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

漢語漢字
拼音:pī“邳”字起源,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商時期。傳說夏朝大禹封造車鼻祖車正奚仲于邳國,此為“邳”字作為地名的最早來源。現為江蘇省邳州市屬地。“邳”字,由“丕”和“阝”組成。在甲骨文中,“邳”字寫作“丕”字,“不”字加一橫,是象形文字,指鳥飛翔在天空中留下的美好影子。古時,“丕”還用來表示花萼,就是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丕’字像花的子房,子房成熟必然膨大,用來表示大。因此,“丕”又表示廣大和偉大。”阝”又由都邑的“邑”演化而來。“邳”=“丕”+“邑”,其意應為美好而廣大的都城。奚仲的領地取名為“丕”,指疆土廣大之意。當時奚仲的邳國疆域,遠比現在江蘇邳州幅員範圍大得多。作為全國唯一以“邳”為名的邳州市,在今江蘇省北部,民國時改作邳縣。1992年撤縣設縣級市邳州市,隸屬于江蘇省徐州市。
  • 中文名:邳
  • 拼音:pī
  • 繁體:邳
  • 部首:阝
  • 鄭碼:giay
  • 筆順:1324152
  • 筆畫:7
  • 五筆:gigb(dhgb)
  • 倉颉:mmnl
  • 釋義:古國名

詳細釋義

邳 pī或 pí

(1)古國名 [Pi state]

邳,奚仲之後,湯左相仲虺所封,國在魯薛縣。——《說文》

商有姺邳,蓋仲虺之裔為亂者,國滅,武王複封其後于邳,為薛侯。——《左傳·昭公元年》

(2)古州名 [Pi prefecture]。北周置。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省睢甯北)

(3)姓

(4)邳州市

邳州古稱邳國、下邳,民國元年始稱邳縣,1992年10月撤縣設縣級市邳州市。

相關資料

邳州城市别稱良城,邳州古稱邳國、下邳,民國元年始稱邳縣,1992年7月7日經國務院、民政部批準邳州撤縣設立縣級市邳州市。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悲切《集韻》《韻會》貧悲切《正韻》蒲麋切,?音岯。地名。《說文》奚仲之後,湯左相仲虺所封國,在魯薛縣。

又下邳,縣名。《史記·高祖紀》彭越渡睢水,戰於下邳。

又上邳,地名。《前漢·王子侯表》上邳侯郢客。《注》高祖封楚元王子。

又大邳,山名。與伾、岯通。《書·禹貢》至于大伾。《史記·河渠書》作邳。一作岯。

又姓。晉有丕鄭。《史記·晉世家》作邳鄭。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