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

千禧一代

代際術語
國外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他們差不多與電腦同時誕生,在互聯網的陪伴下長大,念着“老闆靠邊站”的嚣張對白走入職場。他們習慣一心多用,有着靈活的頭腦,并娴熟地使用高科技産品來延伸自己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職場外星人”,你決不能要求他們跟公司同呼吸共患難,因為他們隻跟自己同呼吸共患難。
    中文名:千禧一代 外文名: 定義: 群體:1984-1995年出生 特點:不安全和高消費 價值觀:友情和家庭

時代特征

不安全和高消費是這一代的特點,但他們并非純物質主義者,曾有國外調查顯示友情和家庭在其價值觀中排在第一位,并不認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十分寶貴,也不會努力隻追求這一點。

中國的“千禧一代”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既跟國外同齡人一樣感受了網絡潮流,又有着國外完全不具備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的421家庭生長背景。生于消費社會、長于消費社會,他們在互聯網、全球化和升學文化中長大,父母多半是60後,比50後物質豐富,更具市場意識,家庭教育也相對更為科學民主。他們一出生就遇上了改革、遇上了市場經濟,一長大就明白了國際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聯網,他們比任何時代的人都更明白自己的需求與力量。

世界觀

在由互聯網、知識經濟和流行文化編織的全新世界面前,老年人的經驗和思想顯得愚鈍不堪,主流的意識形态和傳統的文化價值觀教育蒼白無力,年輕人不再費心抗議舊有的觀念或體制,甚至不再試圖向老一輩解釋自己的理想藍圖,而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娛自樂、遊刃有餘。事實上,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年長一代向年輕一代進行廣泛的文化吸收和信息反哺的時代。

娛樂領域最早感受到“千禧一代”的“文化反哺”,典型如李宇春和曾轶可的走紅。

概述

千禧 一代,而它的解釋是他們幾乎不會堅持不懈從頭到尾完成一件事情,要他們對某件事保持長久的興趣和承諾非常難。他們比較清楚自己的生活重點,他們會公開喊出“我付出,你付錢”的口号。想中午時分才聽着iPod、踏着人字拖鞋來上班,還想在周五之前就成為公司CEO.他們會直接告訴老闆工作時間表一定要提前确定,不能随意加班,因為不能影響到他自己的生活。不安全和高消費是這一代的特點,但他們并非純物質主義者,調查顯示他們的價值觀中,友情和家庭排在第一位,并不認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十分寶貴,也不會努力追求這一點。

不安全和高消費是這一代的特點,但他們并非純物質主義者,調查顯示他們的價值觀中,友情和家庭排在第一位,并不認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十分寶貴,也不會努力追求這一點。

我付出你付錢

兩代人共存的職場變成了一個心理學意義上的戰場,而且千禧一代占有優勢。他們有着靈活的頭腦,娴熟地使用高科技産品來延伸自己的力量,一心多用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學習、工作、人際關系等一樣也不耽誤。瑪麗亞·沙茲文(MarianSalzman)在一家公司負責新員工的管理與培訓,就她所見,“他們中的一些人确實非常優秀,工作不辭辛勞,會使用多種工具來完成工作。他們非常聰明而且辦法極多,但是也有一些人無可救藥。但總的來說,他們的職業生涯将是一條高速公路,畢竟我們年紀已大,終究會被解雇或是退休。”

你不能要求他們跟公司同呼吸共患難,因為他們隻跟自己同呼吸共患難,千禧一代有着靈活的頭腦,娴熟地使用高科技産品來延伸自己的力量,一心多用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學習、工作、人際關系等一樣也不耽誤。他們中的一些人确實非常優秀,工作不辭辛勞,會使用多種工具來完成工作。他們非常聰明而且辦法極多,但是也有一些人無可救藥。

