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

漢語漢字
咽:指口腔、鼻腔之後,食管以上的空腔處。是飲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自口腔到食管和喉的通道。由肌肉和黏膜構成。食物從嘴進入食管的通道,空氣也從鼻腔經咽部入喉、氣管。中耳(ear)的咽鼓管也通咽。咽部的炎症(咽炎)通常會引起喉嚨痛。口腔後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構成的管子。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也叫咽頭。
  • 中文名:咽
  • 拼音:yān,yàn,yè
  • 部首:口
  • 外文名:pharynx
  • 字形字義:連接口與肺和胃的通道
  • 簡介:是氣體的通道
  • 長度:長約12~14cm
  • 生理機能:呼吸功能

概述

1.咽扁桃體:位于咽穹後部,常擴展到咽後壁上緣。其構造類似腭扁桃體,但淺層呈皺襞樣,也有陷窩,然而分支較少。咽扁桃體表面被覆一層上皮,此上皮随年齡變化而有不同。在胚胎時期,咽扁桃體的上皮為假複層柱狀纖毛上皮。青年期依然為此種上皮,但雜有許多杯狀細胞。到成年期以後,在該處的上皮又夾雜一些散在的複層扁平上皮。咽扁桃體在胚胎第4個月時發生,到6~7周歲時開始萎縮,約到10周歲以後則完全退化。有時在嬰兒可出現異常增大現象,叫增殖腺。

2.咽腔:是呼吸道中聯系鼻腔與喉腔之間的要道,也是消化管從口腔到食管之間的必經之路,因此,咽腔乃是呼吸道與消化管相交叉的部分。咽腔頂壁,略作拱頂狀,稱咽穹,上接枕骨基底部、蝶骨體和颞骨岩部。咽腔的前方,自上而下分别通入鼻腔、口腔和喉腔。因而可将咽分成三段,最上為鼻部,又叫鼻咽腔;中間為口部,又叫口咽腔;下方為喉部,又叫喉咽腔。咽全長約為12厘米。鼻部最寬大;在顱底處,咽的寬度約3.5厘米,而喉部移行于食管處最狹窄,寬度僅有1.5厘米;此外,在上述三部的彼此交界處,也稍縮窄。咽後壁寬闊,兩側壁狹窄,前壁因通入鼻、口、喉三腔,所以幾乎不存在真正的前壁,僅在咽腔的下部,即喉口以下,有一不整齊的前壁即喉的咽突。

解剖結構

咽是消化與呼吸的共同通道。上寬下窄,前後略扁,位于鼻腔,口腔及喉的後方,頸部脊柱的前方,長約12~14cm;其上端附着于蝶骨體後部及枕骨基底,呈拱頂狀,稱為咽穹,下端在第6頸椎平面與食管相續。咽的後壁完整,有疏松結締組織與椎前筋膜相隔;前壁不完整,向鼻腔、口腔和喉腔開口,借此将咽分為鼻、口和喉三部分。

咽鼻部位于鼻腔之後,軟腭的後上方,向前經鼻後孔與鼻腔相通;向下通口咽。咽鼻部的兩側壁,各有一咽鼓管咽口,約當下鼻甲後端的後下方,位于咽後壁之前1.5cm處,向外側借咽鼓管通入鼓室。此口的上後方圍以咽鼓管圓枕,為其深面的咽鼓管軟骨所形成的隆起。圓枕後方的縱行深窩是咽隐窩,此窩距破裂孔約1cm,鼻咽癌細胞容易經此孔向顱内蔓延或轉移。咽的後壁上分有積聚成堆的淋巴組織,叫做咽扁桃體,幼兒時期較發達,6~7歲開始退化,如增殖過大,往往阻礙鼻後孔的通氣,甚至影響聽覺。在咽鼓管咽口附近的粘膜内有咽鼓管扁桃體。咽鼓管扁桃體、咽扁桃體與腭扁桃體及舌扁桃體共同圍成一淋巴組織環,具有防禦的作用。

咽口部介于軟腭與會厭上緣平面之間。向前經咽峽與口腔相通;後壁正對第2~3頸椎體;側壁有腭扁桃體。咽峽上方為軟腭後緣和腭垂,下方為舌背,兩側為腭舌弓。在咽峽平面以下,咽口部前壁為舌根,它借舌會厭正中襞及舌會厭外側襞與後方的會厭相連,此三襞之間形成兩淺凹,稱為會厭谷,有時異物可落入谷内。

腭扁桃體為橢圓形,如小指末節大小的淋巴器官,位于咽的側壁,腭舌弓與腭咽弓之間的扁桃體窩内,但未充滿此窩,其上方的空間稱扁桃體上窩,異物易停留于此。腭扁桃體可分為内側面(遊離面),外側面(深面),上極和下極。内側面朝向咽的口部,覆以複層扁平上皮,上皮向扁桃體實質内陷入,形成深淺不一的扁桃體隐窩,細菌易在此滋生繁殖,形成感染竈。扁桃體隐窩的開口名扁桃體小窩,小窩周圍有許多呈單行排列的淋巴濾泡和彌散的淋巴組織。外側面包繞以結締組織形成的纖維囊,稱扁桃體囊,是咽筋膜的衍生物,向扁桃體内發出許多小梁,囊的外周以疏松結締組織連于咽上縮肌,故腭扁桃體容易從扁桃體囊上剝離摘除。腭舌弓向後下延伸成三角襞,覆蓋在扁桃體的前下方,與扁桃體囊相續。

