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

多民族國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指得是多民族國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别并經中央政府确認的民族共有56個。由于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相對漢族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如壯、蒙古、回、藏、維吾爾、哈薩克、苗、彜、布依、朝鮮、滿等民族。[1]
    中文名:少數民族 外文名:Minority 别名: 包括:除漢族外55民族 分布地區:西南,東南,西北居多 分布特點:小聚居,大雜居,範圍廣

發展曆史

從曆史上看,中國各個民族在長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往中,不僅奠定了我國形成大一統局面的物質基礎,而且也形成了牢固的大一統觀念。從很早的古代起,我國各民族的先祖,就勞動、生息、繁衍在中華大地之上,在中國曆史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5000多年來,特别是秦漢以來,以漢族為主體的政權與周邊各民族的政權在長期融合中逐步發展起來,基本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疆域,成為此後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堅實基礎。秦漢時期還确立了中央集權制與郡縣制度,奠定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管理模式,“大一統”的思想觀念也成為此後曆代建立、維護統一王朝的重要思想武器。

此後,曆經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成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疆域在秦漢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鞏固,所謂“前王不辟之土悉請衣冠,前史不載之鄉并為郡縣”。元明清三代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确立時期,全國所有的民族地區都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形成了中央直接管轄下的行省,與特别政區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進一步鞏固并擴大了自秦漢以來形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基本疆域。我國今天的疆域就是在各民族共同締造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曆史長河中形成的。

中國相關政策

少數民族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曆代政府(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權)雖都有一套關于民族事務的政策和制度,但民族間卻無平等可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國國情的、正确的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方針和政策,即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團結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政策。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大多數少數民族地區人民的意願,中國政府采取不同方法,先後在少數民族地區逐步實行民主改革,并在上世紀50年代末完成。這場改革,廢除了領主、貴族、頭人等特權者的一切特權,消滅了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舊制度,使千百萬少數民族群衆翻身解放,獲得人身自由,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建國六十年來,我國各民族結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曾經長期被壓迫、遭歧視的少數民族真正變成了國家的主人。

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一些新中國成立前社會形态尚處于原始社會末期、奴隸制度或封建農奴制度下的少數民族,在短短的幾十年裡跨越了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曆史鴻溝,跨入了現代社會。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政府結合中國實際情況采取的一項基本政策,也是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1947年5月,中國建立了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相當于省一級的民族自治地區──内蒙古自治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相繼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甯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

截止到1998年底,中國共建立了155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其中,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還有1256個民族鄉。在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有44個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政府。實行自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區域的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64%。自治地方的數量和布局,與中國的民族分布和構成基本上相适應。

地理分布

中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種分布格局是長期曆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國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甯夏、廣西、西藏、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甘肅、黑龍江、遼甯、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灣等省、自治區。中國民族成分最多的是雲南省,有52個民族。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截至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總面積達161.29萬平方公裡,占全國總面積的6.42%;草原面積3000萬公頃,占全國草原面積的75%,中國著名的5大天然牧區,都在少數民族地區;森林面積5648萬公頃,占全國的43.9;林木蓄積量52.49億立方米,占全國的55.9%;水力資源蘊藏量4.46億千瓦,占全國總量的65.9%。此外,還有大量的礦藏資源,以及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

人口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對少數民族實行了寬于漢族的生育政策。為提高少數民族人口素質,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國家有關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的精神,制定了本地區少數民族的計劃生育政策。但其政策寬于漢族的生育政策。這使得少數民族人口的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全國五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中國少數民族:1953年7月1日為3532萬人;1964年7月1日為4000萬人;1982年7月1日為6724萬人;1990年7月1日為9120萬人;2000年11月1日為10643萬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06年3月16日的《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中的相關數據:全國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18295萬人,占總人口的90.5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333萬人,占總人口的9.44%。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2355萬人,增長了2.0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萬人,增長了15.88%。

少數民族以占全國總人口9%的人口比例,占據了2000—2005年這5年人口新增總數的42%。20年以後的年輕一代中國人中,漢族隻占一半左右。以這種對比增長速度持續下去,一代人後,一座城市中的青壯年,有一半是少數民族。解放軍中,有一半的兵員是少數民族。

