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服

和服

日本的民族服飾
和服(きもの,kimono),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着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着物”的一種。和服可分為公家着物和武家着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着化始自室町時代,貴族的下着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着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十二單則是由奈良時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變化和創新。
    中文名:和服 外文名:わふく,wafuku 别名:着物 假名:きもの,kimono 所屬國家:日本 所屬民族:大和 布料:縮緬、羽二重、絽、紬、緞、棉麻 種類:長着、羽織、袴、襦袢、帶

起源發展

“和服”在德川幕府以前稱作“着物”,用高級紡織品縫制的衣服則稱作“吳服“。固定使用和服的稱謂是德川幕府之後,與西洋文化接觸中興起的概念。

日本江戶時代的《裝束要領抄》指出:“和服沿唐衣服而其制大同小異益。本邦通中華也始于漢,盛于唐世時。朝廷命賢臣因循于徃古之衣冠而折衷于漢唐之制,其好者沿焉不好者草焉而為。本邦之文物千歲不易之定式也。”

唐代前,日本和服色彩較為單一,多為原始色彩、民族色彩,同一服飾幾乎同一色調;在唐朝文化的影響下,和服色彩尤其是大和型貴族服飾色彩進入鼎盛期,此時貴族以色彩劃分等級,如等級自上而下服飾顔色為深紫、淺紫、绯、绀、綠、黑;女性服飾顔色裝飾打破原來單一色調,而以綠、藍、紅為主調的同時,添加其他色調或紋樣,色澤豔麗,色調對比明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吳服(ごふくgofuku)這個稱謂源于中國三國時期,因東吳與日本的商貿活動将紡織品及衣服縫制方法傳入日本的緣故,開始出現此名。在更加精确的層面上,吳服一詞是專指以蠶絹為面料的高級和服,而用麻布棉布做的和服會用“太物”來稱呼。1957年6月、京都、大阪、中國、名古屋、東京的各吳服専門店共同創立了全國吳服専門店會連合會。

和服起源可追溯至公元3世紀。到了奈良時代,日本遣使來中國,獲贈大量光彩奪目的朝服。次年,日本效仿隋唐服飾,至室町時代,和服在沿承唐朝服飾基礎上改進,而和服腰包則是受基督教傳教士穿長袍系腰帶影響而創造。

日本人将他們對藝術的感覺淋漓盡緻地表現在和服上。在日本,出席冠禮(成人式)、婚禮、葬禮、祭禮、劍道、弓道、棋道、茶道、花道、卒業式、宴會、雅樂、文藝演出以及慶祝傳統節日的時候,日本人都會穿上端莊的和服去參加。和服的穿着文化及禮法被稱為裝道。和服承載了近30項關于染織技藝的日本重要無形文化财産以及50多項日本經濟産業大臣指定傳統工藝品。制作和服的越後上布、小千谷縮以及結城紬更是錄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1992年6月8日,全國吳服専門店會連合會改為全國吳服専門店協同組合。

中國吳地以吳服聞名天下。《松窗夢語》載:“至于民間風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過于三吳。自昔吳俗習奢華、樂奇異,人情皆觀赴焉。吳制服而華,以為非是弗文也;吳制器而美,以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吳服,而吳益工于服;四方貴吳器,而吳益工于器。是吳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觀赴于吳者,又安能挽而之儉也。”

《古事記》中卷曰:“若有賢人者貢上。故受命以貢上人名。和迩吉師。即論語十卷。千字文一卷。并十一卷付是人即貢進。又貢上手人韓鍛。名卓素。亦呉服西素二人也。又秦造之祖。漢直之祖。”即是說百濟給應神天皇的貢品裡有論語、千字文、鍛造工以及兩個從吳國來的縫織女。這件事與兵庫縣的吳服神社祭祀的織姬和東漢渡來的阿知使主(劉阿知)有關。“三十七年,帝遣阿知使主於吳,求縫工,得吳織·穴織等四女歸。會帝崩,因獻仁德帝。”也就是說,當時從中國渡來兩個織姬傳入中國的紡織技術,吳織媛死後被當作吳服大神在吳服神社裡被祭祀。