“如今的管理者必須一半是精神治療師,一半是手腕老道的外交家,”沙茲文說。該怎麼跟這些年輕人說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對他們,你得像電視上的治療專家對待病人一樣。”沙茲文笑道,“你的态度不能嚴厲,你千萬不能說‘我對你很失望’這樣的話。你決不能要求他們跟公司同呼吸共患難,因為他們隻跟自己同呼吸共患難。”

面對着這麼一群想中午時分才聽着IPOD,圾拉着人字拖鞋來上班,還想在周五之前就成為公司CEO的新員工,公司管理者發現,屬于那些有份工作就滿足的守舊的經理的時代已經過去。這些年輕人會直接告訴你他們幾點要上瑜伽課,工作時間表一定要提前确定,不能随意加班,因為不能影響到他們自己的生活。這真讓人嫉妒,他們年輕而且很清楚自己生活的重點。

管理者必須學會控制這些年輕人,這使職場變得像一個兒童看護所。如何激發這群“職場外星人”的積極性,如何管理他們真是一門學問。對于那些習慣了阿谀奉承的老闆來說,千禧一代們喊出的“我付出,你付錢”的口号一定很不順耳。如果說這些年輕人真的了解一件事實,那就是現在的工作機會足夠多。

對他們而言,上班就像在EBAY上做交易,“如果你不想要我,雇主先生,我就沿街叫賣自己,或許還能賣個更好的價錢,獲得更好的經驗。順便說一句,你隻是覺得我還可以,而他們将會崇拜我。”而這些自戀的家夥們就是社會未來的中流砥柱,這怪誰呢?

晚熟的一代

 瑪麗·凱瑞恩(MaryCrane)曾經是白宮的顧問,她為千禧一代開辦了一個速成培訓班。在那裡,他們接受士兵般的訓練,以确保他們在辦公室特别是在客戶面前能夠一本正經。凱瑞恩稱之為“一場完美風暴,能讓千禧一代在需要的時候表現的非常職業。”

事實上,訓練的内容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識,例如如何使用刀叉吃飯。也包括一些手工活,因為今天中産家庭的孩子們不會在暑假裡打工了,畢竟修剪草坪不能讓他們進入哈佛。“他們攀登過珠穆朗瑪峰,在馬丘比丘挖掘過古物,卻從未試圖了解按時上班的意義。他們甚至不知道應該在上午九點坐在辦公室開始工作,”凱瑞恩說道。 n

她堅持認為,千禧一代所擁有的專業技能,兒時獲得的榮譽和贊揚不足以能讓他們面對冰冷的現實工作。“他們在這樣一種氛圍下長大,從小就被期望能随随便便成功,總能獲得贊賞,有時候父母甚至隻是為了炫耀就在别人面前稱贊自己的孩子。正是告訴嬰兒潮那代人,也就是他們的老闆們,一手造就了千禧一代。他們應該更早懂得,對孩子而言重要的是教育而非溺愛。” n

《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傑弗裡·劄斯洛(JeffreyZaslow)指出,曾經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兒童電視節目羅傑斯先生(MisterRogers)或許與此有些幹系,但并不止他一人。“人們看到羅傑斯先生在電視上告訴那些學齡前兒童,‘你們是特别的,是特别的,毫無疑問是特别的’。但他這隻是表示一種态度。

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又一味的灌輸給孩子,‘你是特别的,特别的,絕對特别的’。而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為了什麼?我們從來沒解釋過。但是,這代人,尤其是中産家庭的孩子們,真的很特别嗎?恐怕不是,也許隻是比你我這代人特别一點。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鋼琴教師希望我們刻苦練習,并有所成。我們的父母也這樣期望。但現在呢,父母隻是說,去學學吧,這是個樂趣,會彈就行。所以,努力和有所成就不再是家長們的期望,這跟我們的職業觀念很不相同。”

傑弗裡認為這種溺愛的病毒在孩子們上學後繼續發生作用。“有位教授告訴我,有的學生會在學期結束後找到他,他稱自己不滿意這個成績,并把手中的電話遞給教授,她的母親要直接跟教授通話。”“他們把教育視為一種服務,既然付了學費,你憑什麼給我C不給我A?”

