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

尿道炎

尿道黏膜上的炎症
尿道炎是一種常見疾病,是尿道黏膜上的炎症,一般由緻病菌逆流而上入侵尿道引起,女性更容易患上。臨床上,尿道炎可以是急性的、慢性的,也可以是淋菌性的、非特異性的,後兩種尿道炎的臨床表現非常相似,但可以按照患者的臨床發病史及細菌檢驗進行區分。[1]
  • 中醫病名:尿道炎
  • 外文名:urethritis
  • 就診科室:泌尿外科
  • 多發群體:女性
  • 常見病因:尿道損傷、尿道内異物、尿道梗阻、性生活不潔等
  • 常見症狀:尿頻尿痛尿急和血尿,急性發作時尿道口發紅

病因

引起尿道炎常見的原因如下:①尿道損傷:尿道器械檢查引起的尿道黏膜擦傷,可破壞尿道黏膜防禦功能,導緻細菌感染;②尿道内異物:自外界放入的異物或尿道内結石等,停頓稍久即可導緻尿道感染;③尿道梗阻:如包皮口狹窄,尿道外口狹窄,尿道狹窄,後尿道瓣膜,尿道腫瘤,女性處女膜傘,尿道口處女膜融合等,因排尿不暢,尿液積存于尿道内可繼發尿道感染;④鄰近器官炎症,如前列腺炎、精囊炎、陰道炎或子宮頸炎等可蔓延到尿道,此常為慢性後尿道炎的頑固病竈;⑤常與性生活有關,不潔性生活易引起尿道感染。

臨床表現

尿頻、尿痛、尿急和血尿,急性期男性可有尿道分泌物,初始為黏液性,後多有膿性分泌物;女性則少有分泌物,轉為慢性時表現為尿道刺痛和排尿不适,尿道分泌物減少,呈稀薄漿液狀,急性發作時恥骨上區和會陰部有鈍痛,可見尿道口發紅,有分泌物。

檢查

尿常規檢查見白細胞計數增多或呈膿尿,伴有紅細胞增多,少數呈肉眼血尿,尿三杯試驗檢查,可以發現第1杯内有大量膿細胞,紅細胞存在,而第2杯,第3杯基本正常,初段尿細胞培養菌數明顯多于中段尿,尿道或陰道分泌物塗片檢查,淋菌性尿道炎可見細胞内或細胞外淋病雙球菌,非特異性尿道炎可用分泌物或前尿道拭子培養,見大量細菌生長,分泌物塗片及培養均未發現細菌者,即有支原體,衣原體感染的可能,可行特殊方法培養或做PCR檢查。

慢性尿道炎需行尿道膀胱鏡檢查,以明确發病的原因,有時可用金屬尿道探子試探尿道内有無狹窄,必要時行尿道造影,急性期尿道内忌用器械檢查。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明确診斷。

鑒别診斷

1.急性膀胱炎

主要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但膀胱炎患者主要以排尿終末疼痛為主,中段尿培養有細菌生長。

2.急性腎盂腎炎

主要表現為突發性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常伴腰痛及畏寒,發熱等症狀,體檢有腎區叩擊痛,尿液常規檢查有膿細胞。

3.急性前列腺炎

表現為尿頻、尿急與尿痛,但前列腺炎有會陰部不适,排尿困難及發熱等;直腸指檢發現前列腺增大伴壓痛。

4.淋菌性尿道炎

表現為尿頻、尿急與尿痛,尿道口亦有紅腫,有稀薄或膿性分泌物,常有不潔性交史,尿道分泌物塗片檢查可見淋球菌,可明确診斷。

5.膀胱結核

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尿中發現膿細胞,常有泌尿系結核病史,且尿抗酸染色可發現抗酸杆菌。

6.滴蟲性尿道炎

表現為尿頻、尿急與尿道燒灼樣疼痛并癢感,尿道分泌物中可找到滴蟲。

并發症

男性患者的并發症有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婦性患者的并發證有子宮内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腹膜炎等。

尿道内感染可直接蔓延到膀胱或前列腺而引起膀胱炎或前列腺炎。急性尿道炎若處理不當可并發尿道旁膿腫,膿腫可穿破陰莖皮膚成為尿道瘘。在尿道炎症愈合過程中纖維化則可引起尿道狹窄。

治療

1.抗生素應用

目前用于治療的藥物種類繁多,應根據病原菌的種類及對藥物的敏感性有針對性地選用2~3種藥物聯合應用,療效較好。待症狀完全消失、尿液檢查正常、細菌培養陰性後用藥應持續7~10天方可停藥。

2.輔助治療

急性期應多飲水,以增加尿量,對尿道有沖洗作用。有尿頻、尿急及尿痛時,可服用解痙藥物,并除去引起尿道炎的各種誘因。性傳播疾病所緻的尿道炎,應與配偶同時治療,否則難以治愈。

3.局部治療

适用于慢性尿道炎,急性期禁忌。①尿道擴張術。②尿道内灌注藥物。③内鏡電灼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