《日本書紀·雄略十四年》則稱:“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戊寅,身狹村主-青等共吳國使,将吳所獻手末才伎,漢織、吳織及衣縫兄媛、弟媛等,泊於住吉津“,即呉國から漢織·呉織が渡來帰化。《日本書紀·應神紀》載:“三十七年春二月,戊午朔,遣阿知使主、都加使主于吳,令求縫工女。爰阿知使主等渡高麗國,欲達于吳。”

《日本國志》亦曰:“應神帝之初,得《論語》、《千文》于百濟王仁。四十一年庚午,複遣阿知使主、都賀使主于吳,二人,漢孝靈皇帝之後也,魏受禅後,辟亂至倭。考庚午即西晉永嘉四年,其日吳者,意當時就吳地求之也。此事載日本《應神本紀》。求織縫女。抵高麗,高麗乃副久禮波、久禮志二人為鄉導,及得工女還“。所以,和服的紡織和縫制技術最初是從中國傳入的。此外,京都大酒神社也祭祀着吳織女和漢織女。

神社石标上書“太秦明神吳織神漢織神;蠶養機織管弦樂舞之祖神“。另有日本西宮市喜多向稲荷神社祭祀了漢織女吳織女的織姬大明神。日本謠曲《吳服》唱曰:“不思議の事を聞くものかな。それは昔の君が代に。唐國よりも渡されし。詞“绫織二人の人なるが。今現在に現れ給ふは。何といひたる事やらん。”

昔日吳服與和服兩種概念是分别的(因貴族所穿的公家着物大多不是源自東吳而是源于唐朝,而該類服裝以前亦被稱為“唐服”),但今天這兩種概念已幾乎重疊。很多賣和服的商店,招牌上會寫着“吳服屋”(吳服屋go ku fu ya),可見兩詞已經基本上同義化。

構造

1.挂衿、共衿

和服構造

2.本衿、地衿

3.右の前身頃

4.左の前身頃

5.袖

6.袂

7.左の衽

和服結構

和服結構(2張)

8.右の衽

9.劍先

10.身丈

11.绗丈

訪問着

12.肩幅

13.袖幅

14.袖丈

15.袖口

16.袖付

制作工藝

和服服地

和服的面料是《詩經》裡面的用料。《詩》曰:“蒙彼绉絺。”绉絺就是縮緬和缟。正裝冬天采用縮緬,夏天用紗羅,浴衣則用木棉。和服正裝傳統上使用的材料為并幅(小幅)反物,通常禮服服地為禦召縮緬,以延續德鹿子柄絞染振袖和服川幕府大奧女中禮制。也有傳統織布機織造的夏布以及其他日本經濟産業大臣指定傳統工藝品,如小千谷縮、結城綢、八丈絹等等。反物通常有染織繡多種工藝,包括江戸小紋、友禅染、草木染、正藍染、紅型染、型繪染、絞缬、刺繡、金彩等。

反物沿用唐代傳統布料的尺寸,幅寬唐大尺尺二寸(36厘米),長半匹(二丈八尺左右,12米)為一反,故稱反物,一匹為一衣,故稱匹夫匹婦。

和服依照四季的不同,從種類、材質、花紋乃至飾品小物有其搭配的規則,特别是修習茶道、花道、舞踴等日本傳統技藝者,更是注重時服的傳統。時服的形式分為單衣、袷、綿入。袷是有襯裡的和服。綿入是絲綿夾層的。端午節以後更換夏裝。10月到次年5月初則着袷。日本女人的和服喜歡以四季為主題随季節更換服裝。在和服于繪紋樣中,春天的梅、夏天的菖蒲、秋天的楓、冬天的松與日本人的季節感直接相關。

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繡,還有穿着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草履>、足袋,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發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種藝術品,是日本千年染織工藝的集中體現。

和服腰帶多采用西陣織物,佐賀錦以及獻上博多織。博多織有760年曆史,作為優美的“獻上帶”(和服用的腰帶)而有名,據傳博多商人滿田彌三右衛門從宋朝學回的技法是其始源。“獻上圖紋”是彌三右衛門把佛教用具獨钴和華碟圖案化的圖紋,因被指定為上貢給幕府的上獻品而被稱為“獻上”。采用獨特的技法,豎線使用大量細線,強力織進橫線用粗線的同時使豎線浮現出來形成圖案。

