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

傷寒論

古代醫學經典
《傷寒論》為東漢張仲景所著漢醫經典著作,是一部闡述外感熱病治療規律的專著,全書12卷。現今遺存10卷22篇。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将其中外感熱病内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内科雜病,名為《金匮要略方論》。
  • 作品名稱:傷寒論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張仲景
  • 創作年代:東漢
  • 作品出處:傷寒雜病論
  • 文學體裁:
  • 類别:中醫學
  • 闡述内容:外感熱病治療規律
  • 所屬學科:中醫
  • 卷數:共10卷

書名

傷寒是中國古人對外感病的通稱,并不是某一疾病的專門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誘因當作病原,寒不僅僅是現代所說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統稱,出處可參照郝萬山先生的講義視頻,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的傷寒也正是該義,與現代的傷寒症無關。

内容簡介

《傷寒論》

全書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應用藥物82種。

第一卷為“辨脈法”和“平脈法”兩篇,主要論述傷寒及雜病的脈、證與預後。

第二卷為“傷寒例”、“辨痓濕暍脈證”、“太陽病脈證并治上”,主要總論六經發生、發展、治療、預後的一般規律、痓濕暍的證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論述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六經病的脈、證、治療與預後。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論述霍亂、陰陽易、勞複的證治及傷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經形證

六經形證,是《傷寒論》全書的綱領,它是把證候分類而定出來的,後世認為這是不廢的法則,張仲景觀察到熱性病雖然錯綜複雜,但歸納起來,可分為六個類型,同時又運用《素問》的精神分析了陽熱、表實和陰寒、裡虛。即“三陽證”與“三陰證”。

流傳版本

《傷寒論》原書曾經西晉王叔和整理編次,在五代十國時期已經處于一線單傳、存亡繼絕的危機狀态。此書在北宋國家書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間(1056-1063),北宋校正醫書局成立,選高繼沖進獻本為底本,由孫奇、林億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國子監雕版刊行,名為定本《傷寒論》,結束了從漢末至宋凡八百餘年傳本歧出、條文錯亂的局面。

金皇統四年即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刊行,有詳注,逐漸取代白文本《傷寒論》,白文本南宋未再翻刻。至元代,白文本《傷寒論》除少數藏書家偶有其書外,社會上已無該書。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江蘇常熟藏書家趙開美偶然得到北宋刻本《傷寒論》十卷,請優秀刻工将此書收刻于《仲景全書》中。北宋原刻本旋即丢失,現今仍在留存的隻有趙開美本。趙開美本逼真宋版,後世尊稱趙開美本為《宋本傷寒論》。趙開美本今存五部。《傷寒論》在國外亦有廣泛影響。

除此之外,其他還有《唐本傷寒論》(唐·孫思邈)《宋本傷寒論》(宋·高繼沖)《金本注解傷寒論》(金·成無已)《宋本傷寒論》(明·趙開美)《康治本傷寒論》(日本)《康平本傷寒論》(日本)《桂林本傷寒論》《敦煌本傷寒論》(殘卷)等版本。

作品目錄

卷第一

辨脈法第一

平脈法第二

卷第二

傷寒例第三

辨痓濕暍脈證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一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第十三

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并治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發汗後病脈證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發汗吐下後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作品影響

《傷寒論》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經辨證體系。運用四診八綱,對傷寒各階段的辨脈、審證、論治、立方、用藥規律等,以條文的形式作了較全面的闡述。對傷寒六經病各立主證治法,如“太陽傷寒”用麻黃湯;“太陽中風”用桂枝湯;陽明經證用白虎湯;陽明腑證用承氣湯;少陽病用小柴胡湯……歸納總結了不同的病程階段和症候類型的證治經驗,論析主次分明,條理清晰,能有機地将理、法、方、藥加以融會,示人以證治要領。

《傷寒論》另一突出成就是對中醫方劑學的重大貢獻。本書記載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組方原則,介紹了傷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體運用到方劑之中,介紹了桂枝湯、麻黃湯、大青龍湯、小青龍湯、白虎湯、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葛根黃芩黃連湯、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等代表名方。

書中記載的的方劑,大多療效可靠,切合臨床實際,一千多年來經曆代醫家的反複應用,屢試有效。由于張仲景所博采或個人拟制的方劑,精于選藥,講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驗卓著,後世譽之為“衆方之祖”,尊之為“經方”。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并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前啟後的作用,對中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傷寒論》一書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被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作者簡介

張仲景,公元150年—219年,東漢南陽人,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的偉人。相傳漢靈帝時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極為動蕩的時代,戰亂頻頻,瘟疫流行,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張仲景的家族本是個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自建安初年以後,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于傷寒的竟占十分之七。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内心十分悲憤,在長沙任太守期間,他在料理政事之餘,還在大堂上坐堂行醫,為百姓施醫診病,挽救了許多百姓是生命。

為紀念張仲景,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或店裡給人看病的醫生統稱為“坐堂醫生”。後來,張仲景辭去長沙太守職位,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認真總結前人的醫學理論和經驗,廣泛收集民間驗方,寫成了《傷寒雜病論》這部不朽的醫學巨著。

《傷寒雜病論》是我國最早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它系統的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确立了對傷寒病的辯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書中還精選了三百多方,這些方劑的藥物配伍比較精煉,主診明确,經過千百年臨床實踐的檢驗,都證實有較高的療效,并為中醫方劑學提供了發展的依據。不少藥方都是從它發展變化而來。可以說這部醫書熔理法方藥于一爐,開辯證論治之先河,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對于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