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子

偈子

漢語詞語
偈子(jì zǐ),漢語詞語,即偈頌。宋 蘇轼 《和黃魯直燒香》詩之一:“四句燒香偈子,随香遍滿東南。”《西遊記》第二十回:“這一篇偈子,乃是玄奘法師悟徹了《多心經》,打開了門戶。”魯迅《南腔北調集·為了忘卻的紀念》:“記得《說嶽全傳》裡講過一個高僧,當追捕的差役剛到寺門之前,他就‘坐化’了,還留下什麼‘何立從東來,我向西方走’的偈子。”[1]
  • 中文名:偈子
  • 拼音:jì sònɡ
  • 又名:偈頌,偈詩
  • 來源:佛經中的唱詞
  • 格式:通常以四句為一偈

引證釋義

(1) 勇武 [brave]

其人晖且偈。——漢· 揚雄《太玄·阙》

(2) 行動急促 [rushing]。如:偈偈(急馳的樣子)

示例

其一 作者 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其二 作者 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在聽大德開示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三藏十二部”、“十二部經”,就是指将三藏佛典的性質和方式分成十二類,在長行、偈頌、因緣、譬喻、本生、本事等十二種體裁中,偈頌是不可缺的重要部分。

偈頌因為是宣傳佛理的短句,梵語“偈”、“偈陀”,在佛教傳入中華的時候,就被得道高僧譯為漢文“頌”,因此後來的僧人就采用“梵漢雙舉”并稱“偈頌”。偈有兩種:一通偈,二别偈。通偈,每句字數不定,句數不拘,以三十二字為一偈;古天竺人,常用此體裁。别偈,每句或二、三、四言或五、六、七言乃至多言,共四句為一偈。古代天竺語言風格與漢地大異;偈頌原是可以歌詠的,但是被譯成漢文,言簡意赅,就類同于詩。漢譯“偈頌”,與中國舊體詩的發展密切相關,亦是譯經大師們照顧本土信衆、讀者的一種善巧方便。翻開中國史詩,唐代之前,多為四言詩、五言詩;唐代及其後,則以七言詩為盛。因此,譯經大師們盡量采用時人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契衆機。舊譯時代,隻有四言、五言偈,并無七言偈,如《四十二章經》、《妙法蓮花經》等;新譯時代(唐代)則不乏七言偈。

偈通常由四句組成,每句以四言、五言、七言為主;就此而言,與中國舊體詩相象。但舊體詩不但講字數、句數,而且講平仄、對仗、押韻,稍有不慎或技巧欠佳,便導緻“以辭害義”,故佛教的譯經大師們,就用樸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因不加藻飾,追求易曉效果,就形成一種特殊的白話文體。偈由于不刻意講究平仄、對仗、押韻,長期以來,卻因其意義蘊深遠而被廣為傳誦。

曆代高僧常常在圓寂前夕,會将平生學經感悟,留下以示後人。這類偈語一般四言一句,以四句為一偈。例如:晚近中興律宗之祖弘一大師臨終偈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裡。問餘何适,廓爾亡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當代高僧茗山老法師臨終的示偈為:“秋水魚蹤,長空鳥迹。若問何往,往生淨域。覺而不迷,生必有滅。乘願再來,何須悲泣。”……将畢生修為以偈頌形式留給後人參悟。

偈頌中,預言的也很多,大家在閱讀《水浒傳》中就有魯智深下山時,智真長老送了四句偈語給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其中意思,大家想必都知道。但是在一生中去感悟、明白一個高僧對人生過程的感悟偈頌,卻非常之難。

當魯智深随同為實現招安領命于朝廷的宋江,臨江的時候忽然明白了自己的一生而坐化了,他做了半輩子和尚,臨死之前才明白“圓寂”之意,總算沒有白當一回出家人。魯智深死得了無牽挂,人生所有目标均得以實現,再也沒有什麼放心不下的地方。正如大惠禅師為魯智深一生的“總結性”偈語: 魯智深,魯智深,起身自綠林,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忽地随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人生處處可以修行,為我們的一生去感悟出一兩則偈頌,應該是修行者的必修。

上一篇:Release

下一篇:隴西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