施可直接控制捕撈死亡量,是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