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

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

腦梗塞的特殊類型
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與單發性腔隙性腦梗塞一樣,都是腦梗塞(腦血栓、腦栓塞、腔隙性腦梗塞、多發性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一種特殊類型,多發生在基底節區。是在高血壓、動脈梗化的基礎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性軟化病變。
    中醫病名: 外文名: 别名: 就診科室: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 常見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中文名: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 分類:腦梗塞的一種 性質:腦組織缺血性軟化病變 診斷:主要為CT或MRI檢查

藥物治療

既然知道了腔隙性腦梗塞是什麼病,那麼該用什麼藥物來治療它呢,其實能及早的發現腔隙性腦梗塞是患者不幸中的萬幸,因為及時發現,用藥物幹預還完全來得及,隻要堅持用藥完全可以防止腔隙性腦梗塞發展成重度腦梗塞,那麼該用什麼藥來治療腔隙性腦梗塞,首先要知道堅持用藥在醫學上叫科學的二級預防,目前比較常用的西藥有阿斯匹林,但缺點是有效率為53%,有47%的抵抗,而且長期應用還容易引起胃出血,帶來肝腎損傷,用中藥有很好的預防作用,但缺點是服用劑量大,而且質量不穩定,最好是選用一種服用劑量小的現代中藥。

康複期治療

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後的恢複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目前認為腦腔梗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複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有人把康複看得特别簡單,甚至把其等同于“鍛煉”,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緻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征”。

不适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适當的康複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于協調。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複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複更加困難。其實,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緻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複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恢複期治療目的就是改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障礙、語言不利等症狀,使之達到最佳狀态;并降低腦梗塞的高複發率。

目前在日常的家庭護理康複治療中,國内常使用肢體運動康複儀來對受損的肢體運動恢複。它本身以神經促通技術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頻脈沖電刺激後按一定順序模拟正常運動,除直接鍛煉肌力外,通過模拟運動的被動拮抗作用,協調和支配肢體的功能狀态,使其恢複動态平衡;同時多次重複的運動可以向大腦反饋促通信息,使其盡快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重建,打破痙攣模式,恢複自主的運動控制,尤其是家用的時候操作簡便。這種療法可使癱瘓的肢體模拟出正常運動,增強患者康複的自信心,最大限度恢複患者的肌張力和肢體運動。

1、科學準确用藥,預防腦梗塞複發

腦梗阻屬于高複發不可逆性的慢性腦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後仍需按醫生囑咐規律服藥,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動脈硬化的基礎病變,并定期到醫院複查。常用治療腦梗塞的有效藥物包括抗血小闆聚集類藥物。

2、盡早、積極地開始康複治療

如前所述,腦梗死形成後會留下許多後遺症,如單癱、偏癱、失語等,藥物對這些後遺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過積極、正規的康複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有些還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有條件者最好能到正規的康複醫院進行系統康複。如因各種原因不能到康複醫院治療者,可購買一些有關方面的書籍和錄像帶,在家自己進行。康複宜及早進行。病後6-12個月内是康複的最佳時機,半年以後由于已發生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康複的困難較大,但同樣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3、日常生活訓練患病後許多以前的生活習慣被打破,除了要盡早而正規地訓練患肢,還應注意開發健肢的潛能。右側偏癱而平時又習慣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時要訓練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寬松柔軟,可根據特殊需要縫制特殊樣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裝拉鎖以便去看病時測量血壓。穿衣時先穿癱瘓側,後穿健側;脫衣時先脫健側,後脫患側。

4、面對現實,調整情緒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此話用在腦血管病人身上更貼切。面對既成事實,應調整好情緒,積極進行康複以盡早重返社會。嚴重的情緒障礙患者可請醫生幫助,使用抗抑郁劑,如百憂解,對腦血管病後的抑郁焦慮情緒有良好的作用。

5、後遺症的功能恢複護理

(1)語言不利語言障礙的病人情緒多焦躁、痛苦。醫護人員要多接觸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讓病人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緊張心理。必須盡早地誘導和鼓勵患者說話,耐心糾正發音,從簡到繁,如“e”、“啊”、“歌”等,反複練習堅持不懈。并配合針刺啞門、通裡、廉泉等穴,這利于促進語言功能改善和恢複。