和服做工

和服制作被稱為和裁,制作标準有專修學校教育振興會實行的《和服裁縫技術鑒定》以及東京商工會議所實行的《和服裁縫技術鑒定》。

文化特征

和服種類繁多,無論花色、質地和式樣,千餘年來變化萬千。不僅在男女間有明顯的差别(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着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缤紛豔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而且依據場合與時間的不同,人們也會穿不同的和服出現,以示慎重(女式和服有婚禮和服、成人式和服、晚禮和服、宴禮和服及一般禮服)。

和服本身的織染和刺繡,還有穿着時的繁冗規矩(穿和服時講究穿木屐、布襪,還要根據和服的種類,梳理不同的發型)使它俨然成了一種藝術品。設計師不斷在花色和質地上推陳出新,将各種大膽的設計運用在花色上,使現代印象巧妙地融入了古典形式之中。

和服屬于平面裁剪,幾乎全部由直線構成,即以直線創造和服的美感。和服裁剪幾乎沒有曲線,隻是在領窩處開有一個20厘米的口子,上領時将多餘的部分疊在一起。如将和服拆開,人們可以看到,用以制作和服的面料,仍然是一個完整的長方形。由于和服的裁剪制作具有上述特點,所以在量體裁衣方面比較自由。在制作和服時,較少為人的體型所左右,高矮胖瘦不同的人,即使穿着同一尺寸的和服,也很少給人以衣不合體的印象。

因為,它可以因人而異,在腰間調節尺寸。和服雖然基本上由直線構成,穿插在身上呈直筒形,缺少對人體曲線的顯示,但它卻能顯示莊重、安穩、甯靜,符合日本人的氣質。不僅如此,和服同時也順應日本的自然;日本絕大部分地區溫暖濕潤,因此服裝的通氣性十分重要。由于和服比較寬松,衣服上的透氣孔有8個之多,且和服的袖、襟、裾均能自由開合,所以十分适合日本的風土氣候。

通氣是和服的一大優點和特征,因此和服的袖口、衣襟、衣裾均能自由開合。不過,這種開合,尤其是衣襟的開合,有許多講究。不同的開合,具有不同的含義,顯示穿著者不同的身份。例如,藝人在穿着和服時,衣襟是始終敞開的,僅在衣襟的"V"字型交叉處系上帶子。這種穿着方式,不僅給人以一種和服似脫而未脫的感覺,顯示一種含蓄的美,而且能顯示從事該職業的婦女的身份。

反之,如果不是從事該職業的婦女在穿着和服時,則須将衣襟合攏。但即使是合攏衫襟,其程度也有講究,并以此顯示穿著者的婚姻狀況:如果是已婚的婦女,那麼衣襟不必全部合攏,可以将靠頸部的地方敞開。但如果是未婚的姑娘,則須将衣襟全部合攏。事實上,和服的穿着有着如此之多的講究,以至在日本有着專門教人如何穿着和服的"教室"。1964年日本專門成立了“裝道禮法着物學院”,培養出了大量的裝道和服專家,普及和服着裝、禮法、和裁、創意、美容以及出版圖書。1966年全日本着物振興會成立,提倡11月15日為和服日,并号召大衆在七五三節穿和服。

曆史

最初的日本服裝是被稱為“貫頭衣”的女裝和被稱為“橫幅”的男裝。所謂“貫頭衣”,就是在布上挖一個洞,從頭上套下來,然後用帶子系住垂在兩腋下的布,再配上類似于裙子的下裝,其做法相當原始,但很實用。所謂的“橫幅”,就是将未經裁剪的布圍在身上,露出右肩,如同和尚披的袈裟。

傳說中日本神治時代有位伊邪那歧命神,他在舉行祓除(用齋戒沐浴等方法初災求福)之事時,常常脫去上衣、袴、帶,那個時代日本人生活的遺址現已發現數千處,其分布區域,北起北海道,南至九州,幾乎遍布全日本。原始社會的日本人以群體方式過着遷徙不定的生活,主要的生産活動是狩獵和采集(不要總是想到帝國時代去)。也許就是在那個時代,日本人開始了用動物的皮毛或者樹葉加工禦寒,走出了裸露的時代。

在繩文式文化時代後期(日本新石器時代,相當于前800-前500年)和彌生式文化時代(日本使用彌生式陶器的時代,相當于前300-300年),日本出現了兩種基本的服裝式樣。一種是套頭式圓領衫,造型類似于今天的圓領針織套衫;另一種是對襟式,門襟采用左衽,領尖至腰間,等距兩初用細繩系結扣接,袖子為筒形袖,長度在膝以上。

