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

中國古代曆法
二十四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由于農曆是一種“陰陽曆”,既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古代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确定閏月的标準。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4年4月中國文化部正式啟動将“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申報工作。
    中文名:二十四節氣 外文名:The 24 Solar Terms 正式訂于曆法:公元前104年 起源地:黃河流域 起源年代:上古時代 形成年代:秦漢 劃分依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 相關古籍: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 反映:太陽的回歸運動,寒暑季節的變化 發展演變:列入農曆中,成為農曆重要部分 原始曆法:幹支曆 起源:觀象授時、幹支曆法、農耕文化

節氣淵源

我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二十四節氣原是依據北鬥七星鬥柄旋轉指向(鬥轉星移)制定,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着密切的關系。北鬥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鬥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北鬥七星是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鬥轉星移時北半球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人們判斷時節變化的依據。“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曆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幹支曆将一歲(攝提)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十二月令),以北鬥星的運轉計算月令,鬥柄所指之辰謂之“鬥建”(又稱月建)。在傳統文化中,幹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即,鬥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為起點,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北鬥星鬥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循環往複。

西漢漢武帝時期将“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采用土圭測日影(平均時間法)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日短至)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将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均分24等份,每“節氣”之間的時間相等,每個節氣間隔時間15天。“土圭測日影法”劃分的節氣,把冬至列為“二十四節氣”首位,始于冬至,終于大雪。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于三百多年前(1645年起沿用至今)訂立的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确定節氣的方法,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上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也就是視太陽從黃經0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當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黃道圓周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的“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劃分的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 

時節交替

上古時代确立廿四節氣依據“鬥轉星移”(鬥柄指向),現行确立廿四節氣依據“太陽周年視運動”(太陽黃經度數);兩種确立方法雖然不同,其實造成鬥轉星移的原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兩者交節時間基本相一緻。由于地球一面繞地軸自轉,一面繞日公轉,在這一過程中,地軸并不與公轉的軌道平面相垂直,而呈傾斜狀态,緻使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不平行,形成黃赤交角。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北緯23°26′之間往返移動的周年變化,從而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和晝夜長短變化,形成四季更替。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與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太陽直射點的活動規律為: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北移。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即古人所謂“日北至,日長之至),此後南移。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繼續南移。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即古人所謂“日南至,日短之至),在此之後向北移動,循環往複。我國位于北半球,北回歸線(黃赤交角)穿越我國境内,它是對天文、地理、氣候、生物等具有重要意義的特殊緯度線。北鬥星、太陽等天體運行所反映的時節規律與這條線有着密切的關系,當天文意義上的季節轉換時在這條北回歸線(黃赤交角)及其附近相應地域的自然節律亦在漸變。

廿四節氣,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準确時間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一年四季由“四立”開始,所謂“立”即開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現,“四立”标示着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氣溫等的變化規律。我國地域廣闊,主要位于低、中緯度。低緯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緯度30度間的空間範圍,即30°N至30°S以内,包括熱帶、副熱帶(亞熱帶)兩個熱量帶,是全球太陽輻射和熱量比較集中的地帶;中緯度是指南北緯30度-60度之間的緯度帶,高、低緯度的盛行氣團在這一帶相互交叠,氣旋活動頻繁。不同的緯度地帶,其氣候有很大差異。我國低緯地區(南方地區),降水豐沛、光照充足、濕潤、冬夏溫差較小,季節轉換時日照、降水等氣候要素變化明顯。中緯地區(北方地區)降水少、幹燥、冬夏溫差懸殊,季節轉換時氣候要素變化明顯的是氣溫,中緯地區四季溫差大,氣溫變化分明。

