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幹姜湯

柴胡桂枝幹姜湯

具有和解散寒和生津斂陰功效的中草藥
柴胡桂枝幹姜湯,來源于《傷寒論》。柴胡桂枝幹姜湯是由柴胡、桂枝、幹姜、黃芩等制成,味辛,微苦。主要成份為黃芩苷,具有和解散寒,生津斂陰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心煩等症。
    中文名:柴胡桂枝幹姜湯 外文名: 别名: 主要原料:柴胡、桂枝、幹姜、黃芩、栝樓根(天花粉)、牡蛎、灸甘草 是否含防腐劑:否 主要食用功效:和解散寒,生津斂陰 适宜人群:傷寒者 副作用:用量需注意

簡介

柴胡桂枝幹姜湯出自《傷寒論》147條,原文曰:“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國醫大師梅國強教授主編的《傷寒論講義》認為:此條文主要闡述“少陽兼水飲内結的證治”,而柴胡桂枝幹姜湯功在“和解少陽,溫化水飲”。傷寒大家劉渡舟教授所著《傷寒論通俗講話》指出“此證是為膽熱而脾寒,故治應清少陽之熱,兼溫太陰之寒,用柴胡桂枝幹姜湯。”驗之于臨床,典型少陽兼水飲内結者并不多見,而以膽熱脾寒為辨證之綱,卻屢獲良效。

出處

劉渡舟教授(1917-2001),為我國已故著名中醫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首批中醫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醫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臨床擅用經方治療疑難雜病,對經方頗有獨到的見解。

柴胡桂枝幹姜湯見于《傷寒論》第147條,原文為"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該方曆代均被認為是治療少陽兼水飲的方劑,但臨床應用者寥寥無幾,其效果也不能令人滿意。對此,劉渡舟教授探索多年,方闡明其奧妙,并應用于臨床實踐,取得了神奇療效,形成獨到的經驗。現就劉渡舟教授對柴胡桂枝幹姜湯的理解與臨床應用探讨如下,以飨同道。

應用

注重藥量調整

關于本方的臨床應用,劉渡舟教授在《傷寒論十四講》中寫道:"餘在臨床上用本方治療慢性肝炎,證見脅痛、腹脹、便溏、洩瀉、口幹者,往往有效。若糖尿病見有少陽病證者,本方也極合拍。"

劉渡舟教授初用本方取效,是用于治療肝炎腹脹。肝炎病人,由于長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膽之藥,往往造成熱毒未清,而脾陽已傷,出現肝膽有熱,脾胃有寒的膽熱脾寒證。臨床不但可見肝區不适,口苦納差的肝膽熱郁、氣機不疏之證,且常常見到腹脹便溏的脾胃虛寒證。肝膽氣機疏洩不利,加之脾虛不運,脾胃氣機升降失司,故以腹脹殊甚。又因太陰虛寒,故腹脹多于夜間發作或加重。此時治療,但清熱則脾陽更傷,溫脾陽則又恐助熱生毒,加重肝炎症狀。而劉老則能于經方中選擇柴胡桂枝幹姜湯治療該證,并且取得神奇療效,決非偶然,乃劉老精研經方,感悟而得。

治療

餘侍師一載,見劉老以此方治病取效者,非止肝炎一病。隻要符合膽熱脾寒的病機,無論何病,用之皆效。如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往往大便時溏時幹,或者數日不大便、或者連續數日大便日數次而瀉下不止,治療極難。用此方治療則能夠調理肝膽腸胃之功能,并用天花粉生津止渴,對糖尿病胃腸功能紊亂或者口渴口苦便溏者,正相合拍。其它如膽汁返流性胃炎、腹腔淋巴結腫大等病,劉老皆以此方治之而獲奇效。

藥方來源

柴胡桂枝幹姜湯--《傷寒論》

别名:柴胡桂姜湯(《金匮要略》卷上)。

處方:柴胡24克,桂枝9克,幹姜3克,栝樓根12克,黃芩9克,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和解散寒,生津斂陰。主治傷寒少陽證,往來寒熱,寒重熱輕,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心煩;牡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溫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煩,複服汗出便愈。

摘錄:《傷寒論》n

柴胡桂枝幹姜湯--《四聖心源》卷七

處方:柴胡3錢,甘草2錢,人參1錢,茯苓3錢,桂枝3錢,幹姜3錢。

功能主治:牡瘧。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熱服,覆衣。

摘錄:《四聖心源》卷七n

柴胡桂枝幹姜湯--《傷寒大白》卷一n

處方:柴胡、桂枝、黃芩、廣皮、甘草、人參、芍藥、幹姜、半夏。

功能主治:太陽中風,兼少陽寒熱;少陽症兼見太陽,小便不利。

摘錄:《傷寒大白》卷一

臨床

盜汗為臨床常見病症,病因較多,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結核病、糖尿病、垂體功能亢進、更年期綜合征等皆可引起盜汗的發生,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審因論治。中醫常見盜汗有陰虛盜汗、血虛盜汗、氣虛盜汗等。臨床中,陰虛盜汗最為多見,此類患者常伴有兩顴潮紅、五心煩熱、咽幹口燥、皮膚幹燥、大便幹結、舌紅苔少、脈細數等症,治療選用滋陰降火的方藥可以取得較好療效,如知柏地黃丸、當歸六黃湯等。

此外,臨床還有一類膽熱脾寒兼有水濕内停的患者,亦會出現盜汗症狀,治療可選用醫聖張仲景的柴胡桂枝幹姜湯。《傷寒論》147條雲:“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姜湯主之。”

柴胡桂枝幹姜湯,為小柴胡湯合桂枝人參湯加減。柴胡、黃芩清瀉膽熱;桂枝、幹姜溫脾化氣;牡蛎散少陽郁結,兼以收斂止汗;天花粉清熱生津;甘草益氣和中。全方清膽溫脾,兼化氣、通利三焦,配伍精當,結構嚴謹,實為良方,對膽熱脾寒兼有水濕内停的盜汗患者最為适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