今天,一半以上的美國大學生會在畢業後搬回家裡。家是一張安全的網,一席溫暖的被子,他們可以呆在家裡,而不用去做不喜歡的工作。“而在過去,對于一個20歲的人來說,就算這不是一種恥辱,也足夠讓人不安的了。”凱瑞恩說。

“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确實剝奪了我們直面失敗并從挫折中站起來的機會,”傑森·道西說(JasonDorsey)。傑森和瑞恩·希利(RyanHealy)都以幫助同齡人更快适應工作為業。希利創辦了一家網站。而傑森則寫了兩本工作指導書。在接受一個電視節目采訪時,傑森承認,他身上的西裝是母親花了一個小時為他挑選的,但這不妨礙他堅持說這代人不想重蹈上一代人的複轍。

“我們不想安于一份工作,這是與父母們最大的不同,”傑森說道,“我們有選擇的自由,而且會持續的賣力工作。一年換四份工作的簡曆不再是個壞簡曆。盡管那對父母一代而言非常糟糕,但這就是我們這代人的現實。我們會不斷的适應變化,轉換觀念,嘗試新的東西,直到找到我們想要的東西為止。”

但當然需要時間。社會學家認為,絕大多數的美國人在26歲甚至更晚才開始成年。在目睹父母為跻身中産階級而做出的種種努力和犧牲之後,新一代年輕人把家庭和朋友看成最重要的事情,盲目的追逐名利已被摒棄。“生活方式和朋友高于工作,這沒什麼可說的,”傑森認為。這也正是希利和他朋友們的生活态度。“我記得父輩們為了工作放棄了個人生活。而現在,我可不想那樣,這就像膝跳反射一樣出于天然。我隻會為了生活而工作,而絕不會為了工作而生活。”

沒有大棒全是蘿蔔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絞盡腦汁使員工心情愉快,從而更好地工作,這包括免費的琳琅滿目的零食,充滿樂趣的辦公室陳設以及彈性的工作時間。網上鞋店已經找到了留住員工,并讓他們努力工作的辦法,就是給他們想要的,他們也确實做到了。他們允許員工在辦公室打盹,并給予員工大量的休閑時間。

著名員工激勵大師鮑勃·尼爾森(BobNelson)認為,在适齡工作人口不足的時期,公司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現在招聘員工很困難,吸引優秀的人才就更困難,你必須了解他們想要的一切。”

尼爾森堅信,如果運用得當,對員工很小的獎勵就能獲得很大的收益。“我經常教經理們這樣跟員工打賭,如果完成既定目标,我們就剪一個奇怪的發型,”尼爾森笑道,“或者在夏季午餐會時把經理丢到遊泳池裡。當一個高級經理人樂意這樣做的時候,說明他和員工真正打成了一片。”

每年一度的芝加哥員工激勵展覽會(Motivation ShowinChicago)就是這樣一個盛會。在一片廣闊的場地上,為員工提供咨詢、培訓以及各種好玩的小遊戲。這是努力工作的報酬,當然也是為了讓員工更加努力的工作。

無疑,這是一種近乎宗教熱情般的激勵哲學--沒有大棒,全是蘿蔔。不管你信與不信,這些刺激、贊揚、甜言蜜語以及暗示有着500億美元的商業價值。不管公司管理者們如何抱怨,傑森們認為,他們這代人正把工作場所變得更加有效率,更加靈活和讓人愉悅。讓工作場所充滿歡聲笑語,員工可以按自己的時間安排工作并自由成長,這有什麼錯嗎?

老闆們隻需要牢記一件事,就是“永遠不要忘記贊揚。”“我們想讓父母知道我們的成績。如果媽媽收到一封信,信上說,‘傑森幹得非常棒,我們想讓您知道,您養育了一個偉大的兒子。’這将比任何獎勵都要有效,”傑森說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