交節時間

春季

立春:鬥柄指向法:鬥指寅;太陽黃經度數法:太陽黃經度數為315度。公曆2月3-5日交節。立春是幹支曆寅月的起始。  

雨水:鬥指壬;太陽黃經度數為330°。公曆2月18-20日交節。

驚蟄:鬥指丁;太陽黃經為345°。公曆3月05-07日交節。驚蟄是幹支曆卯月的起始。

春分:鬥指壬;太陽黃經為0°。公曆3月20-22日交節。

清明:鬥柄指向法:鬥指乙;圭表測影法:冬至後105天;黃經度數法:太陽黃經為15°。公曆4月04-06日交節。清明是幹支曆辰月的起始。

谷雨:鬥指辰;太陽黃經為30°。公曆4月19-21日交節。  

夏季

立夏:鬥指東南;太陽黃經度數為45°。公曆5月05-07日交節。立夏是幹支曆巳月的起始。

小滿:鬥指甲;太陽黃經為60°。公曆5月20-22日交節。  

芒種:鬥指己;太陽黃經為75°。公曆6月05-07日交節。芒種是幹支曆午月的起始。

夏至:鬥指午;太陽黃經為90°。公曆6月21-22日交節。  

小暑:鬥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公曆7月06-08日交節。小暑是幹支曆未月的起始。

大暑: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  

秋季

立秋:鬥指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公曆8月07-09日交節。立秋是幹支曆申月的起始。

處暑:鬥指戊;太陽黃經為150°。公曆8月22-24日交節。

白露:鬥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公曆9月07-09日交節。白露是幹支曆酉月的起始。

秋分:鬥指已;太陽黃經為180°。公曆9月22-24日交節。

寒露:鬥指甲;太陽黃經為195°。公曆10月08-09日交節。寒露是幹支曆戌月的起始。

霜降: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公曆10月23-24日交節。  

冬季

立冬:鬥指西北;太陽黃經為225°。公曆11月7-8日交節。立冬是幹支曆亥月的起始。

小雪:鬥指已;太陽黃經為240°。公曆11月22-23日交節。  

大雪:鬥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公曆12月6-8日交節。大雪是幹支曆子月的起始。

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公曆12月21-23日交節。

小寒:鬥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公曆1月5-7日交節。小寒是幹支曆醜月的起始。

大寒:鬥指醜;太陽黃經為300°。公曆1月20-21日交節。  

節氣涵義

立春

立春,為廿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溫暖、生長。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标志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立春,在自然界,最顯著的特點是萬物開始有複蘇的迹象。時至立春,在我國,北回歸線(黃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帶,可明顯感覺到早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而在以北大部分地區,隻能是說進入春天的前奏,萬物尚未複蘇,還處于萬物閉藏的的冬天。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來說,距北回歸線(黃赤交角)越遠,進入春天越遲。      

雨水

雨水,是春季第2個節氣。雨水和谷雨、小滿、小雨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标示着降雨開始,适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地區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地區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至20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時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時至雨水節氣,太陽的直射點也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了,這時的北半球,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較快,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并漸漸向北挺進與冷空氣相遇,形成降雨,但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  

驚蟄

驚蟄,是春季第3個節氣,它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驚蟄”标志着仲春卯月的開始。作為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  

驚蟄為幹支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發之象。一歲十二個月建,每個月建對應一卦,卯月(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對應的是雷天大壯一卦;大壯卦的卦象就是天上開始打雷了,雷在天上響,非常形象。“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機;驚蟄時節,春氣萌動,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于地下越冬的蟄蟲。驚蟄節氣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

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緻。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于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長江中下遊流域以南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春分

春分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升分”等。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春分正當春季(立春至立夏)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自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于黑夜。春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征,這時節天氣暖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  

清明

清明,是氣清景明的意思。它是反映自然界物候變化的節氣,這個時節陽光明媚、草木萌動、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自然界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時至清明,在我國南方地區已氣候清爽溫暖、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區也開始斷雪,漸漸進入陽光明媚的春天。

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時降水明顯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正所謂“春雨貴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谷雨與雨水、小滿、小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由于雨水滋潤大地五谷得以生長,此時降水明顯增加,雨水促使谷類作物生長發育。

谷雨時節,在我國南方地區,往往開始明顯多雨,而特别是華南,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彙,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的地理氣候分界線。冬天,秦嶺夠阻擋寒潮南下進入南方地區;夏天,阻擋濕潤海風進入北方地區。秦嶺、淮河流域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從秦嶺、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劇減少。    