與上衣配套的還有袴、領巾、于須比。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于上衣内的一種裆布,但是這裡的袴是指有腿部連接的類似于褲子的下裝。男子有一種稱為裳的纏腰,纏腰繞系于上衣,由于系結出現褶裥,使服裝産生了一些變化。女子大都穿裳,與男子不同的是,女子裳長及地,形式與今天朝鮮婦女裙"其瑪"頗為相似。

領巾一般作為裝飾搭挂在兩肩,搭挂的形式不限,通常是由個人的愛好決定的。在生産勞動中領巾還時常被用作挽系長袖的帶子,或者作替代包袱布之用。

在别離的場合,人們揮動着領巾,以示依依不舍的心情,它與後來明治時代流行的以揮舞手帕表示告别的作用是一樣的。于須比是一種比領巾大且長的一種帶狀織物,蒙在頭晌垂繞至腰間。古代日本婦女忌諱被男子窺容,所以用于須比蒙面。

據《古事記》、《日本書紀》、《植輪圖集》、《古語拾遺》等文獻記載,日本繩文式文化時代後期和彌生式文化時代的服裝已經采用楮布、麻布、棉粗布、藤布、科布等植物纖維材料制作,帶子是選用倭文布。服裝材料的出現籠罩着神話的光暈,如天日鹫神裁楮織布、日長白羽神自創麻布以利民用。

染色在當時已經比較普遍,據《應神記》載景行天皇時,平民已經知道用茜草染紅、靛藍染青、荩草染黃、橡果染果黑、紫根染紫。染織品大多無紋,偶有一些印紋,一般都是直接利用樹葉花草擦印完成的。所用的植物有月草、燕子草、榛、山藍、忍冬等。

奈良時代

日本上古時代的粗布服裝,窄袖斜襟,與古代中國穿着有所相似。但是,真正有文字記載,将中國服飾引進日本,并使之被吸收和制度化的,應該是從奈良時代開始。公元8世紀,中國唐代服裝傳入日本,對起源于日本本土的和服産生了影響。當時和服的名稱也有很多,如"貫頭衣"、"橫幅"以及後來的"和服",受到了東亞的服裝的影響。

日本的奈良時代正值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和交流和吸收。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衣服令"就是奈良時代制定的制度之一。"衣服令"規定了禮服、朝服和制服──朝服包括冠帽,按官職等級區分;制服是無官職的公務人員的服裝,按行業分類。總體而言,奈良時代的服裝色彩還是較為簡單的。

平安時代

到了平安時代(九世紀以後),由于國風的盛行,日本和服漸漸擺脫外來的影響,發展出獨有的奢美與精緻的特色,其衣服色彩開始多樣化,衣袖也向寬大方向發展。舉個例子,熟悉日本史的人一定聽過"唐衣"和"十二單"。唐衣是盛裝(禮服)的一種,以紫、绯為貴,金碧輝煌,美麗異常。十二單實際是一種穿着方式,她并不是十二層單衣,而是在單衣上疊十二層被稱為袿的服裝,袿輕薄透明,多層袿疊起時仍然能隐約看見單衣或表着的顔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

鐮倉時代

由于過度腐化,窮奢極欲,公卿統治終于衰退。

鐮倉時期,相對精幹、簡易的武家文化出現,這一時代特征也反映在服裝上。另外,當時,元朝統一中國,并連續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為了便于戰争,服裝又回複樸素,寬袖又變回窄袖。

室町時代

室町時代,在衣服上印上家紋(古代日本按姓氏每家都有家紋,估計家紋數目超過二萬種),便服設計開始禮服化。直垂和侍烏帽子是時髦的男裝,普及很廣。而女裝則更朝簡單化發展。

安土桃山時代

織田信長的安土時代、豐臣秀吉的桃山時代(十六世紀中葉),人們開始講究不同場所穿着不同服式,于是出現了參加婚宴、茶會時穿的"訪問裝"和參加各種慶典、成人節、宴會、相親時穿的"留袖裝"。這一時期,帶有鮮明民間性的"能樂"逐漸成型,绮麗豪華的"能"裝束出現。此時,公卿的服裝沒有大的改變,基本是平安時代宮廷服裝的延續,而公卿與武家的最終融合是在明治時期,那是後話。

