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前身為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院落目前由中國人民大學占用。[1]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在東城區張自忠路3号,原名鐵獅子胡同。清代這裡有三座府第:東為和親王府,中為貝勒斐蘇府,西為和敬公主府。和親王府的前身是貝子允府第。雍正十一年(1733)世宗五子弘晝改建為和親王府。貝勒斐蘇府,是清初恭親王常穎的府第。清末,兩府内的建築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三組磚木結構的樓群:中間的主樓為歐洲古典式灰磚樓,東、西、北各有一座樓房。2009年10月21日晚,原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大門被汽車撞毀,該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文名: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東城區張自忠路3号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全天
  • 原名:鐵獅子胡同
  • 票價:免費
  • 曆史:清代曾有三座府邸
  • 所在地:北京
  • 構造:主樓為歐古典式,東西北各一座樓
  • 類别:文化宗教

背景資料

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位于張自忠路3号,此處原為清雍正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府邸。清末,府内建築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三組磚木結構的樓群,清陸軍部和海軍部均設于此府内,共用一座大門。

民國初期,這裡先後為總統府、國務院、總理府,以及段祺瑞執政府所在地。目前此府主樓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駐地。1984年确認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升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曆史沿革

1912年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總統府和國務院設在這裡;

1919年後,靳雲鵬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改為總理府;

1924年段祺瑞被北洋軍閥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這裡改為執政府。1926年4月10日,北京發生了政變。駐北京的國民軍将領鹿鐘麟包圍了臨時執政府,段祺瑞出逃;執政府倒台,由馮玉祥将軍接管。

王樹常任北平衛戍司令時。又改為北平衛戍區司令部。1937年前這裡改為二十九軍駐北平軍部及冀察政務委員會。1937年這裡成為岡村甯次為首的日本華北駐屯軍總司令部,東院則是以喜多為首的日本特務機關興亞院。

1945年後改為十一戰區長官司令部和國民黨北平警備司令部。

1949年中國人民大學作校舍。

1978年主樓由清史研究所使用。

“大門被撞”事件

2009年10月21日晚9時許,一輛别克轎車在駛入段祺瑞執政府舊址(現更名為清陸軍部和海軍部舊址)大門時,不慎撞向大門,造成門扇、門框以及一隻抱鼓石受損,警方和文物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2009年10月21日晚10時許,肇事的别克轎車仍停在段祺瑞執政府舊址門前,車頭正撞在大門右側。該府大門為五開間形制,受損的為正中一間的右扇大門。被撞門扇幾乎從開裂的門框上脫離,隻剩頂端一部分尚有連接,傾斜着搖搖欲墜。

大門前方的一根立柱上也有剮蹭的痕迹。而倒在地上的一隻抱鼓石表面多處磕損,露出了内部白色的材質。現場一位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正在撿拾散落在地上的抱鼓石及門框碎片。抱鼓石為漢白玉材質,大門為木質。現場的碎片需要收集回去,将來修複時會考慮使用原有材質。

在文物人員和警方在現場取證完畢後,五六名工作人員試圖合力将抱鼓石抱至大門内的值班室,但無法搬動。随後工作人員找來一塊木闆,插入抱鼓石底部,前拉後推才慢慢地将抱鼓石挪至值班室門口。由于被撞門扇已搖搖欲墜,工作人員在門前臨時豎立起一塊警示牌,提醒進出大門的車輛注意避讓。

事發後,肇事司機已被警方帶走調查。現場一位自稱是車主朋友的男子和警方交談時透露,肇事司機是一名新手,駕車準備駛入該大門時,先蹭到門前立柱,情急之下錯将刹車踩成油門,随即撞向大門。2009年10月22日上午,現場已經圍起圍擋和警戒線,提醒路人請勿靠近,但仍有車輛出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