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标志着逐漸升溫、炎暑将臨,雷雨增多,是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節律不一,立夏期間我國隻有南方一些地方有夏季景象。立夏時節,我國隻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進入“綠樹濃陰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真正意義上的夏季景象;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有春天的氣息。    

小滿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節氣意味着進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開始增多,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小滿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滿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氣候特征:“小滿小滿,江河漸滿”。另有解釋是指北方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隻是小滿,還未完全飽滿。  

南方地區:小滿節氣期間,我國南方地區一般會降雨多、雨量大。由于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黃赤交角處的華南一帶交彙,這時華南地區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諺雲“小滿,江河漸滿”。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了,意味着到了黃梅時節。對于長江以南地區來說,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滿”,是指雨水之盈,小滿時節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滿。  

北方地區:對于北方地區而言,小滿的降雨量很小或無雨,并不如溫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滿節氣,往往是北方地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日照時間最長的時期。加熱北方的幹空氣比加熱南方的濕空氣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滿時,北方一些地方的氣溫很容易異軍突起,上升得很快,與南方的溫差進一步縮小。北方地區是旱地農業,糧食作物以種植小麥為主。在北方流傳這樣的說法,小滿名稱是因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因此叫做“小滿”。    

芒種

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稻、黍、稷等;“種”,一為種子的“種”,一為播種的“種”。芒種的含義是:“有芒之谷類作物可種,過此即失效”。芒種時節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是适宜晚稻等谷類作物耕播的節令,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曆書記載:“鬥指巳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谷,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也。”意思是講,芒種節氣是最适合播種有芒的谷類作物,如晚稻、黍、稷等。芒種也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由于天氣炎熱,已經進入典型的夏季,農事種作都以這一時節為界,過了這一節氣,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

芒種節氣作為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是一個播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因過了這一節氣,農作物的成活率就越來越低了。農諺“芒種忙,忙着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個時節,正是南方養稻與北方收麥之時;南方地區人們忙着插秧播種,北方地區人們則忙着收麥。 [76] 

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第四個節氣,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于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陽北行的極緻。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将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将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 [77] 

小暑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盛夏正式開始。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天氣變化無常。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我國多地高溫潮濕多雨。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但對于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于成長。

從降水的季節分布狀況來看,我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也就是東南季風盛行的時候。在高溫季節,農作物生長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夏季正是我國降水最多、最集中的季節,高溫期與多雨期一緻,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由于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東南季風帶來海洋的水汽而形成,受夏季風的影響,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内陸逐漸減少。  

大暑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這時正值中伏前後,"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大暑氣候特征:高溫酷熱、雷暴頻繁、台風。  

季風氣候是我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我國南方多地高溫潮濕多雨。每年7月下旬,副熱帶季風雨帶移至我國北方的華北—東北。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約大暑至立秋期間)是我國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的雨季;而西北地區由于深居内陸,距海洋遙遠,是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幹旱地區。

立秋

立秋,表示自此進入了秋季。它是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并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  

處暑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氣溫逐漸下降,暑氣漸消。 處暑意味着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處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義,就是提醒人們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要注意預防“秋燥”。  

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有陽光尚熱,但太陽一落山氣溫便很快下降,晝夜溫差拉大。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光照強度減弱,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初秋殘留的暑氣逐漸消散,晝夜熱冷交替,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秋分

秋分,“分”即為“平分”、“半”的意思,秋分這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内白晝開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秋分後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時至秋分,暑熱已消,天氣轉涼,暑涼相分。  

寒露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并且秋燥明顯。古人将寒露作為寒氣漸生的表征。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

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幹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将進入冬季。總體來說,寒露節氣是一年中氣溫降得比較快的一段時間,北方大部都會開啟秋冬的季節轉換。  

