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泰山廟會

徐州泰山廟會

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盛會
泰山廟會又稱泰山廟市,是融民間藝術、宗教信仰、物資交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盛會。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前後三天,來自四面八方的敬香者紛紛來到泰山廟,朝拜“泰山奶奶”,以求多子。逢會期間,敬香者不僅涉及所屬六縣(市)、五區,而且魯南、豫東、皖北一帶的善男信女都來此朝拜。這充分體現了佛教文化的“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大慈大悲、普渡衆生”的精髓,也反映了漢族勞動人民對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求。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泰山廟市
  • 中文名稱:徐州泰山廟會
  • 農曆日期: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前後三天
  • 地區:魯南、豫東、皖北
  • 節日類型:宗教節日、民俗節日
  • 節日活動:朝山燒香磕頭拜佛、民間工藝美術大展示、民間文藝表演等
  • 節日飲食:吃素食
  • 節日意義: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大慈大悲、普渡衆生
  • 設定地點:泰山廟
  • 節日起源:佛教

簡介

徐州泰山廟會又稱“泰山廟市”,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

廟會

據考證,徐州泰山上的寺廟興建于明朝嘉慶年間,當時叫“顯濟廟”,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徐州知府永齡将其更名為碧霞宮,即俗稱的“奶奶廟”。按照有廟就有廟會的常理,可以推斷徐州泰山廟會的形成應在奶奶廟建成之後。

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前後三天,來自四面八方的敬香者紛紛來到泰山廟,朝拜“泰山奶奶”,以求多子。逢會期間,敬香者不僅涉及所屬六縣(市)、五區,而且魯南、豫東、皖北一帶的善男信女都來此朝拜。這充分體現了佛教文化的“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大慈大悲、普渡衆生”的精髓,也反映了人民群衆對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求。

徐州泰山廟會場面很大,涉及山上山下,廟内廟外,方圓數公裡。内容和形式各異。其主要内容是朝山燒香磕頭拜佛、民間工藝美術大展示、民間文藝表演及企業商家趕廟會等。因年年盛會,各種攤點已形成格局。

徐州泰山廟會已非單純的宗教色彩,而是集商貿、旅遊、信仰、娛樂、民間文化藝術于一體的盛大民俗活動,已成為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的民俗盛會之一。

随着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日益豐富,審美需求不斷提高,民俗文化的地位日益下降,廟會的規模逐漸變小,有走向旅遊和購物節的趨勢。泰山有寺廟始于明嘉靖末期,沒過多久,廟會就行成了盛大的集會。趙明奇教授主編的《徐州古方志叢書》對泰山廟會的由來有詳細的介紹,刊刻于明萬曆五年的《徐州志》記載:“顯濟大王廟在泰山上,嘉靖末,裡人義建,每歲三月十八日各出祭賽,為勝會焉。”這是百姓自發修建的一座寺廟,起初的廟會時間為三月十八日,之後多次變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