桃山時代,人們開始講究不同場所穿不同服飾,于是出現了參加婚宴、茶會時穿的“訪問裝”(從左肩、左袖到襟、裙成一幅圖案),以及參加各種慶典、成人節、宴會、相親時穿的“留袖裝”。

江戶時代

是日本服裝史上最繁盛時期,其時,男裝、女裝雖有變化,(如女裝的小袖形狀變得接近現代,而男裝流行羽織<以黑五紋為正裝,茶、黃次之>,帶結開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時代,意義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後一直沒有太大變化。我們看到的和服大都是沿續了江戶時代服裝特式

種類

和服的種類很多,不僅有男女和服之分(男式和服色彩比較單調,偏重黑色,款式較少,腰帶細,附屬品簡單,穿着方便;女式和服色彩缤紛豔麗,腰帶很寬,而且種類、款式多樣,還有許多附屬品),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禮服之分。昭和13年(1938),日本文部省成立“作法教授要項調査委員會“,當時禮法的最高權威、貴族院議員德川義親侯爵任調查委員長。不久文部省頒布《昭和國民禮法要項》。

《禮法要項》對國民禮服進行了詳細的規範,采用了江戶武家士族的禮服。日本男子國民禮服源自室町江戶時代的武士朝服。明治四年頒布散發脫刀及制服着用令,規定大臣、參議、諸省長、次官除了朝儀以外,以羽織袴為便服。明治十年太政官宣布羽織袴為官吏通常禮服,此後成為日本男子國民禮服,即紋付羽織袴,也作為成人式、婚禮的禮服。

女性和服色彩豔麗,腰帶寬,不同的和服腰帶的結法也不同,還要配不同的發型。已婚婦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據拜訪、遊玩和購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圖樣、顔色、樣式等也有所差異。

浴衣

江戶時代以前,和服的“浴”字是指“熱水”,那時候人們把和服稱作“湯帷子(yu ka ta bi ra)”。帷子指單衣,即用于單穿的衣物。

古時的浴室基本上都是蒸氣式的,和桑拿很相似。人們為了防止被牆壁和柱子燙傷,都穿着湯帷子入浴。湯帷子被稱為“和服”始于江戶時代。後來,人們逐漸改變了入浴的形式,洗浴時不再穿衣,而是浸泡在熱水中。于是,這種和服便成為洗浴完畢後穿着的簡單衣物,并作為夏季休閑體現個人情趣的衣物延續至今。

浴衣嚴格來說不能直接等同于和服,正裝的許多配件,對于浴衣而言是可有可無的,例如足袋、帶蒂等。

小紋和服

小紋可作為常服。與和服中的大的或中等的圖案不同,它采用的是用紙型印染碎小花紋的工藝,因此配以這類紋樣的和服被命名為“小紋”。

時至今日,小紋和服的定義有所改變,人們把無論圖案的大小,隻要是有反複印染的紋樣的和服,都統稱為“小紋”。

注意:搭配小紋的是正裝腰帶“袋帶”和“名古屋帶”,另外由于小紋屬于接近便服類的和服,也可以選擇帶幅較窄的“小袋帶”。鞋子方面,既可搭配草履,也可搭配木屐,但一定要穿足袋。

色無地

“無地”的意思就是沒有圖案,于是和字面意思一樣,“色無地”就是指在和服中,整件衣服僅有除了黑色以外單一色彩而沒有圖案的一類和服(黑色是喪服)。

雖然沒有圖案,不過允許有織出來的暗紋。

如果在色無地上綴有家紋,那麼它是和“訪問着”同級的禮服;如果沒有綴上家紋,則是次級禮服,或者是日常服。而且如果使用黑色的腰帶,它又能能作為次級的喪服(參加喪禮穿的衣服);如果配上九寸帶,它甚至還能作為參加法事的服裝。因此,色無地是對穿着的時間、場合不太挑揀的、應用廣泛的種類。

沒有家紋的色無地給人一種便裝之感,帶有一紋(衣服背縫上有一個家紋)的色無地就可以用作參加茶會、祝賀會的次級禮服,如果帶有三紋(背縫、左右肩各一個家紋)的色無地,格調幾乎可以說比付下、或者是沒有上家紋的訪問更高了。