語言文字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堅持貫徹執行民族平等和語言平等的政策,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和發展得到了應有的尊重和法律的保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等都明确規定,各少數民族有使用和發展自己語言文字的自由。國家在50年代組織人員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建立專門的民族語文工作機構和研究機構,培養民族語文專門人才,幫助有語言無文字或有文字但不完備、不通用的民族創制、改進或改革文字,推進少數民族語文在各個領域中的運用。這些民族文字主要在雙語教學、成人掃盲、新聞出版等領域使用。

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無本民族語言外,其他54個民族均有本民族語言。随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已經或快要消亡。盡管中國在少數民族語言保護方面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其語言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對此,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指出:當今處于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着強勢語言、全球化、互聯網等的沖擊,正處于逐漸消失的危險;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采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臨消失的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于人類文明的傳承與發展,也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安定。

宗教

中國是一個有着多種宗教的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國少數民族群衆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衆性地信仰某種宗教,如藏族群衆信仰藏傳佛教。中國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關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規定,制定了具體政策,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數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動。

中國少數民族中,信仰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門巴、普米、納西等7個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蘭教的,有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保安、撒拉、柯爾克孜、塔塔爾、烏孜别克、塔吉克等10個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彜、苗、拉祜、景頗、傈僳等族的一部分。

俄羅斯和鄂溫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東正教。在獨龍、怒、佤、景頗、高山、鄂倫春、珞巴等一些少數民族中,還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種信仰。各民族群衆,不論信仰何種宗教,他們正常的宗教活動都受到法律的保護。在少數民族散居的地區,他們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護。

民族概述

阿昌族、白族、保安族、布朗族、布依族、朝鮮族、達斡爾族、傣族、德昂族、侗族、東鄉族、獨龍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高山族、仡佬族、哈尼族、哈薩克族、赫哲族、回族、基諾族、京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拉祜族、黎族、傈僳族、珞巴族、滿族、毛南族、門巴族、蒙古族、苗族、仫佬族、納西族、怒族、普米族、羌族、撒拉族、畲族、水族、塔吉克族、塔塔爾族、土族、土家族、佤族、維吾爾族、烏茲别克族、錫伯族、瑤族、彜族、裕固族、藏族、壯族。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個曆史悠久而又富有傳奇色彩的民族,過着“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譽為“草原驕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曆史悠久的傳統節日。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争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顯示出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十三世紀,大批穆斯林從中亞遷入中國,并同當地的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長期曆史過程中,通過通婚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間節日“開齋節”(也叫肉孜節),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曆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凡回族男12歲、女9歲以上身體健康者,都應封齋。解放後,國務院把“開齋節”定為回族的法定假日。

苗族

苗族的音樂舞蹈曆史悠久,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首飾制作等工藝美術,在國際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代,活躍于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苗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節日較多。除傳統年節、祭祀節日外,還有專門與吃有關的節日。各地區叫法和過法不盡相同。傳統節日以“苗年”最為隆重。

傣族

傣族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遠在公元一世紀,漢文史籍已有關于傣族的記載。1949年後,按照傣族人民的意願,定名為“傣族”。傣族自稱“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曆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赕佛,并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緻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曆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内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稱為“栗粟”。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雲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帶,後因戰争等原因,逐步遷到滇西怒江地區定居下來。1985年6月11日,建立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節日:主要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火把節、收獲節、中秋節、澡塘會、刀杆節等。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的“刀杆節”扣人心弦。據說,上刀杆是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精神而設立的。

藏族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裡的藏族自稱“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30多萬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傳佛教,即喇嘛教。過去許多傳統日均與宗教活動有關。藏族的民間節日有藏曆新年、酥油燈節、浴佛節等。藏族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為每年藏曆正月初一的藏曆年。