霜降

霜降節氣反映的是氣溫驟降、晝夜溫差變化大、秋燥明顯的氣候特征。霜降節氣特點是早晚天氣較冷、中午則比較熱,晝夜溫差大。就全國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由于“霜”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命名這個表示“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的時節。霜降節氣後,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    

立冬

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态。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幹燥漸漸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轉變。立冬後日照時間将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冬季普通盛行東北風和北風,氣溫逐漸下降,由于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時期還不是很冷。  

孟冬(立冬至小雪)期間,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适的“小陽春”天氣,在民間有“十月小陽春”一說。在南方部分地區初冬(孟冬)這時期一般不會很冷,但随着時間推移,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逐漸下降。北方地區,在進入冬季前至春季這段時間都很寒冷,冬季幾個節氣的氣候變化不明顯,下雪是北方冬季的主要特征。

小雪

小雪是冬季第二個節氣,氣候要素包括光照、氣溫和降水等,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着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雪”是水汽遇冷的産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這時節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時節的氣候特征。“小雪”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降水漸增,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  

大雪

大雪節氣是幹支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時節正式開始。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氣候要素主要有光照、氣溫和降水等,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氣溫與降水量。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增多。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冬至

冬至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運動的節氣,冬至是太陽直射點南行的極緻,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太陽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陽直射點北返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将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回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我國位于北半球)白晝将會逐日增長。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内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中國南方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是反映太陽光直射運動的節氣,它是"日行南至、往北複返"的轉折點,對于北半球各地來說,太陽高度自此回升,太陽光逐漸增強。從節氣規律來說,立春是“陰陽”之氣中陽氣升發的始點,自立春起陰陽轉化,陽氣上升,立春标示着萬物更生、新輪回開啟。而冬至則是太陽回返的始點,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升、白晝逐日增長,冬至标示着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    

小寒

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冬至之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持續降低,溫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際降到最低。民諺:“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小寒時節,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熱量還處于散失的狀态,白天吸收的熱量還是少于夜晚釋放的熱量,因此北半球的氣溫還在持續降低。    

大寒

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緻的意思。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來說,是在大寒節氣最冷。大寒以後,立春接着到來,天氣漸暖。至此地球繞太陽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

節氣劃分

鬥轉星移

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依據鬥轉星移确定節氣,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廿四節氣有密切關系。北極星位于地球地軸的北端,在北鬥七星中的天璇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由于地球的自轉,而北極星正好處在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而在軸邊上的北鬥星看起來就象圍繞着北極星轉一樣,這就産生了“鬥轉星移”。時節交替與“黃赤交角”有着密切的關系,黃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變化和五帶區分的根本原因,它影響着與其緊密聯系的自然地理現象。廿四節氣與幹支時間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它們屬同一系統。“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幹支曆的基本内容,廿四節氣是幹支曆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由于廿四節氣是以北鬥星鬥柄旋轉指向确定,因此這曆法也稱作“星辰曆”。      

古天文學稱北鬥星鬥柄所指為“建”,以北鬥星鬥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确定月份的标準,稱為鬥建(月建)。鬥柄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歲”又名為“攝提”、“太歲”,是上古時代的紀元星名,古人以“歲”來表示寒暑交替,《易·系辭》:寒暑相推而歲成。古人認為十二月為宇宙運轉的規律法則,如《文子·自然》:“十二月運行,周而複始。” 意思是天地轉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環。每一歲周期鬥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配數字與十二地支,十二月建分别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鬥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開始,順時針旋轉一圈,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複還寅位,故“鬥柄回寅”為春正;“鬥柄回寅”,指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鬥指寅為立春,鬥指壬為雨水,鬥指丁為驚蟄,……鬥指醜為大寒。鬥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古人根據北鬥七星鬥轉星移制定,其實造成鬥轉星移的原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鬥柄指向法與太陽黃經法兩者交節時間基本相一緻。    

圭表測影

到了漢武帝時期,“二十四節氣"被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黃河流域農事的曆法補充。采用圭表測影(“平均時間法”)在黃河流域測出日短至(白晝最短)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将冬至到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15日),每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平均。将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時間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一個“中氣”與一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冬、小雪、大雪。“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以冬至日作為起點,始于冬至,終于大雪。

