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衍派

敦煌衍派

洪氏的曆史淵源
衍派指姓氏的發源或淵源,支脈,與傳芳是姓氏中的兩個方面。在三國孫吳時,書于史者曰明、曰進、曰廬江太守矩;在唐時有集賢學士孝昌,居于盱眙,又自盱眙遷其家于歙之黃墩。宦官曹節等與朱瑀矯诏殺太傅陳蕃、大将軍窦武,普懼禍及于己,與父偕隐,以上世有水德,加水“共”左,改姓為洪,此共洪始祖也。洪姓自東漢共勳平定北方,為平北校尉,可能是鎮守西北邊邊疆的一位将領,敦煌郡在甘肅西部,是漢朝的西北軍事重鎮,共勳居住敦煌,繁衍生息,至共普時改姓洪,故以“敦煌”作為洪氏的郡望。
    中文名:敦煌衍派 外文名:Dunhuang yan sent 别名: 泛指:姓氏的發源或淵源 特指:洪氏 洪氏:每引以為自豪,而代代相傳 曆史:有着悠久曆史的姓氏

衍派的概述

衍派指姓氏的發源或淵源,支脈,與傳芳是姓氏中的兩個方面。

敦煌衍派的由來

敦煌衍派就是指洪氏。

洪氏,是個頗有曆史淵源的族姓,對此,洪氏後人每引以為自豪,而代代相傳。南宋孝宗時的宰相洪适(洪皓長子),在《盤州文集》中記載自己的先世說:洪氏之先,蓋共工之後也。昔包羲氏既,共工氏以水德伯九域,共氏其後也。後世避怨加水為洪氏。在三國孫吳時,書于史者曰明、曰進、曰廬江太守矩;在唐時有集賢學士孝昌,居于盱眙,又自盱眙遷其家于歙之黃墩。

《敦煌郡洪氏通宗譜》載:共勳,字正茂,東漢永和間,年少舉忠勇,從李固征蠻夷,進計服之,李固表為平北校尉。後又以平黃巾功,封武陽侯。子曰普,世居敦煌,為靈帝從官。宦官曹節等與朱瑀矯诏殺太傅陳蕃、大将軍窦武,普懼禍及于己,與父偕隐,以上世有水德,加水“共”左,改姓為洪,此共洪始祖也。

洪姓自東漢共勳平定北方,為平北校尉,可能是鎮守西北邊邊疆的一位将領,敦煌郡在甘肅西部,是漢朝的西北軍事重鎮,共勳居住敦煌,繁衍生息,至共普時改姓洪,故以“敦煌”作為洪氏的郡望。“郡望”,即一郡有名望的大族。因此,後來的洪姓都冠以“敦煌”的郡望,一,顯示自己家族的非凡聲望,二,表示自己的祖先是從敦煌發家的。樹有根,水有源,這便是洪氏的根源。

敦煌衍派的追溯

洪姓是個有着悠久曆史的姓氏。傳說源自共工氏。共工是堯帝時的水官。《書·堯典》載:"共工方鸠亻孱功。"東漢鄭玄《注》曰:"共工,水官名。其人名氏未聞,先祖居此官,故以官氏也"。認為洪氏源自共工的最早文獻是唐元和年間林寶着的《元和姓纂》:"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因避仇改為洪氏。"共工之後所建的共國,在今甘肅泾川縣北,後為周文王所滅。但宋代學者洪邁在他所着的《容齋随筆》說:"姓氏之書,大抵多謬誤"。又說:"《元和姓纂》,誕妄最多"。極力否定《元和姓纂》中關于"共工之後避仇改洪姓"之說。他認為,洪氏源出于共工,"本曰'共',《左傳》所書晉左行共華,魯共劉,皆其裔也。後又推本水德之緒加水于左而為'洪'雲"。另,今河南輝縣西周時曾是功臣的封國,也稱"共國",後來為衛國兼并。共姓後代在姓氏旁加水,改為洪姓後,不斷西遷,秦漢以後,定居于漢中一帶,爾後又遷徙蕃衍于甘肅敦煌,故以敦煌為堂号。至唐代,洪氏後裔分二派南遷。一派居安徽歙縣(後南遷江西樂平),一派居河南光州固始。宋以後,又不斷向東南一帶遷徙,足迹遍及江南各省。另有一派是避諱改姓洪的。曆史上曾有弘氏、宏氏,因避北魏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唐明皇李隆基字宏猶的名諱而改姓洪的。

洪姓在數千年的發展曆史過程中,形成了敦煌(今屬甘肅)、豫章(今屬江西南昌)、宣城(今屬安微)、武榮翁山(簡稱"翁山",今屬福建泉州)等郡望。

關于洪姓入閩的記載

關于洪姓入閩的記載,主要見于各地族譜。其主要途徑及時間如下:

宗總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縣58姓軍校随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相傳其中有洪有道,後裔居閩中、閩南一帶。又據傳唐末五代,有河南光州固始人洪十四郎(朝奉)偕二子随王審知入閩,駐武榮泉山,後遷居晉江英林。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江西樂平人洪皓之弟洪皎丞福州府。後其長子遷居建甯府。次子洪道于南宋年間遵父訓移居同安小嶝島。

南宋幹道五年(1169),江西樂平人洪邁(洪皓之子)知泉州府,其子十九郎暨諸從兄弟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随洪邁到泉州,後裔分居武榮石竹(今南安豐州)、同安柏埔、金門烈嶼等地。宋幹興元年(1022),江蘇吳縣人洪仁王遂任長泰知縣,其後裔定居長泰縣。洪仁璲被尊為洪氏開漳始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