壯族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壯”、“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餘種自稱。新中國成立後,統稱“僮族”,後來改為“壯族”。壯錦與南京的雲錦、成都的蜀錦、蘇州的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壯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節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節等,最隆重的節日莫過于春節,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節、清明上墳、八月十五中秋,還有端午、重陽、嘗新、冬至、牛魂、送竈等等。

朝鮮族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和遼甯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朝鮮族的先民,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朝鮮族民間有五大節日,至今仍然隆重歡度。這五大節日是:元日(春節)、上元(元宵節)、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鮮族敬重老人的傳統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鮮(1392—1910)時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為老人安慰日。

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灣省境内少數民族的統稱,包括十多個族群。“高山族”這個名稱是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中國對台灣省民族的總稱。高山族地區森林覆蓋面積大,素有“森林寶庫”的美譽。高山族的節日很多。他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豐年祭”又稱“豐收節”、“豐收祭”、“收獲節”等,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是高山族最盛大的節日。

納西族

原遊牧在青海省黃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納西族。“納”有大或尊貴之意,“西”意為人。麗江納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靈,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萬物皆有神靈主宰。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日的“轉山節”祭祀獅子山,就是人們敬拜自然實體的公共祭祀慶典。

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後代。唐時稱“樸子蠻”,元、明、清時稱“蒲蠻”,由于居住的地區各異,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稱。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稱為布朗族。布朗族過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宗教活動有關。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祭日有:年節、祭寨神、洗牛腳等。山康節是布朗族最盛大的節日,每年傣曆六月中旬舉行,一般為3天。

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雲南,是中國雲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還有“蒙撒”、“蒙撒禅”、“對撒”、“漢撒”等自稱。解放後統稱為阿昌族。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曆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關門)、出窪(開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

怒族

怒族是雲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族自稱“怒蘇”、“阿怒”和“阿龍”。與傈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傳統節日有過年、鮮花節和祭谷神、祭山林節,其中以過年的節日氣氛最濃,既隆重又古樸。仙女節是雲南省貢山一帶怒族人民的民間傳統節日。當地又稱“鮮花節”,于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舉行。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黑龍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裡的人們”。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至今仍有鄂溫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人村。敖包節是鄂溫克族的宗教節日,但也舉行一些文娛體育活動,因而具有廣泛的群衆性。除春節等節日與臨近其他民族的節日一樣外,鄂溫克族還要在農曆五月下旬擇日舉行的“米闊勤”節。

鄂倫春族

“鄂倫春”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兩種解釋,一是“住在山嶺上的人們”,二是“使用馴鹿的人們”。清朝以前,人們一般把鄂倫春族稱為“索倫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國成立後,統稱為鄂倫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倫春民族傳統的節日——篝火節。這一天,鄂倫春人都要點燃篝火,歡歌舞蹈,歡慶自己民族的節日。臘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習俗。鄂倫春的先人們和火結下了不解之緣,對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對篝火無比親近。

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裡江流域繁衍生息。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東方”及江“下遊”的人們。河燈節是赫哲族的民間傳統節日。世世代代靠捕魚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農曆的7月15日放河燈、祭河神,以此來祈禱、祝福族人平安、捕魚豐收。

門巴族

據藏文史籍記載,門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繁衍生息。門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脫、林芝、錯那等縣。“門巴”意為居住在門隅的人。門巴族沿用藏曆,節日也與藏族相同。節日期間要殺牛宰羊,置辦豐盛的酒菜,宴請賓客。相傳,藏傳佛教的佛祖釋加牟尼誕生和圓寂的日子,是藏曆四月十五日。為了紀念這一天,門巴族地區的所有寺廟念經祈禱,舉行各種宗教活動。

白族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分布于雲南各地、貴州省畢節地區及四川涼山州。白族自稱“白夥”、“白尼”、“白子”等,漢語意為“白人”。1956年,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白族。白族的傳統節日很多,已有上千年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現被定名為“三月街民族節”。另外還有“火把節”(又稱星回節)等民族節日。