“平均時間法”劃分,與“鬥柄指向”确定的“二十四節氣”隻分享同一個名字,确定方法和起始時間完全不同。“平均時間法”劃分出的每“節氣”之間日期相同,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月中叫“氣”。将一個太陽年,劃分為季、節、氣、候,1年=4季=12節=12氣=72候。又分為十二節(節令)與十二氣(中氣),每月有一“節”與一“氣”區分,“節”為月之始,“氣”的最後一日為月之終。将隻有節,沒有氣的月份,置為上個月的閏月。由于“平均時間法”計算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與實際天象不符。因在冬至前後,地球位于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在南半球的時間比在北半球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75] 

太陽黃經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于三百多年前訂立的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劃分的方法,自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從西洋教士定《時憲曆》之後直至今的“農曆”,“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太陽黃經度數)來定的,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即,視太陽從春分點,也就是黃經零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24個節氣正好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之間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周年視運動,所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曆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二者前後不差1-2日。廿四節氣,“二分二至”時太陽直射點的活動規律為: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北移;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23°26’N)上,此後南移;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繼續南移;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23°26’S)上,在此之後向北移動。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依據“太陽黃經度數”劃分的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一個周期為一個輪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時節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不同、寒來暑往的準确時間以及自然現象規律。  

二十四節氣的公曆日期每年大緻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  

氣候類型

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産物,它是上古先民通過觀察天體運行結合地理氣候、物候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農耕生産與地理氣候資源息息相關,優越的地理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我國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區,有着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冬季受來自内陸的幹冷氣流的影響,天氣寒冷,幹燥少雨;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光照充足、降水豐沛、高溫濕潤的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高溫期與多雨期一緻,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氣候要素包括光照、氣溫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氣候重要的一個要素。廿四節氣準确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規律,在古代農耕生産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天文緯線

自然節氣轉換與天文上的“黃赤交角”緊密相關。黃赤交角即是黃道與赤道的交角,大約在北緯23度26分的地方,是太陽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北回歸線(黃赤交角)是地球上一條具有典型天文學意義的特殊緯度線,它對天文、地理、氣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位于北半球,北回歸線(黃赤交角)穿越我國境内。北回歸線的緯度值為黃赤交角,黃赤交角決定了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範圍,即南北回歸線的緯度。它還深刻影響着與其緊密聯系的其它自然地理現象,如地球上四季變化以及五帶、氣壓帶、風帶、氣候帶、自然帶變化等等自然現象。“二十四節氣”編排與這條特殊天文緯線以及我國的氣候類型有着密切的關系。

節氣月份

“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十二月建”的劃分是以節令為準,即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作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醜月之始。幹支建元,以寅開始。幹支古曆建元的起始在西漢著作《淮南子.天文訓》中有收錄:“天維建元,常以寅始,右徙一歲而移,十二歲而大周天,終而複始。”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阏,…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爾雅·釋天》)。

“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幹支曆的基本内容。以北鬥七星鬥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确定月份的标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鬥柄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即如《淮南子·天文訓》中所講:“帝張四維,運之以鬥,月徙一辰,複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醜,一歲而匝,終而複始”。這裡的“鬥”指的就是北鬥七星的鬥柄,鬥柄旋轉一圈為一歲;四時成歲,起于寅、終于醜。鬥柄旋轉而依次指為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分别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 

民間習俗

二十四節氣科學地揭示了天文氣象變化的規律,它将天文、農事、物候和民俗實現了巧妙的結合,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準确地表述時序特點,古人将節氣分為“分”、“至”、“啟”、“閉”四組。“分”即春分和秋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啟”是立春和立夏,“閉”則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四立”與“二分二至”加起來共為“八節”,民間稱為“四時八節”。作為傳統的農業社會,古人相當重視立春歲首,在期間會舉行多種民俗活動。上古時代,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正月塑,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驅邪消災、祈年納福、迎新春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從節氣規律來說,立春是“陰陽”之氣中陽氣升發的起始,自立春起陰陽轉化,陽氣上升,立春标示着萬物更生、新輪回開啟;而冬至則是太陽回返的始點,自冬至起太陽高度回升、白晝逐日增長,冬至标示着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在“四時八節”當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亞于立春歲節。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二十四節氣發揮着重要作用,擁有豐富的文化内涵。諸如立春、冬至、清明等一些節氣既是自然節氣也是民間重要節日。其它節氣也衍生出大量與之相關的民俗文化。 