色無地也很适合在茶會上穿着,因為茶道講求洗脫鉛華,平淡甯靜,所以色無地可以說是最符合茶道旨趣的服裝。如果在法事、為熟人守夜、喪禮等場合穿着色無地,一般選用顔色樸素,帶有一紋的色無地。要注意的是,盡管顔色樸素,但是如果衣服的暗紋是吉祥意思的紋樣的話也是不太合時宜的。

付下和服

"付下"和服可以看成是訪問着的簡化版。是對袖子,前後身,領子的圖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的總稱。比訪問和服更輕便舒适。付け下げ并沒有“絵羽“”這種形式,所以圖案是分散的。另外付け下げ一般并不加上家紋。适用的場合與訪問着類似,但較不适合正式儀式。

訪問和服

訪問和服的曆史不長,乃是明治時代因應洋服的"Visiting Dress"而産生的類别。

訪問着并沒有已婚未婚的分别。訪問着是整體染上圖案的和服,它從下擺,左前袖,左肩到領子展開後是一幅圖畫,特徵是稱為“絵羽(えば)“的這種形式。指的是在訪問着上的圖案,跨越縫線,可拼成一整幅大圖案。也就是說将訪問着整件攤開時,可看到完整的一幅大圖。适合訪問着的有:友人婚宴、派對、陪同入學典禮、茶會、同學會、相親等社交場合。

振袖和服

振袖一般僅限女孩兒和未婚女子穿着。不過也有例外,就是男孩過七五三的慶祝禮服也是做成振袖的式樣。

振袖分為三個細目——小振袖(二尺袖)、中振袖(振袖)、大振袖(本振袖)。

小振袖一般作為入學、畢業的禮服,中振袖則多用于新年、成人式、未婚女子出席正式場合,大振袖(花嫁振袖)多用于婚禮。

大部分人誤認為,振袖的分類是按照袖子的長度來分,其中小振袖的袖丈為二尺,也就是76厘米左右,在這一點上基本沒有異議,但是中振袖過去袖丈大約隻有85厘米左右,後來卻逐漸加長到和大振袖無異,使得連日本人都難以區分振袖、中振袖和大振袖這幾個詞的區别。導緻這種模糊的原因,大約是因為女孩子的平均身高增加了。例如原本中振袖隻能垂到小腿中部。

其實中振袖,也就是一般所稱的振袖,和大振袖也就是本振袖之間的區别并不在于袖子的長度。中振袖除了袖子較長之外,其他結構基本和普通和服無異。

留袖和服

留袖分為黑留袖和色留袖,黑留袖就是黑色的留袖,黑留袖為已婚女性最正式的着裝,在兩胸前、兩袖、背後有5個家紋。而隻有三個家紋的為次正式的。未婚女性不能穿黑留袖。色留袖就是彩色的留袖,色留袖為較平常的服裝,未婚女性也可以穿着。

海老茶袴

明治時代,女子國民教育開始普及。明治時代學習院女學部長、華族女校校長、女子禮法家下田歌子把男子馬乘袴改造後的海老茶袴作為女子校服。海老茶袴也多作為女子畢業着作為畢業典禮的禮服。

鞋子可以是正裝草履,也可以是靴子,配靴子是大正時期留下的穿法。

花嫁和服

花嫁衣裳(はなよめいしょう)為女性結婚時的服飾,是最正式的禮服,源自江戶時代武家大禮服。日本的傳統婚禮為神前婚禮;而花嫁衣是神前婚禮的必要穿着。花嫁衣主要分為三種,包括色打挂、白無垢以及振袖(通常為大振袖),色調以白或紅為主。

打挂是幕府時期侯國夫人的正式禮裝,僅在節日、慶賀儀式上着用。未婚女性也可以着用。白無垢是幕府時期士族女子婚禮禮服,绫、綸子、羽二重質地。結婚當天隻穿着白色打卦,因為白色象征純潔(又一說女子嫁入夫家便是在娘家死去了,白色又是壽衣的顔色)容易沾染夫家的顔色。結婚幾天後才換上色打挂(帶夫家家紋的)。