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蘭教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回族略同,又被稱為“保安回”。1950年,根據本民族人民意願,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甘肅省一帶。保安族通用漢文,多信仰伊斯蘭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産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尤為藏族人民所喜愛。保安族的節日同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相同,如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稱為“仲家”、“水戶”、“夷族”、“土邊”、“本地”、“繞家”等。1953年,貴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經過協商,正式統一用“布依”作為本民族的名稱。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傳統節日除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節”等,最隆重的節日是農曆“六月六”。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即“開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紀中葉,這個民族為維護祖國統一,打響了武裝抗擊沙俄入侵的第一槍。達斡爾族稱春節為“阿涅”,也把春節當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正月十六為“黑灰日”。在黑灰日這一天,人們之間互相往對方的臉上抹黑,認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德昂族(崩龍族)德昂族原名“崩龍族”。1985年9月17日,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改名為德昂族。“崩龍”是他稱,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稱“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邊疆現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遠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燒白柴等,大都與佛教活動有關。德昂族還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龍、谷娘等祭祀習俗。其中以祭龍最富情趣。

東鄉族

東鄉族是十四世紀後半葉,由聚居在東鄉的許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為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肅省境内,其中半數以上居住在甘肅東鄉族自治縣。東鄉族開齋節又稱“爾德節”,是東鄉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曆每年九月是齋戒月份,這一月的開始和最後一天,均以見新月為準,齋期滿的次日,即為節日。因此,它既是民族節日,也是宗教節日。

侗族

侗族來源于秦漢時期的“駱越”。魏晉以後,這些部落被泛稱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現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傳統節日各地日期不一,節日飲食常和宴客活動聯系在一起,主要節日有新婚節、架橋節、祭牛節、吃新節、花炮節等。侗族喜歡鬥牛,每個村寨都飼養有專供比賽用的“水牛王”。

獨龍族

獨龍族曾被稱為“俅人”、“曲人”等。解放後,根據本民族的願望,正名為獨龍族。現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貢山獨龍河谷。本世紀中葉,獨龍族還處于原始公社的解體階段,婦女還崇尚紋面的習俗。獨龍族過去的宗教信仰,尚處在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萬物有靈階段。即使是惟一的年節(獨龍語: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聯系在一起的。過“卡雀哇”于每年冬臘月的某一天舉行(各地時間不一),節期的長短,常常以食物準備的多寡而定。

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是從18世紀後,逐漸從沙皇俄國南遷到中國新疆等地的少數民族。在封建軍閥盛世才統治新疆時期,被稱為“歸化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龍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國俄羅斯族的風俗習慣與前蘇聯的俄羅斯族基本相同,多信東正教。俄羅斯族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複活節”最為隆重。過節前一周,不吃葷,隻吃素。

哈尼族

據史書記載,哈尼族與彜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現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南。哈尼族自稱很多,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傳統節日主要有“年首紮勒特”(10月)、“吃紮紮”(五月節)。此外,還有“栽秧節”(又稱“黃飯節”)和嘗新節兩個小節日。

哈薩克族

哈薩克族源遠流長。西漢時,天山北部的烏孫即是哈薩克族的先民。這些東遷的牧民得名“哈薩克”,意即“避難者”或“脫離者”。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數分布在甘肅阿克賽和青海等地。哈薩克族過去信仰薩滿教,公元十一世紀前後,改信伊斯蘭教。主要節日有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還有“那吾熱孜”節。哈薩克族熱情好客,待人真誠。抛撒“包爾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禮俗。

漢族

漢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後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族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還有中秋、端午、清明等。漢族與其他民族一樣,節日食品是豐富多采的。它常常将豐富的營養成分,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結合起來,成為比較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

基諾族

基諾族聚居于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縣基諾鄉及其附近地區。基諾族自稱“基諾”,漢文譯稱“攸樂”。1979年,被國務院正式确定為中國的第55個少數民族。基諾族過去信仰萬物有靈原始宗教,但對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傳統節日以過年為重,具體時間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農曆臘月間進行。每年陰曆九月,基諾族就要過一年一度的新米節了,當地人稱“好希早”。