腭扁桃體的血液供應主要來自面動脈的扁桃體支。至腭扁桃體下極的動脈有三支,即前方的舌背動脈扁桃體支,後方的腭升動脈扁桃體支和後方的咽升動脈扁桃體支。腭扁桃體的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另外,在咽壁與扁桃體深面之間有一條較大的扁桃體旁靜脈(又稱為腭外靜脈),從軟腭跨過腭扁桃體囊的外側面,穿通咽鼻部,經咽靜脈叢彙入面總靜脈。損傷此靜脈是手術後出血的最常見原因。淋巴管注入頸外側深淋巴結,有一些注入頸靜脈二腹肌淋巴結,故在急性扁桃體炎或其惡性病變中,此淋巴結常顯著腫大。腭扁桃體的神經分布來自舌咽神經的扁桃體支及蝶腭神經節發出的腭小神經降支,前者由下極進入,後者自下極進入後呈環狀圍繞扁桃體,故手術時應作浸潤麻醉方可獲得良好效果。

咽喉部位于會厭上緣平面至環狀軟骨下緣平面之間,向下續食管。其前壁為喉的入口和喉的後面;後壁正對第4~6頸椎體。在會厭外側有咽會厭襞,形成咽的口部與喉部交界處的前外側界。此襞下方,咽喉部伸向前;在喉的兩側與甲狀軟骨内面之間的深窩,稱為梨狀隐窩,吞咽的異物容易停留在窩内。在取異物的手術中若器械穿破粘膜,就會傷及其深面的喉上神經喉内支,使其分布區的粘膜失去感覺。沿梨狀隐窩将食管鏡插入食管進行檢查比較方便而安全。

人體咽的三個區域

咽的構造

由内向外為粘膜、粘膜下組織、肌織膜和外膜。咽的粘膜與咽鼓管、鼻腔、口腔、喉腔的粘膜相連續,含有較多的粘液腺,特别是在咽的鼻部。粘膜下組織是纖維膜,咽上部的纖維膜厚,稱為咽顱底筋膜,牢固地連接于枕骨基底,向前附着在翼突内側闆和翼突下颌縫,在咽後壁中線,自咽結節向下,纖維膜特别堅韌,形成咽縫,為咽縮肌附着處。咽肌質膜分為兩組:一組是斜行的咽縮肌,包括上、中、下3對,從上向下依次呈疊瓦狀排列。咽上縮肌小量肌纖維束起自翼溝、翼突下颌縫和下颌舌骨線後份,可有少數纖維至舌根兩側,肌束水平後行,經咽側壁達後壁;咽中縮肌起自舌骨大、小角和莖突舌骨韌帶下端,呈扇形後行達咽後壁;咽下縮肌最厚,起自甲狀軟骨及環狀軟骨,也呈扇形放射至咽後壁。3對縮肌的肌束在咽後壁正中會合,止于咽縫。它們共同收縮可使咽腔縮小,當吞咽食物時,各縮肌的肌束自上向下依次收縮,可擠壓食團進入食管。另一組是縱行的提咽肌,包括腭咽肌、咽鼓管咽肌和莖突咽肌,分别起自腭骨、咽鼓管咽端和莖突,多在咽縮肌内面,貼近咽纖維膜下行,分散地止于咽壁。提咽肌收縮時,提咽、喉及舌根向上後壓,使會厭封閉喉口,食團可越過會厭上面進入食管,從而協調吞咽動作。咽外膜是咽肌層周圍的結締組織,是頸深筋膜的一部分。咽壁的後方和兩側有蜂窩組織,根據其位置可分為咽後和咽側間隙;咽後間隙位于咽後壁與椎前筋膜之間,上起自顱底,下通後縱隔,兩側以稍薄的結締組織膜與咽側間隙分隔。扁桃體、咽鼓管、口鼻腔後部等處的炎症可通過淋巴途徑引起咽後膿腫。由于咽後間隙往往有中隔将其分為左右兩部,故膿腫常偏于一側,也可下延後縱隔。咽側間隙位于咽上縮肌、翼内肌與腮腺之間,上起顱底,下至舌骨大角,莖突及由之起始的肌将此間隙分為前後兩部。前部含有少數淋巴結及腭升血管,為扁桃體炎症擴散至咽側間隙的途徑;後部含有頸部的大血管、神經和頸外側深淋巴結(上組)。

血管、淋巴和神經,咽的動脈主要是來自頸外動脈的咽升動脈和腭升動脈。在咽下部前後壁粘膜深處各有一靜脈叢。前壁的靜脈叢位于環狀軟骨闆及環杓肌之後;後壁的靜脈叢位于食管口之上,咽下縮肌的内面。血管充血時,粘膜發生腫脹,施行插管手術可在此處遇到阻力。咽靜脈叢回流入頸内靜脈,并向上注入翼叢。淋巴:見“咽的淋巴管”條。神經主要來自咽神經叢,它由舌咽、迷走和交感神經的分支組成,包含運動及感覺的纖維。

上一篇:

下一篇:BLUSH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