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歌

節氣編成的詩歌
二十四節氣歌,是為便于記憶我國古時曆法中二十四節氣而編成的小詩歌,流傳至今有多種版本。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由于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了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周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确定閏月的标準。
  • 中文名:二十四節氣歌
  • 外文名:The 24 Solar Terms
  • 别名:

歌曲

由音樂人:秋林(李秋林)改編歌詞(薛琴訪發表于1950年1月的《人民日報》上。)作曲演唱的。本版本歌曲用客家語言來演唱的民謠歌曲,很有客家山歌味道。

二十四節氣歌(客語民謠)

詞:秋林(改編)曲:秋林 唱:秋林音樂人:秋林

試聽《二十四節氣歌》[2]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花開 雨水來淋 驚蟄春雷 蛙叫春分 清明[犁田] 谷雨春茶

立夏耕田 小滿灌水 芒種看果 夏至看禾 小暑谷熟 大暑忙收

立秋之前 種完[番豆] 處暑[拭田] 白露[勻田] 秋分看禾 寒露前結

霜降一冷 立冬[打禾] 小大雪閑 等過冬年 小寒一年 大寒團圓

釋:

[犁田] 翻地的意思。

[番豆] 指的是花生。

[拭田]種禾稻。

[勻田]在種完禾稻之後的一段時間,要把稻田裡的雜草拔掉,把長得太多的禾苗拔掉一些,扶正禾稻行與行之間的距離,然後再施肥;客家人簡潔用:勻田。

[打禾]收稻谷的意思。

歌曲簡介:客家人絕大部分都是以耕田為生,尤其種水稻,已經成為客家人生活的一部分,二十四氣節也是每個種田的人必然知道一件事情,這首歌曲也讓沒有種過田的朋友知道這二十四氣節裡面,每一個氣節農民都在幹什麼。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

最多隻差一兩天

節氣介紹

立春2月4日-5日,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雨水每年2月18日—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濕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驚蟄每年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将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每年4月5日(或4日),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谷雨4月20日前後,雨水增多,利于谷類生長。立夏每年5月5日或6日“立夏”。萬物生長,欣欣向榮。也為夏季的開始。小滿每年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此時顆粒開始飽滿,但未成熟。芒種6月6日前後,此時太陽移至黃經75度。麥類等有芒作物已經成熟,可以收藏種子。夏至6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北回歸線,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小暑7月7日前後,入暑,标志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大暑7月23日前後,正值中伏前後。這一時期是我國廣大地區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熱”,雨水偏多。立秋8月7日或8日,草木開始結果,到了收獲季節。處暑每年8月23日或24日,“處”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将結束,天氣将變得涼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際,降水十分寶貴。白露9月8日前後,由于太陽直射點明顯南移,各地氣溫下降很快,天氣涼爽,晚上貼近地面的水氣在草木上結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秋分9月22日前後,日光直射點又回到赤道,形成晝夜等長。寒露10月8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北半球氣溫繼續下降,天氣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為“寒露風”。霜降10月23日前後為“霜降”,黃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與“霜降”節令相吻合,霜對生長中的農作物危害很大。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後。冬季來臨。小雪11月22日前後為“小雪”節氣。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強,氣溫迅速下降,降水出現雪花,但此時為初雪階段,雪量小,次數不多,黃河流域多在“小雪”節氣後降雪。大雪12月7日前後。此時太陽直射點快接近南回歸線,北半球晝短夜長。冬至12月22日前後,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長,氣溫持續下降,并進入年氣溫最低的“三九”。小寒1月5日前後,此時氣候開始寒冷。大寒1月20日前後,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節氣來曆

二十四節氣起源于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曆法,明确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太

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曆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曆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

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

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曆時15天,如今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其他相關

(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二)

西園梅放立春先, 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筝好,谷雨西廂宜養蠶。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 農田耕耘夏至間。