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江平鄉的澫尾、巫頭、山心三個小島上。京族,曆史上自稱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據本民族意願,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定名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傳統節日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唱哈節等。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是“唱哈節”(歌節)。唱哈多在哈亭舉行,哈亭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建築物。

景頗族

景頗族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縣,1956年改為自治州。目瑙縱歌(目腦縱歌)是景頗族人民驅惡揚善,預祝吉祥幸福的傳統節日,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在景頗族的傳說中,是天上太陽召集地上萬物參加的一種大型歌舞盛會,并由犀牛傳播至人間。後成為景頗族最盛大的節日。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是民族自稱,其含義有多種解釋:“四十個部落”、“四十個姑娘”、“山裡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爾克孜族多數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柯爾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諾若孜節。按柯爾克孜族的曆法,新月每出現一次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即過諾若孜節,類似于漢族的春節。

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南部的瀾滄、孟連、雙江、勐海、西盟等縣。“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曆史上拉祜族被稱做“獵虎的民族”。祜族傳統節日有拉祜年,也過擴塔節(即春節)、火把節、月亮節和嘗新節等節日。其中,最隆重的節日是過“拉祜年”。傳說,拉祜族兄弟是從葫蘆裡走出來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蘆盛水洗手,洗去過去一年的貧困,迎來新一年的五谷豐登。

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省通什鎮等地。據考證,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發展而來。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成為該島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稱“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稱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緻。黎族的特有節日——每年農曆的“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

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人口隻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隸制。1965年8月,正式确認為單一民族。居住在墨脫、米林一帶的珞巴族沿用藏曆,所有的節日和祭祀活動與藏族無多大區别。希蒙的珞巴族稱年節為“調更谷乳術”節。不少地方還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習慣。

滿族

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三省,以遼甯省最多。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于壯族居第二位。滿族曆史悠久,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肅慎人。黑水靺鞨是滿族的直系祖先,後發展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後,滿洲族改稱滿族。傳統節日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有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頒金節是滿族“族慶”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廣西環江縣上、中、下南山區,毛南族是嶺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們的祖先。史籍記載,稱毛南族為“茅灘”、“毛難”。1986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改名為今稱。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農曆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

仫佬族

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中,“仫佬”一詞就是“母親”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廣西羅城等縣。仫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多數人通漢語和壯語,使用漢文。仫佬族過去崇信多神,節日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三年一次的“依飯”節,也叫“喜樂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節日。“依飯”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還願,祈保人畜平安、五谷豐收。

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屬于中國古代西北遊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為白人。主要居住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麗江地區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和甯蒗彜族自治縣。普米族過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節日大都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如大過年(春節)、清明、立夏、端午節、火把節、嘗新節等節日。過去,普米族民間每隔三年舉行一次較大的小天地神靈的祭祀活動,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舉行。

羌族

羌族現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稱“爾瑪”,意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關于羌人的記載。他們主要活動在中國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區。羌族居住的山區,産有世界上稀有的熊貓、飛狐、金絲猴等。農曆十月初一,為羌族年節。年節的宴會又稱“收成酒”。年節這天,全寨人到“神樹林”還願,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節日、婚喪、祭祀、聚會、待客或換工勞動,除飯菜豐盛外,還必備美酒。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處黃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區。撒拉族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通用漢文。撒拉族男兒,多以上山伐木、下河闆筏為生。此外,養蜂是撒拉人最喜愛的副業生産,園藝也是他們的特長。撒拉族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等。最大的傳統節日為“古爾邦節”。每當節日來臨,撒拉族都要宴請賓客,煮手抓羊肉,炖雞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買海”(油攪團)、“木絲日”(一種以油、熟面等為餡的包子)和各種燴菜。

畲族

畲族自稱“山哈”,意為住在山裡的客戶,傳說畲族的祖籍是廣東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甯、廣東、江西、安徽等省,多數與漢族雜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甯畲族自治縣。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重視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亦稱“烏飯節”。畲家很重視傳統節日,每個節日吃什麼,都有一定的傳統習慣。