(2)肢體功能障礙 急性期護理上要注意将癱瘓肢體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體發生攣縮畸形,多采用仰卧位和側卧位。在病人病情穩定情況下,多利用可以家用型的肢體運動康複儀指導和輔助其進行功能鍛煉,從簡單的屈伸開始,要求活動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損傷肌肉和關節,每天2~4次,每次5~30分鐘。并配合藥物治療,按摩患側肢體,針刺曲池、合谷、足三裡等。囑病人經常用熱水浸泡患側肢體,促進其血液循環。

(3)口角歪斜臨床上常見病側眼睑閉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皺額、閉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産生消極情緒,失去治療信心。護士應同情關心病人,給予精神鼓勵,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飲食上宜給易于消化、富于營養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配合針刺頰車、地倉、迎香、四白。鼓勵病人多做眼、嘴、臉部運動,并經常按摩局部。

臨床類型

1.純感覺型(Pss):其臨床特點是一側面、臂和腿麻木,而無肢體無力、偏盲和失語等症狀。若麻木僅累及口周為中心的一側面部和同側臂的遠端,特别是手部者,即為手口綜合征。受累區可有冷、熱、痛或僵硬等感覺異常。楊氏報道了3例純感覺性卒中,均經CT證實,其病變部位,可見于丘腦感覺核或丘腦皮質投射區。而手口綜合征的梗塞竈在丘腦腹後外側核的下内側和腹後内側核的外側部。當小的梗塞累及丘腦感覺核或腦幹至大腦皮質感覺傳導通路的其他部分時,都可引起Pss。本病預後較好,很少複發。n

n2.單純構音障礙型:吳氏等報道12例經CT證實的單純構音障礙型腔隙性腦梗塞,均有輕度語言障礙,表現為說話含糊不清,字音和語調發音不準,但無音位錯誤,完全可被理解,部分患者感音不好、講話變慢。但無面、偏癱、無錐體束征,也無咽腭喉麻痹。其病變部位主要位于基底節區,lchikawak也有類似分析,雙側基底節廣泛神經結構參與語言功能活動,并且與皮層語言中樞有反饋聯系,易發生代償,并在其發音運動中起輔助作用。n

n3.偏側舞蹈型:本症主要見于較嚴重的高血壓動脈硬化或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老年病人,其主要原因是硬化了的微小動脈閉塞引起腔隙性梗塞。該症的定位文獻報道比較一緻的看法是額葉、放射冠、尾狀核、殼核、内囊前肢及蒼白球、且以新紋狀體區為多見。舞蹈部位:最多見于左上下肢,單純上肢或面部并上肢,其次為右上下肢或右上肢。舞蹈形式:以手、腕部、前臂不自主無節律的伸屈、翻轉、甩動為主,上臂舞動不明顯或缺無。Willium等報道用奮乃靜治療可獲得戲劇性效果。n

n4、短暫缺血發作型:32例診斷為TIA發作的病人,後經CT證實有腔隙性梗塞,占當時診斷為TIA的43%,1983年Waxman提出其發生率占12%~76%,中國徐氏報告為32%。其發生機理推測是由于梗塞竈小,有豐富的側枝循環,梗塞竈内細胞非完全性壞死,仍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臨床沒有症狀,或僅在急性缺血發作時出現症狀,當急性缺血恢複後,症狀即消除。Boqousslorsky等認為,由于同側血供的代償,梗塞區中某些功能細胞仍活着,在CITS一次急性發作後,可很快恢複神經功能,但陳舊的靜止的小梗塞竈邊緣帶再次缺血,可引起再次的TIA發作。所以在病理上為腦梗塞,臨床上可表現為反複發作的TIA。Waxman等認為,單純靠病史不能區分真正的TIA和CITS,必須經CT證實。n

n5.癫痫發作型:腦血管病所緻癫痫,是中年以後出現繼發性癫痫的重要原因,在老年人則居首位。腔隙性梗塞引起的癫痫其病竈多見于基底節或内囊區,臨床呈現全身抽搐,但腦電圖多數正常。癫痫可發生在梗塞後的不同時期,梗塞早期的癫痫,主要由于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缺血及缺氧引起的腦水腫和代謝改變所緻,恢複較快;腦梗塞恢複期缺血改善,腦水腫消退,代謝障礙減輕,癫痫主要是由血紅蛋白、鐵、鐵蛋白等構成的癫痫竈所緻,常反複發作,必須堅持規則用抗癫痫藥物,予以足夠重視。n