發展沿革

二十四節氣與天幹地支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屬同一系統,有着久遠的曆史源頭。上古時期古人“觀象授時”,廿四節氣原是依據鬥轉星移制定,它是古人指導農耕生産的時間體系,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廿四節氣發揮着重要作用。漢代是我國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二十四節氣正式的文字記載,出現在成書于西漢初年(前179-前121)的《淮南子·天文訓》中。《史記·太史公自序》的“論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氣等概念。據文獻記述,我國北方中原地區在商時出現了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名稱,周時期出現了八個節氣名稱。西漢漢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制訂了《太初曆》,吸收了幹支曆的節氣成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采用圭表測日影長度測定“二十四節氣”,以日影最長、白晝最短這天為冬至日,列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現行列入“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來自于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将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 ,就形成了24個節氣。按太陽黃經度數(“定氣法“)劃分的“二十四節氣”在國際通用的公曆日期幾乎是固定的,最多相差一兩天。經曆史發展,農曆根據月相的變化周期,以每一次月相朔望變化為一月,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并加入二十四節氣以及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曆年與回歸年相适應。廿四節氣被列入農曆中,成為了農曆的重要組成部分。

曆史價值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産物,它在我國傳統農耕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其背後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曆史積澱。二十四節氣既是曆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産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二十四節氣從古至今對人們的生活、文化有着實用價值。二十四節氣是對時間的具體切分,其更替和周期性複現,其中标志節氣變化的節氣日則是時間推遷和流轉的标志性時間,是重要的陰陽轉化節點。廿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幹支曆的基本内容,幹支曆以北鬥星的鬥柄所指為“建”,以“鬥柄指寅”為春正(正月),其以春季第一個月為正月的曆法制度對後世曆法“建正”影響深遠。二十四節氣準确反映了季節的變化并用于指導農事活動,影響着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作為農事活動的基本時間指針,二十四節氣由此成為了民衆年度時間生活的重要節點與時間坐标,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民衆日常社會生活的時間指針。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農事周期就是慶典周期,有些節氣也就是節日。雖然此後由于在曆史發展中陰陽合曆曆法的推廣,節氣與節日發生了分離,但許多節氣仍舊被作為節日保留了下來。幾乎每個節氣也都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節氣習俗活動。這些活動,可大體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奉祀神靈,以應天時;崇宗敬祖,維護親情;除兇祛惡,以求平安;休閑娛樂,放松心情。此外,幾乎每個節氣也都有自己特殊的飲食習俗。遵循傳統“天人合一,順應四時”的理念,以二十四節氣為中心,還形成了豐富的養生習俗,如立春補肝、立夏補水、立秋滋陰、立冬補陰等。與此同時,圍繞二十四節氣,亦産生了數量衆多的故事傳說以及詩詞歌賦等,集中表達了人們的思想情感與精神寄托。總之,圍繞着二十四節氣,形成了衆多的信仰、禁忌、儀式、禮儀、娛樂、飲食、養生、傳說、故事等習俗活動。因此,對人們來說,二十四節氣不僅是一種時間體系,更是一套具有豐富内涵的生活與民俗系統。二十四節氣之所以能在民衆日常社會生活中日益流行與普及開來,與此有直接關系。 