日本神前婚禮時的新娘卻是一身白——稱為“振袖”的白色長袖和服,上披白色和式罩衫,稱為“白無垢”,據說白色是為了讓新郎來染成自己喜歡的顔色,或者是為了證明新娘的純潔。新娘還梳着稱為“文金高島田”的高高的日本發髻,戴白色絲棉帽子或者蒙白頭紗,胸部插着荷包或者短劍(用于護身或自殺,現作為裝飾),腳穿白色的日式短布襪,穿草履。

喪服

喪服(五紋)便是在喪禮上穿的和服,全黑(除長襦袢外),包括腰帶等一些小物都是黑色。帶家紋,屬于五紋和服。有些喪服沒有暗紋,有些帶

有紗绫形、雲、蓮、流水、波等暗紋。

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紋的羽織和袴為正式禮裝,即紋付羽織袴,羽織服地為羽二重,袴地為仙台平。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紋的打褂和袴也隻作為略禮裝,可以随便進行服裝搭配。小袖長着、浴衣則作為常服。

公家着物

公家着物是指奈良平安時代以來日本天皇直至五位以上大臣的服制,即華族的禮裝,又稱平安裝束。包括衮衣、束帶、直衣、狩衣、十二單、袿袴、水幹等等。天皇服黃栌染衣。日本皇太子服黃丹衣,親王紫衣。

諸臣一位至八位依據唐宋公服制度,分别衣紫、绯、綠、缥。幕府時代,公方以束帶為禮服,四位以上黑袍,五位绛袍。十二單乃是命婦進宮或節會時所穿的盛裝禮服。分為唐衣、單衣、表着等,共十二層。

穿着方式

首先第一步是穿上足袋(襪子),然後按順序整齊穿上,帶子不能系得太緊。

1.穿好長襦袢後,披上和服,把内襯衣的袖子套進和服袖裡。把和服的背縫調整到後背中心,然後用夾子把襯衣與和服的領子固定。

2.一隻手提起領子下方約15cm處,另一隻手握住和服後面的中心線,提起和服,并調整下擺的長度,以不接觸到地面的長度為止。

3.打開和服把前領放到腰骨的位置,決定正面的幅寬。和服邊緣與身體側邊對齊為宜。

4.決定幅寬後,慢慢把正面打開,接着把底面合身定寬,然後把右手所拿着的領子下部提高10公分,使下擺線程傾狀

5.重複正面,把左手所拿的領子下部分提高5公分,注意不要錯位。腰間出現後皺褶往上調整。

6.在腰間系上第一根細繩。帶子從身體正面往向系,在背中交叉後線回到前面打結。

7.把腰間的皺折拉平。手從和服袖裉下的開衩處伸進去檢查和服是否被帶子夾住,弄平背後多餘的部分。

8.同樣把胸前多餘的部分平整好,把皺折拉到腋下,兩手抓住兩袖邊,輕輕拉袖口。

9.檢查兩領子是否整齊交差好,如有錯位,把手從袖裉下的開衩口伸進去調整。領口開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10.在胸下系上第二根細繩,多餘的部分一定要拉整齊,正面重複的部分程水平狀。

11.端正腰身,在胸前系上一條叫"伊達"的小帶子,因為小帶子有伸縮性,注意不要系得太緊。

12.檢查胸前和後背是否有折和松懈,有的話,往腋下這邊拉平整。檢查和服與長襦袢的中心線是否在同一位置。整體完成後用大鏡子檢查是否有差錯,然後摘下領上的夾子。

浴衣腰帶系法(文庫結)