小暑白羅衫着體, 望河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華天。

枯山寒露驚鴻雁,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 繡襦小雪詠詩篇。

幽阖大雪紅爐暖,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卧邯鄲夢, 捧雪飄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豔,雨水紅杏花開鮮;

驚蟄蘆林聞雷報,春分蝴蝶舞花間。

清明風筝放斷線,谷雨嫩茶翡翠連,

立夏桑果象櫻桃,小滿養蠶又種田。

芒種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練;

小暑風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賞紅蓮。

立秋知了催人眠,處暑葵花笑開顔;

白露燕歸又來雁,秋分丹桂香滿園。

寒露菜苗田間綠,霜降蘆花飄滿天;

立冬報喜獻三瑞,小雪鵝毛片片飛。

大雪寒梅迎風狂,冬至瑞雪兆豐年;

小寒遊子思鄉歸,大寒歲底慶團圓。

(四)二十四節氣氣候農事歌

春分立春:立春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之計在于春,農業生産創高優。

雨水:雨水春雨貴如油,頂淩耙耘防墒流,多積肥料多打糧,精選良種奪豐收。

驚蟄:驚蟄天暖地氣開,冬眠蟄蟲蘇醒來,冬麥鎮壓來保墒,耕地耙耘種春麥。

春分:春分風多雨水少,土地解凍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曬,冬麥返青把水澆。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種瓜點豆好時辰,植樹造林種甜菜,水稻育秧選好種。

谷雨:谷雨雪斷霜未斷,雜糧播種莫遲延,家燕歸來淌頭水,苗圃枝接耕果園。

立夏: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溫棚防風要管好。

小滿:小滿溫和春意濃,防治蚜蟲麥稈蠅,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絨剪毛防冷風。

芒種:芒種雨少氣溫高,玉米間苗和定苗,糜谷荞麥搶墒種,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雜去劣選好種,消雹增雨幹熱風,玉米追肥防粘蟲。

小暑:小暑進入三伏天,龍口奪食搶時間,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閑。

大暑:大暑大熱暴雨增,複種秋菜緊防洪,勤測預報稻瘟病,深水護秧防低溫。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深翻深耕土變金,苗圃芽接摘樹心。

處暑:處暑伏盡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糧菜後期勤管理,冬麥整地備種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熱,播種冬麥好時節,灌稻曬田收葵花,早熟蘋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漸涼,稻黃果香秋收忙,碾谷脫粒交公糧,山區防霜聽氣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飛,洋芋甜菜忙收回,管好蘿蔔和白菜,稭稈還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結冰又結霜,抓緊秋翻蓄好墒,防凍日消灌冬水,脫粒曬谷修糧倉。

立冬:立冬地凍白天消,羊隻牲畜圈修牢,培田整地修渠道,農田建設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飄,幼樹葡萄快埋好,利用冬閑積肥料,莊稼沒肥瞎胡鬧。

大雪:大雪臘雪兆豐年,多種經營創高産,及時耙耘保好墒,多積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嚴寒數九天,羊隻牲畜要防寒,積極參加夜技校,增産豐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進入三九天,豐收緻富慶元旦,冬季參加培訓班,不斷總結新經驗。

大寒:大寒雖冷農戶歡,富民政策誇不完,聯産承包繼續幹,歡歡喜喜過個年。

(五)節氣百子歌

說個子來道個子, 正月過年耍獅子。

二月驚蟄抱蠶子, 三月清明墳飄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陽吃粽子。

六月天熱買扇子, 七月立秋燒袱子。

八月過節麻餅子, 九月重陽撈糟子。

十月天寒穿襖子, 冬月數九烘籠子。

臘月年關四處去躲帳主子。

(六)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着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産,種收及時保豐年。

(七)東北農民流行節氣的順口溜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江扠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八)二十四節氣歌

打春陽氣短,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鳥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熱,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澱,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嚴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大寒又一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