社會影響

從曆史上看,二十四節氣早就跨出國門,走向了世界,影響到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有的地方雖然季節變換不明顯,但那裡的人民依然在傳承、弘揚着二十四節氣及其附着的文化,充分表明了它的文化價值。早在古代二十四節氣就已經被朝鮮、日本等其他國家接受,結合其國家實際情況與民族文化後沿用到現代。在越南傳統曆法中,保留了大部分“二十四節氣”,同時變更了某些節氣的時間,更加适用于越南的實際情況。越南雖然官方使用陽曆,但是在民間還是有部分人使用傳統陰陽曆,特别是農民,仍然遵循着節氣來安排農耕生産。   [45-46] 

在曆史發展中文化交流傳播,廿四節氣中反映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二分二至”四個節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先秦時期便在各地流傳。西方四季劃分是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夏季以夏至為起始、秋季以秋分為起始、冬季以冬至為起始。“二分二至”中的春分更成了烏茲别克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國的新年,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了。二十四節氣傳入日本已有1000多年,有的節氣被列入日本的法定祝日(節日)。古代日本一直使用中國農曆,遵循“二十四節氣”作息。 

節氣文化

八風

八風,統指四時氣候變化而言。《易緯通卦驗》:“八節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阊阖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這種說法主要來源于易學,廣莫風對應北方坎位、條風對應東北方艮位、明庶風對應東方震位、清明風對應東南方巽位、景風對應南方離位、涼風對應西南方坤位、阊阖風對應正西方兌位以及不周風對應西北方乾位。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春季

日 期

夏季

日 期

秋季

日 期

冬季

日 期

立春

2月3-5日

立夏

5月5-7日

立秋

8月7-9日

立冬

11月7-8日

雨水

2月18-20日

小滿

5月20-22日

處暑

8月22-24日

小雪

11月22-23日

驚蟄

3月5-7日

芒種

6月5-7日

白露

9月7-9日

大雪

12月6-8日

春分

3月20-22日

夏至

6月21-22日

秋分

9月22-24日

冬至

12月21-23日

清明

4月4-6日

小暑

7月6-8日

寒露

10月8-9日

小寒

1月5-7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大寒

1月20-21日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是漢後文人根據黃河流域的地理、氣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編寫而成,以五日為一候。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稱“候應”。其中植物候應有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等;動物候應有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等;非生物候應有始凍、解凍、雷始發聲等。由于候的時間單位較小(5天為一候),而氣候的年際及地區差别很大,故難以廣泛運用。

“七十二候”分别為: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結,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動。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鄉,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鸲。

大寒:大寒之日雞使乳,又五日鹫鳥厲疾,又五日水澤腹堅。

立春: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上冰(魚陟負冰)。

雨水:雨水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雁來(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動。

驚蟄:驚蟄之日桃始華,又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使電。

清明:清明之日桐始華,又五日田鼠化為鴽,又五日虹始見。

谷雨:榖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鳴鸠拂奇羽,又五日戴勝降于桑。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鳴,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滿:小滿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麥秋生)。

芒種:芒種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鵙始鳴,又五日反舌無聲。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鳴,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溫風至,又五日蟋蟀居辟,又五日鷹乃學習(鷹始摯)。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為蠲,又五日土潤溽暑,又五日大雨時行。

立秋:立秋之日涼風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蟬鳴。

處暑:處暑之日鷹乃祭鳥,又五日天地始肅,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群鳥養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聲,又五日蟄蟲培戶,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鴻雁來賓,又五日雀入大水為蛤,又五日菊有黃華。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獸,又五日草木黃落,又五日蟄蟲鹹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凍,又五日雉入大水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旦不鳴,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保護傳承

“二十四節氣列入‘非遺’,有利于提升這些節氣的知名度、保護其文化内蘊。對二十四節氣及其蘊含的優秀文化,如效法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的觀念,天人合一的智慧,及中國人對宇宙、自然的獨特認識,要進行認真研究、探讨,以期有助于當今社會;對延續、傳承幾百乃至上千年的一些民俗文化事項,積極挖掘符合時代的内容,使其随時代而行,與時代同頻共振。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節氣”作為民俗項目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2017年5月5日,“二十四節氣”保護聯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區成立。

2019年7月,由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與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正式成立。 

上一篇:秋分

下一篇:798工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