如果是一個人打帶結的話,可以在先胸前打結,然後右手拿着結子,左手拿住後背的下側,從右方向把和服結轉到背後。

1.把腰帶寬上下對折,貼在腰上,取好打結眼的長度,結眼長以20公分為宜。

2.把打結眼的部分挂在肩上,剩下的部分嚴整地圍腰兩圈。

3.圍腰兩圈後剩下的帶子對折後與挂在肩上的一端打結。

文庫結

文庫結

4.兩腳稍分使身體穩定,然後用力勒緊帶子。

5.拿起打結眼的部分疊成三折。

6.用一條繩子繞兩肩一圈系好,用夾子把結眼部分固定在繩子上。

7.把結翅部分的皺折拉平整。

8.結翅的長度與兩肩同寬,正面朝上卷好。

9.拿起結翅,在帶子襯墊上放入帶枕後卷好。

10.把結翅疊成漂亮的褶,貼在後背上。

11.把結翅打開整理漂亮。完成後再做一次檢查調整好結翅的角度。

12.把整個結轉到身後。

穿着注意事項

和服着裝時需要注意的是和服的左襟和右襟的蓋法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穿時右襟領貼胸口,左襟領再蓋在右襟領上,此穿法稱為“右前”;反之則為“左前”。和服穿法,生人是“右前”即左搭右(襟領),由于日本人認為,死後的世界與生前相反,因此死者的穿法是“左前”即右搭左。“右前”穿法,有一說是受到中國古代服裝影響,也有一說是日本人慣用右手,因此慣将刀在配在左腰間,若采用“左前”穿法,拔刀時受左襟領影響,動作會不順暢。

很多人不知道這一說法,穿和服時右襟搭左襟,甚至很多明星的穿着都是右襟搭左襟,比如說伊能靜、楊丞琳參加某節目時就都出現這個錯誤,這是不正确的。

着裝禁忌

日本有用衣服"招魂"的習俗:人們或者在死者的枕邊,或者登上房頂朝向高山大海,或者揮動死者衣服大聲呼喚死者回來。為死者洗用過的衣服時,要面北而洗,午半晾曬。洗完晾幹後,必須整整齊齊疊好,收藏一段時間後再用棒敲打幾下,生者才能穿用。因此,人們在日常漿洗衣服時,都絕不朝北晾曬,而且夜間也不挂在外面。

在城市,正月初一,大部分家庭都不洗衣服。古俗,每月的一日、十五日、二十八日,甚至彼岸等祭日也不得洗衣。這固然是節假日需要好生休息,也是畏懼這一天祭祀對象的魂靈飄遊而過時附在晾曬的衣服上。新穿剛做好的衣服時,有的地區(如紀州)先将衣服披在柱子上;有的地方(沖繩)要口唱"我也千年,柱也千年"、"衣服單薄,身闆結實"。即使不先給木柱穿,也要疊好後敲打兩下再用。這都是出于擔心衣服上藏有某種魂靈的緣故。收藏一段時期後用棒敲打,或者先給木柱穿,從主觀願望來講,希望起到化解的作用,去災避邪。

《無何集》載:"毋反懸冠,為似死人服",河南沁陽一帶有"反穿羅裙,另嫁男人"的傳說。由于死者去的是一個與陽世截然相反的陰間世界,所以死後要反穿衣,反戴帽。日本習俗,人死了下葬時,要左向掩衣襟,意味着死者的一切裝束都與生者相反。所以,平時人們穿衣服時,最忌諱領子窩在裡面,或者以後為前,以裡為面。

同樣,由于"萬物有靈"思想,人們認為自己穿用的衣服必然寄存有自己的靈魂,把自己穿用的衣服贈給最親近的朋友,意味着把自己的魂魄也贈給了對方,足見一片誠心。有的人贈衣時,還在兜内放一枚五圓的日币,這是取五圓的諧音,表示"禦緣"(與您有緣)之意,還存在的贈"買衣服錢"、"買腰帶錢",都是這種習俗的表現。

色彩禁忌

《中國民間禁忌》一書中曾将服飾的顔色歸納為四:貴色忌、賤色忌、兇色忌、豔色忌。

《禮記》載,天子彈服裝因季節不同而顔色不同,按季節的陰陽五行,分為青、赤、黃、白、黑五色。

唐太宗貞觀四年定百官朝服顔色,紫列朱前: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绯;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可以這樣說,日本曆史上的色彩禁忌與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處。

推古天皇十一年(605年),聖德太子頒布"冠位十二階",按階位用冠。

從上至下是德(紫)、仁(青)、禮(赤)、信(黃)、義(白)、智(黑)。這六種顔色和冠位又分别細分為大小兩種,共十二階。

日本曆史上曾定桔黃色、深紅色、青色、深紫色分别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親王的禮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紅色和深紫色,更不準皇室以外的人使用,這種規定一直持續到1945年。

在日本高松冢古墳壁畫上,除有唐裝男子和女子畫像外,尚有作為四方守護神的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黑龜)圖畫。直到今天,在日本的一些地方穿着和服時,非隆重儀式,一般不選用白色和紅色。因為:白色代表神聖、純潔;紅色則象征着魔力。

上一篇:國際愛耳日

下一篇:王朝戰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