水族

水族自稱“海水”,意為水人。早在秦漢以前,嶺南地區以及東南沿海一帶就居住着許多部落。據考,水族是從其中一個叫做“駱越”的部落發展起來的。清代人們稱其為“水家苗”、“水家”,解放後正式定名為水族。水族的節日中最隆重的是端節(借端)和卯節(過卯)。端節是水族民間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端節水語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最初的端節在每年農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進行。

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雖然有歐羅巴人種的特征,但從遠古時代起,他們就生息繁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現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沙東、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1954年7月17日,建立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的節日與當地維吾爾族、烏孜别克族、柯爾克孜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節日食品也大緻相似。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塔吉克人都要舉行巴羅提節。奇地前笛爾節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視的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多在三月舉行。

塔塔爾族

塔塔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甯、塔城、烏魯木齊等城市。古稱鞑靼。“塔塔爾”一詞原意為“茅舍”。塔塔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現一般通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主要經營商業和手工業,信仰伊斯蘭教。塔塔爾族節慶、禮儀食俗同當地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相似。塔塔爾族的“撒班節”,又稱為“犁頭節”,多在春天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行,有歌舞,還有摔跤、拔河、賽馬等集體活動。

土家族

土家族絕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為本地人),有自己的語言。大多數人通漢語,目前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着土家語。土家族民間十分注重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重陽節打粑粑,土家族過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節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進行小敬。

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土族自稱“蒙古勒”或“蒙古爾孔”(意為蒙古人),舊稱“青海土人”,藏族稱之為“霍爾”。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精于養羊。“七日會”是土族慶祝豐收的狂歡節。土族許多節日與宗教的關系十分密切,節日期間,要伴有各種祭祀活動,并備有節日食品。

佤族

佤族分布在雲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瀾滄江以西和怒江以東的怒山山脈南段。原稱“卡佤族”,1963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改為現稱。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節”上,佤族人都将舊火熄滅,然後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鑽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預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節日和祭祀活動,佤族都要舉行“剽牛節”,以此來表達渴望豐收、祈求平安的心願。

維吾爾族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一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過遊牧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漢人以及後來遷來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發展而形成了維吾爾族。維吾爾族的節日大都來源于伊斯蘭教,是用回曆來計算的。維吾爾族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前兩個源于伊斯蘭教,日期是按回曆計算的,每年都在移動。因此,有時是在冬季,有時則是在夏天或其它季節。

烏孜别克族

烏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孜别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亞各地,元朝時稱為“月即别”、“月祖伯”等。15世紀,逐漸形成民族。烏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語言,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别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孜别克族的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錫伯族

錫伯族世居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嫩江流域。18世紀中葉西遷至新疆察布查爾等地,現多數居住在新疆、東北,内蒙東部以及黑龍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錫伯族民間許多傳統節日,大都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西遷節”是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節日。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人們都将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抹黑節”是錫伯族人民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

瑤族

瑤族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瑤族人自稱“勉”、“金門”、“布努”、“拉珈”、“炳多優”等,因經濟生活、居住地區和服飾的不同,又有30多種稱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統稱為瑤族。瑤族除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外,還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傳統節日30多個。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盤王節、仁王節、趕鳥節。農曆十月十六日的盤王節,是瑤族最為隆重的節日。它是瑤族人民紀念祖先的盛大傳統節慶。

仡佬族

仡佬族即中國古代“僚人”,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仡佬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打鐵業比較發達。因此,史書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稱為“打鐵仡佬”。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于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仡佬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生活習俗等方面和當地漢族相似,傳統節日大體與漢族相同。如春節、端午節、七月節和中秋節。糯米粑是仡佬族節慶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裕固族

裕固族聚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肅南地區,其餘居住在酒泉黃泥堡地區。裕固族自稱“堯乎爾”、“兩拉玉固爾”。裕固族起源于唐代遊牧在鄂爾渾河流域的回鹘。明初,陸續遷至祁連山一帶,逐漸形成了裕固族。裕固族的節日習俗,反映着本民族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裕固族的幼兒剃發儀式别具特色。按照傳統,裕固人家的小孩長到3歲時,才第一次剃發。屆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剪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節日習俗。