n6.雙側中線旁丘腦腔隙性梗塞綜合征:錢氏曾報道1例CT示:右側丘腦内側可見直徑約1.3cm的低密度區、左側丘腦偏内側可見0.3cm的低密度區、診斷為雙側丘腦腔隙性梗塞的該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起病時深昏迷繼而轉入高度嗜睡狀态,淡漠,korsakoff遺忘綜合征和垂直性注視麻痹。錢氏報道的這一綜合征,從梗塞部位、範圍及病理改變均符合腔隙性腦梗塞的診斷标準,應屬于一種腔隙性梗塞綜合征。多數資料認為本綜合征預後差,完全恢複少,多死于感染、心衰等合并症。n

n7、中腦背腹側三聯綜合征:馮氏曾報道1例該綜合征,CT證實其病變為右側中腦、背腹側近丘腦處的腔隙性梗塞,主要臨床表現包括經典的weber氏綜合征,Claude氏綜合征和Benedikt氏綜合征;出現病竈對側肢體輕癱,不自主運動,深淺感覺減退,腱反射亢進和病理證(+);病竈側眼睑下垂,眼球處于外展位,内收不完全,上下轉動不能,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該綜合征預後較好,短期内動眼神經功能障礙可得到部分恢複。n

n8.梗塞同側偏癱共濟失調征:1965年Fisher首次報道的同側偏癱共濟失調症系指偏癱側的肢體合并小腦共濟失調而言,當時已認識到是一種腔隙性梗塞綜合征。以後國外陸續有報道,并且梗塞部位逐漸被CT所确定,主要位于橋腦腹側上1/3與下2/3交界處、中腦腹側、内囊後肢和/或偏上處。臨床特點有①偏癱程度一般較輕,其中下肢重上肢輕者多見;②小腦性共濟失調征明确,不能用無力解釋;③面舌癱相比,面癱較舌癱多;④病側肢體麻木。本綜合征皆屬小竈梗塞,預後較好。n

n9.單純表現面癱的綜合征:1984年Huangchenya等報道35例表現孤立性面神經麻痹的腔隙梗塞,以後中國于氏又報道6例,均表現為中樞性面癱,CT證實該綜合征的病變在基底節區,可能累及到皮質腦幹束,因而臨床僅表現中樞性面癱。CT檢查的陽性率約為60%~96%,這與腔隙的部位、大小有關。n

n10.缺乏腦定位症候腔隙性腦梗塞(LDPS):約占腔隙性腦梗塞的5%~32%,大多數在普查中發現,無任何主訴及陽性體征,部分病例可有先兆表現,如發作性頭暈、異常疲乏、精神憂郁、視物不清、複視、一側面部發麻、一過性失語等,但一般于24~48小時内緩解,72小時後的體查無陽性腦定位體征。腔隙竈多位于豆狀核、外囊。放射冠及腦的靜區,範圍較小,所緻的腦功能缺損較輕,一般不易查出,不被重視。腔隙性腦梗塞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除飲食鍛煉及科學護理外,隻有堅持可靠用藥,才能夠真正從病因入手,對血栓形成及動脈硬化起到防治作用,在改善症狀的同時,才能夠有效防止複發。

天欣泰血栓心脈甯片是臨床治療腔隙性腦梗塞的醫保用藥,屬于大複方道地取材的現代中藥。能夠對腔隙性腦梗塞病因血液及血管病變同時(多靶點)治療,為腦組織的恢複創造一個良好的内環境,使由于腦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導緻其他神經系統的體征得到改善,防止血栓形成、動脈硬化形成作用明顯。天欣泰血栓心脈甯片組方中含有兩種國家一類新藥(體外培育牛黃和中國藥材公司産麝香),這在心腦血管中藥并不多見,道地取材配合現代工藝,提高療效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成藥的安全與長效性,用于臨床治療腔隙性腦梗塞—改善語言障礙、肢體障礙、頭暈頭痛等症狀的同時防止複發,效果明顯。

注意

除了用藥治療外,防治腔隙性腦梗塞還應注意:

高血壓患者應長期藥物治療

定期測血壓,使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飲食

堅持降糖治療,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糖尿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5mmHg;

定期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

血粘稠度過高者,需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

定期心髒檢查

特别注意心功能變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髒供血,防治冠心病;對突發頭痛、頭昏、眩暈、記憶力力減退等對突發頭痛、頭昏、眩暈、記憶力力減退、反應遲鈍、遺忘、視物不清、面部發麻等症狀,應提高警惕,盡早到醫院做頭顱CT,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