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習俗

壯族習俗

少數民族風俗習慣
壯族是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壯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認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幾家輪流請吃飯,有時一餐飯吃五、六家。平時即有相互做客的習慣,比如一家殺豬,必定請全村各戶每家來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務必備酒,方顯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其實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湯匙勺起一羹,雙手敬給對方。
    中文名:壯族習俗 外文名: 别名: 民族:壯族

禮儀介紹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對客人中的長者和新客尤其熱情。

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面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說污言穢語,不從老人面前跨來跨去。

殺雞時,雞頭、雞翹必須敬給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稱“公公”,女的則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負重者,要主動讓路,若遇負重的長者同行,要主動幫助并送到分手處。

禁忌内容

壯族人忌諱農曆正月初一這天殺牲;有的地區的青年婦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婦女生孩子的頭三天(有的是頭七天)忌諱外人入内;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裡串門。

登上壯族人家的竹樓,一般都要脫鞋。壯族忌諱戴着鬥笠和扛着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壯家門外要放下農具,脫掉鬥笠、帽子。

火塘、竈塘是壯族家庭最神聖的地方,禁止用腳踩踏火塘上的三腳架以及竈台。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産婦家。

家有産婦,要在門上懸挂袖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告訴他人懷孕婦女不得踏入。不慎闖入産婦家者,必須給嬰兒取一個名字,送嬰兒一套衣服,一隻雞,自己身上的貼身物品或相應的禮物,做孩子的幹爹、幹媽。吃飯時忌用嘴把飯吹涼,更忌把筷子插到碗裡。夜間行走忌吹口哨。忌坐門檻中間。

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有些地方的壯族有專門的“敬蛙儀”,所以到壯族地區,嚴禁捕殺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災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壯族都要舉行安龍祭祖活動,乞求神龍赈災。儀式結束後,于寨口立碑,謝絕外人進寨。

文化藝術

壯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帶稱為“歡”,左江一帶稱為“詩”,桂北一帶稱為“比”和“歡”,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農曆三月初三為最隆重。

大山歌圩有萬人以上參加。内容有請歌、求歌、激歌、對歌、客氣歌、推歌、盤歌、點更歌、離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譽為“歌仙”的劉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間,還舉行男女間的抛繡球、“碰蛋”等娛樂活動。這期間,各家各戶吃五色糯米飯。

雲南文山一帶還唱壯戲,兼辦物資交流會。過去,壯族一年種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備耕時間,歌圩就是為春耕農忙做物質的和精神的準備。吃五色飯、五色蛋,是預祝五谷豐登的意思。

唐代,壯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為内容,以敲擊聲伴舞。宋代有扁擔舞、采茶舞、撈蝦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剛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這舞蹈流傳至今。

在漢族戲劇的影響下,大約在清代,壯族開始出現戲劇。一種是用壯語演唱的壯劇、師公戲、木偶戲;另一種是在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歌舞劇。壯劇又分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帶的“北路壯劇”,是在滇戲的影響下,于民間說唱曲藝“闆凳戲”的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滇戲的唱腔,伴奏的樂器有壯族的馬骨胡、葫蘆胡、木葉和漢族的笛子、三弦、二胡。

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壯劇”,是在馬隘土戲的基礎上,受邑劇影響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戲曲形式,伴奏樂器除本民族的馬骨胡]、葫蘆胡外,還采用了邑劇的文鑼、武鑼、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

歌圩

歌圩盛行于壯族地區。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樣,但大體上春秋二季為最盛。春季多于春節後的一段時間,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則多于中秋節後的一段時間,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

此外,還有不定期的歌圩,這是經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一般一年舉行三兩次,規模大者上萬人參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進行。

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愛情理想為主題。其内容一般為見面歌、邀請歌、盤歌、新歌、愛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歌圩一般為期一天,也有連續兩三天的。

參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觀戰”、欣賞、品評,有的老年歌手參與活動,但他們不唱歌,而是給青年人當參謀。

歌圩非常熱鬧,除青年們對歌外,還有唱戲的、做買賣的。各種日用百貨、绫羅布匹、飲食糕點、雞鴨魚肉、蔬菜等,應有盡有。實際上歌圩也帶有幾分交易會的性質。

歌會

歌會與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從歌圩派生出來的。歌會的會期不一定,隻要有需要,随時都可以進行。參加歌會的人數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會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現壯族人民變革社會、變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為主題。

其内容大體從開篇歌開始,進而到獻歌、賽歌、評歌、和歌、學歌、團結歌等。參加歌會的一般是對時政有所感的成年人。壯族鑄造和使用銅鼓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

迄今,在壯族地區的絕大多數縣份已發掘出不同時期的銅鼓。銅鼓的類型很多,大小不一。

鼓面圓平,鼓身中空無底,裝飾着各種圖案花紋。在曆史上,銅鼓既是樂器,也是權力和财富的象征。從冶煉技術和造型技術來看,在廣西田東縣鍋蓋嶺出土的屬于戰國時期的銅鼓,在廣西貴縣、西林縣出土的屬西漢時期的銅鼓,均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壯錦是壯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紡織工藝品。它用棉紗和五色絲絨織成,花紋圖案别緻,結實耐用。壯錦的生産,遠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時代已有記載。到了清代,壯錦生産已遍及壯族地區,成為壯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場的暢銷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壯錦得到新的發展,花紋圖案不斷創新,應用範圍也越來越廣,如壁挂、台布、坐墊、沙發布、窗簾等。現在廣西靖西、賓陽等地生産的壯錦,暢銷國内外。

壯拳在壯鄉不僅有悠久的曆史和傳統,而且還是壯族獨特的習俗。如明代桂西壯人,男孩長到十來歲,就要教他練武。當地土司提倡群衆習武,群衆也崇尚武術,每年冬閑時節,壯鄉的各個村寨都延聘師傅傳授武藝。這種習俗經久不衰,一直延續到解放前後。而今壯鄉的傳統武術又逐步恢複發展起來。

婚禮習俗

壯族的婚姻,有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戀愛自由,但父母幹涉包辦也時常有。壯族一般實行一夫一妻制。婦女和男子一樣都是家庭的勞動力,但僅有男子有繼承權。

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現在有些地方還保持這種習俗。青年男女結婚後,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節日和農忙時節才到丈夫家短暫居住,直到懷孕之後才長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時間為三、五年不等。

在曆史上,“不落夫家”期間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響,認為這是一種不正當的行為,遭到嚴禁,違者或離婚,或賠償一定的财物。現在戀愛自由,婚姻自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