彜族

彜族分布于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彜族自稱繁多,因地而異,有“諾蘇”、“密撒”、“羅羅”、“撒尼”、“阿細”等。建國後,以“彜”作為統一的民族名稱。彜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十月年、火把節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十月年”是彜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曆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彜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數字習俗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由于種種原因,某些民族将一個或幾個數字視為十分神秘的東西,加以崇拜或禁忌,從而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數字習俗。

白族、水族:6

自古以來,白族人民把“6”看得非常神聖。其原因主要有:一說白族是6诏(唐初居住在雲南大理洱海一帶烏蠻6個部落的總稱)的後裔。6诏年年要給大唐帝國上貢,每诏一份,共6份。大唐也回贈禮品6份,各诏均得一份。所以,白族民間往來禮品必帶“6”字;一說取漢語“有福有祿”(既有福氣,又有錢财)一詞之義。

白族自古使用漢字,“6”與“祿”諧音,故視“6”為吉祥之兆;一說漢語方言“6”與白族語言中“足夠”一詞讀音相似。因此,不管你送的東西多少,隻要有“6”這個數,就“足夠”了。白族青年男女訂婚的彩禮,都得帶“6”字。如送錢,必須是60元、160元或260元等;送四色禮,一般是名茶1.6斤或3.6斤,紅糖6斤或6盒,酒6瓶或6斤,鹽6斤或16斤;媳婦生小孩兒娘家送禮,雞蛋少則60個,多則166個。送小孩子的東西,也要帶“6”:小帽、小衣、小褲、小襪、小老虎鞋、小裹被等。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送禮,也必須帶“6”字。否則,再重的禮物,也會使主人感到晦氣。

白族有句俗語:“六六三十六,起房蓋新屋。”說的是,一個男子成年自立之後,不論有多少房屋,都要自建新房。到了36歲仍不能造屋的,也要事先把石料下好,以示造屋的雄心。不然,就會被鄉鄰恥笑。

“6”在水族文化中也具有特殊地位。相傳,水族古代文化典籍《水書》有“6家”或“6箱”、“6部”,即《正七卷》、《春寅卷》、《亥子卷》、《醜牛卷》、《甲巳卷》、《墨書》。《水書》的發明者,相傳是“拱略奪”,即水族古代曆史上的6位賢人智者:羊、毫、罕、項、挂、光。

過去,水族人家有老人去世時,必請精通《水書》的6個人共同商讨選擇“吉年吉月吉日吉時”,祈求“拱略奪”保佑,以使子孫發達,六畜興旺。在喪葬儀式中,選擇一房間,用6把稻草鋪于地上,上面放一個簸箕,簸箕上攤着白布,擺上6隻酒杯、6雙筷子和白米,白米上放着用紅紙包裹的6個銀毫。再設一張供桌,席旁放着6根香和6個新編的草凳,席上擺一碗煮熟的6條幹魚。列席6個人,包括一位水族書師和喪家家族中五位代表(這些代表家裡必須沒有孕婦)。書師手拿6穗糯稻上系一串白紙條,念咒語恭請“拱略奪”登門賜福。其後,殺雞敬“拱略奪”,最後,把煮熟的雞和6碗雞煮菜稀飯一齊供上。

水族地區趕場是六天一場,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地支來排。歡度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時,要以6或12天為間隔,分批過。為祈雨充足而舉行的“霞節”,也間隔6天或12天。

哈薩克族:7和40

哈薩克族有罰“7”、崇“7”、尚“7”的習俗。罰“7”。哈薩克汗國時期的法典規定,侮辱胡大的人,若有7人作證,即可用石頭砸死;殺死蘇丹等貴族人士,必須罰普通人7倍的命價;遇到不公正的判決,可上訴7個汗。

崇“7”。哈薩克族牧民一直保持着古代牧區社會的組織結構,一般分為阿吾勒等7層,并規定,阿塔由7輩以下的幾個阿吾勒組成。部落的酋長一般有7名,分别屬于7種不同的宗教信仰派别。直到清代,阿爾泰地區的克烈、乃曼部落仍然是7人管理體制。正因為“7”被視為神聖的數字,哈薩克族人必須牢記自己7代祖先的名字。諺語雲:“不知7代祖先的名字的人是孤兒。”

