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

漢語漢字
拼音【huàn】筆劃:10部首:氵 五筆輸入法:ipfq ;浣[1](1)澣huàn(2)形聲。從水,完聲。本義:洗衣服。(3)同本義 [wash]浣,濯衣垢也。――《說文》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4)又如:浣衣(洗衣);浣拭(洗滌擦拭);浣染(洗染)。(5)洗滌,滌除 [wash;elimite]湔浣腸胃。――《史記·扁鵲倉公列傳》(6)又如:浣雪(洗刷罪名)(7)姓氏浣姓是屬于我國比較稀有的姓氏的一個,讀音:huàn,浣姓大都來自于湖南長沙,位于長沙市開福區有個叫浣家坪的地方,在此地浣姓者衆多。(8)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為上浣、中浣、下浣,後來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稱。 [any of the three ten-day divisions of a month]
  • 中文名:浣
  • 拼音:huàn
  • 繁體:澣
  • 部首:氵
  • 字碼:
  • 五筆:
  • 倉颉:
  • 鄭碼:
  • 筆順:
  • 字級:
  • 平水韻:
  • 外文名:raccoon
  • 筆畫:10
  • 釋義:浣 (形聲。從水,完聲。本義:洗衣服) 同本義 浣,濯衣垢也。――《說文》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基本介紹

浣熊

huàn xióng

(1)[raccoon]

(2)浣熊是一種夜行性食肉類動物(Procyon lotor),與熊有親緣關系,但體型小得多,産于北美的大部分地區,大都栖居樹上,身上主要是灰色,臉上有黑色和白色的花紋,有蓬松帶圈紋的尾。

(3)浣熊屬其他動物的泛稱(食蟹浣熊)

huàn ㄏㄨㄢˋ

(1)洗:~衣。~紗。~雪。~濯。

出處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三回:“遇一女子,方浣紗于濑水之上,管中有飯。”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

又《廣韻》《正韻》胡管切《集韻》戸管切,

又古緩切,音管。義

又戸版切,音睆。水名,在江夏。《水經注》辱水,出于鳥山,俗謂之秀延水,東流得浣水口。

又江口。《廣輿記》雲南臨安府甯州有浣江。 本作

說文解字注

方言集彙

◎ 客家話:[梅縣腔] fon5 fan5 wan2 [海陸豐腔] ren5 fon5 [寶安腔] fon3 won3 [台灣四縣腔] jen5 fon5 [客英字典] fon5 jen5 [客語拼音字彙] fon4 von3 von3

◎ 粵語:wun2 wun5

◎ 贛語:hwon5(ghwon5) 浣碗

◎ 潮州話:冤2(婉)

音韻集彙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拟音

注解

ɦŋoːnʔ

同澣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注解

胡管

上聲

一等

合口

上二十四緩

ɣuɑn

ɣuɑn

ɣuɑn

ɣuɑn

ɦuɑn

ɦʷɑn

ɦwan

huan4

ghuanx

huaan

上同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拟音

聲調

注解

ꡣꡡꡋ

Xon

ɣɔn

上聲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甯繼福

注解

桓歡合

桓歡

上聲

合口呼

xuɔn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胡管

九旱

上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注解

第二十七官管貫括

陰上

濯垢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