尚“7”。哈薩克族還将“7”視為吉祥而衆多的數字。本族通婚,必須在7代以上方可(7代之内的人都被視為親骨肉)。同時,聯婚的人家之間必須有7水之遙。相傳,哈薩克族古代的民族英雄曾與入侵者搏鬥了40天,才獲勝利。後人為了紀念這些英雄,就以“40”作為紀事的習慣,一直沿襲至今。在哈族民間文學中,有許多關于“40”的故事,如《40個大臣的故事》、《克什米爾40位英雄》、《巴合提亞爾的40棵樹杈》等。另外,還有40個寓言、40首謊言歌等。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常常用“40”來形容某件事情,如:“一年中有40天最熱,40天最冷”、“40匹駿馬也追不上”、“舉行了40天宴會”等。新生嬰兒既不過滿月,也不過百天,而是過40天。有的給孩子取名字時,也要加上40。但“40”也不完全是吉利的。比如,哈薩克人普遍認為,40歲是一道難關。對每一個人來說,40歲是危險的一年,順利過了40歲,以後就平安無事了。

蒙古族:9,蒙古族将“9”視為吉數。據說,鐵木真(1162~1227)出生時的搖籃,就是用9個柳環編制而成的。當時,嬰兒初入搖籃,還要舉行入籃儀式。鐵木真在入籃儀式上,搖籃裡鋪着9張潔白的羊羔皮。鐵木真當了大汗——成吉思汗的時候,慶祝了9天,喝了900缸馬奶子酒。成吉思汗“向不兒罕山行9叩禮”,同時“升起9足白旄”。大概從這個時候起,蒙古族人就視“9”為吉數了。比如,敖包會赢得頭“布盔”(冠軍),可榮獲99種獎品和一峰銀鼻梁的駱駝;婚宴上唱的是《99禮歌》;拜谒成吉思汗陵時用的是9種祭品;哈達以9尺長的“郎翠”為佳等。蒙古族韻文多用“9”字開頭,形成了蒙古族文學的獨特風格。

俄羅斯族:13和星期五

俄羅斯族人非常忌諱“13”和“星期五”,原因出自宗教。據《聖經》記載,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稣曾召13位門徒,傳教于猶太各地。後來,由于猶大(第13者)的出賣,耶稣被羅馬帝國駐猶太總督彼拉多逮捕,并于13日(星期五)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另外,夏娃給亞當吃禁果,以及該隐殺兄弟阿伯,都發生在13日。因此,信仰基督教的民族,都以這兩個數字和日子為忌諱。俄羅斯人請客時,從不請13個客人;結婚時,也要避開每月的13日,家裡一般不在星期五舉行較有紀念意義的活動。

土家族:36

張家界土家族人有這樣的俗語:“三十六,跌跟頭”;“人滿三十六,喜的喜,愁的愁”。因為土家人認為,36歲死人的比例最高,出禍事的幾率最大,故民間凡事總要回避“36”。人滿36歲,無論男女,必做生日沖煞過關;凡紅白喜事記人情帳,偶爾碰到36序号,便是不順的先兆,故許多人辦事必先在36号上寫上吉利的話。

除了“36”外,鄂西土家族忌諱在待客的油茶湯中打3、4以外數目的雞蛋。俗信,1個(雞蛋)為獨吞,2個為罵人,5個銷五谷,6個是賞祿,7、8、9個則應了“7死8亡9埋”的不吉語,所以,習慣打3個或4個荷包蛋待客。此外,婚喪嫁娶、修房造屋等紅白喜事置辦的酒席,一般每桌7碗、9碗或11碗菜,但無8碗、10碗。因為8碗桌被稱為吃花子席,10碗的“10”與“石”同音,都被視為對客人的不尊。

上一篇:網上閱卷

下一篇:雙刃戰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